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科举文男主的童养媳 第75节
作者:将月去      更新:2023-05-24 05:17      字数:2724
  过了今夜,又长一岁。沈羲和平日睡得晚,守岁不觉得困,周氏沈老爷子年纪大,一边坐着一边打瞌睡。三丫已经睡着了,大丫二丫也困,可一年就这么一回,今年还有花生瓜子吃。外头都是放烟花鞭炮,可热闹了。顾筱在炭盆里埋了几个红薯,红薯晒过,烤了一会儿就能闻到丝丝地甜味。大丫二丫围在顾筱身边,“小婶儿,好甜呀!”顾筱道:“一会儿就能吃了。”顾筱掐着时间,等红薯烤好用火钳夹出来,红薯外头一层皮已经烤焦了,有的地方流出蜜水来。顾筱把上头的灰拍拍,对着两人道:“小心烫。”大丫二丫拿着烤红薯,一边剥一边吹气,陈氏无奈道:“晚上又不是没吃饭,想这口吃。”“姑娘家都爱吃甜的。”李氏笑着道。顾筱分沈羲和半个烤红薯,吃了一嘴蜜似的红薯瓤,还弄了一手黑。她去洗手,沈羲和就在后头跟着。一瓢热水,又兑了凉水,顾筱用香胰子把手洗干净,外头有鞭炮声,天空时不时闪过闪过烟火,映在人脸上闪闪烁烁。顾筱做什么沈羲和就做什么,他紧紧跟着,一步不离。初三沈羲和就要走了。离得越近,越觉得时间过得快,明明刚早起,现在却快到子时了。顾筱不懂少年的愁绪,她把手擦干净,道:“你去和娘他们说话吧,我回屋收拾一下东西,一会儿出来。”沈羲和点了一下头。顾筱进屋就把脖子上戴着的平安扣取下来。那是一块圆形白玉,中间一个孔,上头干干净净,什么都没有。也不知道沈羲和花了多少银子买的。顾筱找了一把趁手的刻刀,她虽然不擅长玉雕,但刻字不在话下。一面刻了平安喜乐,长岁无忧,一面刻了个“筱”字。顾筱心里也舍不得,可想想以后日子还长,不知有多少变故,那些不舍也就冲散了。她希望沈羲和高中,希望他平安喜乐。离初三还有两天,够赶两身衣服出来,顾筱把柜子的布拿出来,准备明儿就做衣裳。快到子时,顾筱从屋里出来,这会儿最热闹,沈老爷子也出门放了两挂鞭炮。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又是新年。大年初一,出嫁的姑奶奶回娘家,顾筱就安安静静地在屋里做衣服,大年初二,各家走亲访友,顾筱还在屋里做衣服。沈羲和去敲门,顾筱就说忙,有事。沈羲和呆呆地立在门口,陈氏看着心里不是滋味,“在外头站着干啥,快回屋把东西收拾收拾。”沈羲和:“都已经收拾好了。”陈氏叹了口气,“三郎,小小肯定是有事。”沈羲和知道,必然是有事,不然顾筱不会只说几句话,他就是想多和顾筱待一会儿。“大嫂,我回屋温书了。”明日就要走,沈羲和根本看不进书去。他摸摸木刻字,又看看顾筱写的字,把顾筱送他的折扇放包袱里,一坐坐了小半天。————顾筱给沈羲和做过衣服,这回衣裳做的顺手。现在天虽然冷,但马上就开春了,她给沈羲和做了一件夹棉的袄,一件长衫。衣服做好,顾筱用铁熨斗烫平,然后抱着衣服去沈羲和屋里。沈羲和在桌边干坐着,听见敲门声赶紧起来开门,“小小……”顾筱往里面看了一眼,“我做了两身衣服,你带去。”沈羲和还未反应过来,“这两天你在做衣服?”“不然呢,就让我在这儿站着呀。”顾筱探了一下头。沈羲和使劲摇摇头,“快进来。”