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科举文男主的童养媳 第76节
作者:将月去      更新:2023-05-24 05:17      字数:2895
  他反正是不想再拖了,取了银庄牌子提钱,半天就把临街的铺子买下来了。新铺子的二楼比一楼还敞亮,有四间屋子,小张掌柜盘算着两间装永生花,另外一间他住,剩下一间给小东家住。小张掌柜去官府过契,把一切打点好之后吩咐伙计,“窗子都换上琉璃窗。”他们总订琉璃罩,买琉璃窗还能便宜点。“墙重新刷一遍,然后做永生花墙。”小张掌柜彻底松了口气,在盛京待了半年,多宝阁可算有了自己的铺子。小张掌柜春风得意,回多宝阁进门就见着老铺子的东家。“呦,您怎么过来了!”小张掌柜收起笑,冲着人拱拱手。铺子东家姓陈,还不是正经主,就人府上一管家,小张掌柜想买铺子,对他可是塞了不少好处,赔了不少笑脸。陈管家道:“听说多宝阁进了面屏风,我过来瞅瞅。”“屏风?昨儿卖出去了。”小张掌柜道:“你来的真不巧,要是早个一天半天,兴许就买着了。”“咱们这关系,你也应该提前说一声,不说屏风,就说走马灯,缂丝扇子,哪样知会过。”陈管家面上挂不住,语气里隐隐有责怪之意,“这不地道,你这样,以后怎么好把铺子租给你。”小张掌柜呼出一口白气,陈管家的面容模糊了一瞬。这话他不止听过一回。“四月租期到了,就不租了。”小张掌柜笑着道。陈管家眯着眼睛:“张掌柜这话是什么意思。”小张掌柜心中有一丝快意,“租期到了就不租了,”他拍拍陈管家的肩膀,“你呀,也不用担心以后怎么把铺子租给我了,租期到了会立刻搬走,绝不拖半日。”陈管家脸色都变了,也不知是冻的还是气的,他道:“你租别的铺子了。”小张掌柜不置可否,只冲着他笑了笑。没租,他买了,他买了新铺子,以后都不用再租了!————这一转眼就到了元宵节,顾筱在屋里做灯笼。竹架,半透的红纸,下面坠着流苏,上面是竹勾,能挂到房檐上。陈氏她们在外头煮元宵炸元宵。元宵一进油锅还好好的,炸了一会儿就在锅里乱蹦,弄的厨房哪儿哪儿都是油。陈氏使劲拧着沈大娃的耳朵,“非吃炸元宵,你瞅瞅!”沈大娃觉得耳朵要掉了,“不吃了不吃了,我不吃了,娘,疼,疼!我都多大了,你还拧我耳朵!”陈氏松开手,“你多大了还收压岁钱。”沈大娃:“……”李氏道:“少炸几个尝尝得了,咱们家常年不炸东西吃。”沈大娃揉着耳朵,使劲点点头,“就是就是。”陈氏:“你去把灯笼挂上,晚上街上有灯会,带着弟弟妹妹好好看,把人给我看住了,不然腿给打断。”元宵节晚上有灯会,还有舞狮杂耍,热闹的很。热闹也乱,街上有拍花子,专拐小孩。沈大娃拎的清,“我肯定看好大丫二丫,娘,小婶儿她去不?”陈氏愣了一下,“我一会儿问问,三郎不在,小小她应该不去。”陈氏声音放轻,扭头看了眼正屋,正月十五,正是团聚的日子。沈大娃跑出去挂灯笼,他出去没一会儿就回来了。陈氏真是嫌他,都十七了,还这么不稳重。竟然还有媒人来问,也不知道瞧上他啥了。沈大娃手里拿了两封信,“娘,娘!小叔来信了!小叔写信回来了!”两妯娌俱是一喜,沈羲和去省城都十多天了,可算来信了。周氏听着声音,忙噔噔从正屋出来,“三郎来信了?”沈大娃点点头。周氏道:“快念,三郎写了啥呀。”沈大娃恍然,两封信,上头都写了广宁沈家,他拆开一封,里面还有个信封,上头写着与家书。他把信拆开,一边看一边念,“小叔说他在省城一切都好,许先生人也很好,不劳家里挂念,然后冬春交替,您二老注意身体,还说我娘我爹,二叔二婶也注意身体。”