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 城下大哭的少年
作者:宋象白      更新:2023-05-08 15:53      字数:2866
  天没亮。阿寻就下山了。小五和阿鹿也一块起来了。路过妹妹的屋子,阿寻很想走进去看看,然而只是在门口驻足了一会,还是快步走了。坐的是铁梯下山。窄窄的小木方格里。阿寻看着黑漆漆的夜。天亮前,总是尤其的黑。此刻,连天边总悬挂的那颗星辰也隐藏不见了。阿寻的脸有点严肃,嘴唇抿的紧紧的。他不耐烦早起。可是从昨日看到那盐湖的时候,阿寻就想,他要离开了。他若是继续在这里,荆国肯定不死心,申国朝堂那些人也不会死心。而神佑又发现了盐湖,对蛮荒人来说是极好的一件事,可是也是极其危险的一件事。他若是离开,至少可以转移了众人的注意力。最重要的是,他本来就觉得要离开。可是一直舍不得。舍不得妹妹神佑,舍不得鹿哥,舍不得大家所有人。平日山上没有存在感的看门老头,自谓冷漠的阿寻居然都会觉得亲切。因为太不舍,担心妹妹难过。阿寻选择直接离开。他不想和妹妹告别,担心她哭鼻子。更担心自己哭鼻子。夜空中,铁梯嘎吱嘎吱的声响,尤其大声。小五实在受不了这样的沉默,哈哈的道:“不要这么严肃,又不是不回来,等寻哥治好水,我们再回来,倒是我们这样偷偷跑了,妹妹起来一定会生气的。”鹿歌也觉得,阿寻应该和妹妹告别一下再走。可是这个聪慧无比的书呆子弟弟,对这件事却很坚决。从来不爱早起的他,破天荒,天不亮就起了。鹿家三兄弟,赶着马车,从白骨村去冥河州。好像那年,一起进冥河县落户一样,没有想到,转眼就过去这么多年了。冥河府衙,重知府看到鹿家三兄弟,觉得很是没脸,又很是感慨。当年他来,他们走。自己是个懵懂的朝廷官员,他们是山中几个懵懂的少年。现在,其中一个少年,却已经名满天下了。圣旨现在在重知府这里。按说见到鹿寻和鹿五,他应该第一时间宣读的。可是重知府看着面前的少年。几年不见,少年一身白色的呢绒布衣袍,系着一条一指宽的腰带,脸上下巴有点尖,记得之前见还是圆圆脸,有点孩子气。现在却已经长开了,尖下巴,大眼睛,眼毛很长,五官端正,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对耳垂很厚很翘。让着一张略显冷清不好相处的脸,多了一点厚道和温和。鹿寻的眼睛很平静。重直拍了拍他的肩膀,良久还是叹出一口长气。“朝廷对不起你,申国对不起你,我不能替朝廷,替百姓跟你说什么,但是我还是想说,抱歉,谢谢。”鹿寻已经做了很久的心理建设了。猛然听到这句道歉和谢谢,还是莫名的眼睛一酸。其实真的没有什么。他想去治水的,真的。“鹿寻接旨……”重知府没有再说其他,把皇上的圣旨宣读了一遍。阿寻接过了圣旨。小五也接过了圣旨。这是两份,一份圣旨是让鹿寻去荆国治水,不得违背。一份是给鹿五宣布他威武将军的身份,让他保护鹿寻。这不是鹿寻第一次接圣旨,心情还算平静。倒是小五,第一次拿圣旨,有点好奇。接过圣旨,打开看了看。心里想着:就是这样一张纸,就能让人做任何事吗?是谁写的?这字有点熟悉啊?阿寻见小五居然看圣旨看呆了,五哥不是向来不爱看书的吗?他于是好奇的往上看。也愣住了。因为圣旨的字迹是那样的熟悉,真的很熟悉。居然是三当家的字迹。一时间,鹿寻赶紧打开自己的圣旨看了一遍,果然。就是三当家的字迹。