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科举文男主的童养媳 第160节
作者:将月去      更新:2023-05-24 05:21      字数:3278
  周氏坐的更直了,三郎自小读书就好,她心也偏,最喜欢小儿子,也总担心他学坏了。“你做大官了,是沈家最有出息的人。”这话一点都没错,沈家往上数多少代都是农民,一辈子就赚几十两银子,出了个状元,祖坟上冒青烟。顾筱看了沈羲和一眼,然后就听周氏道:“娘在盛京住了一年多了,虽然出去的少,但闲话听了不老少……谁家夫人咋地了,谁家又多了个小妾,都听过。”一群老太太坐一块说啥,就说这玩意,只是周氏不爱听这个,后来就不出来坐着了。周氏道:“咱们家不兴纳妾,你做大官也不行。做官要做表率,你侄子侄女都看着呢。”顾筱眼巴巴地看着周氏,她心里是信沈羲和不会做这种事,可周氏说是另外一回事。沈羲和:“娘请放心,夫人也请放心。”周氏点了下头,“大娃。”沈大娃一个激灵,怎么还说到他身上了,郑氏心里一哆嗦,恐大娃做错了什么事。“你在外头做生意,那外面跟花儿似的,啥都有,还有一堆做生意的,玩的更花,你得自己管住自己,别忘了,家里还有媳妇呢。”大娃呛了一口口水,“奶,给我一百个胆子我也不敢啊,出去赚钱是为了让家里人过上好日子,又不是自己享福。”周氏嗯了一声,孩子们的人品她信得过,不过该说还是得说。郑氏看看老太太,又看看大娃,心里熨帖。大娃这回回来月底走,然后十二月底再回来,本来想带着郑氏一起,可天太冷了,他心疼媳妇受不住,糙汉子受点苦就受点苦,媳妇不能吃苦。、周氏也说了不少了,“行了,都回去歇息吧。还是那句话,一家人齐心协力才能把日子过好,一笔写不出两个沈字。”顾筱拉着沈羲和回屋,陈氏他们也从正屋出来,一出门,秋风吹了个满头,沈羲和下意识把顾筱往怀里揽了揽。沈大娃挡在郑氏前头,“还挺冷,赶紧回屋……下回我回来带点皮毛回来,做冬衣,她们都这么穿……”两个人的声音越来越小,顾筱笑了笑,是该做新衣裳啦。第138章 煮火锅沈羲和:“小……十一月初, 沈家在盛京六十里外买了一个庄子,占地二百三十亩,里面三十多个户。二百三十亩地不全是良田, 有一百四十多亩田地,六十多亩山地,还有二十亩的湖泊。十五两银子一亩地, 总共花了三千四百五十两。沈老爷子已经想好种什么了,种棉花种粮食, 不愁吃不愁穿。庄子离得远,只有沈老爷子去看过, 一说种棉花周氏挺乐意的。什么时候也离不了吃穿,本分不能忘, 来年开春了就种棉花,那雪白雪白的, 到冬天了哪房都添新被子。看着家里置田,陈氏也有些意动, 一年下来,大房攒了快三千两银子了,三千两可不是个小数目。虽然买不起酒楼宅子, 但可以买地。以后分家了,也有底气是不。在盛京买地可不是在老家, 买回来还得雇人种,庄子里庄户就能给种好,多好呀。大房没买太大的, 就买了个六十多亩的小庄子,花了一千二百两银子,剩下的钱给大娃了五百两。让他拿着做生意。大娃拿着钱票久久说不出话来, 衣锦还乡看着风光,其中心酸只有他自己知道。风餐露宿,跟商人谈价扯皮,走过不少弯路。往家里写信向来是报喜不报忧,看着爹娘媳妇开心就成,再多的苦他都吃得下去。只是沈大娃没想到这回还给他钱。“娘,我手里有钱。”陈氏道:“你娘又不是啥都不知道,你在外头不容易。”说完这句,陈氏把头低下去了。沈诚闻到一声叹息,然后陈氏抬起袖子又放下,他看见陈氏眼角发红。陈氏抿了一下唇,那么大的小子,现在都成家立业了。沈诚在外面,陈氏的担心不比他吃的苦少。白日不显,忙起来什么都忘了,可到夜里,就翻来覆去地睡不着。那头天咋样,是不是也刮风下雨了,有没有住的地方,吃饭了不。啥时候才能回来。吃什么好东西了,陈氏就会想,大娃爱吃这个。一晃眼,孩子就长大了。沈诚咧嘴笑笑,“娘你哭啥……天冷着呢,别让风扇了脸。”陈氏搓了搓鼻子,“谁哭了,好好的日子过着呢,有啥好哭的。钱你拿着,家里还有钱,你媳妇会过日子,也勤快,家里不用你担心。