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节
作者:林起笙      更新:2023-05-13 11:06      字数:2810
  “天爷哟!死人了!”……琼羽循着滚滚腾起黑烟望去,果然瞧见恢宏的大殿中,若有似无地闪出了火光。作者有话说:所以,相当于要世子重新对初沅动一次心。放心,香得特别快。第七十五章大慈恩寺的正殿, 烈焰熊熊燃烧,香客游人摩肩接踵,互相推搡着, 蜂拥退往殿外。值此性命攸关之际,场面逐渐趋于失控, 涌动的人潮拥挤踩踏, 此起彼伏地惊叫着——有香客摔倒在半途,遭人乱踩,不住地哀嚎;还有一对失散的母子隔着人群遥遥喊话, 彼此泣不成声, 不停地唤着“阿娘”、“小宝”。……一时间,场面混乱喧嚣至极。殿内, 金吾卫和沙弥们极力扑救着大火。但这场烈火是因为佛前烛树倒塌所致:燃着上百支香烛的高.耸烛树骤然往佛像倒去,红烛爆开四溅, 明火落在屋檐垂落的帐幔上, 轰然焚烧起来,难以控制。而中空的弥勒佛塑像,亦是随着烛树的倒塌被砸破,震耳欲聋的一声巨响过后, 露出了暗藏其中的尸身——毫无声息的男人被绳索绑缚,高悬在佛像的位置,双臂张开, 瞳孔涣散, 顶替了神佛, 接受着来往香客的跪拜。在炽盛火光中, 显得尤为诡异。沙弥们提着木桶来去匆匆, 一桶接一桶地往火里泼。直到半个时辰过去, 这场大火方被扑灭。杂乱的殿内弥漫着呛鼻黑烟,原本庄肃无比的佛堂,如今只余满目的狼藉。几个金吾卫搭上扶梯,将佛像中的那具尸身小心翼翼地给取了下来,安放在铺地的竹席上。从始至终,谢言岐都身在大慈恩寺内。收到信条的提示以后,他便安排十名暗卫以香客身份入住庙中,时刻盯着这里的动静,并在信中约定好的日期借调了二十名金吾卫过来,以备不时之需。如今看来,倒也不是多此一举。谢言岐抬手按了按眉心,不经提起唇角轻嗤。这幕后之人,还真是愈发明目张胆了。闹出的动静,一次比一次大。是恨不能,闹得人尽皆知。是挑衅,还是另有所图。谢言岐微垂眼眸,睥着地面上,那个似曾相识的死者。这时,一阵杂乱的脚步声由远及近,拉回了他的思绪。奚平带着两名仵作匆匆赶来。走到殿内,奚平首先也是注意到死者的熟悉面容,不禁愕然一怔:“世子,这、这不是秦安吗?”秦安,扬州的商贾。三年前,谢言岐隐藏身份暗访扬州,首先便是这位商贾抛出橄榄枝,邀请他们一道游湖。也正是因为那次游湖,世子方能和初沅姑娘相遇……思及此,奚平不由呼吸一窒,心中多了几分忐忑。真不知道是撞了什么邪,怎么当年那些和初沅姑娘有关的扬州人,一个接一个地来了长安,而且还以这样的方式,出现在了世子面前。他小心翼翼地打量着谢言岐,生怕他会因此记起过往,再次诱发心疾。但旁边的谢言岐并无异样,他凝着眉宇,若有所思地听着仵作的唱报:“死者男,四十有余,口、鼻、肚皮、两肋、胸.前,肉色微青,死有三日……”“身无损痕,眼开睛突,口鼻内流出清血水,面色有青黯,疑为压塞口鼻死。”[1]死有三日。闻言,谢言岐摩挲着佩戴过黑玉戒的那处指节,小幅度地挑了下眉。信条也是在三日前,传到他手里的。但那个时候,秦安就已经死了。原来,那人根本就不是让他来阻止命案的发生,而是让他来做个见证。还真是,煞费苦心啊。仵作唱报完毕,将雪白麻布上拉,从头到脚地遮盖住秦安的尸身。谢言岐眼神微动,恰巧看见不远处的帐幔上,一株复燃的余火。