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朝即嫁小公爷 第18节
作者:再枯荣      更新:2023-05-16 19:43      字数:7791
  只见宋知远将银箸停于搁上,眉眼间如旭阳东升,“按时吃着呢,谢母亲关怀,我院内的下人都很好,书也在念着,只是不及大哥二哥,给家里拖了后腿了。”言罢,脸上生出愧笑,手抬到后脑上闲挠了两下,便有宋追惗停下箸板着脸叱责,“既然不如你大哥二哥,就当更加刻苦,别人用一个时辰,你就用两个时辰,总不见得你比他们笨些,还是不够勤奋的缘故。”“哎呀老爷,”边上张氏软软做着和事佬,自有一场调和周到,“大节下的,何必板着脸吓唬孩子们,远儿还小嘛,回头好好教导自然能成才,眼下先让他吃饭,没得吓得他丢了魂儿似的,吃不好饭又要胃疼。”这一停箸,便不再捡起,他朝下方横扫一圈儿,叹一声,“也罢,你们陪着太夫人用饭,”眼睛最终落到张氏身上,生出奈何无限,“夫人,我还有些公务要处理,先回书房去,用过饭后你且回去歇着,操劳一天,真是难为你了。”在众人不一的暗思中,宋追惗起身离席。已近黄昏,他的一场戏落幕,余下之人的虚伪酬酢再与他无关。府之以北,是一方三方抱厦的院落,其中三槐九棘、巨缸镇水,水中有几株睡莲含苞欲放。澄黄之光笼罩这里,还笼着一抹暗紫挺拔身躯。宋追惗舍家弃国,独自而归,亲人骨血、夫妻伉俪搁在他心头一杆秤上,而更为沉重的一方挑着前程仕途、权利至上。推门而入,满室烟尘在斜阳中飘散,他踱到书案前,随意捡起一本公文翻看。片刻后,有一抹倩影自他身后江帆楼阁图的台屏后头绕出来,脚步轻盈、睡莲欲开,原来是早出的弯月,这轮明月落在他背后,绞着十指青葱覆上他的双眼,“猜猜我的谁?”“呵…,”软指下头绽放宋追惗一抹浅笑,或许是因卸尽酬酢一场的轻松,他竟也难道开起玩笑来,“我猜猜……,难道是天上的嫦娥?只是嫦娥合该中秋之夜下凡,怎么提早了一个月?”玩笑间,小月的心似坠落在才过去的凉夏永夜,她斗胆,将心事也付诸于一句玩笑,“因为嫦娥仙子太过思念后羿,她已经等不到中秋了。”书案上的光已挪为墙影,将二人丢入黑暗中,宋追惗却不以为意,大掌握住她手扯下来,却刻意避开她这句情痴意绵的话,“好了小月乖,别闹了,来,陪叔叔坐一会儿。”甫落身在这张宽阔的折背椅上,便瞥见他脸上半明半昧的疲惫之意,“叔叔这是怎么了?难道家宴上有人惹您生气了?你瞧,我来得正是时候不是?”见他只笑不语,小月细眉婉蹙,恨不得替他受之,“难道是太夫人又说错话儿了?这些年了,您还没习惯?她原就是胸无点墨的官家小姐嘛,又没点儿心智,向来只知道打扮得妖妖艳艳的讨您欢心。”太阳最终跌落,满月将轮转,宋追惗看这轮月牙,心里有莫名酣畅,如同撤掉一身戏袍,回归最真的自我,他揽她入怀,哼笑一声,“你这丫头,说话这么没大没小,于公,她是当家主母,于私,也算你的长辈,你怎么敢这样说她,啊?”“她原就是这样我就说得,”小月从他怀里抬眉,脸上是稚子天真,“怎么,叔叔还要为她教训我不成?”宋追惗朗笑一声,另一手捏着她的鼻尖绕个小小的圈儿,“你长这么大,我何时教训过你?