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悲惨原配[快穿] 第85节
作者:大河东流      更新:2023-05-20 03:45      字数:3346
  “我没有调皮。”王光明把他带回来的沙子放到了木凳上面:“夫子看上去有些严肃,今天夫子教我们背了四句百家姓,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冯陈褚卫,蒋沈韩杨。”他一边慢慢的背,一边写下王,陈,孙,李四个字。然后在王字的下面写上光明。这个字间隔很大,笔画顺序也不对,说实话,不好看。但是他娘,他爹他们看着这几个字就跟看一朵盛开的花,舍不得挪开一时半会儿。他们家没有一个人识字。王父看着王字,稀奇的不得了,“原来这就是王啊,看着笔画挺简单的。”他伸出左手,右手在掌心也比划了起来。王光明左看右看,把孙字那个子中的一横加了上去。有些不好意思:“这个我写错了,这个才是对的。”他奶奶笑得合不拢嘴,“好样的,快多练练,你才第一天,把这些都记住了就好了。”王光明点了点头:“夫子说明天教我们怎么拿笔,开始写字,我们今天只是自己在桌子上比划,明天夫子还会检查的。”王父:“要是你被批评啊,夫子不揍你,我也会揍你的。”王光明摸了摸后脑勺点,“爹,你放心吧,我肯定会用心的。”他把自己那只还没用过的毛笔拿出来,用葫芦装了一些水,沾了沾水,就这么在桌子上练起来。一看他这样,其他人都走开了,不打扰他,甚至自己的动作都变轻了,担心影响到他。没多久就到了吃饭的时候,他娘特意给他打了一个鸡蛋,“读书辛苦,补补脑子学得更快一点。”王光明笑着推辞,“我不辛苦,你们才辛苦,我们一起吃。”他主动把鸡蛋平均分了,他不这样做,他们是不会吃的。“我练字不费劲,等我字好看一些,然后我就去抄书,这样子我也能有书可以用了。”王父听到这话沉默了一下,“要不花钱去买一本吧,一本的话也不用多少钱。”王光明摇头:“爹,不用买,买的话太贵了,我抄书就出个笔墨纸费就好了,夫子也没有说让我们准备书,按照老师说的来就好了。”王光明对家里的经济了解,现在他去上学了,本来花费就大了。而且之前他还帮着爹娘一起下地干活,能减轻负担,现在他去学堂,能帮的就有限了。他不能给爹娘带来更大的负担。“一个月后考核,考核后会再分班,到那时候听夫子说还会有考试,等到考试的时候要是我成绩在前三名还会有奖励,爹娘,我会努力的。”他看到了夫子,他也想做夫子那样的人。他娘摸了摸他的头发:“娘相信你,你能做到的。”王光明很努力,是最努力的那一拨人,对夫子布置的功课不打折扣,还加倍努力完成,所以在一个月后考核的时候,他表现优秀,他如愿留在了周夫子所在的这个班。成绩下来了,另外三个班成绩优秀的学生也调拨到了这里来。年纪最小的九岁。哪怕没有明说,但是大家都知道,在这个班的,能学到更多。别的不说,他们的夫子是秀才。因为知府大人,他们有一年的时间,一年以后呢,他们需要在有限的时间里面掌握足够的技能。为了有个更好的未来,他们不敢松懈。这件事也越传越远,但是目前来说只有府城及周边的村子才有这个有这个福利,其他四个县是没有的。他们十分羡慕。什么时候他们那也能有这种免费的学堂?哪怕时间只有一年也好啊。在学堂开启后的第二个月,王光明他们又经历了一次考试,夫子在讲台上面道:“考核不允许作弊,作弊驱逐出学堂,考核过后会评分最高的前三名能够得到奖励,第一名一本书,第二名一块墨,第三名是一支笔。”听到这话,王光明的眼睛就亮了,他要考到第一名!他想要那本书。看着台下众人的兴奋目光,夫子给他们泼了一盆冷水:“刚刚说的是考的好的,考的不好的,累计三次月考都是倒数第一的话,就要从学堂退学。”……大家的注意力基本都在这个免费的学堂上,只有很少一部分人才知道,还有一个女学也招人了,这个学院的院长是知府夫人,不过这个是收费的,而且价格还不便宜。普通老百姓很少有舍得的。这个女学对学生没有身份的要求,不管是士农工商,只要出得起钱,又疼爱女儿,愿意让她多学一些东西的都能送去。