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节
作者:春未绿      更新:2023-05-14 16:08      字数:4903
  她很同情这个二弟妹,因此时常有空就来看看她,当然,也不会大张旗鼓的。“再过几日就该新进门的五弟妹管家了,她和四弟妹倒是不同,四弟妹经常不怎么和我们闲聊,许多事情她都是冷眼旁观。这个五弟妹倒是个热心人,你的事情我找她去说说。”俞氏自知她在徐氏那里没什么脸面,说了反而不好,四弟妹那里,一般都是请安的时候才碰到会说几句话,不会私下往来多。于氏苦笑:“那就麻烦大嫂了。”她也没什么资格怪大家,其实四弟妹已经算不错了,有什么好吃的都想着自己,昨儿还特地派人送了糕饼过来。但她也的确不是那种特别热心的人,而且也不大喜欢人际往来。俞氏连忙道:“这有什么。”不过是同病相怜罢了,男人犯了错,受苦的却是女人孩子。屋内,徐氏整合蜜娘说起此事:“你是好心,但未必她们这么想,你看她若是怪你给的东西吃坏了肚子,这可如何是好?”“太太,我知晓了,但四爷这么大的事情,寻常人家也都是全家高兴。我总不能因为她一个人就坏了好心情吧。”“总得多留心些,小孩子脾胃弱,若是他吃出个好歹来,岂不是平白结仇。”蜜娘乖乖认错:“您说的是,是我思虑不周了。”徐氏也是为了她考虑,蜜娘也不多说什么了。“你快回去吧,下次留心些就是,你也是一片好意。”“是。”回到凤梧院后,蜜娘照例开始看书画画,这个习惯她不轻易更改,凤梧院的人也知道她这个习惯,从不轻易打搅。比起别的院子里伺候,凤梧院统共就三口人,简单多了。而且赏赐丰厚,谁有个头疼脑热,四奶奶都能体贴到。昨儿吃筵席的御制碗筷,下人们似大丫头们都分了一幅,可谓是如获至宝,都能当传家宝了。画完一幅画,羡哥儿才起床,冬天冷,蜜娘有意让他多睡会儿,睡眼惺忪的他看到蜜娘就要抱,蜜娘因为练舞,也不是手无缚鸡之力的人,抱着他母子二人亲香的很。羡哥儿最喜在母亲这里,他能玩能闹,娘亲还陪着他在屋子里跑。却说常雨珠三日回门,再回来时,已经开始往爽利热心的方向发展,俞氏的父亲病重,她私下送了红参过去,乡君的儿子常常不舒服,她知道乡君信仰神佛,特地送了一尊绿度母给乡君。至于俞氏提出要让二奶奶于氏不必伺候,她在请安的时候提及了一次,但是徐氏没有同意,常雨珠也只好无奈的跟俞氏提出抱歉。俞氏哪里还会怪她。春桃都有些急了,忙道:“近来五奶奶可谓是声势不小啊,上上下下的人都夸她是个热心肠,都是个好人。”主要不是下人,是府里的几位奶奶们都交口称赞,要知道自家奶奶以前又不是没有帮忙的。蜜娘却笑道:“人除非可以做一辈子的好人,否则今日做,明日却不做,又成什么了。况且无论与谁相交,都不要过从甚密,太亲近了,就是灾难的开始。”春桃听完后,颇有领悟。因为蜜娘现在不需要什么好人缘了,她自己就是人缘啊,靠着诗画,她得到曾夫人的青睐,从此各大诗会知道她的名头都会请她过去,与其坐着不停的拉家常,说着毫无营养的话,还不如多画一张画,多写一幅字。还有她身形一直保持的不错,也是有空就跳舞,尤其是跳舞以来,人变得更有劲儿了。她小肚子都平了。还有羡哥儿,她忙完更多的功夫就是陪伴羡哥儿,陪他玩儿比什么请名师更重要。而且孩子大部分都是言传身教,你父母自己天天玩儿,讲闲话,孩子看在眼里,自然也是如此,看大房的俩个儿子都放在申家读书,就因为申家读书刻苦。在侯府,可就不一定有这个氛围了。方惟彦这种算是百里挑一了,但是纵观勋贵子弟,能够科举出仕的,凤毛麟角。她是知道父亲科举的艰难的,她爹还是从小出自官宦之家,祖父鞭策,后来家境贫困,迫切希望用科举改变境遇,但是已经锦衣玉食的人家什么都有了,就少了奋斗之心。“娘亲,已经涂好颜色了。”蜜娘会自己画一幅简单的图让儿子对着用水粉涂颜色,这是培养孩子的色彩感,让他感兴趣了,才能学好。“哇,好棒啊,我的羡哥儿,快来娘在额头按一个大拇指好不好?”