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6章 番外 王鸿阁和薛汐(3)
作者:明药      更新:2023-05-23 09:00      字数:2228
  “这两个人真没什么缘分。”孙乔事后打听到了八卦,很是感叹。他们俩在大将军府住了数日,期间王鸿阁高烧不退,还是薛汐的灵药救命。饶是如此,就没人多嘴说一句,道破这两人身份,以至于到了江边,王鸿阁听到薛汐弹那首他送给她的曲子,才知道是她。薛汐不知是害羞还是对王鸿阁无意,明明船走得不远,她却没有让船队折回来。王鸿阁回来之后,很是失魂落魄。“他这么大年纪,听闻至今无妻无妾。他祖父去世之后,家里无人能管束他,也就任由了他。他性格本就孤傲,父亲和继母他都不放在眼里。从前听长辈几句,现如今他身为皇帝老师,长辈们也不敢在他跟前造次了。”许明晟说。孙乔:“无妻无妾?难道是为了汐儿吗?”许明晟想起孙乔出嫁多年,而自己实在提不起娶亲的兴致,莫名其妙一股子执念撑着,总感觉两个人情缘未了,所以不肯娶亲纳妾。他原本有点看不上臣,觉得王鸿阁也不过是嘴皮子功夫,直到这一刻,他才惊觉两个人脾气性格如此神似。“肯定是了。”许明晟道,“薛三小姐这一去楚国,不知何时回来。”孙乔:“学成就回来了。”这天,许明晟去安慰了王鸿阁。王鸿阁只是苦笑,心里说不出的失落。这几天,薛汐就在墙壁之内的院子里,若是知晓,彼此能说上好些话。不过他心里也燃起了希望。从前,她诸多避让,不肯见他。哪怕见面了,她也是表明自己对他无心,让他莫要纠缠。那首曲子,王鸿阁时常弹给她听,说是他寄托相思之情的。不成想,她居然记熟了,也会弹起。这个时候,王鸿阁就明白,她心里有他。她也许还在恼早年他写诗骂她;也许是因为周家的事,自惭形秽,不想再迈开一步,打算此生故步自封。这些都是外因,没有关系。只要她心里有他,王鸿阁哪怕软磨硬泡,也要将她磨下来。他这一生,最重要的是两件事:第一,把皇帝教出来,让他成为一代明君;第二,把薛汐磨下来,与他喜结连理。“大将军不用安慰我,我心里有数。”王鸿阁摆明不太想谈薛汐的事,许明晟也不好强人所难。王鸿阁办完了事,回到京城的第一件事,就是找太后,表明自己对薛汐的心意,希望太后可以成全他。“汐儿?”太后被他吓一跳,“哀家的表妹汐儿么?”“是。”太后不禁莞尔。然后想起了一桩往事,太后调侃王鸿阁:“太傅,哀家如果没有记错,你以前可是骂过汐儿的。”王鸿阁:“微臣已经知错了。十一年光阴,微臣心志不改,只想能赎罪。薛三小姐本就是该是微臣的良缘。”奚宝辰被他说得有点动容了。虽然她不是很能理解。奚宝辰一辈子不曾爱慕过谁,也没有被谁爱慕过。她和萧明铮,相互利用,彼此扶持,到了最后他还先死了。所以,王鸿阁十一年不成亲,只等着汐儿,应该是很用心的了吧?“既然你求了哀家,等汐儿学成归来,哀家会为你指婚。”奚宝辰道。王鸿阁连忙道谢。他又问奚宝辰,能否把给薛汐递信的渠道给他,他也想给薛汐写信。太后可能是可以给楚国通信的,不是为了别的,大将军王妃之前一直在楚国。“既如此,哀家给你一个人,他是专门往楚国送信的。以后你有了书信,也交给他。”奚宝辰道。王鸿阁道谢。他赶紧给薛汐写了一封长信,说自己很感激她的药,又说希望她在异国他乡照顾好自己;若是遇到了困难,适当可以放弃,早点回到家里来。王鸿阁的信递了出去,已经做好了没有回信的准备。这些年,薛汐是不怎么搭理他的。不成想,三个月后他收到了一封回信,是薛汐的笔迹。王鸿阁的信,洋洋洒洒写了六张纸,而薛汐的信,只有很单薄的一张纸。一张纸也没有写满,只有娟秀的几个字:“已拜入名师门下,借住修竹家。望告知二伯母,我一切甚好。恩师有言,两年若不能出师,便是废材,要逐出师门。”简单的话,透露了太多的信息。她有人照顾。她两年之后肯定会回来。王鸿阁欣喜若狂,又去了趟二房那边。二夫人看到他,有点头疼。听闻汐儿给他写信了,二夫人错愕。看完了信,二夫人也亲自给薛汐写了一封,派人送过去。而后她把这件事告诉二房众人。烈女也怕缠郞。王鸿阁这些年的坚韧不屈,终于把薛汐给磨了下来。薛汐也许早已动了心,只是死鸭子嘴硬。要不然,她如何把王鸿阁送给她的琴谱,练得那么熟?而后她发现,自己的琴声被听到了,再嘴硬下去,似乎也没什么意义,索性自己承认了。“王鸿阁现在了不得了,他乃是太傅,前途无量。”二少爷薛清说,“等皇帝亲政了,王鸿阁不是宰相大臣,也是清贵名流,总之很显赫。”“咱们是太后的娘家人,汐儿是太后的表妹,咱们又不是配不上他。”四少爷薛淮则道。和早几年相比,他们这些皇亲国戚的地位更显露出来,太后越发提携自己娘家人了。薛淮和薛清的官位都升了,两个人都有了官位。薛汐自然也今非昔比了。而后,王鸿阁一直和薛汐通信。不过,薛汐回信没什么规律,她也不是每封都回。有些时候,她的回信被人半路弄丢。时间转眼过了两年。王鸿阁最后一次收到她的回信,是这一年的冬月。而后整整半年,她都杳无音信。王鸿阁想知道她何时回来,自己可以去码头接她,薛汐那边还是没什么反应。王鸿阁在梁国再次遇到薛汐的时候,是在城郊的一处小镇子上。而薛汐,那时候回到梁国已经两个多月了。她在城郊开了个小小药庐,靠近药农的农田,距离她曾经修行的尼姑庵也不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