虽然是瞒着人抚养你长大,却实打实把你当做掌上明珠。”尔后,他多此一举补上一句,“不为别的,就算为了你娘。”骤然,这个傍晚的初秋凉过每一个冬,小月拢了衣襟从他怀里爬起来,将眼投于窗外无限远处,远至极,是另一位相似的少女惆怅的笑……身侧,是他低低的谨言慎语,“小月,叔叔没有女儿,一直把你当做女儿看待。”刮骨钢刀也不过如此,轻易便将小月的心刮下一层皮,然她是冷月撒向人间的凉霜,早将这人间照了个透彻,她笑起来,转过脸第一次要将话儿说得明白,“但我从未把你当父亲看,叔叔,别自欺欺人了。”————————1唐李白《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41.暗钉夜色下的茫茫归途。瞧, 戳破十几年的淤杂心事只不过如戳破纱窗一样简单,可简单之后,就是不得不面对横在眼前的欲障。其实宋追惗也有些模糊了, 起初他照顾小月只因她是他为前程抛却的女人之女, 他想弥补她, 好比弥补自己所剩无几的热腾腾的爱与良心。后来照顾她是因爱克制不了本能的私欲,他要她蛰伏在宋知濯身边, 直到现在,万恶万念掺揉起来,仿佛从泥沼中开出一枝花。在抽丝剥茧后, 他总算理清或许他只是将对另一个女人的怀念和愧转赠给面前这个小姑娘了。他抖抖袍子站起来, 慈目中有万般无奈, “你且回去,趁濯儿还在厅上,去好好找找那封信在何处。至于你的情,你还小哩,等再大两岁, 有的是青年才俊, 届时只怕早就想不起我这糟老头了。”而小月也清晰的明白,于他来说, 任何儿女私情都无法同他的光明前程相比, 她只能助他、才可能得到他。于是她并不多言, 静悄悄地去完成她的价值。桂殿月偏来, 留光引上才1。月满无边, 如玉镜反照,横陈人间八千里菊风,吹入厅堂。堂上筹光交错, 二位奶奶的彩袖接踵,碰撞出妍光无限。另一边儿挨着明珠的正是楚含丹,偶时侧眼,便能睇见宋知濯的轮廓、静静端正在那里,却能引满室瞩目。楚含丹望一眼、再望一眼,他轮廓的线条如腰带抛来,落进她心上同那只玉如意犀比紧紧扣在一起。身侧倏然有人夹来一颗芥菜,她斜目而上,即见宋知书似笑非笑的眼压过来,附在她耳边低低调笑一句,“二奶奶,你若想看,等散了席到他院儿里去看就是,我不拦你。没得在席上这样明目张胆惹出是非。”她这才收眼回来,恰逢张氏在上发话,“濯儿媳妇儿,散了席你到我院儿里一趟,我有话同你说。”遥望过去,见她凤冠上的金光与身后香案上的烛火交相辉映,晃得人瞧不出是个什么神色,只是声调冷凛。明珠暗忖片刻,便撤回喂宋知濯吃饭的手,规规矩矩应承着,“我晓得了太夫人。”桌底下,宋知濯自袖中伸出手与她另一只垂下的手相握,指尖传递的温度叫她安心,她浅浅回以一笑。只等散席,众人各自打道回府。张氏生怕明珠落荒而逃似的,从她面前错身时撒下一句,“你跟我来,让两个丫鬟送大少爷回去就是。”如是,明珠踏入冷冷素晖中,跟在张氏身后,垂眸颔首,小心翼翼。张氏前方有丫鬟打着凤尾灯照路,却无人为明珠打一盏,她只得亦步亦趋。绕过小花园,只见幽暗出延伸至火烛底下一片暗红,侧目瞧去,原来是一片独头菊临强而依,如同墙壁被月光割破一条口子里涌出的烈烈鲜血。