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朝即嫁小公爷 第68节
作者:再枯荣      更新:2023-05-16 19:47      字数:8425
  陈情慢表中,周晚棠将绣鞋一跺,就要去拉她,“音书、你在爷面前胡说些什么?赶紧住嘴,这时候扯这些做什么?!”音书犟出自个儿的小臂,反朝宋知濯又跪近一步,仰起的瓜子儿脸上泪迹满布,被榻侧的烛光照得触目惊心。宋知濯的眼仿佛被她的泪光细蜇了一下,些微错开了一些。半刻的岑寂后,音书吞咽一下梗住的喉咙,继续半真半假地说起,“姑娘就是独自安静死在这里,也是个不吭声儿。可我们做丫鬟的心里却替她气,是、我们是说了些不大中听的,挨这顿打也是活该,可总不该把大奶奶脸上的伤也归置到我们头上来。”她将头一侧,瞥过绮帐一眼,“几个姑娘过来时,撩了绮帐姑娘的手臂一看,上头有条细口子,不知是打哪儿划出来的,非说是春莺给划的。大家厮打成一团时,我就瞥见绮帐姑娘由地上摸了个碎瓷片子,要往我们姑娘脸上划,我眼急手快,将她的腰扑抱住,或许就是这时不慎往大奶奶脸上划了过去,到底场面太乱,我也没瞧清,不敢乱说。”“呸!”绮帐听完,撑起腰来就朝她狠啐一口,“你还敢冤枉我?!空口白牙的,就由得你乱说,我……。”“闭嘴!”未听她说完,宋知濯便怒斥一声,将满室伏跪的丫鬟叱得深埋下头。顷刻,他干硬的嗓音又平稳散开,“绮帐,你把袖子撩起来。”明珠心道不好,紧瞧去,果然见那嫩白的小臂上一条狭长的伤口。偏那音书说得有鼻有眼的,明面儿上一口一个“不慎”、“没瞧清”,却又句句合情合理,连她也不知该如何替绮帐辩起。暗里给她递给眼色,想叫她先认个错儿,偏偏她又未瞧见。月沉星移,一霎的沉寂中,倏然听见外头一阵云舄乱杂,原是正屋里已请来太医,正往那边奔去。眺目一瞬,宋知濯又将眼收回来,睨着绮帐。绮帐身上一颤,晓得他动了怒,急火攻心地就将身侧跪着的玉翡一推,“你胡说些什么?!你这张贱嘴,明明是你们主仆先对我们奶奶不敬的!我撕了你这张贱嘴!”“够了!”宋知濯拍案一声,瞪着绮帐,想起平日里这几人便是个没规矩,偶时连自己的话儿都要驳两句,如今早已是没个体统。正想着要拿一个开刀,可余光瞥见明珠,舌尖要将人“打死”的话儿又悬回去,最终冷将众人一瞥,唤来门口候着的管事儿,“将一干人等,统统先给我关到空屋子里去思过,知错了,再一人打二十板子!绮帐与音书二人,身为屋里的大丫鬟,反而带头闹事儿,理当重罚,将她二人各打三十板子!”言讫,他拔座起身,独自踅出屋去。管事儿的遂带了几个小厮进来,将丫鬟们押走。明珠骤听三十板子,心内惴惴,急上前去拽了绮帐的手,“你别怕,啊,好好儿的捱一夜,你们都别怕啊。等夜里我替你们说说好话儿,别怕啊……。”一干人等被押了下去,狼藉一片的屋内,只剩了她与周晚棠。映着四壁蕙炷半销,明珠远远将她望住,见她肿面啼红、残髻缭发,却迤然自立,姿姿身段半点儿不见落魄。一阵凉风袭堂,刮卷了喧耳夏夜,明珠倏然打一个寒颤,只觉那些蜡烛,都似兽的眼,正瞪着她,要将她拆肉分骨。静默中,周晚棠轻言细语地走近,脸上半明半昧地挂起一个笑,“姨娘不是赶着要去求爷?这会子快去吧,闹这一夜,我也乏了,要歇息了,就不送姨娘出去了。”驻足一瞬,明珠深望她一眼,最终旋裙而去。整个蜿蜒长廊悬满了绢丝灯笼,将夜照得通亮。