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9 来自各大洋的“回信”
作者:抚呆毛      更新:2022-05-04 04:26      字数:2354
  纤纤十指搭成了困住“水”的囚笼。双掌之间,湿润的空气越来越浓郁。

  好一会儿,黎清才攒出朵白雾来。

  从科学上来讲,雾的形成其实是水汽凝成细微的水滴悬浮于空中。

  黎清觉得这还远远不够。

  哪怕没法像黎澈那样翻手为云覆手为雨,随手凝出一团水球来糊人脸上总不过分吧?

  虽然黎清从没有打架的打算,但电影里评价一种超能力厉不厉害好像总与角色能发挥出的最强战力相挂钩。

  拯救世界她是不想了,自己的命运都还无从着落。但你要说拥有了异能还过着与从前并无二致的生活,那也是扯淡。

  在黎清看来,异能如同跟科技一样能给自己的生活带来便利,又为何要置之不用呢?

  再说了,黎澈在无意之间也给黎清展示过异能偏向“黑科技”的一面。或许黎澈自己不觉得有什么,可作为现代人类的黎清对此却兴趣浓厚。

  毕竟生在和平年代,搞搞科技促一促生产力发展什么的才是社会的主旋律。

  如果有选择的话,黎清当然更希望点亮自己的科技树而非纯粹追求战力值。

  然而她没忘记还有一个变·态的人体研究组织横膈在不远未来,仿佛时刻在提醒她提升战力的重要性及必要性。

  凝出水球并非她的最终目的。就像运动员的强化训练一样,她想通过增加难度让自己的专注力和操控力得到锻炼提升。

  白天黎清就学习凝水球。

  为了避免在大太阳底下暴晒,她还用海水给自己搭了片遮阳的顶棚。

  远远瞧去,冰蓝色的海水顶棚犹如冰雕铸就,海风吹过,带来一片水泽特有的舒缓凉爽。

  黎清坐在顶棚下,周围波涛起伏,唯有她身下这块儿海面静止不动。

  累了便放松精神歇一歇。不知是不是自己的错觉,当她使用源的时候,徘徊在附近的海洋生物好像增多了。

  一开始只是鱼群,后来慢慢有什么奇奇怪怪的家伙混了进来——

  在海水中游泳如在太空漫步的海龟,本就形似外星生物的八爪鱼,背面看如大风筝般正面又拥有着可爱娃娃脸的鳐鱼,还有勾着前胸后尾、拖家带口的海马……

  热闹得宛如博物馆里海洋生物游行一般。

  更夸张的是,小型生物梯队过去了,大中型生物队列开始登场了。

  打头阵的是海豚家族,它们三头成一组,随着它们旋转跳跃,冰蓝色的海面上绽放出一朵朵洁白之花。

  在海豚之后便是虎鲸,以黑为主,白色相间的色调,与以白色为主基调的大熊猫有着截然相反的模版。虎鲸们相互嬉戏着逗弄着,边游边玩,偶尔还用自己的身体把同伴撞出水面。

  再往后则是体态没有最大只有更大的抹香鲸、座头鲸以及长须鲸。

  更广阔之处,有庞然大物贴近海面,发出冗长低回的孤独之音。

  那是海洋的序曲,更像是一种呼唤。

  落在黎清耳里,大意是:伙计们快来,这里有好多好吃的!

  声波传出了千里万里。神奇的是,约莫五六个小时后,黎清居然收到了来自各大洋的回复。

  高冷的“和平洋”:健身呢,没空。

  迷糊的“金镀洋”:呜呜呜,我又迷路了……

  懒散的“大东洋”:zzZZ……

  寒冷的“北大洋”:(抓狂)要死要死要死!打了个瞌睡不小心把尾巴给冻住了!怎么破(大哭)!

  又一次不小心窥到群聊的黎清:……

  此时的她也有点哭笑不得。

  谁能想到控水正练得好好的她在一群体型比她大得多的鲸鱼们的“要求”下,不得不操控着海水,好似鲸鱼饲养员一般,一点点为它们除去粘附在身上的藤壶。

  说是“要求”,差不多是用它们庞大的头颅,如同小孩子撒娇般时不时游到黎清身旁去拱她一下。

  凝水本就是一种控水的微操练习,而在抠藤壶的时候她的微操也能得到锻炼。这就像是女生梳头,如果仅是追求将打结的长发梳直这一结果是很容易,但要在过程中不扯疼自己的头皮也不揪下一把头发,却需要格外小心及耐心。

  黎清就当自己换了一种训练模式。

  这是一条体长约14米的座头鲸。

  鲸体表面藤壶绵延成片,着实让人无从下手。

  站在海面上的黎清足足观察了有十来分钟。

  若是手机还能用的话,她肯定会先上网搜索一下藤壶这种生物的特性……

  一提到手机,黎清先是摸了摸衣服口袋,然后才想起为防止不小心掉入海里或者因电池进了水而当机,她将自己这唯一值点钱的家当妥善保存在帐篷里。

  不过就算有手机,这里也没有网……

  所以还是不要寄希望于搜集资料上了。黎清把目光重新聚焦在座头鲸的背部。那里,藤壶在同类被剥落的残骸上一层又覆了一层。

  “肯定很难受吧。”黎清把掌心轻轻贴在藤壶聚集之处。

  仿佛感受到她的碰触,手底下的座头鲸极轻地叫唤了一声。

  但鲸鱼界的压低嗓音,恐怕比普通海鸟的叫声还嘹亮……

  满满大孩子撒娇的画风……

  “咳。”黎清努力让自己不要去想这些有的没的,她给座头鲸打预防针道,“之后可能会有些疼。”

  座头鲸才不管这些嘞,好不容易才抓住黎清这根救命稻草,然后……疼得呜呜直叫。

  “抱歉,初次下手不知道轻重。”其实黎清已经很小心了。

  在她的印象中,赶海时处理礁石上的贝壳类,基本都是要用到铲子的吧?

  不过直接铲下去,恐怕会连带着直接撕下鲸鱼的表层皮肤。

  海里的生物,哪怕是一点伤口引出的血腥味,恐怕都会给自己带来难以想象的危机。

  黎清自然是不能那么简单粗暴的。

  她想了一个办法,就是给藤壶的甲壳注入“水”。而在藤壶附着的地方,“水”则加注了成千百倍。

  这与将藤壶浸泡在海水里完全不同。好比女生往脸上贴面膜和直接打美容针的差距。

  用科学一点的说法,黎清想通过微观层面来改变藤壶结构。再坚固的建筑长期泡水里也会被侵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