一旁的阿鹿也瞟了一眼圣旨,倒是没有太惊讶。三当家做什么事阿鹿都不会惊讶,第一次见杀人,阿鹿就是亲眼看着三当家把人推下悬崖的。感觉像是散步一样平静。王如意是户部的官员,后来成了小皇子的启蒙先生,而在宫中,申皇偶尔遇见王如意,还会喊他去御书房问问小皇子的课业,当然最初是装样子,作为父亲,关心一下孩子的课业是应该的。其实还主要是想问问洛妃的事情。这样一来二往,申皇也会让王大人帮忙打一下下手。意外的发现此人很好用,和他很合拍,有王大人在,他的政务一下子轻松了不少。唯一有点烦的事情,就是王如意做任何事,都会再问他一遍,其实申皇觉得有些小事没有必要那么认真。不过王如意很坚持,申皇渐渐习惯,虽然觉得烦,但是更放心了。倒是小昭后说了几次,这样不妥,王如意一个户部官员怎么能经常进出御书房,申皇被说了,也觉得确实不妥。结果转头居然给王如意加了个翰林院的虚衔。让王大人更加名正言顺。于是就有了这圣旨居然是王如意的字的事情。鹿寻看到这圣旨,想了很多,一时间又觉得有些安心。小五稀里糊涂的想,自己原本就会愿意保护阿寻的,没有想到朝廷居然给自己一个威武将军的职位,俸禄也很高了,还能名正言顺的带兵,原来居然是三伯伯的主意。一下子心安理得许多。能带兵,是一种很特别的职权。像重知府贵为知府也只能拥有一些衙役,那些城里维护治安的护卫都只能算是帮闲,没有正式职位,也没有职称的。重知府宣读完圣旨,按照规定,让鹿五去挑人,那些京城来的兵,都在冥河州的破棚户里。鹿五的职权,也是能统领千军。就是他手里至少有一千个名额,那些额外不算的,实际上更多。他还有点不习惯。尤其重知府开始喊他“五大人”的时候。总觉得浑身都有点不自在。不过他不是那种很会有小情绪的人,这种不自在很快就又没有了,他大大方方的到了棚户那边。挑了一圈,也就挑了不到百人。就是自愿跟他走的,百人左右。连余丛生都在装死,因为他发现吴副将居然自愿跟从鹿五去蛮荒,谁知道会不会去送死,虽然那棒槌少年拒绝了。可是万一那个棒槌少年挑中自己呢。好在,有惊无险。余丛生在黑咕隆咚的棚户里,第一次觉得被砸晕也挺好的。鹿五家兄弟办事都向来爽快。接圣旨,选人,出发,半天的时间就搞定了。一行人,朝北而去。北面,荆国大军还在。远远的看见了那面围墙。很长很长,像一条线。鹿寻觉得有些亲切。睁着眼,很认真的看着那条线。这墙建设起来,也有他的功劳,当年他设计的位置。少年人走的不快,可是大道终究有尽头。很快就走到了墙下。鹿五带着新选的百人,再加上鹿哥给的一部分人,有二百人,人不多,但是都很精神。这二百人,先走出了城墙中间那道门。鹿寻骑着马,在最后。眼看着,要跨出城门,从申国蛮荒走到荆国了。鹿寻跳下了马。阿鹿也跳下马。正想问怎么了?就见鹿寻忽然抱着鹿哥,扑到他怀里,居然大哭起来。一切都做好了准备,他也给自己做好了心理建设,是他自己决定要走的,可是这一刻,这一刻,他还是忍不住哭了,很委屈,很难过。哭的很用力。阿鹿感觉他的衣襟都湿漉漉的了。这一刻无论是站在城墙外的士兵,还是城墙里的百姓,都觉得心有戚戚。朝廷做的事,全国人都知道了。这个小鹿大人,因为治水出色,被朝廷送给了荆国。这一刻,很安静,蛮荒少有的安静,只有少年压抑的哭声,呜呜的响。他身后是荆国大军,他面前是申国百姓。……ps:虽然是哭戏,但是想起来,画面应该就很美。真不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