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节
作者:君年笠      更新:2023-05-07 08:49      字数:3904
  却被一把抓过手,将这枚枫叶郑重其事地放在贺攸宁手心。“既是赔礼,公主收下便是,外物终究是外物,贺攸宁没再推辞,将其珍重放入怀中。一月过后,贺攸宁终于能暂时离开鸣山书院回宫休息三日。一放课都顾不得与同窗寒暄,急急忙忙便往住处赶,一进院子,竟见大皇子在此等候,贺攸宁又惊又喜,恨不得一蹦三尺高,登时便像个小炮仗似的冲进大皇子怀里。“皇兄!皇兄!好皇兄,你怎么来接我啦!”贺攸宁一月没见他,实在想念得紧。“既是阿宁的好皇兄,怎能不来接我们阿宁。”大皇子将贺攸宁抱起,又细细询问她在鸣山书院的情况。贺攸宁自是捡些大皇子爱听的说,什么功课总被先生夸赞,明晖堂上下无人不喜欢她,把自己的学堂生涯说得绘声绘色。恨不得手脚都用来比划,一时不记得手里还拿着书本,夹在其中的枫叶从书本中脱落,缓缓飘落在地,瞬间吸引了大皇子的注意力。“这是什么?”春日里怎会出现秋日的枫叶?见枫叶掉落在地,贺攸宁立马脱离大皇子怀抱,就要去捡。大皇子还是头一回遭到冷落,说起话来泛酸:“什么枫叶竟比我都重要。”贺攸宁捡起枫叶,小心翼翼将上面不小心沾染的灰尘吹落,翻来覆去察看一番,并没发现破损才放下心来。“这枫叶是一位友人所赠,倒不是枫叶有多么珍贵,只是这寄托着他对家乡的思念,涵义深重,待寻到时机,我是要还给他的,可不能弄坏了。”友人?这称呼倒让大皇子有些好奇,贺攸宁看着一副平易近人的样子,可实际上却不好接近,在她心里,下意识将人划在不同的区域,一认定便很难改变。大皇子还头一回见她这么快就接受一个人成为朋友,不由对这位友人起了探究之心。“是哪家的小姐?还是……公子?”“哪家的也不是,他是个商户之子。”说完又警惕地瞧着大皇子,“皇兄不会因他是商户之子就不许我与他来往吧?”对这人的身份大皇子确实意外,却没有干预贺攸宁交友的意思,“在阿宁心中皇兄是这么不讲理的人吗?父皇如今抬了商户地位,你与他们来往倒也没什么。”只是听到是男子,终究是不放心,追问道:“就算是商户之子,那也是有名有姓,不知皇兄是否有这个荣幸能见这位阿宁新交的小友一面。”贺攸宁不置可否,“他如今大概与同窗一道出门去了,他叫温应淮,等下次有机会再引见与皇兄。”“他叫什么?”贺攸宁此时拿着手帕仔细擦拭枫叶,没察觉大皇子语气的变化,低头应道:“温应淮。”过了好久,才听大皇子幽幽说道:“温应淮不是死了吗?”贺攸宁顿时毛骨悚然,猛地抬头看向大皇子,却见大皇子双目无神,机械般抬起左手,“阿宁你看那,起火了,温应淮死在大火里,景明、云之都死了。”贺攸宁顺着大皇子指的方向看去,整片天被火光照亮,呼救声从远处传来,仔细一听,竟是自己的声音。贺攸宁像是被人扼住喉咙,此刻一句话也说不出,回头望向大皇子,右边袖子空空。这不是幼时的大皇子,贺攸宁像是回到十岁那年的鸣山书院,烈火蔓延,眼睁睁看着火光冲天肆无忌惮伸张着爪牙,她站在火光外无能为力。恨不得此刻身在火场的是自己,像是魔怔般一步一步缓缓走进熊熊的烈火中,彻底被吞噬。