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节
作者:王不悔      更新:2023-05-14 18:10      字数:2687
  柴永兵好几次都摸着复习资料哭了:“我从没想到过我有一天还能读书,还能考大学。”他家里的情况不好,先前都是从自己嘴里抠出那么一块两块钱来,想办法寄给家里,缓解一下家里的困境。后来为了供他妹妹上高中,柴永兵才狠心加入了知青养猪试验队。那时候他没有本钱,是唐晚吟陈东他们借给他的。说是借,也没让他写欠条,也没让他算利息,就是把属于他的两头猪崽拉回来了。柴永兵心里感激,知道朋友们这样做是为了照顾他。所以后来养猪的时候,他比谁干的都多。除了上工,全部的时间和精力都花在猪身上了。一天要割七八十斤猪草。在第一年他们的猪出栏之后,他分到了三十几块钱,还有二十多斤肉票。他把肉票卖给了唐晚吟,换成了钱,给家里寄了回去。这才让家里没有大过年的被债主堵在门口,他妹妹也能继续上学。现在他妹妹刚好高三,写信来跟他说想考大学,还鼓励柴永兵也一起考。“哥,你才二十四岁,年纪也不大,现在有这么好的机会,肯定要试一试的,上大学不要学费,还有生活补贴,这是对咱们最好的机会了。”柴永兵的妹妹心里想的是,单单为了这个生活补贴有饭吃,她也要读书,要去参加高考。不能再让哥哥省吃俭用,每天苦哈哈地寄钱给她了。柴永兵一直没有回去过,就是写信、寄钱。家里人都很担心他。然而,家里人不知道的是,柴永兵现在已经不缺钱了。就是这三四年的时间,柴永兵已经从特困人员,变成了手里小有余钱的人了。不说大富大贵,至少是能够养得活自己的,养得活妹妹的。只是在为了还清家里以前欠下的债,才依旧省吃俭用罢了。柴永兵他们的第一批猪出栏之后,就换成了聂源带回来的这种约克夏大白猪。特别能长,一头起码长到四五百斤。陆陆续续在两三百斤、三四百斤的时候出了一些,换成钱,又换成猪崽。虽然现在还没出栏,柴永兵有时候还是没钱吃饭,但是心里已经不慌了。因为他现在负责了四头猪,最大的四百七八十斤,最小的也有一百多斤了。就算是按照比例来分,最后这些猪出栏之后,他也能分到一百多,将近两百块钱,跟八九十斤的肉票。这些钱,省一点的话,足够他跟妹妹求学的花销了。每每想起这些,柴永兵都忍不住哭。真的是太不容易了。这其中但凡走错一步,可能就没有今天这样的机会了。跟柴永兵一样的人还有很多,谁都没想到在乡下呆了这么久,居然还有一天能够有机会回城。还是以考大学这种名义,光明正大地回城。这种情况大家能不努力吗?当然是分外努力。争分夺秒的学习让时间过得很快。小冬冬开始咿咿呀呀的时候,唐晚吟他们赴考了。市里就有考试的点。经过孟宇祁的宽慰,唐晚吟的心态还算是轻松的。尤其是跟旁边抖如筛糠的人比起来,她的状态简直太好了。唐晚吟重点关注了一下孔秋露和付月梅。陈东先前已经当了工农兵大学生,如今就不能再参加考试了。但是陈东相当有远见,在收到恢复高考的消息之后,就立刻跟付月梅商量,把孩子送到了付月梅爸妈家。哪怕两个人省吃俭用抠出来生活费给她爸妈,也要请他们帮忙带孩子。好在现在孩子都快三岁了,也没那么难带了。付月梅的爸妈也很感激陈东,知道陈东这是为了付月梅好。不然,谁家的女人生了孩子,都快成乡下婆子了,还会被自家男人抓着回去复习考试啊。付月梅没有留在村里复习,她直接打包东西去陈东那里了。陈东亲自给她辅导。一住就是几个月。期间也受到了别人的冷眼,两个人干脆搬出去住了。陈东白天在工农兵大学上课,晚上回来给付月梅补习。付月梅就早上起来煮一大锅粥,蒸一锅馒头,就着咸菜吃。她不是唐晚吟跟孔秋露那种有主意有主见的人,她只有一点好,就是听陈东的话。她只有初中学历,按说考大学还有些为难,但是陈东说:“大家都下乡了这么多年,书本扔了都一样,现在全是两眼一抹黑,想不起来个一二三。”“你好歹认真复习两个月,水平肯定比那些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人要好。”付月梅见陈东这么说,也就老老实实复习了。要说陈东真是个好男人。他也知道付月梅不聪明,所以硬生生地自己啃了一遍复习资料,把重点都画出来,然后自己出题,让付月梅给背下来。还给唐晚吟他们寄过一份:“或许这些题目能够帮到你们。”如今别说是题目了,就是一句话,唐晚吟他们也是要抓着背的。唐晚吟直接去系统里下单了复印,盘溪村人手一份。看不懂也要背下来!套公式都要套进去。在考场外见到唐晚吟的时候,付月梅很高兴。“唐晚吟!”唐晚吟笑着跟付月梅打招呼:“看你这样子,状态不错啊!”付月梅很高兴地道:“来之前陈东给我做了几回试卷,说我做的还可以,就算考不上大学,上个大专也是好的。”唐婉吟点头:“是这个理。”这年头的大专,没准儿比后来的普通一本还厉害呢。孔秋露在一旁则是很忐忑:“我也做了卷子……但我每回都只能做一半。”唐晚吟中间说过孔秋露,让她把所有的事情都放下,专心复习。可孔秋露那么个性子就是坐不住的。从小就是家里的娇娇女,没吃过什么苦。再加上她那做衣服的生意不错,复习期间还总是有人来找她,所以她就分了心。第331章 高考(二)不过即便是分心,在唐晚吟家的那种环境里,她学的也还是比其他地方的人多多了。戴彦亭的妹妹戴红梅也在复习拼高考。只不过是在学校。戴彦亭私下说过,好像红梅的水平还不如孔秋露。这是好事也是坏事。好事就是孔秋露没那么紧张了。但坏就坏在,不紧张之后,她就总是偷偷接做衣服的单子。唐晚吟对此是又气又无力。大概每个人的性格都是不一样的,哪怕是再好的朋友的,也会在事情上有不同的选择。她觉得如果是她的话,现在不管给多少钱都不会去做衣服的。人一生的时间都差不多,但是有些时间可以当闲暇打发,但有些时间,是只此一次,永不回来的珍贵。拿复习高考的时间去做衣裳,赚那么一块两块的,真是不值当。但唐晚吟事不过三,说过两次,孔秋露还是没明白,她就不再说了。人生在世,首先就是管好自己的事。别说是朋友了,就算是父母爱人孩子,那也不是她能够负得起责的。孔秋露就这么做半天衣服,学半天,考试也就能做半张卷子。唐晚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懒得理会。不过现在就要开考了,唐晚吟还是安慰孔秋露:“这恢复高考的第一届,考试应该不会那么难,你做的卷子是我们村里自己出的,大家的水平都高一些。”“现在正式高考,你只要好好做试卷就行。兴许别人还不如你呢。”唐晚吟说完就觉得有点儿怪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