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供销社一枝花 第35节
作者:夏端      更新:2023-05-21 01:05      字数:3717
  沈白露转身憋了憋笑,怼人果然很爽……也好,不让她看看自己的厉害,她非得天天使唤自己不可。李孝红悄悄地对沈白露竖起大拇指,也回了句:“雪梅,差不多行了,人家露露也是有对象的人,你这样说是给军人同志抹黑。怎么说也应该是你劝你家那口子不要惦记着别的姑娘,我可是听多了妻子怀孕期间去偷腥的例子。”邓雪梅脸色一黑,气气地道:“好了好了,快帮我搬走吧。”第37章 看热闹不嫌事大看热闹不嫌事大邓雪梅的物品先搬过去, 但是人暂时住在家里,等二人下周登记结婚摆了酒,成了合法夫妻再住一起。宿舍里没有了时刻抬杠、挖苦、嘲讽的人, 大家说话都放开了许多, 氛围变得越来越和谐友爱。她在上班时panpan放话说:“出嫁的时候, 我可不管, 三转一响,必须都要到位。”三转一响,是指自行车、缝纫机、手表、收音机, 沈白露在一旁淡淡地道:“三转一响都是六七十年代流行的,现在当然要与时俱进, 怎么着也要弄台电视机, 还有电风扇, 如果可以, 再弄台电冰箱……”邓雪梅无语地翻了个白眼:“我也就指代一下,电视机肯定要的,已经在想办法弄电视机票了。”王见娣说道:“一台电视机也要两三百块钱呢,你的日子有盼头。”邓雪梅一脸得意。她结婚摆酒那天, 供销社里的大家都要上班,她也一个都没有邀请。只在后来的时候请大家吃了喜糖,买了半斤喜糖,一些瓜子, 装在果盘里, 任由人去拿,也不一个个地端在人家面前请人家吃。态度傲慢,让其他同事觉得她实在不会做人。后来才听那位工商所的黄大姐说,当时男方去迎亲, 又被女方家里要了一笔钱才开的门,两边人差点儿没有当面打起来。为了这些事,罗家姐姐基本没有给邓雪梅好脸色。结婚完毕,邓雪梅还是会来上班,只不过因为是孕妇,有特殊优待,基本上每天都迟到早退,尤其是人不多的时候,她可能上半天就走了。连老好人朱姐都受不了了。“要不说她命好呢,换成咱们当中任何一个人敢这样,岗位早被人顶替了。”朱姐有次在宿舍里说。王见娣却说:“听工商所的人说,为了一些鸡毛蒜皮的事情,邓雪梅与罗华光时常发生争吵,还有之前邓雪梅遭到罗家反对的事,也时常被她挂在嘴边。有一晚,罗华光不想跟孕妇计较,气得去别的男同事宿舍里挤了一宿。”“呀,真的假的,这才搬过去几天啊,就闹得这样不可开交了?”朱姐嘀咕。“就她那副脾气,谁也受不了啊。”李孝红道。*这天,罗华光的母亲从家里带了一些鸡蛋过来,邓雪梅当时正好在食堂吃午饭,王见娣说道:“雪梅,你准婆婆过来了。”邓雪梅态度傲慢地吃了饭,才走出去,连鸡蛋都没有接,只让罗母提着,回宿舍放好。并且最后连饭都没有招呼她吃,就让老人家饿着肚子回村了。罗翠莲有次回家看望父母才知晓此事,气得要死,憋了一肚子火,跟她妈妈说:“你以后也别对她那么好,生出来是个儿子也就算了,要是生出的是女儿,我看也随了她妈一个样。”气冲冲从家里来到公社,先是找了弟弟,止不住训斥道:“我就说这个人不能娶,现在好了,将来注定就是一个慈禧太后,以后的日子还怎么过得下去。”面对指责,罗华光只能抽烟不停。他顾念着邓雪梅的肚子,也不敢对她说重话,怕她一下子撒起泼来,整个工商所都知晓。大约是越想越气,罗翠莲又进了供销社,当面说了邓雪梅两句。“雪梅,老人家好心好意拎着鸡蛋去看你,你怎么说也要对人家好一些,也应该要喊她吃饭吧。”邓雪梅回道:“我哪里知道要招呼她老人家吃饭,她自己又不说,我还以为她还要赶回家做饭给老爷子吃。”罗翠莲:“就算她要赶回家吃饭,你起码也要问一声,这才是应有的礼数,给人家做媳妇,就是这样对待公婆的?”邓雪梅面无表情:“我记下了,下次一定招呼她吃饭……”发生这场小插曲时,大家都在一旁看戏,沈白露甚至还特地远离了一下她们,以免被误伤。罗翠莲说完就走了,邓雪梅气得直捶柜台,老段提醒道:“哎,小邓,不要用力捶,会把玻璃砸碎的。”邓雪梅气愤道:“她是谁啊,仗着自己嫁的人是工商局局长,真把自己当官太太了,这也要管,那也要管。”虽然……但是……朱姐有些劝告意味地说:“雪梅,你年轻,学学这些礼数也不吃亏。”邓雪梅冷哼了一声:“我当然知道这些礼数,但是当初她老人家也根本看不上我,让儿子去找城里的女孩,我对她那么好做什么?那些事情我想想还来气。”“那不都过去了吗?往后还有那么长的日子呢。”