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节
作者:咸鱼person      更新:2023-05-15 03:57      字数:3870
  因此,怀远也摸不准他家三郎的心思,只能暂时把这疑惑放在心中。直到多年以后,沈乐封笔,他的传世之画愈发稀少,原流传出的那几幅更是以十倍,百倍之数上涨。也就在那时,他才真正见识到自家三郎君那待价而沽的“无耻行径”。”不过,这些都是未来之事,如今的怀远对这些事自然一无所知,他这会儿正忙着加柴火看火堆,烧竹筒。当然,这竹筒内亦有鸡,鸭,鱼,肉,及米饭等食材填充。竹子截成空心竹筒后,往筒内填充各类食材,然后再将其置于火中加热烧制,便可做成竹筒饭菜,做法极为简单,但味道却别具一格,极为美味。竹子全身都是宝,除了竹筒可做器,烹饪食物外,它的叶子亦可入药食。这时候,沈乐和谢齐的“瞪眼大赛”也已落下帷幕。两人闲来饥饿,便只好坐在原地,等着厨房备好饭菜。在坐等这段时辰内,谢齐只知喝茶解饿,沈乐却瞧着周围的青竹,忽生出些许创作的激情和灵感。灵感稍纵即逝,沈乐自然顾不上饥饿,立即便唤了阿牛拿来纸笔,研磨挥毫,当场画起画。而就在他投入绘画,享受这诗情画意的风雅之事时,暗中窥视已久的谢云曦却让人把炉火,竹筒等置院中,且还正对着石桌,当着沈乐的面,开火烹饪佳肴。竹筒在柴火中“咔咔”的做响,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竹香。柴火越旺,竹筒渐渐变色,温度也越炽热,没多久,这竹筒内包裹的食材、香料亦从热气袅袅的柴火中,顺着缝隙渗透出丝丝缕缕。那丝丝缕缕的香味,直直地冲入院中诸人的鼻息,令人唾液横生,连连吞咽。谢齐闻着香,便已忍不住起身,来回走动于炉火边缘,连问了好几次“是否可食?”之类的问题。至于石桌上的沈乐,他却依旧执笔作画,可若细瞧,便可发现他手上的笔从最初的行云流水,到此时已有了犹豫生顿。显然,他的心神也受到了极为严重的干扰和影响。此前,沈乐本就饿着肚子,刚刚也不过是专心画画移了注意,但这会儿被食香一刺激,这肚中的“馋虫”自然又被唤醒。可若只是饥饿,以他的意志自然是能抵御的,可谢云曦却十分可恶,他一边让怀远烹制竹筒,一边还故意嚷嚷着:“二伯莫要急,这竹筒可要慢慢加热,要说这竹子还真是个好东西,这竹身自带清香,用做食器热饭菜那味道可是相当之好,软糯的香竹烤饭,嫩滑的竹筒蛋汤,鲜香的竹筒烩鸡,浓郁的竹夹烤肉,这滋味,当真绝妙。”谢齐如何,沈乐无暇顾及。这会儿,他自己便已被谢云曦说的,满脑子都是——香竹烤饭,竹筒蛋汤,竹筒烩鸡,竹夹烤肉……“竹乃高洁君子,我辈之人岂可——只想如何食用!”沈乐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不去想那些食物。作为名士,他这定力自然极好,可就在他即将定神抛去杂念之际,谢云曦却又下了一剂猛药。“二伯啊,你别总来回走动,不如先品品这竹筒酒,也就当解解馋了。”少年清朗的声音再次响起,伴着液体倾倒入盏的咕咚声。随即,鼻尖恰闻得一阵幽幽的酒香。细嗅,那酒香中似还有淡淡的竹香弥漫。