出门在外照顾好自己,你奶说的记着没?不许去乱七八糟的地方……”沈诚重重地点了下头,“儿子好好记着,您少干点活,多雇人,我能赚钱,你们就是啥也不干,我也能让你们过上好日子。”陈氏白了他一眼,“用你……行了,把东西好好收拾收拾,护膝鞋子都带上,马上就过年了,早点回来。”陈氏想拍拍儿子的脑袋,可沈诚比她高一头,已经够不着了。最后陈氏拍了拍沈诚衣服上的灰,“行了,外头冷,回屋去吧。”沈诚:“嗯。”他看着陈氏的背影,也不知要说什么,家里好就好,他在外头,不用爹娘操心。沈诚初三走的,郑氏消沉了好几天才缓过劲儿来,她缓过来了,老天爷却沉了脸。盛京城下雪了。最开始跟盐粒似的,后面雪越下越大,好似早春的柳絮。家里都烧上炭盆了,三丫裹了好几层,上炕都费劲儿,屋外的雪光映得屋里比平日还亮,周氏就坐在床边剥瓜子,剥栗子。剥好一碗,全给三丫吃,一口可香了。顾筱把伞拿出来,她得出趟门。周氏念念叨叨,“这天不在屋里猫着,还出去,多穿点衣裳,记得早点回来……”顾筱笑了笑,撑着伞去了手工坊。今天人还不少,熟能生巧,东西是越做越好看。她们来的时候还没下雪,没想到一个多时辰雪就大了,反正都有马车,不着急回去,在手工坊喝喝奶茶,闲聊也挺好的。见顾筱进来就打个招呼,“沈夫人今天来的有点晚呐。”顾筱抖了抖伞,“雪下大了,路不好走,你们今儿早点回去。”“什么时候回去都行,不着急,在家待着哪儿有在这儿有意思。”顾筱笑了笑,来的多了就不愿意去上面雅间坐着了,人多热闹,她把背着的布包放下,从里面拿出来四个小的木匣子,“我带了好玩的过来,要是坐累了,就玩这个。”有眼尖的瞟了一眼,“牌?”多宝阁卖过象棋麻将扑克牌,她做的就一样一份,卖的是高价,后面的是多宝阁的学徒做的,这里人不会玩,所以卖的不好。反正闲着也是闲着。顾筱笑了笑,“嗯,杨夫人玩过呀。”杨夫人道:“我手气不好,抽的牌不好,在家里老是输。”不知道太多玩法,就玩最简单的,抽牌比大小,杨夫人手气不好,还爱玩,老是输银子。顾筱道:“教你们玩儿别的。”这下,羊毛毡也不扎了,毯子也不织,三人组一桌,围着炉子打牌。中午一到,这群夫人意犹未尽地回去,吃过饭,又风风火火过来了。杨夫人来的最早,坐在顾筱旁边和她说闲话,“这一下雪又该举办赏雪宴了,就在亭子里,挂几个帘子,摆两个炭炉子,吟诗作画,又冷又酸。”还要一年来一回。赏雪宴在明天,杨夫人婉拒了,在外面冻着哪儿像在手工坊吃喝玩乐好。顾筱也收到赏雪宴的帖子了,自从手工坊生意好起来,送到她这儿的帖子越来越多,她去过几次。天这么冷,赏雪宴她也不去了,“后院有雪,要是想玩就去玩。”世家夫人,气度雍容,家里的仆侍早把院子里的雪打扫干净了,连个小雪球都攥不得。杨夫人笑了笑,“那我一会儿去看看。”杨夫人想得好好的,结果没过多久,手工坊又进来好多人,有的是上午来过的,有的是跟着别人一块儿过来的。其中便有英国公夫人,她气色看着不错,披着一个紫色带毛边的披风,手上还抱着手炉。徐氏以前冬天出不了门,这是身子好些了才敢出来,听人说手工坊可以打牌,就跟着过来了。杨夫人把手放到身后,心道,这下好了,雪是玩不成了。下午人多,顾筱又去多宝阁取了麻将象棋来,徐氏打了两局就不玩了,一个人安安静静地织毛线。毛线摸着软乎,冬天穿在里面最好,小孩儿都贪玩,穿太厚了不好动,徐氏想羊毛织的衣裳暖和轻巧,穿着正好。徐氏低着头,“灵药来信,说是有孕了。”张灵药成亲六个多月了,陈宁远今年不回来,张灵药也回不来,徐氏看信上两个人日子过得很是和美。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女儿觉得好,那便是好。徐氏偶尔能看见顾筱,看着她日子过得越来越好,徐氏心里就不觉得有遗憾了。顾筱愣了一下,“这是喜事,有孕要注意的多,可要寄些东西过去?”徐氏:“寄些衣服,别的就不用了。”徐氏给寄过钱,又被张灵药寄了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