贺攸宁猛地惊醒,从床上坐起,擦了擦额头的汗水,全身滚烫。只是一场旧梦。那年,鸣山书院大火,死伤无数,大皇子失去右臂,彻底没了储君资格,又因高烧不退,坏了脑袋成为痴儿。作者有话说:男二没死第9章淡竹听见声响,连忙进来查看,瞧见贺攸宁醒了更是喜不自胜,一边张罗着屏儿去叫太医,一边拿起茶盏要喂贺攸宁喝水。贺攸宁此刻正沉浸在噩梦中没缓过神来,她很久没梦到以前的事了。淡竹细心地用手帕将贺攸宁额头上的汗擦净,“公主昏迷了三日,可把奴婢急坏了。”贺攸宁愣住,紧紧抓住淡竹的手,问道:“我睡了三日?”“是,那日公主自从睡下便没再醒来,全身烧的滚烫,还一直在说些梦话,奴婢寻了太医来瞧,只说是公主受惊发了高烧这才一睡不醒。”淡竹伸手贴住贺攸宁的额头试温,还是有些热,心下着急太医怎得还没来。贺攸宁只觉脑袋昏沉,才说两句话就头疼欲裂,靠着淡竹缓缓躺下。待太医来时,贺攸宁已没力气抬眼,恍惚间只听见耳边不断传来的交谈声,强撑着想要听清,却最终没抵过睡意,昏睡过去。再醒来已是第二日下午,淡竹一直在一旁守着。贺攸宁此刻才有精力细细琢磨起这几天的事情,那日一回到宫中就觉精神萎靡,本以为是由于见到大皇子,受了刺激才会这般,但接连昏睡三日就有些蹊跷。贺攸宁心有怀疑,便召见替她诊脉的太医,又遣人去请秦嬷嬷过来。秦嬷嬷接过太医的脉案细细察看一番,并未发现什么异常,开的大多都是些宁神的药,对身体并无害处。随即暗暗对贺攸宁摇头,见此,贺攸宁才放下心来,或许,只是她想太多。她昏迷的这几日,皇上、太后和淑惠长公主都来瞧过,皇上还特意吩咐,待她醒后,便让秦嬷嬷回她身边伺候。这次贺攸宁很是爽快地应下,待太医走后,使了个眼色给淡竹。淡竹立马带着宫人退下,关好房门在外候着,只留秦嬷嬷一人在屋内。贺攸宁心里记挂着前几日交代给秦嬷嬷的事,不顾身子疲惫,坐起身来问道:“前些日子拜托嬷嬷留心的事可有进展了。”秦嬷嬷从怀中给拿出一香囊递于贺攸宁,问道:“公主可觉得这香囊有几分熟悉?”贺攸宁接过打量了两眼,宫中等级森严,不同级别的宫女香囊上绣的花纹也有所不同,这只香囊上所绣的是梅花,乃是一等宫女才能用的。“这是从林水铭的住处找到的,奴婢怕林水铭察觉,只描了香囊的样子做了个相似的。”贺攸宁不解,这林水铭怎么会珍藏一个宫女的香囊?“最要紧的是,那香囊的料子,乃是上好的罗锦,决不是宫女能用的料子,唯有一个例外。”贺攸宁心中一紧,不由得攥紧香囊,心里立马想到一个人,“从前大皇兄身边的巧芝?”当年阮贵妃有喜,大皇子高兴不已,赏赐给宫人一批好东西,其中便有罗锦,贺攸宁当时还在场,清楚记得罗锦被赐给了巧芝。“那巧芝现在何处?”“死了,巧芝虽在大皇子身边伺候着,但原先是阮贵妃从阮府带来的陪嫁丫鬟,当年鸣山书院一事牵连颇多,阮贵妃都未能幸免,何况巧芝,随阮家人一同被赐死了。”此话说得小心翼翼,生怕公主再因当年之事心中烦闷。可贺攸宁却无心再为自己的情绪纠结,她已经意识到秦嬷嬷的意思,“嬷嬷是说,林水铭可能与大皇兄有关系?”还未等秦嬷嬷再开口,贺攸宁又否定道:“这不可能,就算是巧芝与林水铭关系匪浅,可这根本无法证明他与大皇兄之间有往来。”