酒香醉人,竹香沁心脾,二者皆得,亦是身心荡漾,垂涎欲滴。沈乐执笔的手细不可查地抖了一下,笔尖滴落,晕染了画卷。画中的竹晕了墨,眼中竹身依旧,可他脑海中却不可抑制地响起竹筒酒倾到时的,那些连绵的咕咚声。一声,一声,又一声。声声入耳,饶人心神。可这还不算完。清酒入口,谢齐便没心没肺的啧啧称赞起来,“酒香入竹清,竹中人亦醉,好一杯清酒,好一杯竹筒酒!”——艾玛,谢老二这家伙,你喝就喝吧,嚷什么嚷!闭眼深吸一口气,沈乐紧握手中的笔杆,强忍住揍人的冲动。这厢,谢齐无知无觉地做着“猪队友”,一旁的谢云曦则暗自看了沈乐一眼,脸上亦露出一似丝诡计得逞的坏笑。只是,这笑容来得快,去得也快。不过一眨眼的功夫,待再看去时,少年依旧那般禽兽无害,天真无邪。沈乐心神不定,正是破绽百出之际,谢云曦自然乘胜追击,再接再厉。少年立于蒸屉前,蒸屉下的炉火正盛,热水沸腾,热气腾腾自下而上。他一边将包好的竹叶粉蒸肉,竹叶排骨,叶儿粑上炉蒸,一边提高了声量,颇有诱惑力的向谢齐介绍,“二伯,您瞧,这竹叶粉蒸肉,叶清,肉鲜,米香糯。”又道:“还有这竹叶排骨,红棕入味的排骨,青翠欲滴的竹叶,肉竹香丝丝入扣,一口唇齿留香,两口味蕾极致享受,三口身心舒畅,啧啧啧,绝对能让人欲罢不能,吃了还想吃。”谢云曦每蒸一种食物,便会对着谢齐好一阵解说,絮絮叨叨着,说的还格外详细,诱人。此时,火中竹筒“咔咔”脆响着,此起彼伏。清酒至于竹盏中,幽幽飘香。蒸屉热气袅袅而上,亦是竹香满院。伴随着少年之声清灵,明媚,透着难以言表的诱惑。在无知无觉间,令人如坠阿鼻,沉沦碧落。青竹染墨,心神自乱,待看竹意,唯余食香。看着笔下已染墨色的青竹,沈乐面色如常,好似不为外物所动一般。但若细瞧,只那脖颈处却是喉结滚动,唾液分泌,吞咽连连。“咕噜”一声,又一声。沈乐不忍再瞧画中残竹,闭眼一顿,随即好似痛定思痛一般,再睁眼时,他亦深吸一口气,坚定看向院外竹林。他以为多瞧几眼林中青竹便能把思绪拉扯回最初。竹林密密,风起叶摇曳。然而,此时此刻,沈乐瞧着满林的青竹,心中却生不出一丝一毫的诗情画意。此情此景,沈乐不忍再直视这林中之竹。但凡他多看一眼,多直视一次,他便忍不住分泌出更多的唾液。喉咙滚动,唾液吞咽,“咕噜,咕噜……”。——艾玛,这竹子好像真的很好吃,好想吃。“咕噜……”第93章竹林小筑的一餐“全竹宴”沈乐吃的极为饱足, 然而后遗症却十分严重。据后世记载,沈乐历经十载隐居, 游离后回归琅琊, 晚年便定居于琅琊山脚的竹林小筑。然而,就在他入住竹林小筑后,沈乐便再没提笔画过墨竹画, 甚至于流传后世的诗文中也再不见有关竹的内容。曾爱竹成痴, 以竹为名号的一代名士突然有如此巨大的转变,此中之谜, 亦令后世不少考古学者深思不解。直到千年后的某一日, 有一考古学者从一处无名古墓中挖掘出了一本名为“竹食”的奇怪菜谱。“竹食”之奇, 一在配画, 二在作者。这食谱的配画极为出彩, 色彩亦不同水墨, 层次色调极为丰富。因保存得当,故而食谱完成性极高。哪怕历经千载岁月,人们依然能从那食谱配画中感受到那些食物的色香味美。但这本食谱全册却都是竹子和竹笋, 甚至是册子的最后几页竟还有竹虫的食用烹饪之法。