羡哥儿“蹬蹬蹬”的跑过来,蜜娘按了一个大拇指在他头上,他咯咯咯的直笑,母子二人中午用过膳后,还一起睡了个午觉。小日子过的惬意的很。冬天整个京都冷的紧,蜜娘怕方惟彦生冻疮,特地给他做了一双只露出手指的手套,方惟彦新鲜道:“也只有你有这么多奇思妙想。”“那可不,脑子是越用就越活,越不用就越僵硬。”在方惟彦休沐时,蜜娘知晓他会吹笙,因此提议二人合奏,方惟彦也是性情中人,只是他总约束自己,如今蜜娘在他身边,他仿佛也解放了天性一般。二人琴瑟和谐,听的凤梧院的下人们也是如痴如醉。常雨珠打听到凤梧院的消息,不禁一哂:“我看他们对阮氏实在是言过其实,不过是个吟风赏月之人,并没有什么才干。”虽说徐氏让她管家,但也没有一下就让她单打独斗,而是先让她跟在身边先看行事,这也很正常,即便是俞氏进门分派事情也是过了好几个月,更别提蜜娘,不可能一上来就让她管大事的。但作为二把手而言,常雨珠很是憋屈。因为她看了账本,东安侯府财政状况其实不是很好,各房交的钱少,但是用的多,尤其是翁老夫人吃药如流水,二房于氏常常要人参鹿茸,三房的乡君也是如此,喜欢讲排场,四房有俸禄交上来不错,但是和她们用的相比,那只能说刚好持平,尤其是四房的颜料用的飞快。这还只是长一辈的,下一辈的孩子们各项花销是真的多,方惟昌的嫡出三个,庶出的两个,二房也好几个,三房虽然只有一个,但是耗费也不少。除此之外,还有打秋风的族人亲戚,徐氏每次都好生相待,据说之前徐氏裁剪过一次,但被反扑了,惹得四处说闲话,以至于侯爷让姨娘管家,打脸徐氏,现在徐氏没什么心气了。“等我真的管家,这家里还有几个钱可用的。”紫红是常雨珠最信任的丫头,原本叫朱红,和卷碧都是一起过来的,但因为犯了常雨珠的名字,因此改叫紫红,她是个伶俐的丫头,才来不过几日,就上上下下很是熟稔了。她道:“您还是得徐徐图之,虽说您是世子夫人,比其她奶奶们身份高,但是到底上头还有几重婆婆在,还有个姑太太也甚为挑剔,这些日子您还送了宫花给她,她倒好,只一味送东西给四房。虽说她不足为虑,但是您也得知晓,这府里您的根基到底不深。”“话虽如此,但我不能总这般怕,这次除夕我一定要办的漂漂亮亮的。”只有婆婆看到她真正的实力,才会放权。但这个除夕终究没有让常雨珠施展的机会,因为翁老夫人过世了,本来白天还好好地,夜里就那么睡了过去。到第二天早上,是翁老夫人的丫头首先发现的,之后跑去徐氏那里。方惟彦此时正准备出门,却听闻此事,赶紧让人报了丁忧,翁老夫人过世他作为孙子守一年的孝即可。蜜娘已经换上了素色衣裳,给羡哥儿也换了一身,她自己簪子全部换成银色的,来不及和方惟彦多说什么,就被唐妈妈过来喊去了。“四奶奶,大事不妙,我们太太心口疼的毛病犯了。”唐妈妈也是心急如焚。徐氏前些日子筹备儿子的婚事已经是苦不堪言,新媳妇进门后,还得带着她先熟悉家务,再者年节下事情多,正巧碰到翁老夫人的事情,一下就撅了过去。一路上,蜜娘不敢耽搁,乳母抱着羡哥儿,手发酸也不敢喊累字。她们凤梧院比较远,赶来时,常雨珠已经在外了。唐妈妈见了常雨珠有些尴尬:“怎么世子夫人在此处?”徐氏可没有让常雨珠过来,她知晓常雨珠是新妇,虽听说在家也能干,但丧事可不是一般人能办的。这样的丧事是不能出一点差错的,翁老夫人辈分极高,年岁大,是侯府最高的长辈。况且,徐氏还有重要的事情要交代蜜娘。常雨珠却没半点尴尬,反而泰然自若道:“我听说太太心口疼,遂过来看看。”只听徐氏在屋内道:“是珠丫头吗?你先替我去请大夫看看老太太的症候,我有事情要吩咐你四嫂。”常雨珠无法,只得先出去,但心里跟猫爪抓似的想知道到底徐氏喊阮氏来做什么。蜜娘进到内里来,徐氏穿着家常服,发髻松垮垮的,不住的揉着心口,见蜜娘进来,不由得一笑:“老毛病犯了。”“您无大碍吧?”其实蜜娘对婆婆观感还挺不错的,徐氏作为婆婆而言,做的比天下大多数婆婆都要好。徐氏摆手:“还好还好,我这里放着药,化开了就好些了。