丫鬟们端着鎏金铜盆来来往往,纷杂错履中,明珠梭巡一圈儿,未找见宋知濯。但看那一壁满月的棂心窗内人影繁复,也未知童釉瞳的伤势如何。正是焦心,只见明安不知由哪里跑来,行了一礼,“少爷在里头呢,他这里且得有一会儿,叫奶奶不必等,先回去睡。”明珠楞听一瞬,茫然无措地将头点一点,“成,要是大奶奶的伤没事儿了,你叫人去报我一声儿。”这一去,纷花错影里,自有人秉灯照明,她的心却像是坠在一潭浑水里,摸不见瞧不见一缕光,如一只闷头飞鸟,不知是哪片云困住了自己,细思细想,她只能想到周晚棠。俯观片片绿瓦,在月下更加漆黑,偶有星火烛光,却不足以能将夜照亮。长巷中,有一盏灯丝飘摇,款款地飘入另一座院内。院中蛙鸣更甚,围着那一池寂水。各处已歇,唯独宋知书的屋内传下来琵琶莺动,娇娇软软地未知又是何处觅来的佳人。夜合展目朝上遥望一眼,细若不闻地叹一声,吹灭了手上的灯笼,踅入北廊,推开屋门又轻声楔上,旋到榻上将所见所闻缕述綦详。轻柔如风的,是楚含丹媚迭迭的一笑,摇着一把凤冠琵琶山雀图的纨扇,“这下可有得大奶奶忙了,这一夜,又要惦记她那些丫头,又要思郎君不归,只怕难以入眠吧?哼哼……,她也有今日。”“小姐,”夜合自倒一盏水饮下,又吞咽不迭地坐回来,“我瞧这周晚棠倒比那童釉瞳聪明些,只是大少爷虽动了气,到底也顾及了大奶奶的脸面,没有重罚,不过是让打丫鬟们几板子,皮肉之痛而已。别人倒也罢了,唯有那绮帐,我不消气!白日里听见她说什么‘贴补娘家’之类的话儿,分明就是含沙射影的说咱们!我就想去同她争论争论的,偏小姐拦着我!”迎着风烛,楚含丹的笑意愈发见冷,打扇的手一住,“我瞧那周晚棠虽有些心计,却还是不晓得宋知濯的心眼儿到底有多偏,将那些丫鬟打一顿,不过是面上瞧着公允罢了。你来,”她将几个兰指勾一勾,勾得夜合贴近半寸,“将我让你买来的那‘归魂散’交给看押的小厮,叫他寻个时机给绮帐吃下,届时死在那里,谁知道她是体虚让板子给打死的、还是给药死的?”“你前些日子让我买那药,就是预备今儿的?”“我哪有那样料事如神?”楚含丹嗔她一眼,直起纤腰,“我不过是备着,想借着周晚棠的手整治整治那童釉瞳,好叫宋知濯吃不了兜着走,谁知竟然出了这么档子事儿,既然童釉瞳受了伤,我也不必费心了。就用这药助那周晚棠一臂,绮帐这丫头被宋知濯下的令给打死了,你说大奶奶能不跟他急眼?”纱窗吹进来细细绵绵的风,拂开她慧明的笑脸。夜合久而过后,将头点一点,另点上一盏八角宫灯,犹豫着终是递到她手上,“这么晚了,小姐真要到三爷那边儿去?这会子急什么呢?明儿天亮了再去不迟啊。”她接过湘妃竹的挑杆儿,摇着扇,“明儿三爷一大早就要到礼部去的,我还是现在去,否则依童釉瞳那性子,又要哑巴吃黄连——有苦自个儿咽。你留下,警醒着点儿,一会儿好替我开门的。”夜合送她出去,直至院门处,吱呀将一扇门缓缓拉开,与上廊屋内隐约传出的丝竹檀板之声,形成了参差错开的两片天地。短暂的烛光一转,照见窗户上一双鬼祟之眼,又重归黑暗。夏花盛遍,红蝉夜歇,八面绢丝素裹的火烛一飘,就飘到了另一座院。室内寂静,只闻铜壶滴漏,宋知远罩一件玄锦寝衣,将藕裙檀粉的楚含丹迎至榻上。鸦静一瞬,榻案的烛光照着他尚且少年的轮廓,硬朗中略带细腻的温柔,可嗓音却如旷野久寂的风一样苍凉,“二嫂三更半夜的前来,是有什么急事儿吗?”楚含丹障帕轻笑,一对眼踅出欣喜的光,像两颗盛碎的颣玭,“今儿夜里可是出了大事儿,那童府的大千金被明珠的丫鬟打伤了,一群人将那千凤居闹得个沸反盈天。