这册子, 可谓将“竹”吃了个顶朝天——连衍生出的虫子都没放过。如此丧心病狂地吃“竹”食谱, 落笔处却是“竹林隐士——沈乐著”。此食谱一面世, 不知跌破多少学者考古专家的眼镜。毕竟在此之前, 世人只知沈乐爱竹, 却不知这爱到极致竟是如此这般凶残。不过, 这“竹食”的面世除了刷新后世之人对沈乐的认识外,另一个为人所乐道的,却是这食谱开篇的序言。经考古学者多番努力, 最后翻译出的序言内容若用白话概况, 大致便是:谢阿三这臭小子,不就是不小心差点烧了他的厨房吗,竟然故意把本大爷往阴沟里拐。哎,自从吃了他的全竹宴,我这一看到竹子就只想着怎么吃,谢阿三你个坑货,说好的诗情画意全被你给搅合了。果然,姓谢的都没一个好东西。特别是谢大,你这卑鄙无耻的醋坛子,就嫉妒谢阿三对我比对你好,竟说本大爷江郎才尽,画不了墨竹,也作不出其它诗文!啊呸,谁说本大爷江郎才尽,本大爷现在就给你画齐一本全册的“竹食”,让你瞧瞧什么叫竹林真名士,哼!这竹林名士真不真的,后世之人不好妄下定论。但第一个把这序言翻译出来的人,据说还是沈乐的“迷弟”,只是这偶像翻车,是否有脱粉或回踩那就不得而知了,但自闭肯定在所难免。当然,这一“竹食”虽令沈乐人设崩坏,可它的考古价值却极为巨大。通过这一部食谱,后世之人亦可了解当年天启的饮食文化,民俗民风,艺术发展等诸多情况,特别是开篇的序言,虽满篇都在吐槽“谢阿三”几人,但言辞之间却透着亲近,好似好友之间友善的“互损”。而通过这一序言,人们仿佛看到那些年,那一个个有血有肉的天启名士。在那世家鼎盛,天骄倍出的时代,这些名士亦也有琐碎的家长理短,平凡的喜怒哀乐,无聊的恩怨情仇。然,后世之事,当今之人亦不可闻。故而,此间之人只需着眼当下,平安喜乐地过好每一日。这不,待全竹宴后,沈乐和谢齐入住竹林小筑,两人有酒有佳肴,亦无规矩约束,自然活得逍遥自在,乐不思蜀。悠然到后来,两人都好似忘了自己是被扫地出门的“罪人”。至于谢云曦,他得了清静,自然又躲进桃花居里,继续做他的咸鱼。一切好似往昔,依然岁月静好。待到风起卷枯叶,朝露凝草木,边城烽火亦燎原。然而,作为咸鱼的谢云曦却依然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过着两耳不闻窗外事的悠然人生。毕竟,这天下之事自有天下能人,他自认自己不过庸庸碌碌一俗人,能过好眼前的苟且便已极好。只是,世间之事,不是你想不搭理,便能不搭理的。千里之外,黄沙漫漫,血色染城。正是夜黑风高,万籁俱寂之时,一阵马蹄狂奔之声却响彻天地,马蹄所过处,千万狂沙粉尘阵阵,一路向前席卷,向着琅琊方向狂奔而去。夜凉,凝白露,风起,待硝烟——这一季的秋,似带着抑制不住的躁动,向着琅琊桃花居蔓延。第94章更深露重, 琅琊郡万籁俱寂,唯有夜幕中灰暗的星月闪烁着微弱的光点, 那光点时明时暗, 透着一股不祥。暗淡星光下,一阵战马鸣啸之声打碎了夜的寂静。琅琊郡地界,一队狂奔策马的黑影疾步前行。越过地界石碑, 原本齐头并进的人马便迅速分出两小队来, 一队狂奔前往琅琊山桃花居,一队没入夜色奔向谢家主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