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113寒露三候
作者:人型代码      更新:2023-05-26 06:39      字数:9253
  李景终于看明白了梁辰的现状, 也看出来了梁辰不信任他,这令他无法接受的同时,终于也开始反省自己。这对李景来说也是破天荒头一回。他甚至都不知道这份反省的动机和来源是什么, 只是下意识遵循本能,陷入了沉思。然而,人就是这样, 当一个人会为了另一个人开始自我质疑,就是建立情感基础的开始。可对于李景和梁辰来说,这个情感基础建立的契机来得有些太晚了, 若是早两年, 哪怕早一年到来, 李景和梁辰都不至于走到今日这个地步。李景杵在一旁发愣, 梁辰当然看到了,可他依旧选择了无视。抱着被子回到床边, 把之前洒了药汁的被子换下来, 扔到一旁等着阿黑来收。他自己则是又爬回了床上,裹着被子躺好。全程依旧没给李景一个眼神,就当他不存在一样。老太医用之前的余药, 很快又熬了一副药, 亲自端过来给梁辰。梁辰接过那药,吹了一会儿, 就昂头一口闷了。那药比之前的要苦, 但梁辰一声没吭, 也没抱怨。喝完了药,便伸出手臂十分配合老太医针灸。这一点, 令老太医十分满意。老太医边给梁辰针灸边想, 倒不是个娇娃子。梁辰在老太医的医治下, 第二日总算明显见好,被批准可以穿着夹袄出门了。这个天气早晚温差大,梁辰是带病上岗穿个夹袄也算有情可原,但令人意外的是高悦竟然也穿了件夹袄,他又没病,也不知到底为什么,早早地就把夹袄穿上了。齐鞘和卞术也考进了户部计司,这个消息在皇家后宫一经传开,立刻引起了广泛关注。这两个人日常和嫔妃们走动得并不多,可这次他们考进了户部却几乎收到了后宫所有嫔妃的祝贺,良人所这半年来都没有这么热闹过,仅昨天一日就人满为患。卞术那个幸郎的住所就更不用提了,道贺的人来得多,都差点儿没地方坐。嫔妃们心动啊,这种能出宫的机会让他们的心里瞬间长出了一片大草原——宫里的生活是黑白色,宫外的生活似彩虹啊!好想出去看看啊!可以说,这一天里卞术和齐鞘总算是体会了一次在后宫当红人的感受,两人当然也很兴奋,却也都记得这个机会是谁给他们创造的——是高毕焰。没有他,就不会有户部计司,也不会有哥儿选拔,更不会有现如今的他们!因此,人发达了,不能忘本,两人第二日一早就起来去极阳殿等候高悦一同出宫去户部。他们到的时候,高悦正跟周斐琦讨价还价,“我批个斗篷不就行了吗?这么早穿夹袄会不会有些奇怪?”周斐琦正哄他:“早晚凉,斗篷也要带上,但夹袄也要穿上,外面不比宫里……”高悦:“我——人家老话不是说春捂秋冻吗?这么早穿夹袄不科学。”“科学,”周斐琦义正言辞,“乖,听话,让我给你穿上……”“……你!你就是想脱我衣服……”齐鞘和卞术等在极阳殿的主殿门口,冷不丁就听见了高毕焰一声怒吼传了出来,当时两个人内心几乎不约而同冒出来一句‘陛下可真会玩儿啊’!高悦最终被周斐琦套上了一件蚕丝夹袄,顺带被皇帝种了满身的小草莓,好在这夹袄领子高把锁骨处的那些罪恶之痕给遮得严严实实。其实昨晚周斐琦按着他亲的时候,高悦就警告过他,让他不要留下‘证据’,那时候周斐琦就说了句什么‘夹袄’,高悦当时被他亲得晕晕乎乎没听清,早上就被实践验证了真相,对此,高悦能猜到的也就一种可能,那就是周斐琦难道在担心他被什么人抢走吗?这才迫不及待火急火燎地给他盖了满身的印章?!这个傻子!高悦心中好笑,出极阳殿的时候脸上不自觉还带着无奈又甜蜜的笑容。他这副神情,齐鞘和卞术都看见了。齐鞘是心里松了一口气儿,觉得皇帝还算有分寸。