秦嬷嬷拍了拍贺攸宁的手,安抚道:“只是一枚宫女的香囊自然不能定论,但大皇子对林水铭有恩。”当年林水铭母亲重病,林水铭求到舒嫔面前想要些银两为母亲治病,以舒嫔的脾气自然不会答应,更是罚林水铭跪上一天,正巧被大皇子撞见。大皇子心善,得知林水铭的事,便给了银子还特许林水铭出宫探望。若没有大皇子雪中送炭,恐怕之后巧芝也不会与林水铭相识,更不提她还会与林水铭结下另一番情谊。“更奇怪的是,就在林水铭到皇上身边伺候之前,咱们的人曾瞧见他来往大皇子宫中。”贺攸宁眉头紧锁,她让秦嬷嬷调查之时,心中早有猜想,毕竟假山一事她思来想去也猜不出是哪个宫人能知晓得如此详细,除非是大皇子本人。若是林水铭是大皇子的人,那他知晓这件事并告知皇上那就说得通了。只是贺攸宁不明白,大皇子会在何种情况下会和宫人说起这样的闲话,林水铭又为何会将这件事告知皇上。皇上又是以什么样的目的说起此事?“这两件事连起来却要紧,公主想想,巧芝的死林水铭会归咎在谁身上?恨可比恩情更长久。”当年鸣山书院一事,阮家被诛九族,阮贵妃被赐白绫,整个阮家在顷刻间覆灭,这世间流有陈郡阮氏血脉的只有大皇子了。可这却不是皇上的授意,而是迫于崔、邓、卿等世家的施压。是以,无论是恩情还是对其他世家的恨意,林水铭与大皇子都是一条船上的人。可大皇子现在只是个痴儿啊。贺攸宁又想起刚回宫时小皇帝说的话,景成帝昏迷前大皇子曾去见过他。她不得不承认,有时候她对大皇子的信任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她对事情的判断,那日她本以为是小皇帝年幼,瞧见父皇猝然长逝,心中害怕,乱了心绪才有此言。可今日一想,小皇帝并不是个口出狂言之人,他这般说定有深意。贺攸宁心中渐渐冒出一个想法,惊得她立马抓住秦嬷嬷的手,“嬷嬷,你说我父皇真的是因劳累过度驾崩的吗?”*贺攸宁来得很突然,太医院众人毫无准备。瞧着跪倒一地的太医,贺攸宁来回扫了几眼,问道:“太医院的太医都在这儿了?”“回公主,潘太医给太后娘娘请平安脉去了,除他之外,太医院的太医都在这儿了。”回话的是太医院的院判。贺攸宁没看他,顺手指着站在后排的太医,“劳烦这位太医将我父皇的脉案取来。”那太医不知贺攸宁用意,转身便要去拿。倒是院判身边的太医出言阻止,“公主恕罪,按大昭朝规矩,历代皇帝脉案都只能由皇上查看,公主若想查看,可去皇上那领了旨意。”贺攸宁不怒反笑,饶有兴致地问道:“若是我今日一定要看呢?”“那便恕太医院不能从命。”不料贺攸宁突然发难,一脚将跪着的太医踢倒在地:“你算个什么东西,本宫要拿便拿,还轮的到你指手画脚。”又转头去问院判:“院判大人觉得呢?”院判咽了咽口水,不敢抬头看贺攸宁,尽力控制住颤抖的声线,“回公主,并非是下官不想让公主查看,只是这样实在不合规矩。”本以为面对的是雷霆之怒,贺攸宁却不紧不慢行至院判面前,将其扶起。“院判大人德高望重,本宫自然要以礼相待,不过院判在宫中这些年,想必也知道本宫的脾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