第66章 第六十六章
作者:照破山河      更新:2023-05-05 21:20      字数:3893
  待回神时, 他与萧岭的距离已经被自己拉得极近。近到即便再细微的喘息声落在耳边,已经足够形成一阵轰鸣。谢之容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才猛地意识到轰然作响的非是呼吸, 而是心跳。帝王近在咫尺。谢之容却还记得,这是自己的君上。是君,是主。他该退开。无论出于君臣之别,亦或者君子之礼。他都不应在萧岭酒醉睡着之后行任何不轨之事。他看过去。萧岭似乎做了个好梦,唇角微微上扬。萧岭就在谢之容怀中,咫尺之遥,仿佛在向他讨一个亲吻。谢之容垂眼, 只觉自己呼吸愈发沉。应该离开, 又不想离开。两种感受煎熬折磨着他的神智, 叫谢之容捏住萧岭的指尖微微发颤。他与萧岭,虽是君臣,却也有服侍君王的资格,他本就是作为侍君入宫, 今天晚上他所做的一切,从礼法上而言, 名正言顺。况且他的君王也不很在意礼法,若是当真在意,就不会强迫他入宫。长睫下, 谢之容的眸色比先前更暗。未免乘人之危, 可……谢之容完全可以诡辩地告诉自己,萧岭对他毫无防备。这种信任, 炙烤得谢之容愈发焦躁。不愿辜负帝王的信任, 骨子里蠢蠢欲动的恶意又诱惑着他去辜负, 肆无忌惮地对萧岭做他想做的事情, 因为以萧岭对他此刻的情感,大约无论自己做了什么过分的事情,帝王都会在清醒了之后将所有错误归到自己身上。他甚至不需开口,萧岭就能为他找到最温和无害,不会妨碍两人君臣之情的理由。既然如此,他为什么不利用?他低下头,唇瓣几乎要落在萧岭唇畔,却在下一刻,猛地顿住。他保持了这个姿势很久,也可能是只保持了一息。掌心传来的刺痛使谢之容骤然清醒。想,却也不甘心在萧岭醉时这样做。嘴唇堪堪擦过皮肤,谢之容近乎僵硬地,一寸一寸地直起腰身,半晌,才以手挡在唇边,发颤地吸了一口气。若是萧岭睁开眼,一定会为眼前的场景大感惊讶。谢之容的发冠早被拆了下来,长发驯顺地落在他身侧,铺平了一小块床褥,坐姿更不似以往一板一眼,一条腿曲起,空闲的右手搭在上面,几缕垂落长发下的双眸泛着淡淡的红,居然显出了几分狼狈。萧岭睡得无知无觉。以萧岭这个沾点酒就能罪得不省人事的酒量以后可以告别纯粹为了联络感情与谈公务的喝酒活动了,在萧岭醒来后或许会非常遗憾,因为他以前酒量的确相当好。喘了两口气,谢之容直接起身下床,动作干脆利落至极,连回头看一眼都无,可谓毫无留恋。谢之容克制自抑,就萧岭看了一整本《朔元记事》对他的了解而言,原书中在很多方面,哪怕是登基为帝后,谢之容都活得非常单调,不是无聊,而是可以到了没有人欲的地步。萧岭看书时觉得有两个原因,一是谢之容于别处无欲,这些欲望可能都转化成了权欲,其他享乐的欲望对他来说比较乏味,或者他干脆觉得是在浪费时间。二是谢之容两个先生都很特别,有名的那个是张景芝,不太有名的开蒙先生单名苑,书中对苑先生描述不多,萧岭私以为这人和神仙似的,倒没有风餐露宿,也没有隐居山中,只是为人非常清透,于万事不放在心间,节制己欲,信奉凡事过犹不及,在谢之容五岁到十岁这段时间里,都是由苑先生教导,除了学习老师的知识,还受了老师性格的影响。天生人而使有贪有欲,欲有情,情有节。修节以止欲,故不过行其情也。他如是想。靴子甫一踏再地上动作却顿住。不回头看的缘故不是不想看,而是怕看了不舍得走。谢之容以手指用力按了按眉心。实在,枉受教诲!谢之容踏出第一步。他从来没觉得走个路都如此艰难过,便是先前在军中伤了腿,他都不知踏出一步竟需要反复深思熟虑数次。萧岭睡得不沉,若有若无地听到声响,又喝酒喝得嗓子干哑,低低喃语一声。谢之容倏地转了过来,“陛下?”好得很,方才所有的努力尽数前功尽弃。谢之容在心里鄙薄自己不足一息就丢盔卸甲的所作所为。萧岭眼皮沉得厉害,便闭着眼含含糊糊道:“水。”谢之容快步去取了茶,唇角先贴了一点,试过温度后才端来。躺着当然喝不进去。萧岭听到声响后也意识到这点,象征性地朝声音的方向动了动手,示意谢之容拉他起来。谢之容没拉他,反而环住他的肩,将他带起来。萧岭得到支撑,毫不犹豫地向谢之容的肩头倒去。谢之容动作僵了僵,而后才将茶杯送到萧岭唇边,细致地喂了他几口,才又慢慢将人放下。面未净,发冠未取,衣服未解。谢之容:“……”煎熬,却不想假手于人。免不得要想到先前的日日夜夜里,萧岭的一切都与他无甚关联。杯子被他放在案上,发出轻轻地一声响。发冠很好拆下,为萧岭净面所用时间就长了些——谢之容找到了比喝醉酒更名正言顺地蹭过萧岭面颊的理由。待皮肤上的水痕已然干了,谢之容才拿开手。