卞术却是暗自感慨——高毕焰好强!至于强在哪点儿,呵呵,不可说!暗日和小乐子照旧跟着高悦,齐鞘和卞术都没有带太监,之前一直有侍卫护送,这次跟高悦一起出宫,就两队并成了一队,到了户部衙门大院前,高悦回身看了眼跟上来的小乐子,道:“今日是本相正式上任,你们都在外面候着吧。”他说完又单独看了暗日一眼,意味深长。暗日会意,因此在高悦三人进了衙门后,就自动从明卫换成了暗卫模式,继续不离不弃地保护高悦。梁辰见高悦也穿了件夹袄,以为他也染了风寒,还关心地问了句:“你身体没大碍吧?”高悦被他突如其来地这一问,给问得懵了下,直到发现梁辰也穿了件夹袄才明白过来,便笑着摇了摇头。见梁辰还蒙了半张脸,显然这个防传染的意识还挺强,不免还夸了他一句:“我没事,你这脸蒙得对,不过我等会儿画个口罩的图给你,你拿回去让人给做出来,那个带脸上比这布巾方便。”今日是户部计司的哥儿们入职的第一天,当然没人迟到。就连李尚书都比平日早来了半个时辰,他为此还特地在昨日就跟皇帝打了招呼,早朝都推了没去。在大周,但凡正二品以上的官员是要求每日都要参加早朝的。二品以下四品以上的官员每十日一次早朝,其余京官每月一次早朝,因此,大周的早朝其实是分为大朝会、旬朝会和每日的例朝会。最辛苦的当然就是皇帝,大臣们还有个休沐,他可是三百六十五天,日日无休。也难过周斐琦之前说要改朝会制度了,那还真不是玩笑话,出于身体健康考虑,其实是有必要的。高悦目前也是正二品的计相,按说也该日日去早朝,但是计司才成立,他的任务太多事务也太杂,根本没那个时间去早朝上耗着。再有他是皇帝的媳妇,贸然出现在早朝上,那些大臣真能都接受吗?恐怕不能。就这个事,高悦跟周斐琦讨论过,两人都觉得,暂时还是先别刺激那些老古董们了,朝会的事还是循序渐进的好。户部添新人,李尚书特地组织了一次全体户部官员的大集会。在会上他把主持权让给了高悦,这是又一次给高悦抬轿,同时也是给所有新入职的哥儿们吃一颗定心丸,让他们知道,户部是非常重视计司这个部门的,而高悦更是地位仅次于李尚书这位两朝元老的户部二把手!李尚书还说了一席话,言词间反复暗喻在户部不会有什么男子和哥儿的身份歧视,若是有谁敢不听话,往枪口上撞,那就等着挨罚吧!之后高悦主持会议,先是让所有人都做了一番自我介绍,紧接着又让每个部门都汇报了一下本月的工作内容,进展程度和目前的困难节点。户部共计十六司,加上目前的计司共计十七司,这一番汇报基本一上午就过去了,虽然耗时,但对于帮助新人迅速了解整个部门的情况还是很有帮助的。高悦把每个部门目前遇到的困难都一一记录下来,散会之后,下午紧接着又给计司十一人单独开了小会。这十一人,经过上午的一场会,对于计司的认识也有了更清晰的认知。他们这些人本就是在大周这个朝代里具有超前思维的杰出代表人物,看问题的角度和思维模式与高悦有着某种无需言说的契合度,因此下午开的小会上,高悦便就十六司目前遇到的工作困难,让这些人集思广益,把一场小会开成了头脑风暴。通过这场头脑风暴,高悦对他们的能力和思维边界又有了深入的了解。因此会议开完之后,他不但带着这十一人总结出了一份针对十六司工作困难的解决方案,还将这十一人的定位也做了初步规划。人情练达、思维缜密的陆淼、鱼笺石和李尚书的儿子李皎阳往巡管的方向培养,也就是专门负责对接户部其它十六司的日常业务。这三个人不论是从自身能力还是出身背景都压得住,由他们负责各部门之间的对接不至于吃亏,也没人敢故意刁难。就算是偶尔遇到刺头,高悦也相信这三人绝对有能力摆平。十六司里,单独将农司拿出来给梁辰管,其余十五司,三人平分,刚好每人负责五司。