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节
作者:桑微      更新:2023-05-11 14:52      字数:4197
  她太着急,脑子转不过弯,一下子卡壳。她现在脑子里能想到的,就是“苏甜不配”四个大字。祁意致那么完美, 是站在神坛在云巅的男人, 他怎么可能会对苏甜有好感。……苏甜的那些黑历史、以前的恶毒品行、长大的家庭受到的家教, 都让苏依心觉得与祁意致简直相差十万八千里。更何况,苏甜还挑过大粪、插过苗……那么脏。苏依心咬紧唇角,垂下的目光里都是不甘心与不相信。她没解释,饭桌陷入寂静。“心心,你太让我失望了。”苏义明看着苏依心,叹了一口气,背手走了。陈春秀也摇摇头,叫上苏甜说去房间里说话,把苏依心撂在餐厅。“……”苏依心守在饭桌旁,将嘴唇咬得发白,仍是一脸死倔的样子。苏甜在这件事情上并没有多说什么,她对跑到苏依心面前证明祁意致喜欢谁没有兴趣。而苏依心也一直把自己关在房间里,连吃饭都不再露面,而是让佣人给她送到楼上吃。苏甜出发去慈吉县前,再也没和苏依心碰上。这次还是苏义明派车,将苏甜送去慈吉县。苏义明和陈春秀还有家里的佣人们都来前坪送苏甜,只有苏依心没来。家人都亲切叮嘱着苏甜,到了慈吉县要照顾好自己,缺什么就给家里打电话,马上给她送去。苏甜笑着挥挥手,直说那里肯定什么都不缺。更何况,县里的条件肯定要比之前去的镇上和村里好,就算慈吉县再贫困,瘦死的骆驼也比马大。……慈吉县地处偏远,司机开了两个多小时,才把苏甜送到。农委的全称是农村工作委员会,他们办公的地方就在县政.府大楼里面,所以苏甜直接来这里报道,分到的宿舍也就在办公楼对面的家属楼里,最上面两层全都是单人宿舍。吃饭、睡觉、办公都在县政.府大院里,根本不用出去。慈吉县因为穷,根本留不住人才,这里的干部大多待不了很久就会遴选或是调动离开,所以留在这里的都能住上单人宿舍,条件那确实比苏甜之前经历的要好很多。毕竟是县里,宿舍中热水淋浴、单人卫生间、洗衣机还有空调风扇,甚至还有一个小厨房。虽然有些老旧,但都一应俱全。苏甜是星期天的黄昏过来的,还没吃晚饭。领导早就对苏甜翘首以盼,听说她来了,立刻爬到六楼来敲她的宿舍门找她。苏甜刚把自己的床单被褥换好,从图书馆借来的书摆在桌子上。她很高兴县里也有图书馆,这样自己带来的书就不用反反复复看那么多遍了,也可以去县图书馆借。虽然也能在脑海里通过系统看书,但苏甜很传统,她还是很喜欢纸质书阅读起来的质感。农委的主要负责人姓许,是一个将近五十岁的女性,叫许文华,盘着头发,很有气质,笑起来眼角有些细纹,但更显得和蔼可亲,皮肤细腻白皙,一看就让人心生好感。苏甜也是到了这里才知道,这位同时是慈吉县的县长,兼任农委的主要工作。但这位一点儿架子都没有,她说起话来也温温柔柔的,笑着问她,“小苏,怎么这么早来了?明天来报道也可以的。”苏甜心中一暖,同样笑着回,“许县长,我想着明天早上是工作时间,直接开始工作比较好,提前过来,我也好把这些东西都归置好。”许文华看了看苏甜门后的宿舍,短短一两个小时,就被苏甜收拾得干净温馨,井井有条,她不由点点头,“小苏,我早就听说你了,一直对你的到来很期待啊……可算把你盼来了。”苏甜谦虚地弯着眸子,“许县长,我还有很多不足之处,还想跟着您多学习呢。”