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朝即嫁小公爷 第19节
作者:再枯荣      更新:2023-05-16 19:43      字数:8681
  42.佳人占得人间,千娇百媚。从前不大方便, 怎么今儿就方便了呢?明珠思忖片刻,倒弄不懂他此番用意了,只客客套套奉上一个笑脸, “三少爷太客气了, 倒没必要这深夜里跑一趟, 赶紧回去吧,仔细吹了风胃里不舒服。”两厢辞过后, 明珠带着满脑袋困惑转身进屋,望见卧房里透出的光比外间亮堂许多,那便是她的归处了。她笑起来, 提着裙步子迈得大大的直往里走。可是不巧, 正于悬挂起的帷幔处与楚含丹迎面相逢, 这可又惊了明珠一跳,忙退几步,待看清人时,才缓过来。她扫眼里头窗下坐着的宋知濯,见他睇出个意味深长的眼神, 再看面前这位脸上似乎还有泪痕未干, 她了然于心,脸上绽一缕娇憨可爱的笑来, “二奶奶什么时候来的?这是要走?进屋坐会儿吧, 我才从太夫人那里回来, 耽误得没能跟你说说话儿, 进屋吧, 我给你烹茶喝!”楚含丹清清嗓子,忙辞去,“我来瞧大奶奶回来没有, 坐着等了一会儿,既然回来了我也就放心了。明儿给大奶奶带点我那边的料子来,你拿去做衣裳,我就先去了,大奶奶早些安寝。”见她面留涕痕,明珠也不好再留,只替她挑了灯笼送至院外,这才踅转回来。宋知濯原已苦等半宿,悬心半日,屋里总算也清净下来,他如何还捺得住,急忙从倚上起来拽了明珠到床上去。适才盘了腿,他便急着问,“太夫人可有为难你?可曾骂过你?或是又罚你什么?”“嗳,等我先把这身劳什子卸下来再说。”眼看她将一身钗环缓缓卸尽,连外氅也脱到架子上去,这才盘腿下来,两眼弯成月牙,“嗳,你怎么不问她叫我去什么事儿?”替她将裙边理得遮住锦袜后,宋知濯方乜眼一笑,“哼,还能什么事儿,无非是娇容这一死,她缺了个眼线,叫你去,好将人安插过来。嗳,你可别驳她,省得她正好寻了由头治你。”“哎呀,你说晚了!”和风就暖,明珠也使了个坏,故作懊恼之色,瞧他脸上骤然间似有凝重,她才缓下来,往他盖住腿的衣摆上拍一下,“嗨,骗你的。我哪有那样蠢啊,这样小瞧我!我难道不知道她早烦了我去?从头遭见面起,她待我就不冷不热不咸不淡的,我何尝不知道她心里实则是瞧不上我这等平民丫头嘛,这回见你有起色了,她恐怕更厌了我去。我什么话儿都没说,只与她品茶闲谈,她说什么我应什么,她说给我人,我就将那人带回来了,刚交给青莲,就安插到隔壁院里住着,只等明儿她来随便分派她些差事。”瞧她说得眉飞色舞好不骄傲,引得宋知濯伸出几个手指望她咯吱窝挠去,“好啊,你也敢哄起我来了!”“哈哈哈……”这厢又躲又让,直缩到床角也避之不过,隐忍克制的笑声蓦然掀起帐中烟波涟涟,直笑得上气儿不接下气儿她才板下脸来,“好了,别闹了啊,你想让我笑死不成!”外头雾淡月浓、珠连碧水,里头红被翻浪、温绡惬语,艳景为凉秋平添暖意,宋知濯的心也生出暖意,将她扯过来纳入怀中,“我方才听见你在外头叫,是遇着什么事儿了?”明珠者颈于他的肩头,愁上眉头,“遇着了你三弟,他说是来谢我那日的一饭之恩,嗳,你说怪不怪,让他进来他也不进来。我倒想不通了,一顿饭而已,哪里值得他这位少爷亲自跑一趟?”上头宋知濯也拧了眉心,忖了片刻,才缓出口来,“我这三弟因是庶子,又遇见太夫人那位不能容人的,自幼活得小心翼翼,若不是小时候我照拂他几分,他日子恐怕过得更苦,你虽只给他壹饭壹粥,他却有知恩图报之心。