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节
作者:漫步长安      更新:2023-05-13 17:04      字数:3741
  就算是想娶她,为何不走正常流程?这个老东西,真不要脸。“婚姻大事,小女做不了主。赵大人久居京外,许是不知京中结亲的一应事宜。先遣媒人牵线,若有意才会相看,相看之后双方满意方才定亲。”“本官年事已高,越发不喜那等繁文缛节。你若愿意,此事便成。你若不愿,本官亦不强求。本官还可许诺你一事,若你嫁与本官,那本官必会为你出气。区区王家算什么东西,本官可不放在眼里。”好大的口气!难怪王家想巴上赵家,却原来赵家的底气如此之足。叶娉急着找宋进元,实在不想和这位赵大人再说下去。“大人看透世故,自然是一切随心一切从简。小女是个俗人,年纪尚小,还没有通晓世故看淡俗事,也做不到大人这样的随心所欲。小女见大人如见长辈,并无其它杂念。今日小女只当没见过大人,也没有过大人这一番话,小女告辞。”她行了礼,准备走人。这时赵大人身边的仆从开口了。“叶姑娘,我家大人是什么身份,他看上你是你的福气。你若真是一个孝顺的,当知儿女之命受之于父母,如今你父亲出了事,你身为女儿的难道不应该舍身相报吗?”叶娉闻言,停下。这位仆从,看上去很奇怪。穿着一身下人的衣服,却站得气宇轩昂。说话的语气磅礴强势,让人备感压力。“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人人皆知。但世人常说父母爱子,非为报也。父母抚我育我,恐我受苦恐我无依,又怎能见我为救父亲,而身陷万丈深渊。若为孝道,小女更不应该违背本心委曲求全,致使双亲抱憾悔恨,余生再无欢颜。”正值妙龄的姑娘,有着让人惊艳的容貌,与有着让人垂涎的身段。明明是一个出身低微,若想上位必须以色侍人的女子,却不想竟是这般言辞犀利,字字如珠玑。赵大人白面无须的脸上现出一抹诧色,又下意识看向身边的仆从。那仆从虽双手笼在一起,但背不驼腰不弯,气度非凡。在叶娉说这番话时,那双深沉而凌厉的眼中难掩惊讶之色。他若有所思,递给赵大人一个眼神。赵大人似是心领神会,道:“依叶姑娘所言,哪怕眼见着叶大人身陷囫囵性命不保,叶姑娘也不愿意牺牲自己救父?”“小女自会尽力相救,不求结局圆满,但求问心无愧。”那仆从一声冷“嗤”,“真是可笑至极,以卵击石,自不量力。你以前有句话说对了,这天下不姓王,所以你不惧王家。但你别忘了,这天下姓赵!”叶娉心脏一缩,这个仆从似乎不是简单之辈。赵是国姓,这人是想告诉她,赵大人和皇族的关系紧密,非他们叶家所能抗衡的。那仆从见她脸色微变,又道:“此等大事,你确实一时难下决心。我家大人仁慈,愿宽限你一日。明日此时,叶姑娘再来回话。”叶娉想说她不用考虑,但是话到嘴边她又咽下去了。她忍着那股让人极不舒适的压迫感,再次行礼告退。三喜在楼下等得焦急,频频往楼上看。无奈那窗户已经大合,仅留下些许空隙,让人无法窥见里面的情形。一刻钟眼看要过去,她终于看到自家姑娘的身影。叶娉以眼神制止她,示意她什么都不要问。她的心顿时提了起来,紧张兮兮地跟在自家姑娘身后。待到行至无人处,叶娉才长长松了一口气。刚才那仆从给她的压迫感太强,让她心中起疑。那样的强大气场,她只在温御身上感受过。温御是活了两世的上位者,而那位仆从呢?真的只是一个下人吗?“大姑娘,那位大人是谁?”三喜憋了这一路,早已是心急如焚。叶娉环顾左右后道,“他说他姓赵。”“赵?”三喜惊呼一声,猛地捂住自己的嘴,声音都开始发起抖来,“他…他是那个死了三位夫人的赵大人?”叶娉“嗯”了一声。三喜脸上瞬间没了血色,“大姑娘,他…他和你说了什么?”“让我嫁给他,他就会救父亲,帮我对付王家。”“啊?”三喜大急,“大姑娘,你…你没同意吧?”那位赵大人,看上去比老夫人的年纪还大,而且有些怪怪的,好像没有蓄胡须,瞧着有些不太正经。叶娉摇头,没有再多说什么,带着三喜赶紧去找宋进元。说来也巧,宋进元也准备去找她,两人在半路遇个正着。不等她问,宋进元就说了此案的所有细节。人证和物证确实齐全,叶庚虽未认罪,但似乎并无翻案的可能。人是在国子监被带走的,带走叶庚的是刑司那边的人。叶庚现在人在刑司大牢,刑司那边应该是得了谁的命令,他都没有办法见到人。他总觉此事颇多蹊跷,越发觉得心中有愧。“叶大姑娘,此事怕是我连累了你们。”“这话怎讲?”叶娉忙问。宋进元犹豫再三,还是将那日自己无心之言被陛下听去的事说了。