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节
作者:柠檬小打      更新:2023-05-12 03:38      字数:3840
  某种情况来说这也是一种对他的特殊对待!最终他如愿在她身边做了丫鬟,还真被她训练出了奴性。她是一个善于训狗的人,特长是将人变成狗那样温顺。姜琰最开始时常在“我为什么要这么做”与“算了暂且忍她一忍”中来回切换,每当他失去耐心开始生出烦躁时她就会恰到好处地变得有趣,将他安抚下来。他并不傻,屡屡如此他甚至怀疑她是刻意为之。但他可以确定他们素未谋面,姜莞不可能见过他,更不可能了解他,所以他到底是按下猜测,当她是天生会折磨人的妖精。她也果然如他窥探的那样爱与年轻俊俏的郎君同游,但选人眼光实在太差,大家都不是什么好东西。他倒也不是担心姜莞上当受骗或是嫉妒作祟才将与她约会过的郎君杀了,他只是单纯地想杀人。在姜莞那里杀不了人他快要憋死了,遇见他是大家倒霉。他一直以为姜莞与他是同类,直到那个死狗一样的老人出现。但她在他面前的转变又绝不是突兀的,并不会让他感受到她之前是在装模作样。她的铁石心肠与助人并不矛盾,她是残忍的也是仁慈的。姜琰颇不要脸,只觉得姜莞如此像极了他未得知世界真相前的样子。他看见她就像看到过去的自己,他的妹妹。姜琰看着她为在他看来根本算不上人的东西们费心布置,不由恶毒地想告诉她世界是假的。但他又忍住,姜莞可是他妹妹。他将对父母的亲情转嫁到姜莞身上,但他又实在是个不正经的人,所以一口一个女儿叫她。姜琰早就知道祁国烂掉了,也清楚暖玉楼中一切内幕,却一直对此不闻不问。不过姜莞要管,他自然是要为她撑腰的。无论是朝中大臣要阻拦她,还是世界意志要阻止她,他都不允许。秦太傅来了,不允许百姓好的世界意志却不曾降下灾祸示警。哪怕他听从姜莞的颁布废除娼/妓的法令,心里预期的天灾也未曾出现。姜琰忽然意识到世界又不同了,但他已经没有再让祁国变好的力气。他清楚地感受到姜莞的野心,非但不觉得冒犯,还为此感到高兴。她想要皇位,他便双手奉上。直到此时他才派人去查她过去一切,她也无心隐瞒,他一查之下便很快得知她所做种种。知道她的势力,知道她的野心,知道一切都是她的算计。以及她与相里怀瑾和谢晦的过往。这时候相里怀瑾与谢晦已经声名远扬,一位是晋国新君,一位是晋国权臣。他是第三个被她刻意接近的。哪怕知道一切是她安排好的,姜琰也生不起气,姜莞可是他妹妹。他知道姜莞为了达成目的迟早有一日会对他下手,为了方便她行事,他特意将她接近宫中。与她有一年多的相处时光是他赚了,这些时间里他不曾再做光怪陆离的梦。他抓住谢晦和相里怀瑾也是为她,她的野心不止一个祁国。但她将人放了,放就放吧,本来也是为了她才抓的人。她不知与晋国有了什么契约,但能帮上她也还好。秦女郎行刺一事将他从美好梦境中唤醒,他如此动怒更是怪姜莞以他的名义让自己陷入险境。一查之下他才知道有人在后宫中刻意煽动那些厌恨他之人去行刺她来让他痛苦,秦女郎听信了这话。这是她的手笔。她是为了他的禁卫军令牌来的。她想要,姜琰便给她。其实她直接开口向她要就好,他也会给她的,她完全不必犯险。只是从头到尾她都没信过他。而也是因为这次刺杀,姜琰终于找到与他有一样惊人恢复能力的人,谢晦。他看见姜莞平静的眼,联想到她刻意接近的三个人,他、谢晦、相里怀瑾,终于意识到她并非什么不知,相反她知道一切。她的绝望目光,她的毫不意外,一切都有了解释。姜琰受到极大打击。她那样了解他或许真有缘由,他一定是在什么时候对不起过她。而死是他早已为自己安排好的结局。第196章 都给我喊,不许停……百官未至,姜莞坐在太极殿中单独的小书房里翻阅卷章。大太监为她又掌来一盏灯,好让房中更明亮些,免得她瞧字将眼睛给瞧坏了。暖融融的烛光映照着房中作为隔断绣金龙的华贵屏风上,衬得金龙更是满身流光,将要活过来般。屏风影子被投射在姜莞身后,她与龙的影子正好重叠。房中只有轻微的沙沙翻书声,书上是大太监亲笔所记自姜琰即位以来所行历历大事小事。越看,姜莞对姜琰越有新的认识。书中所记姜琰十二岁即位时便将朝政牢牢把握在自己手中,完全没有少年天子的青涩稚嫩,是一位天生的皇帝。他大刀阔斧兴修水利,减徭役赋税,行惠民之举,可谓十分聪明。他深知祁国弊病在于官场冗官,民心悬浮。先利百姓,保证国之根基,再在官场上徐徐图之。然而也只是一开始如此,很快他便只做恶事。书上好事恶事都记,接下来姜莞一目十行,只见全是恶事。这书大约也只是大太监随手记录姜琰成长,没有半分润色,文字朴实无比,姜琰的恶毒与疯狂跃然纸上,让人触目惊心。他最后一次行好事是为她颁布废除娼/妓,之后也只有御花园屠杀一场恶事。姜莞将书合起,将之平整地放在桌上。