若他下回再来,你且随他吧。”“晓得了。”话头一转,明珠扯了他的耳朵倾身而上嘀咕好一阵。且见他眼中风云变幻,最后豁然一笑,捏了她的鼻尖,“你怎么这么聪明呢?成,就按你说的办,我倒是不知到这个鸾凤同荃妈妈是这层系,小尼姑,你心怎么这么细呢?”转眼间,已是香冷入瑶席,西坠月影,府中的一切俱落入沉酣的永夜,而宋知远的香梦始发,有一位倩女入梦来,她蓬松的乌发坠成慵松发髻,上头钗环夺闪的每颗宝石都如他情窦初开的心。她在月下笑着,如雁南归,结束了他谨小慎微的秋冬,带来永不落西湖的长春。离离落落的花瓣荡尽秋风,而秋风回报给天地间的唯有艳阳。一束光斜扑如棂心槛窗的每个漏洞里,撒满半间屋子的斑驳碎银,桂叶沙沙,将明珠从梦魇中唤醒。她猛地睁开眼,即见空账无人,探身而起,才瞧见依窗而笑的宋知濯,“什么时辰了,天都亮得如此了,你怎么不叫我?哎呀,烧饭都晚了!”“不急,”宋知濯抬腿到床边上,替她又是拿衣裳,又是摆鞋子,“晚了就晚了吧,我还不饿,少吃一顿也没什么。”才胡乱罩上一件浅草绿掩襟绉纱褂,便将脚急急插入绣鞋中去,起身时,还瞪恶巴巴他一眼,随口闲来,“你什么时候才能‘好’啊,我这见天为你忙前忙后的。真成你买来的丫鬟了。”“嘿,你这人,”他送上一条彩缎,替她见满头青丝拢到身后,笨手笨脚地于发间战斗,“从前还说让我拿你当丫鬟使呢,这才半年就不耐烦了,可见你是心口不一。唉,罢了,就让我饿死在这里吧。”明珠忙着扭头睇他一眼,从他手上抢了彩缎坐到妆案前自己裹起来,从镜中望他,“我是说真的,你总说等时机,这时机是什么时候啊?兵书上说‘以攻为守’,我就只见你守了。”“朝政上的事儿,关系复杂,”宋知濯踅回帐中,不见其容,只闻听他凝重低沉的嗓音,“我这么说吧,如今二王相争,另一位还没什么动静儿,这选择太多了,我说到底现下还是一介布衣,并未官职在身,这一睹,就是赌上身家性命,连你的小命也压在上头了,我得慎重些。”案上明珠已将青丝挽就,踩蹦绣鞋过来,“选择越多,胜算就越小,可是这意思不?我懂呢,你是想先观其变。可我怎么那日听明安说穆王不得势,早早儿就被贬到寿州镇守去了,你瞧他好,可我瞧着他不过是逢年过节写个帖子进京,人是常年在外久不得召,难不成圣上还能传位给他?”瞥见她郑重其事的神色,他憋不住笑了,“瞧瞧瞧,小尼姑不操心庙堂,反倒操心起朝堂来了。”她顿时恼了,握着拳头作势要锤他,他也佯装害怕,倾身绕躲,“我说错了,请大人恕我无知之罪!”二人嬉闹一阵缓下来,他才搂了她,嘴上说着腥风血雨之言,眉头却在风花雪月之间,“这不得宠不代表就不能做皇帝,圣上不给,他抢便是了,历朝历代就没有哪位君主是傻等着先帝立储的,实事瞬息万变,就算皇帝属意而自个儿不争,恐怕到手的鸭子也能飞进别人嘴里。你知道我有一位好友,是先太子之子,届时我与他共站一线,想必不会出错,毕竟他还能联络上他父亲的旧部,有他助力,胜算更大。”她不懂这些,脑子转一圈儿也理不出头绪,只慵慵撑膝起身,“得了,我不同你说,我去烧饭去。”这厢出去,即见院外铺了一地的美人樱,姹紫嫣红迎着艳阳,还有凝露未干。明珠的好心情于裙上可见,百迭裙的褶皱里掩着大好风光,秋风拂过,串联起鱼戏莲间,一春俱在裙上。而破坏这好心情的,是推门而入的鸾凤,见她罩一件月白姜黄压边儿对襟断褂、暗红匀印枯黄五菱花儿石榴裙,百合髻鬓边簪一朵绒边儿银杏叶钿璎,通身颜色相得益彰。她歪身提一个象牙镂空食盒,抬眉一间明珠,刹那笑得知礼知节,“大奶奶这么早就起来了?我才从厨房拿了早饭来,大奶奶进去用饭吧。”