微弱的焰火在风中摇曳不止,可他却好似透过这点火光,看见了一场焮天铄地的熊熊烈焰。夜空下,火光中,弱不胜衣的小姑娘跌坐在画舫边沿,从头到脚地被一件织金玄黑锦袍罩住。随后,她伸手,徐缓将其扯落,露出了一张肤白胜雪的脸庞来,皎若明月,顾盼生辉。清凌凌的一双眼眸,怯生生地朝他望来。隔着空茫的岁月,和他四目相对……谢言岐眼神微暗。忽然一阵绞痛袭来,他下意识地捂住胸口,踉跄退了半步。“世子!”见状,奚平忙是上前,预备扶他一把。但谢言岐也只是恍惚了这一瞬间,旋即便稳住身形,抬手示意不用。从回忆中缓过神来,他熟稔地服了粒药丸,哑声道:“无碍。先去别处看看。”故弄玄虚又如何。总归是凡尘中人,不论怎样,都会留有端倪。***这场突如其来的变故,无疑是飞来横祸。原本的拜佛祈福转变为惊骇之闻,香客和游人心有余悸,纷纷往庙外涌去。此般境况,初沅也不好继续带着华阳逗留。——毕竟,华阳年纪尚小,不谙世事,怕是禁不得恐吓。他们艰难地在人潮中行进着。侍卫来庭在前开路,流萤和旁的侍卫左右护着她们,走向庙前树下的翟车。途中走得匆忙,初沅不慎崴了下脚,待回到翟车,流萤撩起她的裙摆查看,方才发现那截细瘦脚踝俨然淤青一片,被欺霜赛雪的凝肌衬着,显得格外地触目惊心。流萤低声嘶气,“殿下,这得多疼呀!”初沅试着扭动脚踝,几不可见地蹙起秀眉,“其实,也还好……没有很疼的。”起码,还能再忍忍。车上未曾备有伤药,于是流萤便只有催促着车夫赶紧离开。然,车外人山人海,他们根本是寸步难行。只能随着涌动的人潮徐缓行进。大抵是担心人多出事,一行训练有素的金吾卫从人海中穿行而来,维持着应有的秩序。这种情况下,一般是占位的车辆先行。但长安城这种遍地权贵的地方,指不定就遇见了对家。这不,前面的两家马车,竟是在路口争执起谁先谁后来:一个自称是名门望族,理应先行;另一家则是朝中新贵,讥嘲对方落魄。谁都不甘示弱。而他们也的确是地位显贵,金吾卫根本没资格在这儿给他们分个高低。道口被堵得水泄不通,难得初沅这样的好脾气,也不禁为此蹙起眉头。她将象征身份的玉佩递给流萤,软糯的嗓音噙着几分嗔怨,“既然他们都不愿离开,那让我们先走,总成了吧。”闻言,流萤会心一笑,忙是伸手接过。成,当然成,他们殿下,可是最得恩宠的昭阳公主,放眼整个长安城,还有哪家权贵能越过她去?她拿着玉佩下车,艰难地往金吾卫那边挤过去。这时,一位身着深绯官服,腰束金玉带的青年,沿着侍卫开出的小道,从人群中径直走来。他头戴官样幞头,面如冠玉,挺秀的眉眼间,蕴藉着一股矜贵风流。见到他,金吾卫拱手唤道:“大人。”随后,三言两句地,便解释了一下眼前境况。谢言岐行至此处,无非就是想看看附近的地貌路况,以梳理案情。闻言,他轻提唇角,不屑地笑了笑:“没想到,事到如今,二位竟还有此般闲情逸致。”要知道不久前,这里才发生了一起命案。他话中的嗤嘲之意显而易见,面对这位身份矜贵的镇国公世子,如今的大理寺少卿,适才争执不休的二人,登时显露了几分难堪。毕竟,论家世地位、出身背景,长安城中,也没几个能比得过眼前这位年轻的世子爷。在这样的人物面前攀比身份,不就是自取其辱吗?他们咬牙切齿地相视一眼,忙道不敢。谢言岐身量颇高,再加上他与市井格格不入的气势,玉立于人海之中,很难不让人一眼就注意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