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节
作者:柠檬小打      更新:2023-05-12 03:38      字数:4054
  此时亲情在姜琰心中尚占据重要地位,为了与他父皇母后多说两句话,他竟然认认真真试图改悔。瞧见姜琰努力,皇上皇后与他也因为日日教诲的缘故,关系亲密了些。那是姜琰人生中最快乐的一段时光。他压抑着心中的恶,为了父母亲做一个合格的太子。但他了解善恶之后就明白,他就是天生的恶人。后来他见过寻常父母是如何对待孩子后也不曾对他父母不同对待有所不满。毕竟世上有他这样天生就坏的人,有他父皇母后这样不爱做爹娘的人也正常。后来祁国每况愈下,在他父皇在任期间起过数次□□,如他父皇这样懒散的人也不得不提起精神来敷衍人。姜琰看出他爹压根儿没想解决问题,但他年少正热血,意气用事,又聪颖机敏,学了许多治国之策,便问他父皇:“为什么不好好做事?做个好皇帝?”他知道他父皇在民间因为懒政名声并不好,他忍着屠戮百姓的冲动之余,又不解他父皇为何不努力。他父皇便用极复杂的目光望着他,最后同他说了一连串莫名其妙的话:“怎么努力都徒劳无功,何必努力?”姜琰当时还不明白这话的意思,只以为他父皇是懒到头了。宫人们也渐渐松了口气,以为太子过去是少不更事才那样可怖,如今该是改过来了。只是谁也没发现皇后宫中神不知鬼不觉地少了个宫人。正是当初那名冒死从太子宫中跑出去幸得皇后相救的宫人,皇后为保护他,也给他份活计,便将人留在宫中。一日日也没见出什么岔子,皇后便忘记这号人了。不止皇后宫中,其余宫中也偶尔少人。但在皇上都不管事的环境下,下方也总是打马虎眼,少人也就遮瞒过去。是以从表面上看,宫中一直风平浪静。后来大约来自民间的压力太大,他父皇还是日渐憔悴,很快病危。姜琰十二岁时父皇殡天,他即位做了新的皇帝。临死前他父皇握着他的手道:“便随祁国任意发展吧,你不必过多干涉。”姜琰便问:“为什么?“他长大了些,意识到话中有深意。大约人之将死,他父皇摆了一辈子烂,这时候也愿意多说一些:“因为没用,无论你怎样努力,祁国也好不起来。是天要亡祁国,非你我之过。”姜琰镇静听着,心中早已翻起层层波浪。观他父皇神色是这辈子从未有过的清明,就知道他不是病糊涂了在说胡话。皇上依旧滔滔不绝:“你可知商纣?”姜琰应和着他:“知道。”“纣是暴君么?纣可不是!但天要亡纣,所以纣必亡!”皇上煞有其事地道,看上去又像是在神神叨叨。姜琰微微皱眉,默默品他话中意味。“就像祁国,天要亡祁,所以做任何补救也没用。你就顺其自然,千万不要努力。”这时候龙床上的皇帝像一位真正的慈父,“最叫人失望的就是努力后一无所获,事情反而更糟!孩子,我不想你失望,你千万要听我的……”姜琰仿佛被他这句“孩子”灼伤到,唇角下压,看上去要多不悦有多不悦。皇上的目光开始变得浑浊,口中念念有词:“一切如梦幻泡影。”竟是翻来覆去地念着半句佛谒。父皇驾崩后,姜琰的母后是在一日午后饮了见血封喉的毒去了,并留信给他说明是自裁,以免姜琰迁怒旁人。姜琰还是迁怒了旁人,当日宫中血流千里,他积攒多年的烦躁瞬间爆发。后来宫中大换人,几乎每个宫都是新面孔,可见当日究竟死了多少人。而姜琰还是未听他父皇的,要自己看看究竟是怎么回事。性格决定,他选出忠心武艺高强者组建了一支禁卫军与一支暗卫。他似乎是天生的皇帝,有着狼一样的狡狯,在做皇帝一途上无师自通。他除朝中弊病,励精图治,胸有成竹地看着祁国向好的方向发展,自以为能人定胜天。然而一切报应来得太快,他越发改革祁国,祁国各地便接连降下灾祸。不止是天灾,还有毫无征兆的暴动。人类太脆弱,一次天灾就能夺去好多百姓的性命。姜琰越推行利国利民的政策,天灾便越发严重。而在屡屡天灾之下,百姓们叫苦不迭。纵然姜琰尽力治灾,民间还是怨声载道。人们没了亲人,流离失所,不由怪罪起姜琰。先皇在世都不曾有这样多祸患,怎么他一即位便是大灾小难不绝?一定是皇上私德有亏,才连累百姓受苦。姜琰本就不是个好脾气的人,助人反而得到诸多怨言,他哪里还愿意救民于水火?为了证明自己的猜测,他实验数次终于得出结论,是如他父皇说的那样,天要亡祁。他越在祁国中推行好计,祁国便会以计策的绝妙程度来降下大小灾祸。计策越是绝妙,降下的灾祸也就越重。一切如梦幻泡影。姜琰更聪明,不止意识到是老天不让祁国好,是老天拥有自己的意识。他们在意识的控制之下,就像棋盘上的棋子被操纵,一切结果都是安排好的,上天绝不允许它的目的被改变。纵然他可以控制自己的行为,看上去是自主的,与棋子并不相同。但这就是真正的自主么?他出生以来的恶,毫无缘由的烦躁,不都是在暗中操纵着他这个人?他是真正的自主么?第195章 凤凰篇番外之姜琰的过……那就一起下地狱吧。姜琰摇身一变,变得极富有哲思。大约是人活着是世界上的祸害,大家一起去死世界才会好。秉持着这样的思想,姜琰不再在暗处杀人,将恶毒本性暴露无遗。他杀人是为了整个世界好,人们应当感谢他。