“呀,怎么劳烦你?”明珠赶着伸手去接,又愧又恼,“大清早的就让你跑一趟,我心里真是过不去。你歇着吧,你瞧她们都没来呢。”银杏黄钿璎细微闪过,鸾凤侧身,“大奶奶是主子,怎么能让您来呢?我管不上她们,只管好自个儿,奶奶进屋吧。”几个碗碟在圆桌上摆开,有什锦珍珠汤、清水玉白菜、香煎豆腐、清炖鲈鱼、马蹄羹,瞧得明珠瞠目结舌,“这都是你自个儿做的?”“哪能呢?”鸾凤将食盒搁置一旁,将宋知濯推至案前,一面各盛一碗马蹄羹,一面笑谈,“原是厨房里那些没规矩的厨娘瞧大奶奶是菩萨心肠,便故意使坏叫您自个儿烧饭。这原该是她们的活计,我去了,只把我娘摆出来吓唬吓唬她们,她们可不就尽心尽力了?”她果然亲自端了碗喂起宋知濯,倒将明珠闲在一边。只好也捧起饭碗自己吃,斜眼一望便摆出个纯真明朗的笑,和她闲话儿,模样倒似真把这鸾凤当做一等一的贤人。恰逢院外又有人推门而入,不是别个,正是青莲与小月过来,院门甫开,即听见满院儿里莺唱花间,好一阵欢声笑语。那音调悠缓迟意,调笑似哪家两个亲姐妹,亲密无间。青莲暗斜一眼小月,瞧她面色无疑,便讥出一声儿,“你瞧,这才来几日呀,就把主子们哄得那样儿高兴,到底是府里的老人儿,比咱们都强上许多。”那声音宛若争锋,眼里乜些些朝窗户里头瞧着,倒引得小月也起了好奇,随口一问,“这是谁啊,怎么说她是府里的老人儿?既是老人,为何我又没见过?”“你不知道她也没甚奇怪的,”青莲引着她往亭子里做下,指挥着后头进来的小丫鬟们将院儿内的残枝败叶收拾一番,“那儿,对,还有那头,美人樱底下的落叶就随它去,正好融到土里作养分,捯饬月季仔细些,扎了手可别哭啊……。”吩咐下来,踅身对着小月,“你来的日子短,况且又不往太夫人院儿里去,自然没见过。鸾凤是太夫人院儿里长大的,是荃妈妈的亲女儿,你瞧,这巴结的功夫尽得真传啊!”闻言,小月心中荡起无限爱恨情仇,轻蹙柳眉,抬首而望,“荃妈妈的女儿?哦,原来是她。”说起来,还有一段往事在里头。当年张氏才一嫁进来,便瞧出她娘心念国公爷,踅折绕转之后寻了个缘由将她随意打发出去配了个酒囊饭袋子。尔后又有荃妈妈从中作梗,撺掇着那男人打她骂她,日子久了,打出来个病残之躯,硬拖到小月出生才咽气。静默中,青莲将她的神态一一描来,果然瞧见里头诡波云涌,眉头分明冷蜇蜇绞一股恨作丝线,她心内只道“果不其然”,面上端出乐祸之态,“咱们和她不同,你无根基,自然将你派到这里,我是一直在这院儿伺候,挣死也逃不出去,可她原有些势,怎么也到这里来?也不知太夫人怎么想的,派她来伺候咱们少爷,岂不是永无出头之日了?”正巧里用完饭,鸾凤垮着食盒转外间出来,睇见二人,也是恭顺有礼,“青莲姐姐这么早就过来了?我才伺候爷奶奶们用晚饭,先去将碗碟放了再来,姐姐有什么活儿计只管吩咐我,只当我小丫头子使唤吧。”青莲笑迎起来,扯了小月指给她,“这是小月姐姐,我若不在时你只管找她一样的。”“小月姐姐好,”鸾凤顺势福身,笑得眉眼齐聚,“我初来,望二位姐姐照拂一二。”观她和善有礼,倒和荃妈妈是两副派头,青莲暗中退步抽身,只将场面交予她二人。一退,自有一进,小月凛凛迎上来,背后的仇恶唯有青莲可察,面上却也和善的笑,朝她臂上的食盒瞥一眼,“这院儿里一直是大奶奶自个儿烧饭,难不成今儿是你烧的,真是为难你了,年纪轻轻的要做这些打杂的活计。”那鸾凤与她不相识,因上一辈那段前缘不大体面,还引得国公爷同太夫人治了几天气,又怕别个说太夫人容不得人,如此她倒没听荃妈妈说起过小月,眼下只将心眼儿略略下沉,上浮天真,“我哪里会烧饭呐,是我叫厨娘做的,没得再叫大奶奶一个人操劳了,我能分担些只是一些。”