我想,这正是个好时机,三爷,你叫人传话儿到童府去,只等童大人与皇后娘娘怪罪下来,可看宋知濯如何开交。”他倏而将半酲的眼大睁,横对过来,“明珠没事儿吧?”“你急什么?”楚含丹面上的欣喜渐褪,拂一拂裙面粘带的花泥,睐他一眼,“你放心,不过是丫鬟们打架,还打不到她头上去,她可比那童釉瞳聪明多了,用不着你挂心。我倒要问你,陶大人那边,可怎么样儿了?”闻听明珠无碍,他便恢复了一贯的笑,“我只是将他略微试探了一下,他便满腹怨言,说他自个儿胸有韬略、是大哥不识货,对大哥早就是心有不满。他倒知晓一事儿,大哥为贺儃王生辰,将先太子所绘的一幅‘金龙图’找来送他做贺礼……。”他将眼远眺到对面壁上,仿佛透过墙已见得圆满的未来,心满意足地笑出轻声,“我要他过些时日拟了折子将此事说予圣上,圣上最是疑心。当初圣上登基,先太子的老部下们没少替圣上正名,他们会替圣上正名,全是因儃王之故,圣上心里有数,所以才不过封了他赵合营一个闲王做做,毕竟忌他党羽众多。如今要是知道掌管天下兵马的大哥送了儃王那幅画儿,哼……,不知会做何深想。”好半晌,楚含丹捉裙起身,重秉灯笼,回眸一笑,“我不懂这些弯弯绕绕的政事儿,但我懂一个道理,这船要翻,必不是被某个重物压垮的,一定是一点、一点的垒成的一个千斤坠。三爷记住,我和你的心是一样的,都是要宋知濯死!三爷依我,派人到童府去散个话儿吧,我就不叨扰了。”107.未归阴云渐起远山含烟, 昙花一瞬乍现,凋敝后,仍是长长的夜。幢幢人影如幻, 终于渐散渐尽, 只有一幽芳心, 独坐一隅。满室狼藉皆不见,丫鬟们已经收拾干净沾了血迹的绢子、枕头、被褥, 又端来一碗新药。童釉瞳盘在两片檀色重影的绡帐内,拿了手边一把长柄镀金铜镜,只瞧见自个儿右边腮已肿得半高, 略微偏头后, 一条弯长的伤口就露了出来, 上头涂抹了一层白色的膏子,与血迹融在一起,瞧起来颇有些令人倒胃。自照一瞬,眼泪又由她一片绿海中滚出。玉翡正由帘下踅入,一瞧, 火急火燎地就抽了帕子坐在床沿上替她蘸泪, “快别哭了,太医不是说了麽, 只要好生将养, 不一定会留疤的。你瞧你这一夜泪珠子不断的, 觉也不睡, 可有好生将养的样子啊?”泪似长雨, 只是个蘸不尽,哭得她心紧,温情的眼渐渐凝出狠色, “都是那起子小贱人造的!打他们二三十板子,真算便宜她们了!还不是爷心软,只顾着那个狐媚子,竟然将那群小贱人不作重罚。哼,等我明儿派人传话回府里去,老爷再同皇后娘娘通个气儿,爷就是想轻绕也不能够!”“不行、”童釉瞳登时丢了镜,一把将她攥住,一只素腕揉了全身力气,“你不许去告诉父亲、也不许叫姨妈晓得!她们、她们也是无心的,还要叫知濯哥哥怎么罚呀?难道将人都杀了不成?”“怎么就不该杀?那群没王法的贱人、就是杀一千次一万次也不足惜!”人一急,泪更是泉涌而出,将她一个手晃一晃,“玉翡姐,求你了,你不要去告诉爹爹!姨妈要是晓得了,是要责难知濯哥哥的。这、这是我们家里的事儿嘛,做什么要闹得人尽皆知的?”二人相缠不下,良久,玉翡重泄一口气,浩远地飘至帘外。宋知濯听闻至此,只觉心头重重的压下来什么——是三千风情月账。原以为,这门婚事实非他所求,便能问心无愧的将这位一厢情愿的少女冷落在这华门之内,一门心思地爱他之所爱,并不亏欠谁。如今方知,情债难偿,无所计量,由她痴心付诸那一刻起,他便欠下了她,但他还不起,只能于心有愧。