能越过他们京吾卫抓人的人,除了温御那小子就是上面的那位。陛下连最疼爱的外甥都罚,又怎么可能放过叶家?“因我一时失言,陛下必然很恼怒,温郡王也因此被派去京外办差,实在是对不住。”原来温御不在京中。叶娉其实有打算去找他的,毕竟他的身份摆在那里,两人又算是知根知底的一类人。她相信就算温御不会帮她,也会为她指点一二。这样的相信,也不知是她的错觉,还是她的笃定。“这事与大人无关,陛下应该早知京中传言,怕是对小女印象极差。帝王之怒如雷霆,我等应视之为君恩。”宋进元难得严肃,以他的官职和阅历,可谓是阅人无数。此前他只当此女痴情入骨,行事与众不同,故而另眼相看。今日他才发现,此女绝非一般的闺阁女子。大难当前,还能说出帝王雷霆是君恩的话,可见其不仅睿智,且十分通透。如此相貌与见地的女子,抛去出身不说,还真配得上承天。“我与刑司那边颇有交情,即使温郡王已不在那里任职,他们也不敢得罪我。但这次他们居然不见人,更不让我见你父亲,可见是得了上头的命令。”这个上头,除了陛下还能有谁。叶娉心道,若真是陛下出手,那无论他们做什么都是徒劳无功。那个赵大人又凭什么说他能帮自己救出父亲?一种怪异的感觉浮上心头,她脑海中突然灵光一现。“宋大人,敢问汴州的那位赵大人可有进京?”宋进元一愣,他们不是在说叶大人的事吗?叶大姑娘好好的怎么说起赵元德那个老匹夫?诧异归诧异,他还是认真回答了。“未曾听过,你可是听说了什么?”“许是听岔了,方才路上好像听到有人说了这么一句。”那必是听错了,宋进元想。“此事到底是因我而起…”“不是。”叶娉说:“事情的根源还是在我,是我招惹了温郡王。这事和大人无关,大人切莫自责。”“那你接下来打算如何,若有需要帮忙的地方,你尽管开口。”“多谢大人。若真如大人所说,怕是我再做什么都是无用。”这是实话。宋进元沉默了。……这一夜对于叶家人来说既漫长又难熬,叶娉嘱咐三喜莫提被赵大人请去说话一事,只转述了宋进元说的那些话。连京吾卫的统领都见不到人,旁人更是见不到叶庚。叶母原本还打算多使银子去打点,被叶娉制止。叶氏哭得双眼红肿,叶婷和叶廉姐弟俩一脸沉重。就连小小的叶正,也感知到家里气氛的不寻常,晚饭都少吃了半碗。夜深人静时,叶娉站在屋外望着天上的残月。残月如钩,清辉如银,桃叶影影如花,随风东摇西曳,似狂欢又似挣扎。“娉娘。”是叶母在叫她。她回头,挤出笑意。“祖母。”叶母披着厚衣,显然是刚从床上起来,那双经多见广的眼中尽是心疼。她慈爱地看着自己的大孙女,轻轻一声叹息。“无需自责,你父亲有今日之灾,也不能全怪你。”“若不是我,父亲不会出这样的事。”叶母摇头,“未必。你父亲的性子像你祖父,古板清高不知变通。当初他进京赶考时我便说过,官场如江湖,甚至比江湖更险恶,明哲保身并不是上上之策。”叶娉讶然,她想不到祖母居然能看得这么透彻。官场可不就是江湖,而且是比江湖更险恶的地方。“祖母,你是不是不希望父亲出仕?”叶母怅然,道:“你曾外祖原本也是大户人家的公子,家败之后流落市井,这才干起走镖的营生。官场风云不定,谁也不知哪天就会有灭顶之灾。我虽心中不愿,但这却是你祖父的遗愿。你父亲这些年一心求稳曲高和寡,以前别人还顾忌王家,如今咱们和王家断了亲,那些个躲在暗处的小人迟早会跳出来。没有这次,也会有下一次,早来早好。”“那万一这次的事没有转寰的余地,怎么办?”这是叶娉最担心的。叶母揉着她的发,“车到山前必有路,这是你曾外祖常说的。倘若前面真的无路,大不了咱们一家再回清水镇,我着实有些想念老宅门前的那片菜地,也不知我开春时撒的菜籽有没有出苗?”原主没有回过清水镇,叶娉却很向往。但她不能离开,叶家人也不能走。一旦父亲这次真的被定罪,早已磨刀霍霍的王家不会放过他们。明天她会去见那位赵大人,或许将是一个转机。一夜几乎未眠,她再次来到茶楼前。守在茶楼外面的侍卫将她领进去,依旧是昨日二楼的那个房间。房间内,还是那位赵大人和他的仆从。“想好了?”赵大人喝着茶,并不看她。她说:“想好了。”“哦?”赵大人似乎来了兴趣,似笑非笑地看着她。“你父亲的案子很棘手,想来你也是走投无路了。你放心,你我定亲之后,叶大人就是本官的岳丈,本官自会替他奔走。”叶娉掩去一切杂念,一直不曾抬头。她其实很想看看那个仆从此时是什么表情,但是她没有这么做。“小女今日前来,是想告诉大人,多谢大人抬爱,小女无福消受。”赵大人又“哦”了一声,像是有些惊讶。他声音尖利,“你当真想好了?”“小女真的想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