至于梁辰和齐鞘,这两人在高悦看来综合能力和与他的思想契合度更高,他准备将这两人培养成自己的左右手,也就是计司侍郎预备役,当然前提是这两人要做出实政。高悦考虑到齐鞘还有许多后宫事务要替自己监管,户部这边的活儿,高悦不认为他还有更多的精力能做更多,因此高悦给他的定位就是自己的秘书,高悦去哪儿他去哪,高悦干啥他前期就打下手就行。而梁辰,高悦让他单独对接农司,自然也是为后续的试验田项目在做准备。试验田一旦成功,梁辰的政绩就算出来了,届时将他提拔上来,高悦便可以开启下一步计划了。剩余六人全部往掌事方向培养,当然掌事前期的名额也只有三个,表现突出者上。心中打定了这个主意,下午,计司小会结束后,高悦便让齐鞘把这次的工作困难方案整理成十六份,又单独把农司的抽出来,其余十五分分给陆淼、鱼笺石和李皎阳,让他们分别给十六司掌事送去,算是计司成立第一天给各部门送得一份大礼。同时,他还嘱咐那三人,要借此打好关系,疏通有利于和谐,是很重要的。其它两个没结婚的听了也就没什么,陆淼听后竟然闹了个大红脸,也不知想到了什么。梁辰是在那三人出来后,被高悦单独叫进办公室的,他见陆淼红着脸从高悦的衙室内出来,还挺好奇,进屋就问高悦:“你跟陆淼说了什么?把人家脸都说红了?”高悦皱眉,道:“我没说什么吧,就正常的工作指导。”梁辰不大相信地瞄了瞄他。高悦也没再跟他废话,把农司那个方案推到他面前,道:“以后农司的事务你来对接。这份方案是刚才大家集思广益总结出来的,你看看还有没有什么要补充的。”此时深秋近冬的时节,农司的工作困难主要就是针对秋收后,一些产粮不丰的地区催缴税收困难,对此刚才计司的同事们提出的解决方案是‘以物易物’,即用别的物品以市面价格折合成粮价,补上空缺。这个时节出了黍、麦、谷,还有高粱、大米等农作物都是成熟期。当然还有棉花等稀有物资,也是丰收的季节。这个方案其实很合理,而高悦却还让梁辰补充,说明在高悦心里还有别的方案。然而,梁辰毕竟不是高悦,他不可能完全猜出高悦心里在想什么,他能想到的除了‘以物易物’之外,最好的办法就是‘以种抵税’。梁辰说出这个想法之后,高悦就对一旁的齐鞘道:“把这条也加上吧。”齐鞘便拿起那张纸,在后面又加了这一条。他加好后,把纸再递还给高悦时,却听高悦道:“先放你那儿。”梁辰便问:“难道,计相还有妙招儿?”高悦微微一笑道:“有个想法,还在试验阶段,尚缺一位帮我实践的高人,不知梁大人可有兴趣啊?”梁辰被他逗笑,道:“高人我可担当不起,不过,若计相缺人,在下倒是愿为大人效劳。”“好。等得就是你这句话!”高悦说着,站起身来,亲自去后面的柜子里打开一把锁,拉开一个抽屉,拿出了一叠纸。而后,他让梁辰和齐鞘都围过来,当着他们俩的面,把那份农户迁山计划的第一章单拿了出来——这第一章里,重点讲得都是如何让老百姓吃饱饭。其中就有税收与税后余粮一项,这一项里,高悦早就将各种抵税的法子总结得十分全面了,除了之前提到的两条,还有‘税收折价’、‘劳力抵税’等多种方式,当然这里面高悦重点要跟梁辰说得却只有一条,就是‘秋税春缴’。所谓秋税春缴即是秋天交不上税收或交不齐税收的农户,可按短缺斤两领取相应的种子,在自己的土地上种植国家要求的农作物。这些农作物基本都是适合冬季种植,春末收成的植物。适合深秋种植的有很多,但结合大周的国情,高悦暂时就选了两种饱腹感比较强的农作物一是土豆,二是胡萝卜。其实红薯也很好,不过却不适合在秋季种植。高悦对梁辰说:“这个秋税春缴,是我的想法,目前还没有成熟的事例可以说服百姓,因此我向陛下申请到了一个村庄,专门用来验证这个制度是否可行,现在耐寒农物的种子已经由暗卫索罗来了,就是还差个主事的人,如果你觉得自己有这个能力,这件事,我是想要交给你来办的!”