只瞧亭子里小月歪一下嘴角,算是应她,仍踅回去纳她的鞋底,三方这一交回,各自心里像是都有了数,短谈之后,只等小丫头子收拾完院子,便各人沉吟着心事忙开。时下一过,月芽似钩,渐至肿秋。府中有条银杏夹道,现已遍布金黄、独自寂寞。满目金黄里骤然落了个身影,一袭月白凤尾裙摆扬不尽的嫣红木槿花儿,谨慎的步调里透着丝丝欢愉,欢愉间洒下一缕春风得意。想来是心情大好,她伸手接了一片正巧潲来的银杏,捏在指尖转着,一路行至轻纱院落。探脑一瞧,真是事事顺心,恰逢慧芳不在。烟兰两眼霎时眯起成缝,直往宋知书院儿里钻。那一个正歪在榻上看书,支一条腿,靴子尖儿一起一落,像是在盘复不知从哪个销金窟里听来的小曲儿。听见动静儿,他垂下手一瞧,“你怎么来了?仿佛听说你病了啊?”“我是病了,”烟兰伸手拉他起来,将软娇娇的身子斜倚进他怀里,双唇撅出个妍丽与得意,“现在又好了。”搂着温玉在怀,只将方才锁读的诗书尽抛云外,“什么病啊,两三个月了才见好?”争如这多情,占得人间,千娇百媚1,可这多情未必就是真心,不过是他随手捏来一句闲话,却得她感激涕零,竟然眼兜两汪痴心水,从袖里抖出一张纸来给他瞧,“你看这病得巧不巧?这个病,倒是将我心治好了。自打慧芳姐回来后,你就再没找过我,我心里想着你既不找我,我就仍把你放到心底,老老实实做我的丫鬟。谁知,这一病,我也不得不来找你了。”细瞧来,那纸上,端的是风月结果、玉兰生根,将宋知书瞧得一楞,“你有身子了?什么时候的事儿?”眼中只见惊不见喜,叫烟兰的心直坠一层,她也拿不定主意了,只胆怯地望住他,“就我之前吃不下饭,我只当是天气炎热没有胃口,后来又有一个月月信不来,我便辞回家养病,谁知上个月还是没来,我便偷偷找了大夫来瞧,大夫诊脉说是有了身子。我的二少爷,你到底是高兴还是不高兴呀?”“高兴,自然是高兴!”宋知书再瞧那宣纸,这才徐徐笑起来。心里似乎将苦辣酸甜都揉在一处,揉出一个不幸之幸出来,他匆忙朝烟兰瞥一眼,又回到纸上,“我要赏你,你想要什么只管说来,金银珠宝、钗环头面,我都给你!”“真的?”烟兰霎时环住他的脖子,献出一生的无怨无悔,“我既不要金也不要银,我就要光明正大的同你在一起!”刹那,那张玉兰初开的脸上落魄无限,“你不知道,自打慧芳姐回来以后,我想来瞧你也不敢,生怕她晓得什么,二奶奶虽然不怪我,可叫她晓得了,只怕比二奶奶还不能容我呢。你是晓得她那性子的,头先能将娇容的脸给毁了,难道还能对我手下留情?”这张诊书无疑是宋知书心头的定海神针,他只顾着高兴了,哪里还顾得上许多,承诺譬如西风,张口就来,“改明儿我就抬你做姨娘,你放心。你这会子且去,我到二奶奶屋里去同她报喜。”烟兰自然是高兴的,从他怀里旋裙起身,连连望他多眼,将毕生喜乐都呈现在这些眼中,“那我先去了,明儿我就回来伺候了,你问准二奶奶,想必以她的度量,一定是能答应的,我明儿来听你的好信儿!”她方游廊至下,宋知书便理了衣摆起身,将胸前垂带春风得意地撩至脑后,换上平日面容,绕了门往隔壁屋里去。屋里,楚含丹正在摆弄一只和田玉冷香炉,手上捉一支镏金长柄铜香压,有一下没一下的压着香灰,听见他轻浮的步子,连眼都不曾抬,“这是在哪里又折了什么野香兰,高兴成这样儿?”宋知书也不气,叫来夜合煎茶,手折进牙白银如意纹的袖中抖出个什么,往案上推至她眼底,“二奶奶瞧瞧,烟兰这丫头是有福气的,才一遭就有身孕,那肚子是不是比你的争气?