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节
作者:瞬息      更新:2023-05-14 09:46      字数:3718
  圣寿节那日,设宴万福殿。后宫女眷和王室宗亲,以及三品以上外命妇分坐在东西次间。外国使节、薛老丞相、赵尚书令和许门下令特赐座万福殿外月台。其他的三品及以上朝臣,以及使节的随员,则分坐在殿外廊下。东西次间的女眷,落座之后,都下意识地想要去找薛玉润的身影。太皇太后突病半月后痊愈,下了一道懿旨昭告天下,称她之所以能痊愈得如此之快,皆有赖陛下、太后、两位公主以及薛玉润虔心祈福。在此之前,赵滢和顾如瑛为首的小娘子们,以及钱大夫人、钱筱和钱宜淑为首的妇人们,一直在驳斥和澄清薛玉润“行为不端而遭天罚”的凶名。尽管如此,都城的风言风语,只是从表面转为了暗流。她们不知天象,但对于直指薛玉润的“寒鱼离水招凶之象”,实在记忆太深。毕竟,就算无妄是假的,但是抽出来的签文可没说真假。因此,哪怕有一道懿旨,她们心里仍然在泛着嘀咕。说一套做一套的事儿,谁家都不曾少做。她们只看圣寿节上,薛玉润是否到场、到场之后坐于何处、能否献礼。而薛玉润不在东西次间。“太皇太后驾到、太后驾到、陛下驾到!”随着宫侍的唱迎声,众人皆跪而行礼。在万岁与千岁的唱迎声中,太皇太后高居首位,皇上和太后随侍两侧。西次间的外命妇们对视一眼,又低下头去。——薛玉润没来。直到礼官敲响开宴的钟罄,也未见薛玉润的身影。且不论众人心底如何碎嘴闲言,面上皆是肃然,仿佛都在侧耳倾听乐人效仿百鸟。百鸟齐鸣,翔集如云。在百鸟朝凤的声音里,宫女手上牵着帷幔,鱼贯而入。帷幔垂落,隔绝东西次间、外殿与万福殿正中央的视线。隔着帷幔,众人隐约可见攒动的人影。尔后,便闻一声“锦绣云霞淑景訚,阳回恰值舞莱新……”宫女四散,帷幔便化作她们肩上的披帛,而殿中之景,便也赫然显露在众人眼前。这是一曲天上与人间共同谱写的太平之调。——有情人于人间历经磨难,但遇慈母相助,得以终成眷属。百年后,王母点化,他们羽化登仙、长相厮守,也才知慈母即为王母。先前熙春楼的事闹得人尽皆知,宾客中不少人都知道云枝的身份,见她登台,都有几分不屑,索性低头用膳。可当她开嗓,与梨园最好的花旦搭伴,再唱落拓书生,他们的筷子一顿——此时此刻,云枝就是落魄却情深的书生,在唱一曲相思。尔后,有情人登仙台,入仙宴。顾如瑛抚秦筝,领众乐。顾如瑛拨弄筝弦,长摇珠圆玉润,剔打错落有致,尔后巾帼书院的小娘子们,磬声、箫声、琵琶与长笛,递相搀入筝声之中,共谱仙乐。参加过乞巧宴的世家贵妇们都记得,在乞巧宴时,顾如瑛弹《碧血丹心》只弹到一半就戛然而止。但这一次,她们都忍不住看向蒋山长——顾如瑛,不愧是蒋山长最负盛名的弟子。等赵滢和孙妍踏着乐点而来,如王母座下的女仙娉婷起舞,众人都已经摒弃了先前的杂念,而全身心地沉入这英英神舞中。他们不是没有见过更精妙绝伦的舞姿。可此景、此乐、此歌、此舞,融为一体。她们方才为书生和佳人的跌宕起伏而紧张不安,此时便更欣喜于他们能够瑶台再见,长相厮守。这些日子,太皇太后中毒一事和静寄行宫木料以次充好一事都需要详查,还悬而未决。朝中暗流汹涌,人人提心吊胆,家中也是气氛紧绷。可此时,他们都无端地觉得心头一舒。谁不爱一曲大团圆?待仙宴休,众人正欲在她们贺寿之后称好,就看到台上的小娘子们分两侧而立,让出了一天走道。众人引颈望去。她头戴珍珠冠,正中缀着一颗硕大的夜明珠,夜明珠的两侧满缀淡粉浑圆的珍珠——必然只有千金难买的沧溟海花珠,才能在夜明珠的辉映下,仍然毫不逊色。额间点花钿,双颊缀珍珠。世有姝色,令花月含羞。弦音仍在,夏风吹拂帷幔,众人恍惚间,仿若仍置身瑶台,看着瑶台神女,莲步而来。薛玉润,捧着一卷画轴,身后跟着二公主和三公主,缓步走过顾如瑛等人替她留出的路,站在了她们的身前。“臣女等恭贺太皇太后——”众小娘子随她齐声道:“千秋圣寿!”在祝寿的声音里,二公主拿起薛玉润托盘中的画轴,三公主将它展开——一百个“寿”字,字字不同。看到这幅《百寿图》,众人齐声而贺:“太皇太后,千秋圣寿!”太皇太后笑而朗声道:“好!”然后,先前还怀疑薛玉润有“不祥之兆”的人,就眼睁睁地看着太皇太后赐座,薛玉润安然坐在了皇上的身边。——此为,皇后之位。*圣寿节,天下尽欢。薛玉润“荧惑”、“招凶”之名被彻底瓦解,帝后大婚如期,再无人有任何异议。楚正则借此安稳了朝臣之心,让朝野上下一扫先前胆战心惊的紧张之气。