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供销社一枝花 第36节
作者:夏端      更新:2023-05-21 01:05      字数:3597
  “记得照张相,寄来让我看看你穿上那件衣服有多好看。”第38章 买年货买年货寒冷的空气中, 嗅出了几丝过年的喜庆热闹气息,来赶集的人脸上的笑容比往日更加充盈。沈春雨和沈晓冬放了寒假回家,天寒地冻的, 偶尔还下一场冷雨, 去哪都不方便, 两人在家里一边烤火一边学习, 顺便做做家务事。沈家爷爷时常提及旧社会的穷苦人,要在这个时候清偿欠租欠债,所以过年像过关一样, 而今他老人家早早地开始准备过年的东西。沈白露在家休息的这天,沈爷爷挑了一担糯米谷子去碾米。届时一部分糯米会碾成粉, 用来做油炸面果子。他之前还在放牛的时候, 摘了一些野生的黄栀子, 这种东西在做果子的时候, 用来染色再好不过。另一部分糯米蒸熟,放到石槽里捣成泥状,固定成圆形的饼状,冷却之后变成一块块硬梆梆的糍粑。村头利用流水自动舂糍粑的地方, 大家陆续在排队。冷却好的糯米糍粑要泡在水里防止裂开,吃的时候可以放在炭架上烤成表面焦黄色,外焦里糯,十分香软。猪栏里有两头大白猪, 一头已经在前不久被村里打屠的订下了, 剩下一头过年前杀。*沈白露回供销社上班后,一年里最忙碌的时间到来。邓主任在这天下班时,召集大家开了个小会。他看了看日历,说道:“今年元月24号就是除夕, 过年圩从20号起开始,往后天天都是圩市,大家那几天都不能请假,各就各位。”过年圩是一年当中最热闹的集市,前来购买年货的人络绎不绝,同时市场积极发展,供销社外边自由做生意的人也达到顶峰。因为东阳圩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过年前涌来一大批外地的人做生意,从吃的、穿的,到用的、玩的,应有尽有,除了统购统销的粮米、糖、棉布之类的有限制,其他的都已经实现自由流通。但据沈白露所知,即便是粮米,也早已有人悄悄地进行私下交易,工商所的工作人员这些天也忙得很,天天出动,在集市上严格把关,但是根本逮不住私底下交易的人。供销社里的货物最齐全,依旧拥有巨大的商业优势,所以从20号起,供销社里天天都是爆满的状态,沈白露等人忙得喝水都没时间。还好的是,给沈春雨、沈晓冬过年穿的新衣服都已经提前买好,现买的成衣。也有人扯了布料去请师傅做,人工费便宜,所以费用会少一些。不过沈白露看着条绒面料的成衣质量就很好,款式又新,便没有再费心思去裁衣裳。除了给亲弟妹买了新衣服,那天见到方垒的堂嫂过来买东西时,沈白露还给他弟弟方凯也买了一件外套,让堂嫂带回去给他。李文慧说道:“难为你还给他买新衣服,凯凯一定很高兴。”沈白露笑笑:“没事,穿上新衣服好过年。”除了新衣裤新鞋袜,男孩子热衷买鞭炮,女孩子喜欢买头花。集市上有卖一种纱质的头花,颜色以大红色、桃红色为主,中指那样宽的一毛钱一寸长,你要多少便剪多少给你,绑在小姑娘的头发上,鲜艳又好看。沈春雨和小月来赶集时,兴致勃勃进供销社跟沈白露献宝:“姐,我买了花。”沈白露看了看,笑吟吟地说道:“挺好看的,过年戴起来。”“爷爷让我告诉你,家里明天杀年猪了。”“一整头猪都全部留着自己吃吗?”“不是,之前那一头打屠的已经买走了,明天杀的这头打算卖一边,另一边自己留着。”“要来圩市卖吗?”“爷爷说已经有在单位上班的人订下了。”那样挺好,免得挑来圩市卖也很辛苦。要不是沈白露得上班,她还挺想回家吃杀猪菜的。“叔叔家也是明天杀吧?”“嗯,我们家早上杀,他们家下午杀。”“哦,那连吃两顿杀猪菜哇!”“嘿嘿——姐你忙吧,我和小月再逛逛就回家了。”“等等——”沈白露从柜台上拿出了昨天下午清闲时买的红纸,“这些红纸,你回家按去年的大小裁了,让晓冬从对联书里挑选,写一些对联、门联,两张门神也在里面了。”沈白露交代着。“好。”“还有,明天杀年猪,后天爷爷肯定要处理那些猪肉,来不了圩市,你和晓冬后天挑一担箩过来,我到时候吩咐你们买些年货挑回家。”沈春雨赶紧点头。*今天忙到了下午四点,才能歇一口气。沈白露捶了捶肩膀,轻轻甩了甩腿,都快累瘫了。邓雪梅的孕肚不是很明显,却时常装出一副要累倒的模样,她柜台前的顾客稍稍多两个,便催着王见娣与沈白露:“你们俩帮帮我呀?”沈白露还没有说话,王见娣先拒绝:“你别矫情啊,你没看到我在忙吗?