我叫你来,是有事情告诉你,老太太故去了,她的私产我已经派人守着了,到时候拿些零碎出来,分给众人,但大头给你和惟彦。”蜜娘大惊:“使不得,这可使不得。”徐氏小声道:“你这孩子,这有什么使不得的,侯爷那儿的东西我管不着,但是老太太既然走了,这些东西我也该留给你们,还有我的这一份,将来我去了,都是要留给羡哥儿的。”“这……”蜜娘觉得徐氏这是太好了。徐氏坚定道:“爵位给惟钧了,我知道从此你们就只能靠自己了,老太太这一去,惟彦就要丁忧,起复都是要银子打点的,你不必同我客气。”既然如此,蜜娘也不矫情了。对于徐氏而言手心手背都是肉,老太太的丧礼还得她操办,但她确实身体状况不佳,于是道:“我知道你的才干,你弟妹到底年轻,这次丧礼,你替我来主理,务必不能出错。”蜜娘心道,哪有这样办事的,她笑道:“弟妹年轻,又不比我,还有个拖油瓶时时要照看,不若这样,咱们家中除了二嫂不便出来,您有四个儿媳妇,大家都一起办事,各司其职,每日再一起议事,正所谓一人计短二人计长,您看如何?”徐氏点头,“你这样说也好,也表示我的公正。”如此,徐氏通过唐妈妈传话,让四位奶奶一起主持丧礼,这个消息传到各房耳朵里,大家也是心思不一。大房的俞氏之前虽然帮忙处理一两件小事,但没曾想要主持翁老夫人的丧事这样的大事,还听唐妈妈道:“太太说让大奶奶并其她三位奶奶商量好,各司其职,她身子骨不好,不能让外人看笑话。”俞氏生怕出错,她在家中也管过家,颇有些才干,但是和几位妯娌一起,难免相互比较,自己虽然不喜出头,但作为大嫂被比下去了到底不好。三房的乡君更是忐忑,她在王府虽然是乡君,但其实府中人众多,她母妃身份也不够高,不过是出嫁前怕她出丑,才找了几个嬷嬷教导,因此不禁心中惴惴。又听丫鬟兰茹道:“奴婢看是太太不放心世子夫人,看她太年轻,故而要大家一起办。若是谁领头,咱们总归做事,却不担责任,可若是各司其职,却有不好,若是办好了,无过错即可,谁也不会说什么,可若是办不好,怕是……”桐叶立马接话:“稍有不慎,怕是成为笑柄。四奶奶阮氏精明能干,虽然避五奶奶的风头,但是她并非一般人,不可小觑,还有大奶奶,看似不喜出头,平日也多中平正和,她一味宽厚,即便办错几件事情,下人也不会责怪她。再有五奶奶,她是世子夫人,她虽然刚进门,但来势汹汹,怕是准备办成几件大事,况且,她有太太的支持,又有身份在那里震着,试问谁会想不开,在她那里讨嫌呢?”下人最是欺软怕硬,俞氏能忍住闲言碎语,也不准备出头,即便被比下去也唾面自干,那她呢?她和俞氏可不同,她是宗室女,身份尊贵,如果被人诟病,岂不是丢了王府的脸面,俞氏是个软弱无能一味贤良的,方惟昌大喇喇在外头纳了不少美妾,她还巴巴的送银钱过去,可她怎么能和俞氏一样。至于常雨珠最不满,她是世子夫人,婆母病了,理应由她来主事,这下好了,居然要她和其她三人一起并理。她十分生气。紫红不禁劝道:“既然这样,您就显一手,让府里上上下下都看看,谁才是真功夫,谁是假把式。”常雨珠不禁点头:“都夸那阮氏,连婆母那日也悄悄喊她过去商量,我进门却没见过她的真本事,大嫂软弱,三嫂只是个空架子,唯独有她在,我就不信我比她差了,这次我要比她做的更好才是。”她身边的丫头们也纷纷助拳替她加油。最恬淡的要属蜜娘的,方惟彦都道:“明儿你们都要去议事了,怎地你不先找连妈妈几个来问问?”蜜娘笑道:“都嫁过来几年了,还要劳烦谁,那岂不是说我无能。我阮蜜娘向来如此,不愿操劳就退的干干净净,但若是要出头,那就各凭本事。”方惟彦想起那日经筵席,她特意替自己剔骨头,以至于现在一起知经筵的几位都说她贤惠,纷纷羡慕不已,他们不知道在家,他才是那个剔虾壳剔鱼刺的人,他可太知道蜜娘的手段了,于是也更坚定了巴结老婆大人为上的道理。得罪不起就加入吧。于是,他还道:“你有没有让我帮忙的?若有只管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