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节
作者:桑微      更新:2023-05-11 14:52      字数:3628
  大家早已经集思广益想过很多解决办法,但都没用。苏甜刚来的时候,大伙儿还觉得振奋人心。但现在越说,大家就越低落。再有能力的干部,再好的点子,也抵不过硬件条件太差啊。慈吉县的地理环境和位置以及这慈吉湖,都太不争气了……苏甜无奈地垂下眉,看向自己笔记的最后一条。“那价格呢?大闸蟹在城里至少都要一二十块钱一只,尤其慈吉湖还是野生大闸蟹,我昨晚已经吃过了,肉质非常鲜嫩,蟹黄又饱满流油,比市面上那种养殖大闸蟹应该要好很多,我看至少能卖三四十一只,渔民怎么才收到三四块钱?”“这也没办法呀,是水产公司老板定的价,渔民们都没有销货渠道,也没有运输条件,都只能卖给他。”有位干部很无奈,也很内疚,“我们县里也给想过办法,但没有人家专门做水产的销售路子广,运输之类损耗也大。”"我每年都会查看这家公司的报表,他们的确也只挣了点本钱。”许文华同样无奈道,“慈吉县太偏僻,很多段山路颠簸,运输时间也长,到城里那些蟹要晕一大半,而且这水产公司也只是中间商,他都是按斤卖出去的。”苏甜试探地问:“这家公司老板是谁?我能和他见见面吗?”“当然可以,他叫张德元,是土生土长的慈吉县人。”……下午,苏甜见到了水产公司这位张老板。见面之前,苏甜也从不同人的嘴里打听了一下。张德元的确很有商业头脑,在最开始城里时兴起吃大闸蟹的时候,他就开始捕捞着野生大闸蟹出去卖了。那时候慈吉县的大伙儿还只知道捕鱼饱腹,都穷得叮当响。后来发现张德元捕大闸蟹赚了钱,也都开始跟着他干。而张德元这时候就转型了,他不想再风吹日晒雨淋地捕捞大闸蟹,又累又苦,而且也挣不了大钱。他索性成立德元水产公司,开始收购大家捕捞来的大闸蟹,运去城里挣钱。这些年,也有大大小小的水产公司在慈吉县出现过,但只有张德元的德元水产能够站稳脚跟,是常青树。其他水产公司,总因为各种原因倒闭,无法长久。有人悄悄告诉苏甜,别看张德元笑呵呵的,其实那些水产公司倒闭都和他脱不了干系。他是笑面虎。私底下手段很多,想尽办法让他的德元水产一家独大。而事实上,他也做到了,慈吉县的大闸蟹产业,他完全说了算。……苏甜光是打听,就对张德元没什么好感。见面之后,更是如此。张德元的确很爱笑,圆圆的脸,一双眼睛总是弯着,手里拿个手串一直盘,肥头大耳的,完全不像本地人。来这里只有短短一天 ,但苏甜见到的慈吉县人都是皮肤黝黑粗糙,穿着打扮都很质朴。唯独张德元穿得光鲜亮丽,戴着名牌手表,一副暴发户模样。他一定是慈吉县最有钱的人。苏甜见到他的第一眼,就如此判断。然后想起他所称的“收购贩卖大闸蟹赚不了几个钱”,她眯了眯眼。张德元同时也在打量苏甜。他来之前,也打听过苏甜,知道她是农委新上任的副主任,新官上任三把火,那她忽然把自己请来,也就没那么奇怪了。张德元还听说苏甜在乱石村和重水镇都干过,把两个地方都带得脱贫致富,当地百姓都赚得盆满钵满。现在来慈吉县,也是想把这里经济搞上去。这张德元很乐意啊,他对赚钱非常热衷。他没料到苏甜比他想象中年轻多了。完全不像传说中那么手段高明的样子,只是一个白嫩漂亮的小姑娘。张德元很难生出信任,和苏甜聊了两句,发现她对野生大闸蟹的捕捞、筛选、价格都不太了解。一个门外汉,还指着她带自己赚钱?张德元的那些期待一下子全都没有了,对苏甜的态度也冷下来。苏甜则觉得张德元的专业程度还不错,不愧是最开始一批捕捞大闸蟹的,他对大闸蟹的习性、品相都很了解,几乎如数家珍。市场渠道也都把握得不错,不管渔民手捞上来多少大闸蟹,他都可以全部收购卖出。苏甜详细问道:“张老板,你买卖大闸蟹的利润那么低的话,你为什么这些年一直没想发展其他项目呢?”谁知张德元脸色一变,那常挂着的笑容瞬间消失,“你这小丫头,管得还挺宽,怎么我张德元做什么生意不做什么生意也要跟你汇报?”苏甜笔尖一顿,不知道自己怎么就忽然得罪了他,“张老板,你可能误会了我的意思,我只是……”张德元不耐烦地打断苏甜的话,“上面也不知道什么意思,派你这种不懂行的人来农委,还想帮助咱们慈吉县发展大闸蟹?”他晦气地摆摆手,起身离开苏甜的办公室,“以后千万别叫我来了,简直浪费我时间。”作者有话说:第78章第一次见面不欢而散。