喏,眼下你也不肖惧了,不管是谁生的,都是你我的孩子,你也就用不着听别人的闲言碎语了!”每每两厢交逐中,他总是这样,说的话儿真假参半,生怕别个知道他心里到底如何。这自然就惹得楚含丹只信自个儿愿意信的部分,只当他是挖苦自己。然而她才不是惧,耐心压好冷香灰,握着香压往炉璧上轻轻一磕,“叮叮叮”好几声尖利脆响,如她的心,又冷又硬,“那好啊,我这里先恭喜二少爷了。既如此,怎么好再叫人家做个丫鬟,我做主,抬她做姨娘吧,二少爷,我能做得了这个主吧?”“自然能,”眼落那香炉,里头平整冷灰,可不也恰如宋知书的心,伶仃粉碎。或许秋来,他觉得他也似风中凋零的落叶,有道不明的辛酸,那辛酸涌至鼻尖,苦涩涟涟,“我就知二奶奶好贤惠,所以已先许给她了,她头一遭跟了我,也算清白,不似那等牵三挂四的人。请二奶奶一定郑重些,该有的礼节一定要有,别叫她受了委屈去,倒叫人瞧她不起。”所谓“牵三挂四”可不是暗指自个儿嘛,楚含丹轻哼一笑,并不想与他的若有所指争辩,只因在这一眼看不见边境的府邸、望不到尽头的人生里,她心里渐渐只余下这一个“光明正大”。她手里换上莲花模,另一首舀了香灰往里填,不见唇齿,只见其头上凤吐珍珠的金步摇随她的笑在荡漾,“真是难得,二少爷也对人用起心来。只管放心,我虽头一遭办这种事儿,多问问婆子们规矩就是。”————————1宋 柳永《玉女摇仙佩·佳人》43.暗算两方算计除凤。香烟袅袅, 隔着淡薄烟雾,宋知书将眼直望过去,好似望住半生羁绊。轻霭对面, 有“哐当”一声, 楚含丹懒懒丢下香箸在案, 迎面朝他瞧过来,“二少爷要抬烟兰做姨娘, 也是应当,我自然是应的。只是慧芳那头怎么说?人家跟你这样久,虽无功劳也有苦劳啊, 就叫她眼巴巴这么看着?”宋知书将茶一饮而尽, 扶案起身, “二奶奶未免也贤惠了过了头,慧芳不用你操心,我自会赏些头面首饰安抚她。”话儿虽这样说,可他到底是甩手就不管的人,撂下这话出了这门的当头就抛往脑后了。要扶上烟兰, 只不过是因她怀有身孕, 想拿这孩子堵堵太夫人的嘴,没得叫她老人家看楚含丹七八个月无孕之身心里总是不爽快。他这厢出去, 夜合忙凑了来收拾茶盏, 迎腰提裙坐上他原来的位置, “小姐, 姑爷要抬举烟兰, 这莫不是个好时机,想那慧芳必定是不服气的,一置气闹起来, 她两个都不安生,岂不是好?怎么你还要提抬举慧芳的事儿来?”“我自然晓得的,”楚含丹拂开香炉,理着霞彩栀子花儿娇纱裙盖了脚面,前凑两分,“我先问问他心头是个什么主意,我自己心头才有数不是?你瞧,他既然这样说了,我们也只管找慧芳过来略激一激她。你去瞧瞧她在外头没有,若在,叫她到我屋里一趟。”替她撩过一缕碎发,夜合临窗望去,在院中淡扫一眼,未瞧见慧芳身影,“好像说是打水去了,恐怕还没回来呢,若她在,那烟兰还能这么轻巧进到姑爷房里?”二人乜笑一阵,默契地将眼着落于外头幔纱扬舞。眼看日子一天凉过一天,而美人脚上的软缎鞋直朝前路奔着,离春越来越远。老井边儿上,慧芳才打上来一桶水,和另一个丫鬟担着一路晃荡而去。一不留神,溅出一片水花儿湿了裙面,引得她朝那丫鬟恶骂几句,“你是没长眼呐?要你干什么使的?针织女红一概不会,连做点子使蛮力的活计都笨手笨脚的!”那丫鬟赶着赔罪,颔首间又溅出来一片,气的慧芳“啪”一下摔了担子,水直往石阶下头泼流去,“真是个没用的东西!没长眼就罢了,连胳膊也没长不成?既然无用,不如剁了去!看我回去不打你几板子!”将那小丫头子骂得跪倒在乱石阶之下,她这得了意,旋腰扬长而去。