自然的,这个消息一传出去,来报名最多的就是商户之女。他们有钱。这个是知府夫人做院长,而且还有其他官宦人家的女儿也在这学院里面学习,要是能够在这里面攀上关系,对他们以后有大大的好处。他们平时为了一个靠山,为了能够安安稳稳做生意,付出了不知多少,还有可能吃暗亏。现在只是把家里的女儿送过去,不仅可以学到东西,还能顺理成章的接触到这些之前根本没有交集的人物。要是跟哪位官宦人家的女儿成了手帕交,等以后她嫁人了,很大可能也是官宦人家,这是一条长远的路。商人没有几个不精明的,这笔账,谁都会算。甄婉婉控制了一下商户人家的比例,择优录取。她不排斥招收商户人家的女孩,出身不能由自己决定,出身也并不能代表一切。不然小姑子现在这样怎么解释?如果她安分守己,就不会有现如今的他们。或许苏家都不存在了。所以商人之女,没问题,只是数量不能太多,不然比较保守的官宦人家就不允许自己的女儿来了。士农工商,虽然有钱的商户人家生活水平并不差,但是在整个社会层面上来说,他们的地位是十分低下的,有着这样那样的限制。任是再有钱也无法跨越这鸿沟,没有人抓是好的,但要是有人想要抓的话,满头的小辫子到处都是。在第一次月考出成绩的时候,苏荞初和苏良初在一个学堂里,看着夫子给分数最高的学生颁发奖品。夫子含笑鼓励学生继续努力,学生红着眼眶,珍而重之的把书抱在怀里。身上带着补丁的衣服随风飘荡,其他学生眼里有着羡慕和向往,满满都是对书籍的渴望。苏良初慢慢的顺了顺自己的胡子:“主子,这是在撒下星星之火,我已经开始期待他们一年后的样子了。”他在心里默念: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是读书人的崇高理想,不知道有多少人被这句话所鼓舞。主子这个学堂给这些本来应该在土地里挣扎的孩童们提供了另一条更宽广、更顺畅的道路。这些人绝大部分都会在一年后离开学堂,利用在这一年里学到的知识谋职,只有剩下一小部分有天赋,又有毅力和成绩的人,可以继续求学。只要他们成绩好,就会有奖学金,支撑他们继续学下去。哪怕能够得到功名的是百分之一,千分之一,基数在这里,也不会是一个小数。至于说主子被调走,影响不大。为了他的政绩,他也不会贸贸然关了这个学堂的。长此以往,何愁文风不兴?作者有话要说:征求一下大家的意见,下一个世界想看星际,还是看天灾背景?第65章 原配在朝堂拿到了书籍的是王光明,他考了第一。苏荞初看完了,转身离开,苏良初也跟在他的身后一起离开。走在路上,苏良初有些欲言又止。他想问接下来他们做什么。距离三年任期到期时间不长,让他来说,这个时候不用再做别的,只要稳定现在这个局面,就可以了。但是,主子的想法跟他不一样,他也拿不准他会怎么做。苏荞初对接下来没有更多的计划,她手上确实有别的好东西,但是这些东西足够水原府慢慢消化了,过犹不及。暂时先留着。想到刚到手不久的天然橡胶,苏荞初的眼睛就弯了弯。在古代用橡胶给自己做了一双水鞋,这个感觉还真是奇妙啊。接下来难道什么都不做?也不是,要查缺补漏,也要跟她的接任者做一个三年计划了。如果没有意外的话,她从水原府调走之后,接任的就是钟同知。他没有什么积极的改革心,他的性格适合接下他的摊子,按照定下的路继续往前走。如果接任者是个一心想要冒头的,就不适合,因为他会改造,加上自己的想法,那样很容易就有差错,钟同知稳,这个稳在这种情况下就是一个很大的优势。所以她会成为他的举荐人。苏荞初也不想自己费了这些时间和精力,最后却因为接任者的问题功亏一篑。她回去没多久,苏子君就带着功课来问了。他有专门的老师请到府邸里面教导他,不过这老师是举人功名,自然没有进士的学问高深,有些地方他不懂,问了老师之后还是觉得不太理解,他就会来问问苏荞初。苏荞初回答了他的问题,他就乖乖的回去了。从某方面来说,子君和怡君这两个孩子都很省心,自动自觉的去做应该做的事。任命下来的时候,很快传开,没多久就有老百姓不约而同的聚集到了府衙门口。“知府大人,我们不舍得你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