许文华情不自禁拉起苏甜的手,谈心似的说话,语重心长道:“小苏,我这也是没办法,慈吉县真的太缺人才啊,尤其是你这样的,所以我这才厚着脸皮找市里、找省里,利用你就在咱们县里下面的乡镇工作,近水楼台先得月硬把你要过来的。”“……你在重水镇干得好好的,忽然被调过来,要是有什么不愉快不适应就尽管和我说。”苏甜立刻摇头,“许县长,您多虑了,我没有任何不愉快不适应,在哪都是干工作,重水镇那边都忙得差不多了,以后顶多我线上支援支援他们一些想法点子之类的,慈吉县更需要我,我来这里当然更高兴。”“那就好。”许文华满意地点点头,“走,把你宿舍门关上,还没吃饭吧?我带你吃饭去。”苏甜连忙锁上门。楼道有些黑,苏甜反过来搀着许文华,“许县长,您小心点。”“也别许县长许县长这么叫了,多生分。你是我要过来的人,我一眼见你就特别喜欢,有能力又聪明,长得还这么水灵,就跟我自家的小姑娘一样。”许文华真是越看苏甜越满意,强调道,“你啊,以后就叫我许大姐吧。”“好,许大姐。”苏甜也不客气,嘴很甜,喊得也很清脆。许文华笑得更灿烂,但很快又收敛了些,按着眼角道:“不行小苏,我这可不能笑太多,容易长皱纹。”“……这本来慈吉县的一大摊子事就够让人头疼了,每天头发都要掉不少,再长太多皱纹,整个人不知道要多丑。”许文华很注重自己的形象,摇摇头,又为慈吉县的事儿叹息。她一边说,一边带苏甜到了外面。县政.府的食堂和乡镇里的不一样,是不会提供晚饭的,除了加班会安排加班盒饭之外,不加班的干部住在单人宿舍,就只能靠小厨房或者自己出去解决。许文华很关心苏甜的个人生活,她这么急着来看苏甜,除了期待之外,也是怕苏甜初来乍到连吃饭的地方都找不到。她一一给苏甜介绍着政.府大院外面的这条街,这里几乎可以称为小县城里最繁华的一条街了。便利店、餐饮店还有彩票店等等。但这样的街道放在a市,实在不起眼,没想到在这里却能称得上“最繁华”。许文华带苏甜进了一家小面馆,老板一脸笑容地拎着勺子,“许大姐,您今天还是老样子?”“是。”许文华笑笑,“对了,给咱小姑娘也来一碗。”“好嘞。”老板声音宏亮,立刻到后头忙活去了。这店面也简陋,两三张桌椅板凳,后厨也就是一席挂帘简单隔着,在座位上就能看到老板那边飘来的白雾和他忙碌的身影。许文华拿起筷子,递给苏甜一双,“我经常加班,有时候太晚了,也不好劳动食堂里专门给我开火做饭,就过来吃碗面。”“好香。”苏甜眸子亮晶晶地等着,视线环绕一圈,记住这家小面馆。很快,老板就端上两碗面。难怪闻起来那么香,居然是蟹黄面。黄澄澄的油亮蟹黄盖在劲道纤细的面条上,闻起来鲜香扑鼻。“快尝尝,咱们慈吉县的大闸蟹可是最有名的。”许文华笑着拌了拌自己的那一碗蟹黄面,埋头吃起来。苏甜也有样学样,把蟹黄和面拌匀,每一根面条都裹满富得流油的蟹黄,还有白嫩嫩撕碎的蟹肉。一口下嘴,满嘴都是蟹黄纯粹的味道,又香又爽。再嚼几下,鲜嫩得入口即化的蟹肉和劲道有嚼劲的面条在嘴巴里碰撞着,苏甜胃口大开。从没吃过蟹黄面的她,不知不觉就吃得精光。许文华拿出十六块钱放在桌上,回头道:“老陈啊,你辛苦了,也早点回去歇着吧,你老婆不是要生了?”“是啊是啊,预产期就这两天了,这生孩子养孩子哪样不是钱啊,我能多赚一点是一点。”老板老呵呵地过来收了钱,又好奇地看了看苏甜。许文华索性给他介绍,“这位是农委新来的副主任,叫苏甜,你们可以叫她苏主任。