张德元绷着脸离开, 外面的干部看到都觉得惊奇,他走后一连好几个人进来问苏甜。“苏主任,你是不是得罪张老板了啊?”“他平时最爱笑的, 今天忽然表情好凝重, 你们说了什么?”“苏主任, 你惹谁也别惹他啊,他心眼小,又记仇, 肯定要给你小鞋穿的。”大家都一脸担心,为苏甜感到着急。而很快, 苏甜就知道大家为什么这样说。第二天, 召开今年的经济工作会议, 主要还是围绕大闸蟹即将进入捕捞贩卖的黄金期,县里要各方都协调好。渔民们都早早来了,因为每年的政策都不同,他们需要记住,才不至于把不符合捕捞标准的大闸蟹卖掉, 违反国家规定会罚款, 辛辛苦苦就白干了。再则,他们也寄希望于县里跟水产公司好好谈谈, 能把统一的收购价往上涨涨,他们也能因此多赚点儿血汗钱。这次许文华去市里开会了,由苏甜全权主持工作。她很相信苏甜,放手让苏甜去干。渔民们听说这是新来的苏主任,也没有因为苏甜年纪轻, 太漂亮而不信任她, 反而都露出憨厚老实的笑容。知道苏甜是来帮他们的, 大家都很高兴,纷纷表示欢迎和感谢。气氛很热络,直到九点多,张德元姗姗来迟。他扫了一圈,看向苏甜,“今天就你负责?许县长呢?”“她开会去了,我们在这里谈也是一样的。”苏甜拿出一叠文件,先讲了一下今年的政策标准。渔民们都认真听着,只有张德元还没听完就发出一声冷嗤,“今年是什么意思?二两以上的才能捕捞?”张德元一出声,其余渔民也都窃窃私语,“是啊,往年只要1.5两以上就是不用放生了,今年怎么一下就变成2两了?”“那得放生至少一半呢!”有渔民脸色一白,好像看到无数钞票从自己的渔网格子里溜走。苏甜声音清而坚定,“这也是专家们为了保护慈吉湖的生态环境,维持可持续发展而定下来的标准,大家不要着急。”“……还有,我们慈吉县的大闸蟹贵在精而不在多,只要价格能涨上去,咱们比去年挣的只会多不会少。”苏甜说话时总带有一股让人信服的力量,渔民们镇定不少。可张德元却不乐意了,“价格涨上去?怎么涨啊,你说得倒轻巧。”“很简单,张老板,您的收购价再高一些,慈吉湖里的大闸蟹都硕大肥美,四两重的特级大闸蟹不在少数,在外面的市场上特级大闸蟹至少能上五十块钱一只,你的收购价折合起来却只有五块钱一只,这实在……”苏甜差点把“压榨”两字说出口。张德元的脸色已经很难看了,因为每一年,都有县里的人要来当说客,话里话外都是指责他的收购价太低。他还是拿出之前那套说辞,“你以为我从中赚了多少钱?你们可以看我公司的账目,我能保本就不错了。他们多简单啊,只要把大闸蟹从湖里一捞,往我这一扔,把钱一领,就什么事都不用管了。”“……之后我们水产公司要负责多少事?大闸蟹要保鲜吧,要运输吧,销售要找渠道吧,要打点关系吧,不管怎样都会有些损耗吧?这哪样不是钱啊?”张德元拍拍手,一脸自己这个收购价简直是在做慈善的表情。渔民们单纯懵懂,也不懂那些做生意的门道。他们点点头,劝苏甜,“苏主任,要不算了,张老板他也不容易。以前有水产公司是用更高的收购价来买我们的螃蟹,但后来都经营不善倒闭了,所以张老板这收购价可能已经很公平了吧。”“……是啊,苏主任,你千万别和张老板起意见,你们都是帮咱们的,有什么事好好商量。”渔民们早已经习惯张德元的收购价,就算苏甜对张德元所说的成本心存疑虑,也没有证据,更不好就这么撕破脸。按以往来说,这样的会议只要许文华出面,张德元还是会卖她一点面子,把收购价往上抬一两毛钱。物价每年都在涨,收购价涨一点点对张德元来说也无伤大雅。但今天他似乎格外看不惯苏甜,争执一阵后,那是一点儿都不肯松口,甚至比往年的收购价还压了三毛钱,并且丝毫不肯让步。会议和第一次见面那样不欢而散。临走前,张德元轻哼道:“以后还是让许县长来跟我谈吧,别什么阿猫阿狗都来浪费我时间。”“……”他走之后,渔民们都过来安慰苏甜。“苏主任,你不要介意,张老板他就是这样,有时候对人很好,但脾气上来了就很难伺候。”“苏主任,你到底哪里惹张老板不高兴了啊,他平常对干部们都很客气的。”渔民们开始替苏甜担心,都说得罪了张老板会很惨。虽然苏甜并不在张德元的手下讨生活,但今天张德元朝她发难的事情还是被农委其他人知道。吃午饭的时候,大家都为她担惊受怕,毕竟她刚来,就把事情搞走了,和张德元的关系搞得这么僵,这以后的合作发展工作还怎么继续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