顾筱把衣服放床上,“这件暖和一点就能穿了,另一件薄,春夏都能穿,还有这个……”她把平安扣放在衣服上,“你出门在外,平安扣还是你拿着比较好,我在上面刻了字,重新打了络子,你贴身带着。”沈羲和站在顾筱后面,他攥住衣袖,轻声道:“平安扣是送你的。”顾筱拍了拍衣服,“是你送的,但我在家里用不到,此去省城,路途遥远,我又不去,你带着平安扣。”原本上面是根红绳,顾筱给换成了墨绿色的绳子。沈羲和拿起平安扣看了一眼,一面平安喜乐,长岁无忧,一面是个筱字。“我明天就走。”沈羲和把平安扣攥在手心里,“我会常给你写信,按月回来,用功读书,考取功名,一眼都不会看别的姑娘。小小,你等我回来。”顾筱看着沈羲和,点了点头。————周氏给沈羲和收拾了不少东西,吃的,盘缠,衣服。马车也雇好了,车夫说去省城要一天,晨起去,天黑才能到。周氏道:“怎么这么慢。”沈羲和道:“骑马快,坐马车慢一些。”几百里路,坐一日马车,尚且算快的,他放假就骑马回来,半日多就能到家。沈羲和要走,周氏开始嫌远了,沈羲和还没离家这么远过。周氏忍不住念叨,“在书院多吃点,别光顾着读书,阴天下雨啥的多穿点……”周氏越说声音越小,顾筱望过去,周氏抬手擦了擦眼角。“娘……”顾筱握住周氏的手,“相公一月之后就回来了。”周氏吸吸鼻子,“我才不担心他,都多大人了,小小你看看还有东西落下不。”儿行千里母担忧,沈羲和去省城,周氏心里舍不得。顾筱帮着检查一遍,明儿沈羲和早走,今天要早睡。初三是个晴天,寒风凛冽,吹的人脸疼。顾筱抱着沈羲和的衣裳,偷偷往包袱里放了二十两银子,马车停在沈家门口,沈大郎先把行李扛了上去。沈羲和站在马车旁边,对着父母兄长嫂子一一拜别。“我不能在父母跟前尽孝,家里一切有劳兄长嫂嫂。”沈大郎拍拍沈羲和的肩膀,“好好读书,家里有我。”沈羲和看向顾筱,伸手揉揉她的脑袋,“我走了。”第66章 元夜虽然离得远,写信慢……年初, 沈羲和坐马车去省城,而八面屏风也送到了盛京。因着下雪,路上耽误几天, 年初才到。这一路小心翼翼护着,屏风完好无损,一到多宝阁, 小张掌柜就给摆到二楼雅间去了。阳光下,屏风上的丝线闪着微光, 上面的花鸟山水,透着一股雅致意味。初几来多宝阁的人少, 雅间老老实实得清静几天,过了初五, 多宝阁人才渐渐多了起来。进了雅间,就有夫人问起屏风。小张掌柜道:“这面屏风是我们小东家绣的, 架子用的梨花木,绣的是山水风景。您看绣面多清透。”还真是一看就喜欢上了。夫人伸手摸摸, 连摆在哪儿都想好了,小张掌柜又何尝没想过,只是他没钱罢了。夫人怎么看怎么中意, “这面屏风我要了。”小张掌柜道:“夫人,这面屏风一千五百两银子。”“能送到府上吗?”夫人温声询问。小张掌柜点了点头。夫人心满意足, “可还有别的东西,这都几个月了,才到这么一面屏风。”一面屏风也没摆几天, 就被买走了。小张掌柜道:“还有羊毛毡,琼英纸,油纸伞, 团扇……”夫人摆摆手,“那麻烦把屏风送去赵国公府。”小张掌柜把银票收好,记了账,这间铺子还有几月租期就到了。他知道,二楼雅间不好装,永生花一挪一搬容易坏,东家一直咬着价钱,可是买这间铺子实在是划不来。不到一万两银子,硬生生抬到一万二。现在银子存了一万三千五百两,小张掌柜看中了临街一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