放心,咱们慈吉县的苦日子很快就要熬过去了,苏主任就是来带你们发家致富的。”“真的?”老陈双眼直发亮,连忙把手在围裙上擦擦,朝苏甜伸手道:“苏主任您好,我叫陈辉,以后您要是加班饿了,只管过来吃面,我这儿好多干部都喜欢来呢。”“好啊,蟹黄面非常好吃。”苏甜笑了笑,忍不住道,“外面的蟹黄面都要卖上百块钱一碗,你的怎么才八块钱啊?”作者有话说:第77章陈辉不好意思地挠挠头, 端着碗勺道:“我这面哪能卖那么贵啊,再说大闸蟹在我们这儿可便宜了,你们这一碗面的成本也就三四块钱, 我卖六块钱还能赚一小半呢。”苏甜讶异地看向许文华, “咱们当地的大闸蟹这么便宜?”“是啊, 就地捞上来的,当然便宜,我都跟我亲戚那儿买的, 他给我的价格是最便宜的。”陈辉笑呵呵的,说道, “苏主任, 你要是想买大闸蟹, 只管找我。”“好啊。”苏甜来时已经有所了解,慈吉县的支柱产业就是大闸蟹。这里地处偏远,四周都是大山,交通不便,想种地也没有耕地, 只有慈济湖能让人们赖以生存, 可谓是“靠水吃水”。慈吉县的贫困,是意料之中, 毕竟产业太单一,又利润微薄。吃面时,许文华已经告诉苏甜,“小苏,你别看外面的大闸蟹卖的贵, 可实际上咱们这儿的渔民利润微薄啊。”苏甜对水产市场的情况并不十分了解, 她也没理解许文华口中的“利润微薄“到底是什么概念。直到第二天她正式入职, 参加会议,才明白当地的大闸蟹产业发展得有多艰难。慈吉湖里的大闸蟹产量并不多,而且因为上面的政策,不能过度捕捞,在重量和大小的限制下,大闸蟹就更加稀少。更何况,大闸蟹的黄金期也就那么几个月,其他时间人们都是不怎么吃蟹的。物以稀为贵,虽然大闸蟹贩卖出去的价格很可观。但是,慈吉县当地的渔民因为条件有限,捕捞起的大闸蟹都是以很便宜的价格上缴到当地的水产公司,由水产公司负责运输、售卖。苏甜看了下报表和往年的数据,渔民们的收入简直没眼看。她叹了一口气,听到许文华说道:“小苏,你有意见快说说看?”苏甜看了眼自己的笔记本,有条有理地说起来,“那我就浅谈一下我的想法吧,说得不对的地方还请大家批评指正。”“第一,目前慈吉县渔民们对大闸蟹的捕捞全靠天意,我想大家可以把命运掌握到自己的手里,更何况总是捕捞野生大闸蟹受限太多,大家觉得尝试养殖大闸蟹怎么样?”许文华摇摇头,叹息道:“小苏你不知道,这个我们也想过,但是不知道为什么,每批投下的蟹苗都会死,慈吉湖里的水养不活它们。”“……而且野生大闸蟹的肉质鲜嫩,蟹黄丰满,那些养殖的大闸蟹根本比不了。”有干部补充发言。“是啊,我们的大闸蟹能销出去就是打着野生的卖点,如果是养殖的,只怕更没人买了吧?”又有人附和。苏甜点点头,记下大家所说的这些困难,她认真道:“别急,这些技术性难题我们再慢慢解决。”“……第二个是大闸蟹季节的问题。如果说黄金期只有几个月,那其他时间我们是不是可以养殖其他水产?并且开辟出一些大闸蟹的衍生产品?”许文华点点头,又道:“小苏,你这个想法很不错,只是水产养殖也有同样的问题,慈吉湖是有些奇怪的,请了专家来也看不出门道,它养不活外来的蟹苗鱼苗,而且,里面野生的大闸蟹非常鲜美,但捕捞上来的野生鱼却很一般。”其他干部也解释道:“是的,那些鱼咱们当地人吃吃还行,如果费大力气运出去,根本卖不了高价,甚至还要亏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