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节
作者:王不悔      更新:2023-05-14 18:10      字数:2650
  至于唐晚吟收回来多少,就没人知道了。因为大家都顾不上讨论这个了。孟玉英抱着冬冬,紧急召开家庭会议。“往后猪圈那边的事儿就交给小熊跟我了,晚晚,云平,你们好好复习,好好念书,争取考上大学!”这年头都不说考上好大学,只要是考上了,那就是好大学!“子清子敏,你们做好后勤工作,吃饭洗衣裳啥的,有事儿找我,别再找你们妈妈,让她专心复习。”“还有,秋露你回去跟彦亭也商量商量,你们俩考不考,怎么安排复习,都想清楚了,要是愿意,往后就直接在家里一起复习、讨论。”轻重缓急安排得明明白白,大家都立马行动起来。当天晚上唐晚吟家就把堂屋腾出来了,变成了自习教室。村里想考大学的知青、村民,都来了。第329章 盘溪村的补习班聂源竭尽全力提供资源:“都给我好好考!考上了,我跟公社申请奖励去!”唐晚吟开始了苦行僧的复习生活。其实对她来说,这压根不是问题。考上过985、211的人,知识框架都还是在的。只是现在的出题风格特别诡异,简直像是在做历史政治阅读题一样,出题的角度也别出心裁。什么地主黄世仁家里有羊多少,杨白劳欠钱多少……何时能还清,打到地主能养活多少村民之类的。需要一定的信息提取能力。这还是理科,唐晚吟不怎么怕。到文科头上,那才叫头痛。别人狂做算数,唐晚吟狂背语录。想偷懒?不存在的。孟宇祁每个星期都回来,都觉得唐晚吟瘦了一些。唐晚吟经常头也不抬:“你别管我了,我再学两个小时就睡觉了。”他们家堂屋拉了电线,点着电灯,二十四小时都开着。电费聂源都走的村里的公账。孟宇祁跟唐晚吟见状,也给家里升起了炉子,供暖、烧水。所以晚上也有人通宵学习。唐晚吟本来是不怎么发怵的,觉得首届高考肯定没有多难。可是看到光盘溪村就这么多头悬梁锥刺股的人,顿时也升起了危机感,拼命学。孟宇祁在房间里等了两个小时,唐晚吟才头重脚轻地回来了。她软绵绵地趴在孟宇祁身上,向他哭诉:“孟宇祁,好辛苦啊,我好累啊。”孟宇祁心疼不已,但是还得鼓励她:“累一阵子就好了,现在都十一月了,还有一个多月就高考了,很快了。”(小科普:1977年高考时间是12月中旬左右,各省自己组织安排,时间略有不同。同时也是高考历史上唯一一次冬季高考,春季开学的。)唐晚吟哭唧唧的:“他们怎么都那么厉害,我看柴永兵真是连课本的页码都给背下来了。”其实首届高考出的题不算太难,大多数人只要好好复习,都能考得不错。拉不开什么距离。所以唐晚吟很着急。她理科有优势,但文科一直缺乏这种时代观念,总是答不好。到最后连村里新来的知青都能帮她改文科卷子了。这感觉……太打击人了。一想到全国还有几十万个村子,上百万的人在复习高考,唐晚吟就觉得绝望。“呜呜呜,我觉得我考不上了!”她是真的感觉到压力了,她本来以为自己学习还算踏实,人也聪明,这高考不会太难的。但是谁知道别人太拼命了,她只能保证每次都考到村里这些村民、知青里的前三,还真不能保证次次都是第一。唐晚吟哭得很伤心。孟宇祁安慰她:“你别这么想,可不是什么地方都像咱们村一样的,我厂里也有人在复习高考,但是那跟你们完全没得比。”唐晚吟眼泪汪汪地看着他:“为什么?”孟宇祁摸着她的脸,给她擦眼泪:“你想啊,咱们村这两年养猪也好,大榕树集市也好,都挣了不少钱,村里的日子过得不错,都有余粮接济亲戚了。”“但是大多数的村子这会儿还是很穷困的,不说别的,河港市都好多地方比咱们穷呢。”“那些人没法专心复习考试,都是一边工作,一边干活,抽空才能看两页书。”唐晚吟想想,倒也是。要说聂源真是个好人。村子里但凡是中学毕业了的人,别管是本村的村民,还是下乡的知青,只要想参加高考的,都可以备考。这一年不强制要求参加劳动。有空闲,想要换换脑子,可以干。觉得时间不够不干活的,也行。有存粮吃存粮,没有存粮,可以跟生产队借粮食,直到高考结束。征用了村小的空教室,还有大队部的办公室,和孟家堂屋,当做是自习室。电费都由村里出。而村民们也都很支持。大榕树集市一直在做,好多村民都甘愿拿出东西来,说卖了的钱用来给村里备考的人买纸笔复习资料。唐晚吟知道后真的挺感动的。好像中国人一直以来都有这样的传统跟风气,别管平时关系如何,但凡是家里有读书人,大家都会愿意帮一把。在古代就是凑银子给秀才上京考科举。放在现在就是凑钱给报考、将来还会一毛五分地凑学费、生活费。再将来,国家有助学贷款,好多富裕的地方,还会给考上大学的人专项奖学金。这是一个崇敬读书人的民族。或许很多人自己没有念过书,甚至不识几个字,但无论何时,提起读书人,总会让人多几分宽容,愿意支持。最直接的,唐晚吟本来说可以提供柴火炉灶,二十四小时烧着水,也能热饭,要是不够吃的,厨房里放了两箩筐红薯,随便拿。结果那两箩筐红薯不光不见少,反而又多了两箩筐!都是村民路过,顺手就放一把白菜、半截冬瓜在他家门口。还有人专门煮了鸡蛋过来,慰问他们:“好好学啊,千万要努力,千万别紧张。”唐晚吟真的是很感动。孟宇祁就说:“你看,你也知道的,全国像咱们村这样的,能有几个啊?”这话是真的。别说脱产补习班了,好多地方的人连复习料都弄不到。更有甚者,老家那地方根本没有高考报名点,得从山里翻出来,走一两天路才能找到通知恢复高考消息的地方。这样的情况还不是少数,大把的人求学无门。唐晚吟渐渐缓过来,觉得自己压力没那么大了,可又为那些人感到可惜。放下学业好多年,再让人突然捡起来,真的是很不容易。老三届的大学生,一直到几十年后,都被人称道。而他们之中的大多数人,都成为了日后各行各业的中流砥柱。国家的发展,行业的精进,都离不开这些先驱者。唐晚吟有心想要做些什么,但个人能力终究有限。孟宇祁摸着她的头发:“你就安心复习,好好考试,一次考不上咱们就考两次……”“孟宇祁!!!”唐晚吟要气炸了。一骨碌从孟宇祁身上爬起来,气急败坏地道:“你到底能不能想我点儿好的啊!”她才不要考两次!她就要一次考上!还要考上最好的大学!好好上学,报效国家!第330章 高考(一)复习的日子是痛苦也是幸福的。多年没有再上学的人们自发聚在一起,那种对知识的渴望是超越一切平凡的欲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