只不过,圣寿节一过,有一个不那么“尽欢”的事儿,就摆在了薛玉润和楚正则的面前。未婚夫妻不得相见的备婚之期,开始了。第78章皇后大婚不似寻常小娘子出嫁, 薛玉润的嫁妆全部由天家准备。娘家薛家只能稍作添妆,或是在大婚之后增补。凤冠、凤袍也无需薛玉润动针线,而是由尚服局甄选数百名绣娘和工匠, 从备婚开始制作。而备婚伊始, 宫中就会精挑细选宫女与宫侍,送入薛家服侍薛玉润, 确保薛玉润入宫之后伺候的人, 从此时起就开始随侍左右。薛玉润高高兴兴地总结道:“真好, 我一点儿也不用操心了。”钱宜淑正带着薛峻茂来看她,闻言道:“话可不是这么说的。”钱宜淑说着,把薛峻茂放到绒毯上, 抛了个木球,让他自个儿爬着推球玩儿。“嫁妆和婚服虽然不用你操心, 但你总得给陛下做点什么。”钱宜淑提醒道:“不拘是荷包、腰带, 哪怕是剑穗、络子, 都好。”薛玉润眨了眨眼, 乖巧地道:“我正在做呢。”她先前打算给楚正则绣一个荷包, 但是殿试、太皇太后突病、圣寿节献礼,这些事接二连三, 她绣荷包本来就慢,还忙于应对, 结果到了备婚的时候都还没绣完,正好可以继续绣完。说来, 楚正则还说等她从别庄回来,要给她补奖赏来着。不过, 他们备婚之时无法见面, 想来多半也要推迟到大婚之后了。钱宜淑有些诧异, 欣慰地道:“到底是快要成婚的小娘子了,总算把这些事放在了心上。”她莞尔地调侃道:“可见,我心里的账总是有能算成的一日。”薛玉润有点儿不记得了,好奇地问道:“诶?”钱宜淑慢悠悠地道:“也不记得是谁,打趣你哥哥给我送的蜜饯多。我说我心里可记着账呢,只等她成亲了取笑她。那小娘子还说——”钱宜淑学着薛玉润从前斩钉截铁的语调:“那嫂嫂肯定要失望了。”“嫂嫂!”薛玉润一下就红了脸,威胁道:“你再取笑我,乞巧节我不替你看小石头了。我非得抱着他,走在你跟大哥哥的中间。”钱宜淑哈哈大笑。笑得薛峻茂茫然地看着她们俩,手脚并用地爬了过来,“咿呀咿呀”地叫唤着。钱宜淑将薛峻茂抱在膝头,笑着道:“小石头,快求求姑姑,让她带你玩儿。”薛峻茂自然听不明白,但他对薛玉润很亲近,看着薛玉润就张开了手。薛玉润一看到他,想要假装鼓起的腮帮子立刻就瘪了下去,她伸手把薛峻茂抱在膝头,亲了他的额头一口:“小石头,等乞巧节晚上,姑姑偷偷带着你去逛银汉桥灯会,我们不带你爹爹和娘亲,好不好呀~?”薛峻茂“咿唔咿呀”的,朝薛玉润笑得眯起眼睛,露出了粉色的牙床。*玩笑归玩笑,乞巧节那日,薛玉润还是带着薛峻茂,留在了玲珑苑。一来,她处于备婚之时,不能出府。二来,有她看着薛峻茂,钱宜淑和薛彦扬也能更放松地去逛银汉桥灯会。自钱宜淑怀孕以来,他们好久都未能松快地出门了。不过,薛峻茂的乳娘和一干照顾的使女也都留在府中,所以并不需要薛玉润太操心。陪薛峻茂玩到他睡觉之后,薛玉润去耳房揉了两把芝麻和西瓜,陪它们扔了一会儿球,等芝麻和西瓜也累得贴在一块儿睡觉,她才心满意足地回到自己房中。婴儿的哭闹与小狗的欢腾都销声匿迹,更不用说遥远的银汉桥上热闹的灯会。大哥哥和大嫂嫂相约去逛银汉桥灯会,祖父照例要在祖母种的枇杷树下独酌,二哥哥回边关了,三哥哥还没有从鹿鸣书院回来。这个乞巧节的夜晚,太过寂静,让薛玉润都觉出了几分冷清。她有点儿想楚正则了。这备婚之期,未婚夫妻不得相见的礼仪,也太过分了。这让人怎么捱嘛。薛玉润幽幽地叹了口气,拿起桌上即将完工的荷包,轻轻地摩挲着缎面上的刺绣。她这次没有绣鸳鸯,而是绣了一对大雁。当初大哥哥娶嫂嫂时,她年纪尚小,但也记得那一对在笼中活蹦乱跳的大雁。那是大哥哥亲自射下捉拿的,据说是“忠贞之鸟”。如今只差几针就能完工了。尽管晚上动针线对眼睛不好,但这个乞巧节的晚上,安静得她既看不进书、下不成棋,也无法入睡。薛玉润想了想,索性就着油灯,开始刺绣。要是楚正则知道了,一定会惊掉下巴。毕竟,她还从来没有如此热衷于刺绣过。“砰、砰、砰”薛玉润绣成了荷包,一边将它放到灯下仔细端详,一边漫不经心地想着,忽地听到了窗棱被叩响了三声。薛玉润还没回过神来,耳房的芝麻和西瓜就开始拼命地示警“汪汪汪汪汪!!!”然后,薛峻茂也被吵醒了,“哇哇哇哇哇”地放声大哭。“没事喔,没事。”薛玉润赶紧去安抚在乳娘怀中的薛峻茂。耳房的使女也急忙安抚芝麻和西瓜,凄冷的夜一下热闹非凡。等薛峻茂打着嗝安静下来,薛玉润才得闲看向窗户。她此时,已经很确定窗外的人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