毕竟这个世界不喜欢人类。但凡它对百姓有半分恻隐之心,也不会无情降下天灾人祸。还是因为祁国要推行利民政策。姜琰变成了暴君姜琰。如果说先皇与先皇后之死让他失去禁锢自己的锁链,文武百官惊愕于他的转变,言官们反应最为剧烈,几乎指着怒斥他专权自恣、暴戾无道。姜琰欣赏着臣子骂他时怒不可遏的神情,只在想一件事。这么活灵活现的神色怎么都是假的呢?烦躁如惊涛拍岸,一波接一波地袭上他心头。他不开心,便要杀人。大家不要生气了,你我都不是真的,何必这么认真?姜琰便将叫的最大声的几位官员砍了,果然一下子清净许多。他并不在意其他大臣是恨他还是怕他,过去他还不知道世界是假的时他就不在乎旁人目光,更不必说现在。大臣们在一次又一次的减员中终于学会安分守己,不再出头惹他不快。而姜琰也越发放肆,连早朝都不去。他肆意欺压官员,杀害宫人,掳掠百姓。人人自危,当恐惧占据绝对上风时便再也不敢反抗,由这暴君任意施为。果然他不再为改善祁国而努力后,天灾顿减。他最后一次是废贱籍,招致来了席卷大半祁国的水患。后来他在调查姜莞时发现正是这场水患让姜莞在安平始获名望,建立起她自己的“理想国”。但天地良心,他这次废贱籍还真不是为祁国百姓着想,他只是为了自己方便混入民间各处玩耍。在此之前他已经不知做了多久暴君。已经知道世界是假的,姜琰试图观察每一个人,看有没有与他一样发现这个秘密的。他扮过各种各样身份的人,做过高门大户里的下人,也在京城沿街乞讨过。在酒楼中做过大厨,也在花楼中做过妓子。不做皇上时,他做什么都很快乐。尤其看到人性各面,无论好的坏的。他遇到有趣的人就要将之强行弄回宫中封妃。男人女人,有老人却没有孩子。不是因为他没那么禽兽,而是因为小孩爱哭闹,他看到小孩便会烦躁想杀人,断没有把自己讨厌的东西放在自己眼前的道理。他模仿过各种人生存,都是起初有趣,后来便腻烦了。他想将世界真相广而告之,但所有人都不会信他的话。姜琰冷眼旁观一切,端看这个世界究竟想要变成什么样,偶尔也会想会不会真是他疯了?他的存在即是虚幻,惊疑又让他多梦,梦中是更加奇诡斑斓的世界。在梦中,他小得像一只蚂蚁,无数巨物怪兽都在追杀他。每每被噩梦惊醒,他要好长一段时间才能缓过来。他总是被梦中千奇百怪的死法弄醒,梦里任何一个五彩斑斓的怪物都能够轻易地虐杀他。梦境是潜意识的投射,所谓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正是这个道理。姜琰意识到自己的一切行为在暗中被“世界”操纵,在梦中他便被自己幻想出的怪物生杀予夺。即使醒来,他也只是从一个虚幻的世界换到了另一个虚幻的世界。从容易被发现的虚假变成了隐藏在深处的虚假。但假的就是假的。在这种精神压力之下,姜琰开始恋痛。哪怕一切都是假的,痛觉是真的。他身上无数伤痕皆是他自己所为,也正是因为恋痛,他发现了一切是假的的又一证据。他的伤口愈合得极快,他虽然不通医理,但在认识到世界的本质后意识到这完全不合常理。所以他开始在人身上实验,但看上去有这种能力的只有他一个。他不确定这是与生俱来还是发现世界秘密后的报复,不过没关系,他可以试。姜琰告诉被他用于实践的宫人世界的秘密,但这些宫人依旧没有什么生理上的变化。不同的只有他一个。他只要不将自己作得死透,总能很快好起来。在梦中他是被怪物操纵的蚂蚁,梦醒后他是世界中的怪物。姜琰这样恍恍惚惚疯疯癫癫的活着,大臣与百姓们在背地里叫他疯子、暴君。他众人皆醉他独醒,只觉得所有人都是笨蛋。直到遇见姜莞,他们是那样相似,又在某些方面完全相反。姜琰是被宫里无关痛痒的奏折引起看姜莞的兴趣的。到很后来的时候他才意识到她是故意引他注意,就像她对相里怀瑾与谢晦那样。年幼时对亲情的渴望到底对姜琰有所影响,他父母已去,又无兄弟姐妹,而姜莞是他名义上的妹妹。其实有这一点便足以让他去宫外看一看她。但她若让他生不出什么兴趣,他也就当自己没有妹妹。就像他杀掉千千万万个人那样,杀掉一个妹妹也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姜琰在与她相识前跟着偷窥她许久,自以为了解她性情。她骄纵、任性、娇气,其中有很大一部分与他尚不知世界的秘密时相似。可以说如果她没有那张漂亮的脸,有这种脾气一定会被人追着打。他对症下药为妹妹精心设计了许多个相遇的场面,考虑到她只喜欢新男人这个问题,寻常男人一定不能在她身边留下多久,他聪明地将自己变成女人,还是个很楚楚可怜的女人。姜琰以为任何女孩看到他给自己胡编乱造的这个身份都会忍不住同情他并为他落泪,给他赎身将他留在身边那还不是板上钉钉的事!他失策了。姜莞竟然毫不动容,甚至要把他哪来的送回哪去?怎么这么恶毒呢?真不愧是他妹妹!后来姜琰才意识到她大约从第一眼就认出他是谁了,但也依旧不影响什么,只不过她从对女孩恶毒变成了单对他一个人恶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