她双肘交叉撑在桌上,显示出十足的随意:“伺候多久了。”就像是在闲话家常。大太监恭敬答道:“带您一起,有三任皇帝了。”姜莞心说好倒霉的人,又问起书中之事:“我看哥哥他一开始也有施展抱负,怎么后来事情尚未做一半便不做了?”大太监苦笑:“此事……我是一直在皇上身边伺候的,敢保证话中没有半句虚言。”姜莞看时便觉察到其中反常之处,又因信息量太小并不能推算出背后隐情,此刻听大太监说来,顿时有了兴趣,托腮道:“说。”大太监便转身到一旁书架上取下一本《祁国当朝史记》呈予姜莞:“此书只是用于佐证我所言非虚,您翻翻就可。”他声音平缓,言词简洁,显然是常行汇报之事,格外熟练:“皇上每宣扬大计,举国则会蒙受严重灾祸。”姜莞叩桌子的食指一顿,很快恢复原状,继续有节奏地敲起桌子。大太监见姜莞忍不住表态又道:“您看时间先后便知晓。皇上名声如此差劲,我不必为他辩驳什么,只是确有其事,非皇上不行善事,是天之过啊!自那之后,皇上便多了好些怪异习惯。”姜莞脑海中的零零九忍不住一个激灵。姜莞垂眸沉吟,又听那大太监继续道:“皇上有诸多毛病,但若年幼时有人悉心教导,引他向善,大约也不至于此。”姜莞不语,如今说这些又有何用?她何尝看不出姜琰后来知晓一切,又何尝猜不透他心中想法?但凡她去瞧他一眼,说不定他便会有生的希望。但她一次也未曾去过。她要姜琰死。门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守在门外的谢晦暂时充当禁卫军行护卫之责。他如今是晋国人,身份又很微妙。“何事如此无状?”谢晦一开口就又让人镇定心神的奇妙功效。传话内侍慌张道:“大臣还未来齐,但听闻陛下死讯个个激动异常,在大殿中哭闹发怒,又不服郡主手下护卫约束,殿里乱成一锅粥。”姜莞面不改色,显然早有预料。“劳您传旨,并为他们讲明事情经过,让这些人乖觉一些。”姜莞对大太监慢悠悠道,说的不是别的旨意,正是那道姜琰禅位之旨。大太监应下:“是。”便从桌上的红漆木匣里揣走圣旨,步履匆匆而去,佝偻的脊背挺直,很有气势。零零九不由为姜莞紧张起来,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这群大臣果然不是好相与的,只怕今夜难过。剧情已经崩得零零九几乎忘记原本剧情是什么,但见自己没有什么排异现象,也就躺平任姜莞折腾去了。多年伴于姜莞身侧,零零九早已成为她的形状。姜莞是个极擅长洗脑旁人的人,系统也不例外。何况她虽强势,说的话都有诡异的道理。自省之下,它发现自己诸多不足。它的世界,它的子民,过去它眼中却只有主角。“姜莞,你一定可以的!”零零九为她鼓劲儿。姜莞慢慢在脑中道:“废话,我有话要问你。”零零九许久没被她提问过,紧张无比:“什么,什么事?”“姜琰是怎么回事?”姜莞开门见山。零零九被问得无言,半晌没开口。姜莞有节奏点桌子的手一停,零零九一悸,脱口而出:“因为世界决定姜琰是亡国暴君,姜琰绝不能违背世界的安排。”零零九说罢将自己深深缩在姜莞的意识之中,生怕自己被姜莞责怪。纵然姜莞如今不能拿它如何,它对姜莞已经是又敬又怕。“那么相里怀瑾与谢晦,还有沈羞语为什么没有限制?如你所说,相里怀瑾也该受剧情控制吞并祁国,谢晦也该受限做祁国太傅,沈羞语更应该无论如何都要被送入宫去。”姜莞语气冷静,几乎在它说完的下一刻便直接接话,让零零九根本无暇思考。零零九被她问住,一下傻着说不出话。它不是不想回答,是它也不知道为什么。姜莞坐在椅子中单手支肘做思考状,并没有催促零零九。但要命的沉默让它越发紧张,它从未如此努力地动过脑子。姜莞扫了眼将要燃尽的香,从椅子上缓缓起身:“慢慢想,想不出来就不要说话。”说着负手向门去。零零九晕头转向地思考,事关它的世界,它也急于找出答案。谢晦守在门外,见她出来微微地下头颅表示尊敬。姜莞打量他一眼:“随我一起去。”谢晦:“是。”顺从地跟上她。守在小书房外的宫人尚未从宫变之事中恢复心神,此时却还是整整齐齐地跟在姜莞身后。因着她已经在宫中住了一年多,姜琰又听她的并将两块令牌都交予她,皇宫易主几乎没受到任何阻挠。还未到殿中,一众人便听到殿中吵嚷非常,素日端庄肃穆的太极殿宛如街市。哭的、闹的、喊的、叫的,乱七八糟。姜莞本就在太极殿正殿后的小书斋中,此时俨然是从皇帝日常出现的门中入内,而非与大臣一般,从正门入内。烛火通明的殿中没有丝毫容人躲藏的暗处,这是建造时便设计好的,绝不允许刺客有驻留暗害之机。是以姜莞前脚踏入殿中,太极殿内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附着在姜莞身上,包含着恶意善意等千百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