我哪里有空帮你?”前段时间去王姐的柜台买布的人巨多,买了布料再去找裁缝做新衣服。现在这会儿买布的人少,但是前来买成衣的人又爆多,她和刘福兴两个柜台几乎是最忙的,连老段都去支援刘福兴了。于是邓雪梅把目光转向沈白露。沈白露也在迎接顾客,索性连话都懒得搭理她,只问柜台前的人要买哪种洗衣粉,哪种香皂。现在人一少,邓雪梅就找着借口说不舒服,又开溜了,老段这个机动人员,只好过来替邓雪梅站岗。王见娣说:“她一准是去圩市上逛去了,现在大家都在收摊,有的东西会便宜甩卖,要不是主任盯得紧,我也想去逛逛。”朱姐问:“你们过年打算买多少斤五香瓜子?”沈白露:“五斤,应该够了吧。”朱姐却摇头说:“我们去年买的五斤,不够嗑的,今年怕要买十斤。”好家伙,直接翻倍啊!过年期间大家都闲着无事,别的零食又贵又分不开,只好坐着嗑瓜子。刘福兴的柜台处,今天搬出来的两口大麻袋五香瓜子,还剩下个底儿。李孝红说:“今年瓜子比去年也涨价了,去年才七毛五分一斤,今年直接八毛了。”刘福兴:“这没办法呀,进货贵了,卖的自然也就贵。”又问其他人,“你们谁要买,这会儿不如先称喽,卖到最后说不定都没货了。”李孝红:“我家的瓜子今天已经买好了,估计现在已经嗑完了半斤。”沈白露称了瓜子也没地儿放,只好说:“刘叔你记得给我留五斤就行了,后天我弟就来取。”正说着话,老钟的妻子风一般走进了供销社,大咧咧地说:“老钟,刚刚外面有辆东风牌汽车,从广东拉了一车甘蔗在卖,我看了看,根根甘蔗都很漂亮,也很松脆,大家都在抢,我去买两把,你下班后跟我一起扛回家……”老段抢过话:“也帮我买两把,我等下去扛。”然后是王见娣:“我也要两把。”……沈白露加入了买甘蔗阵营。最后整个供销社派了老钟、老段两个代表去抢购甘蔗,过了快一个小时,两人才走回来。“我的个天呀,我还没有见过这种场面。”老段直摇头,“一堆人闹哄哄地抢甘蔗,不要钱似的,都差点儿打起来了,那三个卖甘蔗的人也被吓到了。”“那我们的买到了没有哇?”王见娣问。“买到了买到了,一共二十四把,都堆在那边,老钟媳妇在一旁看着,下班后我们再去搬回来。”下班后,大家把各自的甘蔗扛回宿舍放着。这家的甘庶果然很漂亮,粗细适中,一节很长,疤还特别少,拟人的话,用“盘靓条顺”来形容再合适不过,怪不得大家抢着买。沈白露买了两把,一把有十来根,打算次日让国良哥帮忙把它用拖拉机运回家。现在糖限购,想吃点儿甜的很难,吃的水果又贵又少,所以大家都很爱啃甘蔗,过年买两把回家是标配,有的人家能买四五把。*晚上闲着无事,沈白露写了个购物清单,让沈晓冬后天按着单子买年货。两姐弟过来时,沈白露拿出清单。沈晓冬看了看,拿着笔划去了几项:“这些爷爷已经买好了。”“嗯那就不用买了。”沈白露掏出一把钱,准备给弟弟。沈晓冬说道:“不用了,爷爷卖猪得了一些钱,早上给了我三十多块,还特地交代我不要花你的钱。”这会儿的猪肉价一块二左右,过年会稍涨一点儿,一头猪可以卖一百多块。寻常人家卖猪的钱,除了用来过年,还要留一部分用以捉小奶猪、小孩上学、春耕买化肥农药之类的。沈白露只好说道:“那你要是不够,再从我这里拿。”沈晓冬照单购物,沈春雨在供销社外面守着箩筐。晓冬买好一些东西,就拿过来放着,一直到下午两点多,东西全部买齐了。箩筐里有饼干、糖果、瓜子、酱油、食盐、香菇、木耳、橘子、苹果……当时已经腊月二十九,明天就是除夕了……第39章 过年时意外发现的真相……过年时意外发现的真相除夕当天, 供销社还得经营半日才正式放假。一到十一点,圩市上的人就纷纷散去,等到了十二点, 只余下一些小贩在收摊子, 零星几个顾客在拣便宜。会计把核算好的工资、奖金发到大家手中:“辛苦一年到头, 领了工资可以回家过个好年。”供销社里又发了一些糖果和饼干作为员工福利, 大伙笑容满面地收着。食堂中午没有供应伙食,沈白露早上提前留的两个包子硬得像石头,院子里是有一个土灶的, 但是懒得生火烧水蒸了,只拿热水泡了泡, 随便吃了点儿就带着行李回家。正月初八才上班, 可以在家好好歇上一星期。*回到家里, 院门口的春联已经贴好, 沈白露驻足看了看那副对联,“春满人间百花吐艳,福临小院四季常安”,写得真不错。沈爷爷在厨房里准备年夜饭, 大鼎里炖着猪脚、猪骨头,白萝卜才刚放下去,香味溢满整个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