服饰繁杂,内里亦有中衣,所以并没有出现太多让谢之容停顿太久的场面。即便中衣宽大,亦遮盖不住萧岭棱棱的腰线。不知为何,玉带却没有立刻被谢之容拿开,而是置方其上。宽大的玉带束在腰上,因为无那些繁复衣袍的缘故,便显得腰愈发窄,腰带不像一件饰品,反像是一件束具。谢之容静默须臾,将腰带取下。在确定皇帝再无事后,谢之容才退出内室。许玑站在暗处,见谢之容出来,出声道:“谢公子,偏殿已收拾好了。”谢之容若留宿长乐宫,从不与皇帝同床。谢之容颔首,却没有进偏殿,而是快步去了殿外。被秋夜晚上的风迎面吹了一刻,才觉得吐息不再滚烫炽热。……翌日。萧岭从一片头疼欲裂中清醒过来。他甚至不想睁眼,刚一睁开眼,就被射入眼中的烛光照得眼睛疼,头也疼。疼得萧岭甚至怀疑是不是有谁趁着他喝醉拎着他脑袋撞墙玩了。大块大块的记忆涌入脑海。萧岭对于自己喝酒时的表现还没有彻底忘怀,但他回忆起来之后,总觉得自己没忘怀还不如已经忘怀了。本以为是借着酒意交流感情,到最后变成了自己单方面倾诉他对谢之容的心意。明明谢之容喝酒在原书中喝酒次数屈指可数,但在萧岭的回忆中却毫无醉态。两个人明明喝得一样多,一个酩酊大醉,一个神智清明,多丢人啊。幸而萧岭丢着丢着已经快习以为常,躺在床上叹息须臾,便撑着坐了起来,昏昏沉沉地下床。头疼。萧岭小幅度地晃脑袋,克制着自己将要呲牙咧嘴的表情。在换衣服的时候,萧岭更觉得上朝和上班有共通之处,甚至上朝比上班在感官上还更痛苦些,至少他开晨会从来没在五点半开过。萧岭原本想问,之容去哪了?然后猛地意识到谢之容此刻应该已往中州军驻地去了,随军从禁军中调选,一切大小事由都是谢之容自己决定,萧岭只负责在上面写了个照准。全权交付,一点也不插手。谢之容当时的眼神应该很奇怪。但萧岭现在头疼得来不及分析昨天晚上他俩没喝醉,在谈公事时谢之容是什么眼神了。头疼的好像要掉下来了。知道萧岭习惯,许玑先去取了清凉的敷药,又命人去传太医,待萧岭一下朝,便立刻为陛下看诊。萧岭半死不活地在辇车上喝茶。然而甫一下辇,面上的痛苦之色顿时一扫而空,又是张冷冷淡淡,威严肃然的脸。但他实在头疼,在听见臣下无事生非,无理取闹的废话的时候,眼中难掩不耐。这在众臣眼中就和杀意差不多了,当下不敢吭声。不对啊。有人在心中想。眼下季咏思被杀,中州军其余将领都被陛下换了一茬,虽然现在其他将官的人选还未定下来,但总归都该是陛下亲信。谢之容,比季咏思更亲近皇帝,因为身份尴尬的缘故,日后想来也会更依赖于皇帝。刚将亲信宠妃集一体的谢之容扶植上位,萧岭就算不兴高采烈神采奕奕,也该是人逢喜事精神爽,怎么脸色比平时还不好看?有些臣子难免要怀念皇帝之前,虽则残暴,然行事并不难猜,还很好糊弄。现在的,就糊弄不过去了。听到要紧事时,萧岭的脸色才好看一些。他上朝不是为了听废话的!宁明德的思绪转了几圈。终于意识到了问题所在。先前季咏思长居城外,连朝也不上,这其中虽有仪仗皇帝宠信肆意妄为的缘故,还有一点就是,从城外到宫内,实在远了些。眼下谢之容为中州守将,那么日日往来内宫与驻地,显然就不太可能,那一天时间都拿来骑马算了,还处理什么公务?虽然宁明德也不觉得谢之容能真处理公务,无非是皇帝喜欢他,才派他过去的。“陛下,”不等宁明德开口,已有人道:“臣以为谢……”直呼其名不行,叫谢世子更不行,叫谢公子未免奇怪,况且哪有在上朝时不称官职爵位,叫公子的先例,“谢将军为将之事还有可商榷的余地。”萧岭皱眉。他现在很懒得说话,只:“哦?”有何商榷余地?此言一出,众臣纷纷看向那人,深觉此人未免过于英勇了些。他们大部分人昨天虽然没跟着去城外,却也知道了不少消息,以萧岭的态度,这就是件不容置喙的事情,各部的长官,身居要职者、还有王室宗亲都插不上话,居然还有人跑到萧岭面前,说此事有待商榷?闻言,萧岫看了眼竭力低头的淮王。萧岫在见到淮王时往往有两句话一定要说,一个是恭喜淮王爷有个好儿子,另一个是万分真挚地说王爷真是教子有方。淮王自先帝时就不受待见,到了萧岭时,更因为谢之容的缘故对淮王府无有好辞色。他若是和萧岫这个最受萧岭喜欢的弟弟起了争执,不管是不是萧岫寻衅在先,萧岭护着谁,连猜都不必猜,毫无悬念!如果说先前谢之容只让淮王觉得蒙羞,而此时,却是恐惧了。想着,面色发白。萧岫轻嗤一声。他对淮王实在厌烦,要是当年淮王对谢之容好点,把谢之容惯成了个纨绔子弟,一定得不到他哥的青睐,至少得不到如此厚爱与重视。在几乎是全体官员的注目礼之下,那官员继续道:“若是谢将军为将,岂不是要与陛下两地分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