他清一清干涩的嗓子,踅入卧房,二人惊见他,一个慌着行礼退下,一位盘在床上踞蹐无措。岑岑寂静后,童釉瞳心乱如麻,一刻泪珠卡在眼眶,兜兜转转,最终落下。抬起泪涔涔的眼,见宋知濯正静瞧着自个儿,她更加慌乱,忙将头垂下,让青丝坠到胸前,刻意障掩了她半张脸,“……知濯哥哥,你怎么又回来了?我没事儿了、你快回去歇息吧,明儿不是还要上朝吗?”足够令她一颗心狂乱的一瞬寂静后,他抬起半截白茶银丝竹叶花的衣袖,拂过她腮边的一片发,正要细窥,却被童釉瞳后仰着避开。盯着他悬空的一只大手,她又下一泪,嗓音如被雨烟侵袭,湿润不清,“你别看,丑的很。”言讫,小心去窥看他的神色,她原以为,会是嫌弃、或是避忌。可泪眼迷蒙中,她望见他轻柔地一笑,“分妆间浅靥,绕脸傅斜红1。”他执起薄锦被上的镜子,递给她,“宫姬薛夜来腮边有伤,却引得其余宫女纷纷效仿。你国色天香,一点瑕疵反而平添风韵,怕什么?”大概是他面上没有惯常的客套疏离、眼中不再有若即若离的冷漠,难得温情如许。引得童釉瞳一片芳心、反生寥落,只觉周遭的光像是万家灯火,她看得见,却摸不着的一种温暖。她仍旧垂着头,连眼也跟着一并垂下,一个软白的手抠紧了被面,“那你怎的、怎的不喜欢我呢?好像就连多一眼都不愿意瞧我似的……。”满室里回荡着宋知濯无奈的叹笑,“你还小,你不懂,许多东西是有限的。”他渐将神色郑重起来,与她对望,“……瞳儿,作为你的丈夫,我只能尽我所能给你锦衣玉食,你想要什么名贵的东西我都可以想法子满足你。我一直不来,是因为你想要的——例如我的心,我给不了你,我早将它给了明珠。我很抱歉,今天令你受这样重的伤害,但我可以不偏不倚地说,明珠她并不想伤害你,这只是个意外。所以,你能原谅她吗?当然了,你可以恨,但请你来恨我吧,弄成这样,我难辞其咎。”恨他?不,童釉瞳连那些小小的酸楚埋怨也是因为爱他。她爱他,由他目不斜视的对自己挪开的第一眼起,她就爱他了,或者说,正是因为他对明珠的深情才使她爱上他的。故而即便他坐在这里是为了替明珠说话儿,即便这个事实让童釉瞳感觉自己又受到一次重创。无限的酸楚涌上,再次汇成眼泪连坠而下,晕开了背上葡萄连枝的暗花儿,她毫无心计的头脑在这一霎,只能拿捏着这一点儿来祈求他。嫉妒梗咽了她的喉咙,声音溃不成言,“我、我本来就、就不怪她的,我知道、跟她无关。”她长抽一下鼻翼,渐渐稳住生息,掬出一捧梨花带雨的笑,“知濯哥哥,你放心,我保证不往外说这件事儿。……今儿这样晚了,你瞧天都快亮了,你就这里睡吧。”满月棂心窗外,月已西悬,火烛业已残烬,映着她泪红的眼,犹如晚照下的绿水,清澈地将宋知濯困住。他有些挪不开脚,良心喟尔一落,就将他整个人由折背椅上落到了床沿,拇指拨开了她满脸的泪珠,“也罢,不折腾了,也睡不了多久,我就在这里躺一会儿。”童釉瞳的心骤然由谷底浮到碧空,漾起春波一片,真正开怀地笑起来,仍旧泪眼婆娑,“真的?”未及他答,她先将自个儿用的一个八角鸳鸯枕挪到里头,将里头那个扯出。望着并对一世的两个枕头,眼波仿佛升起满天的欢喜,“知濯哥哥你放心,我睡觉很乖的,一点儿也不闹!”旋即久候的丫鬟上来,替宋知濯解了衣,将一盏盏烛火熄灭。留下一片清霜的月光。直到宋知濯的呼吸渐重,童釉瞳方侧翻了身将他模糊的半脸睇住,一刻也不曾错开地将他寸寸细窥。他高高立起的山根像她终于攀上的山顶,使她重新燃起新婚之夜的那种欣喜。