明珠打一个寒颤,跟着绕过曲径,穿过月洞门,终于落到张氏院落。院门外海棠已枯尽,取而待之的是一丛月季攀墙,无论百花皆谢,张氏的院儿里却从来不缺颜色。错过太湖石进了屋,闻得满室茶香,其味初嗅苦涩,余味甘甜。张氏一抬臂,便有丫鬟搀过,将她缓缓送入锦榻落座。理理裙边、抖抖衣摆,绣帕一台,慵慵朝下一指,“你坐,不必站着说话儿。”依言,明珠自捡了一张折背椅坐下,片刻就有丫鬟捧茶而入,一人案上搁了一盏,张氏蹙着眉心吹吹气,才朝她指引,“这是上好的普洱,大理国进的贡品,最是消食,才吃了饭,我必定是要吃它的。想必你没吃过,既到我这里,也尝一尝再去。”说话儿间连眼也不曾抬起,语中也似有淡淡轻蔑之意,明珠端起那只蚯蚓走泥纹的钧窑盏小抿一口,朝上笑望过去,“太夫人的东西自然是我八辈子都没见过尝过的,必定是好,只是我这嘴贫惯了,倒是尝不出滋味儿来。太夫人,想必是我哪里又失了规矩,您叫我来聆听教诲?”想着自己独来,宋知濯一定在屋里悬心,她便也没了耐性虚头巴脑的品香饮茶,将其虚伪的考场白轻轻拂开,直捣黄龙。只见张氏一挥绣帕,从棂心隔门外挥进来个小丫鬟,“这是鸾凤。我头起听荃妈妈说起你们院儿里死了个大丫鬟,濯儿是哪个样子,最是要人伺候,那丫鬟一死,你院儿里如今拢共就剩那几个,未免太不便了些,所以我让她跟你去伺候。别看这丫鬟年纪小,最是聪明伶俐的,你带她回去,正好顶了那丫头的缺,让她管管事儿,倒不必看我的面子不敢使唤。”话儿一讲完,那鸾凤便挑开眉眼机灵地朝明珠福了个身,“给大奶奶请安,女红针织、缝补浆洗我都会的,大奶奶以后不用同我客气,我去了,替大少爷喂饭这些细致活儿尽管教给我做就是,也好让您往后能松快松快。”“哎哟姑娘,你同我看着一般儿大,叫我一生姐姐就成,大奶奶大奶奶的,我哪里受得起?”两人对望,一个笑得比一个还勤切些,张氏在上观之,泄一缕满意的笑,挥那鸾凤出去,闲饮起茶来,“我看大少爷确实比你来前儿要健朗许多,只是骨头如何?赶明儿从宫里再请个太医来瞧瞧,若好了,我宋家记你一个大大的功劳。”将一个掩进狠辣的眼睇下,明珠接过,回以一个傻笑,“骨头还是没什么起色,能请大夫来瞧瞧自然好的,我替大少爷谢过太夫人!”一场软刀子对软刀子的交酢,终究也没能见血见伤。明珠带了鸾凤自回。一路上,那鸾凤倒是十分恭敬,一手垮着个湛青包袱皮,另一手亲自挑了盏四角美人宫灯引在前路。昏黄的灯影摇晃,晃到左边儿,有几棵木芙蓉迎夜三变、晃至右边儿,一片美人樱繁织复缕,正道是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2,明珠望一望眼前这位,眨眼便想起娇容来。行至楼宇之间的长廊,明珠倏然笑出来,“你瞧我真是的,只顾着想事儿想得出神,竟任由你这么替我打着灯笼,给我吧,我打着就成,你身上还挂着东西呢。”那鸾凤回首一笑,躲过她伸出的手,“这哪儿成啊,我原是丫鬟,您是主子,哪有叫您替我打灯笼的道理?我身上不过是些日常换洗的衣裳,不沉的。奶奶留神脚下台阶。”她半侧身姿,一步一调,相貌虽然普通,却有万千风韵在其中。明珠细观她一瞬,提裙垮过三两阶,“你是独在这里还是家人都在这里啊?