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节
作者:林起笙      更新:2023-05-13 11:07      字数:2770
  然而他还真是没有一点隐瞒私情的自觉,不紧不慢地扶她站稳以后,这才朝着长公主的方向,拱手一揖,“见过长公主殿下。”楚楚谡谡,风度翩然,还真是个——正人君子。长公主悄然吐纳缓匀呼吸,半晌,笑着道:“初沅,过来。”只是,这话怎么听,似乎都有几分咬牙切齿的意味。第103章听到这话, 初沅不敢有片刻耽搁,她连忙推开身边的谢言岐,踉跄着往长公主那边走去。看着她脚下的趔趄步履, 长公主的眉头不由蹙得愈深。她上前几步,伸手扶住迎面走来的初沅。初沅外面裹着的大氅倒是干净簇新, 然而里面穿着的衣裳却湿透。托住她纤细皓腕的同时, 长公主手上也触到一片湿润的凉意。“素英。”长公主唤身旁的宫婢,“带公主去隔壁的暖阁更衣。”一边的素英连忙颔首应道:“是。”初沅就着素英的轻搀,沿着回廊走远。将要迈过暖阁门槛之时, 她顿步回首, 望向回廊那头。交错竹枝影影绰绰地将廊道里的情景掩映,她只能透过斑驳的碧影, 依稀瞅见那道身着深绯官服的身影,立如芝兰玉树, 挺拔高挑, 直如画中人一般。恍惚之际,初沅似乎又记起,粼粼波光中,潺潺静水旁, 那人和她相距咫尺,四目相对之时,轻声说过的话。——“公和私, 皆是为你。”他嗓音蕴着暗哑。一字一句, 无比清晰地落在她心上。从始至终, 他漆黑的瞳眸都逼视着她, 汹涌而又克制的情意, 几乎要将她吞噬。可, 若是为她,又怎会这般吓她?望着斑驳竹影遮掩的那道挺拔身影,初沅没由来地心脏一跌。她将双手交握于腹前,缓慢攥紧细指,心潮起伏。她的打量,只在瞬息之间。旋即,她便未做迟疑地提起裙摆,迈过门槛进到暖阁。然而廊道这边的长公主,却还是对她的目光流连,有所察觉。长公主两袖合拢,冷着眼神,打量间距不远的青年。因为还未得到长公主的免礼,谢言岐眼睑半垂,始终维持着揖礼的动作,然而肩颈却挺括,镌刻着青松之风骨,清隽挺拔。很难不让人透过他,看到当年那个意气风发的骁将谢大,和那个惊才绝艳的状元谢二。他兼具着,他大哥的劲拔,和他二哥的端方。然而此时此刻,长公主的眼前,却仅浮现着方才,他扶着初沅腰肢的那一幕。还真是,动作熟稔,一举一动之间,都流露着的风流。因着过往她和镇国公府的交情,她对谢家的这三位郎君,或多或少的,都有些了解。尤其是谢二郎谢言岭,昔年的太子伴读。她记得,那孩子最是恪守君子之仪。怎么他的三弟,就这么、这么……长公主细眉蹙紧,吐纳着,压抑着,须臾过后,终是出言问道:“谢大人,能解释一下吗?”谢言岐不紧不慢道:“是臣失责,未能护住殿下,让殿下落水。”然他语调疏懒平缓,实在听不出,他有什么忏悔之意。况且,长公主也并非是想问这个。她更想问,他和初沅,究竟是怎么回事。她又不是眼盲,看不出他们之间的情愫涌动。他们家初沅看着就很清纯,濯濯不染纤尘,又如何玩得过,眼前这位秉性风.流的谢三郎?只不过当今世道,亲密之举,终究是于女子的名声有损,长公主也不好提及方才之事。她没想重提,谢言岐却是哪壶不开提哪壶。他将两手平合于胸.前,脊背躬得愈低。这就显得有些郑重了。他道:“今日之事,臣,自会担责。”担责。担的是哪门子的责?