“我现在还没过去。”*日子在吵吵嚷嚷中飞速度过,邓雪梅的那些事儿,听多了也腻。知道他们过得不好,就安心了。天气越发寒冷,早上起来,冷霜把草地都冻成一片白色。在这样的天气里,一大早就要爬出被窝可太难了。沈白露现在穿一件打底衣,套两件毛线衣,再穿了一件卡其布做的外套,勉强御寒。有那种老式棉衣,暖是暖和,但是十分笨重,卖东西的时候很不方便。幸好她只在室内工作,时常活动着也不见冷。家在山里,老北风一刮,那才叫真的冷。沈白露前几天回了一趟家,见爷爷天还没亮就起床干活,劝爷爷早上把牛交给时常跟他一起去放牛的人,每月给他两块钱,人家很乐意。毕竟还要养猪,实在太辛苦了。沈爷爷嘴上答应着,但每回还是很早就起床牵牛去放,回来再煮猪潲。沈白露真是无可奈何。呵气成霜,沈白露有些不抗冻,几乎每次都吃了晚饭,收拾一下就钻进被窝里。这晚宿舍里独独只有她一人,其他人都跑去别人家里玩了。万籁俱寂,沈白露格外想念方垒童鞋,就提笔写了满满都是思念之情的信寄过去。她的床刚好对着窗户,透过窗子看出去,又是满天星,明早必然下霜,继而是个大晴天。有感觉的时候,下笔果然如有神助,人也变得富有文艺腔调起来。“此刻夜空繁星满天,光华灿烂,不知今夜的你是否跟我在仰望同一颗星星。”诸如此类,信手拈来。次日沈白露笑眯眯地把信丢进了邮筒,想着等再接到他信的时候,怕是得1982年了。*1982年的1月1日,元旦节。沈白露终于在报纸上看到了传说中的“改革开放后第一个中央一号文件”,仔细阅读,主要内容便是“肯定多种形式的责任制,特别是包干到户、包产到户”。元旦这天是星期五,沈春雨所在的中学有庆祝元旦的文艺汇演,晚上七点,在篮球场上方的一个台子上表演。王见娣闲着无聊,说要去看看,沈白露觉得太冷了,不大想去,被王见娣和李孝红拉着过去了。沈春雨他们班里有两个节目被选上,一个是两位男生模仿的相声,还有一个是几个女生表演的舞蹈。沈春雨在文艺方面没有什么天分,所以只带了小凳子,按班级坐在篮球场上看表演。沈白露没有过去找妹妹,和李孝红等人站在后方,看着台上的同学表演。非常原生态,时常会有忘词的情况,还有的时候信号不好,麦克风不扩音,或者伴奏的音乐磁带卡带……虽然不完美,但是气氛到位,看得人乐乐呵呵。观看的同时,偶尔会走动一下位置,沈白露不知不觉跟李孝红她们分开了。正在看台上的几个小姑娘跳舞时,沈白露总感觉好像有个人在盯着自己看。舞台上有拉电线,挂了几盏灯,但是在靠后的位置,灯光十分黯淡,沈白露隐约知道那人的位置,但是看不清对方的模样。沈白露没有再管舞台上的表演,而是捏了捏手里的手电筒,借着故意转身离开的机会,把灯光照到了对方的身上。那人经由手电筒一照,用手挡了挡手电的光。尽管他的反应十分迅速,沈白露还是认了出来,他就是之前跟妹妹一起遇到过的历史老师宋建国。沈白露还以为是外边进来看学生表演的人,原来是那位历史老师……总感觉怪怪的……还是早点儿回家吧。沈白露找到了李孝红。“红姐,要不我们回家吧。”“这么早,精彩的节目还在后面呢!”王见娣也说:“是啊,这么早回去多没趣,看这些学生的表演多有意思,就快结束了,我们看完再回去吧。”沈白露:……站着又陪她们看了会儿,那道奇怪的目光消失不见,沈白露却百思不得其解。这个老师也太奇怪了吧,难道自己以前见过他?也不是不可能,因为此前会时常来给春雨送菜之类的,说不定在哪里被他看到过。不过他好像很少进供销社,即使去想必也是多去烟酒柜台,所以自己并不认识。沈白露想了许久,也没有想到点子上,台上两个男生在表演相声,在哄笑声中,沈白露继续看热闹。*日子依旧一天天地逝去,沈白露收到了某直男同志寄过来的一封信和一张一百元的汇款单。“快过年了,这点钱给你添置一身新衣裳,买些年货,过个好年吧。”直男的关爱,就是这样朴实、无华,且让人感动。她真的有看中一件新衣裳!上回跟车去县城进货时,在百货商场看中一件暗红色的呢子大衣,试了试,穿在身上的感觉,跟新世纪里穿那些大牌衣服一样。质感完全不同于身上的老棉衣,卡其布外套!当时简直就要流下眼泪。可惜要价不菲,沈白露犹豫了好久,终于还是放下了。现在从方垒寄过来的钱里抠一部分,自己再节约出一部分,应该不算过分吧。辛苦一年呢……也要适当奖励一下自己……不要一直这么苦哈哈。呜呜呜,实在太喜欢那件衣服了。写了封信跟方垒报告,告诉他自己终于决定要“奢侈”这一回……不久后,某直男回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