我头回来太夫人院儿里时怎么没见过你?”“奶奶仔细。”鸾凤又周到提醒一声,引明珠避过一枝海棠枯叉,方笑起来,“我是荃妈妈的女儿,我们家在府后头的晓云巷,七八岁我才进府来,自那日起一直跟着伺候太夫人,只是太夫人院儿里的丫鬟也多,大奶奶上回来没撞见我也常事儿。”月儿偏西,罩住茫茫夜色,绞云弄巷中二人浅浅相交,一路行一路说,永靠烛火,你来我往,各探虚实,将清净排遣至每一个青霄寂寞的幽暗角落。寂寞游至另一处归途上,这里各色秋菊遍开,或黄或白,瑰丽的颜色陷进这夜里,花蕊里的满腹心事最终在黑暗里欲说还休、欲说还休。而欲说还休的还有宋知书在心头的几番思虑、几度踌躇,最终,他还是朝身前引路的凤尾灯道一句,“夜合,你们先回去,吩咐备好茶,我和二奶奶后头来,路上好消消食儿。”夜合回望一眼楚含丹,最终将凤尾灯交一盏到宋知书手上,尔后带着另一个丫鬟快步前去。翩跹的裙边儿骤然刮过来一阵风,刮颤烛火,几欲熄灭,宋知书用手堪堪遮住,明火之光才又复燃。他一手挑灯,一手负于身后,将自己的一颗心抛诸于北风中,幸而有昏黄不定的光和夜掩住他自嘲的一抹笑,“二奶奶,你不是要去瞧大嫂吗?去吧。”身侧楚含丹猝然回首过来,停靠在一棵木芙蓉下头,刚好枝头坠下来一朵三色之花悬于她透顶,活化出一幅仕女图。她从未如此细瞧过他,将他的眉、眼、唇扫了个遍,企图抓住上头的哪怕一丝阴谋诡计,“你打的什么主意?”观他神色未变,只将眼落于她身后满枝丫的木芙蓉,她倏然心中有战鼓敲响,摆出派头来迎战,“哦,我晓得了,二少爷哄我前脚去了,后脚便派人来抓个现行,正好往我和你大哥头上安个通/奸的罪名,可打的这个主意不是?”然他还是一反常态地巍然不动,垂眸而笑,颤颤的睫毛正如抖落在北风中的木芙蓉花瓣。楚含丹恍惚有些看不透他了,狐疑地蹙紧眉心,“啊,我猜错了,若我与你大哥背着个通/奸的名声,终归伤的还是你的脸面嘛。……那是打什么注意呢?未必是我去了,你好又带个女人进我的屋子、在我的床上红浪翻波羞辱我?”“瞧你说这话儿,”宋知书抬首,歪嘴笑起来,皓齿间的虎牙骤然间如自刎的长剑,“二奶奶不想想,我做的那些事儿何时背过你,若我想,即便你在,我也敢做。嗳,你这人惯不会把我当好人看的,我不过是见你在席上那含情戚戚的目光不忍落,特意趁着今晚满月,好叫你们有情人聚首一回罢了。你既不去,那咱们就回,正好回去咱们夫妻‘团圆团圆’!”他伸出手朝她软袖上一扯,作势要扯她走,可指尖才触微凉的丝锦,心就霎时冷了一层。这头楚含丹抛袖躲开,如随手将一颗价值连城的宝石丢弃,满心满眼的不在意,“二少爷既然如此坦荡,那我就信你一回,望二少行行好,把灯笼给我。”递出的湘妃竹挑杆下头,或许不再是凤尾灯,而是宋知书的在风中如草芥的一颗心。他在浅浅霜白的月光中望着她转身行至另一条崎岖小径,直到再也睇不见她婉约如旧梦的影子、直到遥远的灯烛渺若萤火,他才动身回程。延伸两头的月下曲径正如彼此心里的蜿蜒取向,路上的人从此再碰不到头。实则他很想踅到那头拽住她,将脉脉不得语的心事如月华倾出、告诉她……,然而他还是自往前走着,继续走向他许多年一直以自尊作石、自重作泥的茫茫长途,只有在这条孤独的路上,纵然途中风雨如注,他也能抓住些微一个世家子弟、一个男人的尊严体面。