是未能相护之过,还是逾越亲密之举?这话,长公主还真是没法答。倘若他指的是前者,她确实想让他领罚。若是后者……不、需、要。应,或是不应。都让长公主意难平。她微抿唇角,尚未来得及言语。这时,隔壁太子的厢房,忽然“吱呀”拉开门扉。太子妃将初沅安然归来的消息告知太子以后,太子便让她出屋,去叫谢言岐回禀事情始末。太子妃莲步轻移走近,站定于长公主身旁。她的目光在无声对峙的两人之间梭巡,最后,捺住心中的不解,望向对面的谢言岐,温柔笑道:“谢少卿,还请换身衣服,随我去见太子殿下罢。”闻言,长公主微抿唇角,迟疑着,没有说话。——迳儿的这位太子妃,就是过于心善。理该让这谢三郎,多受会儿凉的。但她又不好制止,告知方才的事情。省得这事越闹越大,到最后,不好收场。长公主看着谢言岐施然一揖,随即,跟着太子妃身边的宦官离去。没忍住地,白他一眼。***谢言岐在隔壁的一间屋里换过衣裳以后,便随着太子近旁的宦官,进到太子所在的那间厢房。这时,太子肩上的箭镞已经拔出。医工为他将伤处包扎好,雪白纱布层层缠着他的右臂,却还是不可避免地,渗出小片的殷红血迹。因着伤痛,太子的面庞尤为苍白。他欹靠在美人榻上,询问的嗓音亦是单薄得虚弱,“你是如何得知,这些人……咳,会在今日再次动手的?”初沅如今是隐瞒着身份,留在长公主府上。可她自个的府邸,仍是有金吾卫严阵把守。外面的人见状,只会以为初沅还在公主府。原以为这样会万无一失,谁曾想,那个幕后黑手竟还是找到此处,趁机动手。思及彼时的惊心动魄,太子不免心有余悸。谢言岐若有似无地笑了下,抬臂合手行揖礼,道:“是臣之过。”随后,他如实地将今日筹划全盘托出。包括通过林评事的告假,猜出诗会的真正目的。以及,由此自然而然地想到,那个神鬼莫测的幕后黑手。于是他就让奚平扮成那伙黑衣杀手,掳走初沅,先发制人。而筵席这边,因为顾虑金吾卫不能及时赶到,他便飞鸽传书至镇国公府,于府中调兵,过来护佑席上宾客的安危。熟料意外横生,初沅竟在挣扎之时,不慎落水。是以,他们才会这般浑身湿透,狼狈而归。听完,太子豁然之余,又不禁蹙起了眉头。按理说,这个谢言岐既能有如此城府,步步缜密地推测、布局,应是能有更好的法子平息此事,譬如提前告知他们这场潜在的刺杀,来个里应外合,为何就,选了最骇人、最麻烦的一种?他们受些惊吓倒无所谓,骇着初沅,那就不是小事了。太子看着如松如竹立于不远处的谢言岐,莫名地,觉得有些胸闷。他摆摆手,叹道:“既然谢少卿深谋远虑,那么这件事情,就交由你来处置罢。还请谢少卿能在五日之内查出真凶,还我们一个安宁。”尤其是,能让初沅恢复以前的生活,不必再像如今这般提心吊胆。他这话,明是认可,可似乎,却还藏着那么几分为难的意思。要知道,之前由金吾卫追寻真凶,并未给他们限定时日。金吾卫一连调查半月,都没有任何眉目。谢言岐自是能听出太子这话的深意。他无所谓地应道:“是。”“不过,为了昭阳公主的安危,这些时日,就请殿下莫要……”谢言岐停顿片刻,咬重字眼,“再办今日这样的筵席。”这种鱼龙混杂的场合,确实容易有疏漏,给初沅招来不测。太子思忖片刻,觉得有理,于是便颔首应下。闻言,谢言岐不由提了下唇角,“多谢殿下。”太子蹙眉打量着他,实在没懂,他在谢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