赶不上,撤下秋裙换新妆,便有冬恨夺路来。她正往屋里去呢,才绕过小池到游廊,便听见夜合立于屋前软软招手喊她,“慧芳、慧芳,你来……。”游丝软带的一双手招魂儿似的捕了人去,方进了屋子,即见楚含丹在软塌上歪着斜目过来,这一瞧倒如惊梦似的将她惊坐起,“呀,你这裙子怎么失了一大片儿?还不赶着先去换了来,仔细贴在身上着凉。”软一调、硬一调,将关怀里的嗔怪之意浮于言表,惹得慧芳不好意思起来,牵着裙儿过去,“没什么要紧的,不过沾了些水,二奶奶叫我可不敢耽误了,您有什么吩咐的?”楚含丹敛起笑,招手叫她对坐过来,将那张澄心纸推到她面前,“你瞧,可是正事儿不是?你我都是无用之人,这么久了也不见个动静儿。你瞧人家烟兰,不声不响的就珠胎暗结。今儿她拿了这诊书去找你那位爷,倒是没说别的,只说要二少爷光明正大、敲锣打鼓地迎她来做姨娘。你二少爷又拿着来和我说,我还能如何?自然是应下了,又想起你来,到底你也是二少爷身边儿的人,这等事儿还是要知会你一声的。”那慧芳一面听着,一面将纸上的字细细瞧来,字字句句,好不锥心,越瞧到后头,脸上只若数九寒天,刮不尽的烈烈冬风。半晌,她才从纸上抬头,抖着下巴,“您就应下了?”“啊,我只得应下啊。”楚含丹只将万不得已化为一声凄叹,“你也是知道的,我从进到这里开始也有七八个月了,肚子一直不见响动,太夫人对我早已颇有微词,我也是抬不起头来,如今有了这事儿,我还能不答应不成?别说是我理亏,就算是我膝下有个一男半女,男人家纳妾,我这个为妻的还能驳他不成?”慧芳眼珠子早已滴溜溜转了一阵,待她说完,立时便挺直了腰枝有理有据地说来,“我的奶奶,我们那糊涂爷不明事儿,可您是最最聪慧的人,真就由得她说不成?哪里知道她是从哪里抄了这张笺子来,何况既无您和太夫人的示意她便能明目张胆的将那糊涂爷勾引了去,怎知她就是行为检点的?即便是有了这胎,也不知是哪里的野种呢!”言至此,楚含丹亦低眉忖度一会子,适才恍过来,“你说得也有理,若果真二少爷的,自然亏待不了她,若不是……,是我糊涂了,这种事儿,还是应当慎重些。”她将软唇一咬,咬出千百个为难,“只是这事儿若我去劝了,你们那二少爷恐怕不领情,未必不会反将我视作那等妒妇,我倒不好去说了。慧芳,不如你替我操这个心,去劝劝他再请大夫来瞧过。”得偿所愿后,慧芳将那笺子折了放入怀中,髻上两枚金樱小钿对日照着,一晃眼,便有伶俐一笑,“二奶奶放心,我尽心去劝,就算不为二奶奶,也是为我们爷。”楚含丹抬脚下榻,亲自起身送她半步,盼她这一去,即能有死有伤,无论伤的是哪一个,她自己都是稳收渔翁之利的那一方。晚秋天,一霎微雨洒庭轩。槛菊萧疏,井梧零乱,惹残烟1。这微雨只将寸草润了一遍,倒未及入土,故而体健之人是连伞也不必撑的。小月最深信自己福大命大,见其一路行来,沾湿浅纱一层,凉悠悠熨贴在身上,倒将她心头的恨浇息一寸,只于渣滓下沉后上浮的冷静。至一院前,只见梧桐成毯,她踏了焦黄枯叶,“嗑哧嗑哧”几声折进院中,见得炊烟盘桓,闻得饭后余香。她进了间屋子,里头正有洒扫的厨娘,她朝一个臃肿背影柔喊一声,“赵妈妈。”赵妈妈应声回头,将她上下一扫,眼中不耐烦至极,斜依灶台,扬起不阴不阳的调子,“你来做什么?不是才给你们院儿里装好饭过去?喏,鸾凤前脚刚走。”“我方才在路上瞧见她了。”小月雷打不动,任凭她多少白眼儿,还是笑得可人儿,“我们大奶奶忽然想吃个清抄枸杞芽儿,遣我来要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