周氏拍拍胸口,“可算来信了,继续念。”沈大娃看了周氏一眼,咽咽口水道:“没了。”“这就没了?”周氏问:“信里没提你小婶儿?”沈大娃又看了一眼,诚实地摇了摇头。“奶,还有一封信!”大娃赶紧给拆开,里面也有一个信封,上面写着顾筱亲启。“奶,这是给小婶的。”周氏道:“那还不给你小婶送去。”周氏把另一封信拿过来,她虽然不认字,可看着上头的字心里就满满涨涨的,她把信拿给沈老爷子看,沈老爷子认得几个字,两个人看了好一会儿。看完,周氏还把信收好,妥帖地放柜子里。————顾筱把信封拆开。里面两页纸,她一字一句地往下看。沈羲和说在省城一切都好,先生很好,同窗也好,开学考试,他考了第一名。沈羲和说衣服很暖和,平安扣挂在脖子上,再没有摘下来过。他说信到广宁的时候,应该也快到元宵节了。县城晚上有灯会,可以去看灯笼,猜灯谜。另一页纸写了一首词。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顾筱把信放回信封里。今天是元宵节,嵩阳书院会放一日假,但是离家远,沈羲和回不来,这会儿他应该在看书。顾筱找出信纸,给沈羲和回了封信,信上没说别的,就让他好好读书,不必忧心家里。————嵩阳书院上元放一日,家在省城的都回家了,剩下这些都是离家远回不去的。所以平日里关系不错的,都一块儿出去了。而沈羲和在学舍温书。一间学舍住两人,窗边两张书桌,沈羲和从晨起开始就看,现在都中午了。同屋的叫姜鸣轩,家住昌宁,离得远,也回不去。读书就这样,身边人都出去,自己也想去,若是身边人在学,自己就不好意思出去了。姜鸣轩道:“羲和兄,已经中午了,我们去吃饭吧。”沈羲和点点头:“好。”书院有吃饭的地方,因回不了家的学生多,所以上元这天也有饭。两人吃过午饭,姜鸣轩实在看不进去书了,“羲和兄,不然我们也出去转转,今晚有灯会。”沈羲和道:“我不去。”姜鸣轩比沈羲和长一岁,早来一年,知道的多些,“为何不去,你是不知道,省城比家里热闹,元夕晚上灯火如昼,还有好多好看的灯笼。”“各家姑娘也都出来,咱们出去转转多好。”沈羲和不感兴趣,有那功夫还不如多看两本书,他倒了一杯水,坐到桌前,“你若想去就去。”姜鸣轩心道,真没意思,沈羲和寡言,更寡欲,“羲和兄,元夜书坊门口猜灯谜,你若能赢得最漂亮的那盏灯,说不准会惹得姑娘芳心暗许。”沈羲和不想要,不稀罕,顾筱不在,他哪儿也不去。不过姜鸣轩一直这样说,沈羲和觉得自己有必要说清楚。沈羲和放下书,道:“那更不行,我在老家定了亲,有未婚妻,不会看别的姑娘。”姜鸣轩瞠目结舌,话都说不利索,“你,你定亲了?”沈羲和点点头,“嗯。”窗外吹进一阵风,姜鸣轩头脑清醒了不少,“可那是在老家定的亲,你学问这么好,前途不可限量,以后什么样的……”沈羲和道:“我只喜欢她,考中了就娶她,干前途什么事。我也没想过做大官,就想做个小官,父母亲人俱在,每天看见她就足够了。”姜鸣轩目光复杂,谁不想飞黄腾达,娶个美娇娘,结果沈羲和现在就定亲了,貌似还一片痴心情根深种。“真不去啊。”姜鸣轩又问了一遍。沈羲和道:“不去。”“那我也不去,出去还要收心,不如不去。”姜鸣轩坐到沈羲和对面,他认真道:“你这样挺好,虽然离得远,写信慢,朝朝暮暮不相见……”沈羲和抬起头,面色稍冷,“然后呢?”姜鸣轩咽了咽口水,“……但以后肯定能长相厮守,白头到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