她终于等来了他——迟来了几个月的圆满,尽管他的心暂时不在这里也没关系,她还能等、总能等到的,她相信,今夜,他不就将温柔的笑脸转向自己了吗?而长久拥有这笑脸的人,却彻夜难眠。好容易熬到了天际渐踅出昏昏暗暗的蓝时,明珠便爬起床来。连着一夜,她脑子里混沌想着的是五六个水灵灵的小姑娘,花纇一样的年纪,不该挨那几十条棍棒,尤是想到她们是为自个儿而挨打,更叫她心绪难宁。很快,青莲领着侍婵侍双二人端水进来替她梳洗,替她换上一件孔雀蓝羽纱百迭裙,天水碧绉纱对襟褂,乌蛮髻上散缀着几颗猫眼大的绿松石,宛如即将升起的一片幽蓝碧空。哒哒在她脚边打转,尾巴扇动晨间微凉的风,搅得她心湖不平,便抬了月白缀珍珠的软缎鞋往它屁股上轻轻一踢,“走开走开、我心里正烦着呢,到边上玩儿去。”金鸭香炉起瑞烟,撩起蝉鸣稀疏,混着青莲一抹冷笑,“还不是你平日里惯的她们!要我说,罚罚也是好的,省得以后愈发的失了体统。平日里呛呛嗓子便罢了,哪有闯到人家屋里去乱打乱砸的?连周晚棠也敢上手打,简直是没个王法,再有童釉瞳那脸,即便不是绮帐错手划的,也是因她而起,打三十板子也是轻绕她了。”一番话儿将侍双侍婵二人说得面露愧色,埋首不语。青莲瞥见,也将她二人一顿训斥,“幸而昨夜是你二人上夜,否则是不是也要跟着去闹一闹啊?你们两个年纪稍大一些,也该多看着她们点!”眺望一眼窗外风清露爽,混沌不明的天色,明珠心头鹘突不断,眉心千结地捧着盏,“姐姐,先别骂她们了,她们原也是为我出气,终究我是祸端。若真就打个板子,也没什么,可我这一夜老是心头跳个不停,总觉着事儿没这样简单。”“你是疑心那周晚棠还有什么后招子?”青莲亦捉裙落到榻上,呷一口侍双奉上的茶。渐起的天色里,隐约吹来恬淡桂香,似乎远不可及。明珠发怔一瞬,眉心缓缓舒开,唇角满是无奈地笑一笑,“我也说不上个所以然,可我就是心神不宁的。”晨风萦走于厅堂,将外间内所有的轻绡幔帐一膨一鼓地撩起,青莲似乎也渐起不安,将盏轻轻搁下,“一会儿少爷过来,你再跟他说说,让他手下留情不就得了?嗨,说起来,他什么不听你的?何况这种小事儿,打过几板子养几天就能好的,你犯不着担心。”“可他……,”明珠的心骤然提起,万语千言,仿似又没有头绪,堵在胸口久转不散,余下的话儿像被截断,没有什么再说的,她终只将头缓缓点点。长亭檐角的青铜铃叮叮摇响,悦耳地换上新的一天,朝阳斜上门窗,透过横纵有序的棂心,洒在这繁织绣锦的一片天地。似乎周而复始,一切如旧,可明珠隐约觉得,有什么正随瞧不见的时光悄然变化。令她们意外的是,宋知濯没有来,只有童釉瞳屋里没有参与昨夜那场恶战的两个小丫鬟在一束金光璀璨中踅入屋内。她们高抬起下巴,宋知濯的逗留不单是鼓舞了那里的女主人,连带着一伙丫鬟也春光满面,“颜姨娘,爷说不过来了,吩咐我们过来拿朝服,他在那边陪我们奶奶用过饭就径直由出府。”就在那三人怔忪的一刻,小丫鬟又将嗓音拔高,简直有些高不可攀,“还楞着做什么?还不快将爷的衣裳翻出来?我们还赶着拿过去呢!一会儿耽搁时辰,爷怪罪下来,可怨不得我们!”明珠恍觉自个儿是被抛出去的绣球,滴溜溜地在半空打转,三魂七魄飘飘渺渺。直到被这一声震呵惊醒过来,她呆滞的双眼才渐凝起色彩,朝侍双指一指,“去,将宋知濯的衣裳拿给她们。”侍双闻声而动后,她眨眨眼,将面前两个丫鬟凝住,“两位姑娘,昨儿走得急没赶上问,奶奶的伤可有大碍没有?昨儿太医怎么说?”