他轻拂下满肩头的木芙蓉花瓣,却难以抖落心中死灰,他只好妥协似的垂下手,在腰带下头把住一只缠金丝小荷包,隔着软锦摩挲着什么,无非是一只小颗小颗细碎的红宝石攒的小钿璎——亦是命定的前尘。夜风随宋知书一齐踏入院,旋起漫亭纱帘,也将慧芳旋至眼前,众目睽睽下,他一把将她揽过,翠竹指尖点在她的鼻上,如醉如狂,“今儿晚上,你就歇在我屋里!”受宠若惊后,慧芳仍有顾忌,肩头轻搡他一下,“不好吧,大节下的,您不是应该歇在二奶奶屋里?”“管她做什么,咱们快活咱们的,你难道不想我?”宋知书揽着她又挨近一寸。“好好好,你真是我的活冤家!”二人绕过园中,丢下众人回房,不肖想,自有一阵翻云覆雨。九霄玉镜照着宝幄,也照着宋知书的心。他清楚无比的知道自己,只有深陷在漫无边际的欲/海中,激烈地同每一轮风暴战斗,他才能暂时将她的眉眼身形忘却,红销软帐是他的救命稻草、锦被丝枕他的浮木,每具鲜活、不同的躯体是他的点点慰藉。可低下眼,那些或旖旎、或清绝的脸又都像是她的。而她此时在何处呢?她的腰肢此刻正欢快的迎摆过四方秋景,终于迎摆至长亭对晚的院儿里。她吹灭灯笼,脚步轻盈,一步一韵,骤若池中最尾调的菡萏,荡入每一个前尘旧梦里。甫进里间,即见宋知濯在临窗月下独坐假寐,楚含丹迫不及待靠近,艳群芳菲中的最后两步,又迟疑地缓下来,轻轻唤他一声,“知濯。”这声音如梦而归,落入宋知濯耳中,却激不起半点涟漪,这不是他魂牵梦萦的声音,所以他只是慢悠悠地将眼皮撩开。“知濯,大奶奶像是还没回来?”环顾四周,楚含丹似有顾忌,却不过是一句开场白,她拖来一根折背椅与他撑膝对坐,眉间再不见平日慵昏之态,只似小女儿娇羞,“你放心,太夫人叫她大概是说把鸾凤给你们屋里伺候的事儿,她没出过错儿,就是太夫人想找茬儿也寻不着有头。”绕一圈儿后,她眼中迸出星辉,儿女情长的戏码这才正式开始上演,“今儿中元,我特来瞧瞧你。”说着,眼中的星辉随扑面而来的往事浮动,“有一年也是中元节,我出府去放河灯,正巧在河岸上撞见你,你记得吗?是我先瞧见你的,我喊你,你没听见,我便挤过人堆去找你,鞋给挤掉一只,还是你招呼人帮着一起找的。”浅浅间,眼中的星辉又蓦然坠落,噗通上来几滴清水,“最后是你二弟找见的,又是他,就连咱们的婚事也转给了他。”掩不尽的失落后,她缓出个寂寥无边的笑来,腮边还挂着一颗水晶珠,“我一直想同你说,却没找见机会,今儿我索性也不什么脸面了,就跟你说了吧。……自打嫁给他,我没一天是舒心的,从我们洞房花烛夜开始,我就偷背着他喝避孕的汤药,我才不要给他生孩子呢,他是个人渣,就算我一辈子无儿无女,我也不要同他有孩子!”越说,恨意越发蹈海而来,她脸上的泪似雨霪不断,淅沥沥足足能积一汪山泉,“知濯,你什么时候能好啊?等你好了,就带我离了他成不成?这日子一天我也熬过不下去了!你若好了,随你带我到哪儿去,哪怕天涯海角呢,哪怕天涯海角我也不怕,只要咱们两个还在一起,只要你能好起来!”宋知濯泡在她的眼泪里,任凭各方风吹雨打都没个反应,他只在想,明珠怎么还不回来,别是遇见了什么险状……冷夜渐深,在满室桂花香的屋子里,楚含丹扑在他怀里哭一阵,颠三倒四说了好大一箩筐话,总算将心头积山填海的恚怨倒一倒。