丫鬟将脸一偏,被太阳照出细细的绒毛,像粉粉嫩嫩的红杏,“叫姨娘失望了,太医说我们奶奶的伤只要好好将养,必不会留疤。爷已经往总管房里吩咐下去了,要采买那上好的珍珠细磨成粉给奶奶用,还说‘不管多少银子,务必要将奶奶的伤治好’。今儿一大早,总管房里就将那珍珠粉成罐儿成罐儿的送了来,到底是正经奶奶,别人哪有这个派头呢?”遽然,青莲心头一颤,忆起一段前尘旧梦。一瞬慌乱后,她拂着膝上的裙,瞥那二人一眼,“好好好,你们奶奶既然好,我们奶奶心里也就过得去了。”眼瞧侍双捧着衣物、官帽、短靴等物出来,她忙将一个指端一挑,“快拿了去了吧,少爷难得在你们那儿一日,可仔细服侍。”那二人带着些微尴尬的神色接过一干衣物,将腰徐徐挺起,连着先前的小小跋扈亦被挺起,迎着一轮红澄澄的日头,款步而出,花间的曲折叫她们走成了一部登云梯,一路向上,向上。同时有什么在明珠心里下落,下落,没有个底。她有些心慌地扭过腰,一手搭在榻案上迫切地寻求一个答案,“姐姐,你说,宋知濯是不是怕我要他放了绮帐她们,故而连早饭也不愿回来吃?”青莲亦不得而知,她只得避开她的眼神,恍惚答非所问,“你想想,少爷若是放了她们,怎么同那两位交代?你昨儿不是也说,那些人被咱们屋里的丫鬟打得个鼻青脸肿的,何况童釉瞳脸上还受了伤,叫少爷怎么处?我看呐,还是暂且别提这事儿了,打就打了吧,没得为了一群不懂事的小丫鬟伤了你们夫妻感情。”花满烟叶,阳撒庭轩,逐渐喧闹起的蝉鸣声声中,只有明珠无端的沉默。————————1南北朝 萧纲《乐府三首·其二·艳歌篇十八韵》108.风云阴谋酝酿玉殿初晨, 红蕊满枝,千凤居前所未有的忙碌欢喜,丫鬟们错履繁舄, 端着几个鎏金铜盆由卧房里进进出出。漠然无声地服侍宋知濯童釉瞳二人梳洗、更衣。满室流溢着粉桃新樱的羞涩, 即使他们还没有一个夫妻之实, 仅仅是共榻而眠,也足以令童釉瞳羞红了脸, 低垂着,仿若满头的玎珰钗环是结了满枝的丰硕秋实,其恬喜压得她抬不起头。颊边的伤口不再流血, 泛起一丝酥痒, 直痒到她心头去。她抬手就要去挠, 却被玉翡挡下,“别摸它,你忘了太医怎么说了?”旋即,玉翡又扭过头,望向宋知濯台屏前的身影, 故显亲昵地逗趣, “爷,您瞧瞧奶奶, 小姑娘似的, 半点儿难受也忍不得, 我说她啊、她还嫌我啰嗦, 就当没听见似的, 还是爷说说她吧。”远远地,他将眼瞧过来,又旋身而去, “快出来吃早饭吧,吃过我好上朝去。”童釉瞳乐滋滋一笑,捉裙奔去。长案上摆着排炽羊、五味杏酪鹅、糟琼枝、雪霞羹,朱碟翠碗,琳琅夺目。丫鬟们站守身侧,为二人布菜添羹,周到细致。可宋知濯隐隐有些不习惯,他与明珠用饭时,应明珠的要求,丫鬟们总是退守屋外,各自去玩,通常只有他二人。一厢飞箸掠食,一厢款款交谈,明珠总是说一些琐碎的话儿,譬如哒哒砸碎了一只梅瓶、院里枯死了一株牡丹、她不留心将墨洒在了一堆公文上……,琐碎得好像他们只是一对耕织农忙的平凡夫妻。最终他挥退了身侧的丫鬟,匆匆忙忙用完一顿饭,便在一片林翠喜鸣之声中踏阳而去。阳光倾落在庞大的皇城,将一片宫墙照得巍峨壮丽。这里是权利之巅,它的脚下,满是为此担簦不停的国之栋梁。而宋知濯是位高权重的人群里最年轻的一位,享受着众人或是恭维奉承、或是刻意亲近的交酌。当然,一切会止于宋追惗从马车上下来时。这时候,他忙迎过去,深深叩礼,“给父亲请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