缓出一口气后,她又盈盈笑了,与他闲话家常起来,“知濯,大奶奶好不好?她是不是不像我?我老是这柔柔弱弱的样子,你是不是在心里头笑话儿我呢?我瞧大奶奶倒是很能干,席上自个儿一筷子没动,只顾着替你喂饭,想必你心里头也感念于她,等你好了,咱们可得包好大一包银子谢她呀。”她说“咱们”,仿佛他俩人才是绑在一起的人,哪管宋知濯轻聚眉心。一面说,一面自襟内牵出一条帕子蘸一蘸泪,额上凤冠又乍现风华。转瞬间,她仍是她——高贵娴雅的千金闺秀,隔着市井千百里远,永远盘在温香暖玉、锦绣叠帐的山河以内……已过戌时,夜深沉沉地压近。与鸾凤闲谈的功夫,二人已行至丫鬟们住的偏院儿,明珠拉她进去,三两下将青莲的门敲开,“青莲姐姐,这是太夫人新派给少爷的丫鬟,叫鸾凤,你认得吧?还请你给她安排个屋子。”说罢,她又扭头对鸾凤,“鸾凤,这是青莲姐姐,咱们院儿里的主事丫鬟,娇容姐姐死后,这院儿没个领头的人,又数青莲姐姐是最老的老人儿,我便自作主张请她管着这院子,方才我倒是忘了回太夫人了,明儿我再跟她说去。”门户半开,只见隐约的黄烛之光,青莲背光将阶下之人一瞧,霎时生出了然的笑,“认得,怎么不认得,鸾凤,怎么是派你过来了?正好小月的屋子空出来了,你住到她那里去,一应面盆被褥都是全的。”阶上二人对视之间,便有暗流互通,一切尽在不言。安顿一阵,明珠辞出去,不过几十步便回了自己院子。满院桂香扑面、木槿盛年,迎她晚归。而她的脚步也比平日更快一些,急切翻浪的裙边儿如游子归心,蕴藉着她欲语先羞的盼望。那烟云袅绕的盼望里,全是宋知濯同样盼望的眼。长亭戚戚,蓦然从里头转出个人来,拦了她的去路,“大嫂。”“哎呀娘啊!”明珠被这无边暗夜里冒出的人影吓了个半死,连连退了两步,蓝宝石小凤冠也晃作惊魂不定。细细瞧来,月色中站定一个眉清目秀的男子,发髻高束,两条霜白缎亮过满目清辉,身上一身湛蓝直袍似夜下湖水幽幽明明,他挠着发顶,羞赧一笑,“吓到大嫂了?我不是有心的,望大嫂宽恕我。”好一会儿,明珠拂着贫瘠胸口的手才停下,望前探回两步,“三少爷?是三少爷不是?你怎么大半夜的不回去睡觉,跑到我们院儿里来了?是有什么事儿吗?”“我,我是来……。”“是来找你大哥的?”明珠豁然一笑,声音温柔活泼,直令人想起广寒宫里的玉兔,“怎么不进去呢?在亭子里傻坐着,这天也凉下来了,回头仔细伤风,快,随我进去吧,你大哥见你肯定高兴!”侧身过去的时节,有风席卷桂香而来,扑了宋知远满鼻满脑,幸而在夜色中瞧不真切,否则他满脸的红亦要叫他无地自容了。他在后头轻喊一声儿,“大嫂!”待明珠旋裙转身后,他跨近两步,将头低垂如柳,“大嫂,我就不进去了,免得扰了大哥休息。我来,是想谢你那日的粥,婉儿同我说是你给做的,多谢你。其实我早就想过来道谢来着,可,可大哥这里不大方便,今儿在厅上见了大嫂,便想着总要来谢一谢的。我这就走了,大嫂进屋吧,改明儿我再来探望。”————————1南北朝 庾肩吾《和望月诗》2宋 辛弃疾《青玉案·元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