“我可以。”从刚才高悦开始详细讲述这件事的时候梁辰就在权衡,因此他已经想明白这件事对计司对户部对大周的未来会产生怎样的影响,一旦这个示范村在这个模式下完成了税收改革,那么整个大周的税务体系恐怕都会因此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个事情只要仔细想一想就令梁辰热血沸腾,他怎么可能会拒绝!不过,既然他准备接下这个事,肯定是要跟高悦要一些东西的,他道:“兹事体大,计相既然将这事托与我,恐怕也早就做好了部署吧?”高悦便笑了,道:“你若做牵头人,我会从计司划拨两人给你为副手,你有没有主意的人?”梁辰想了好一会儿,才道:“计司才刚成立便要给我抽走两人,这样合适吗?”“这个由我来调配,税制是我要攻的下一步,同样重要。人得方面你不用担心,我还有五百人才储备着没动呢!”听他这样说,梁辰是真的放心了,他笑了,道:“既然如此,那我便选程章和郭无水。这两位都是武将之家出身,今日接触下来性格更加外放,不似一般哥儿那样精细,想必他们对于下乡历练也不会有太大抵触。”“你的眼光不错。”高悦不得不夸梁辰,看人还是很毒的。这两位也是他原本准备给梁辰的。就说程章,最开始的高悦只设了两个实习生时,其中一个就是他。那时候高悦就是觉得这个人在时局考卷上写的那些策论,字里行间都透着一股忧国忧民的情怀,这个人想必更愿意接触普通百姓,也能更快的融入他们。后来面试的时候,高悦还特别吩咐给程章面试的官员,一定要加上几个关于种地务农的相关问题。果然程章没有让高悦失望,答案很喜人。高悦便破格给了他一个实习的机会,就是留着让梁辰带到试验田去。郭无水是今日接触下来,高悦觉得他大大咧咧很豪爽的脾气,一看就是不就小节的性格,这个人同样也适合跟梁辰去试验田。毫无疑问,试验田前期的工作绝对是艰苦又繁重。但是不吃苦中苦又如何能成为人上人呢?想要建功立业,就不能怕吃苦,前线打仗挣得军功,可是比在地里种庄稼更苦,可没听过人家当兵的什么时候喊过苦喊过累?!高悦和梁辰聊明白后,让齐鞘在那张纸上又加上了‘税收折价’、‘劳力抵税’两项。这才让梁辰拿着方案去农司。他还嘱咐梁辰:“到他们哪儿谦虚些,咱们试验田的事先不要透露。”梁辰领命而去。齐鞘望着他的背影,眼神中露出一丝羡慕。高悦见此心中暗笑,自然猜到了齐鞘在羡慕什么,便拍了拍他的肩膀说:“你可别觉着跟我在计司坐镇就能轻松多少。接下来,咱们就要重新统计全国物资了,这个事我可就要仰仗你了!”齐鞘一听自己也有任务,人明显就高兴起来。高悦见他这样,只觉倍感欣慰。这次考试,他还真是招了一帮得力的小助手,这一个个的干劲儿,要是能一直保持这样,那他岂不是就拥有了一只自驱力团队了?!那可是任何一个当领导的都梦寐以求的理想团队啊!高悦拉着齐鞘在自己身边坐下,将自己对资源统计的想法慢慢讲给他听——“咱们这次统计国内物资,主要是对各州府城县的存粮和药品进行全面统筹。这里面还要兼顾交通运输,以及未来价额走势等因素。”齐鞘也是个通透人,高悦说了个开头,他就猜到了目的,道:“东海真得要开战了吗?”高悦道:“也不一定。但是若条件允许,说不定就真得要打了。不过,在圣旨下来之前,这件事不要外传。”“我明白。不过,之前户部不是统计过了吗?当时的结果好像是不行吧?我也听说了,最近只要是提到东海战事,就属户部反对的最激烈。”齐鞘说到这儿就有些忧心忡忡,他望着高悦,道:“如今咱们计司也是隶属户部,若是咱们统算后,物资是够用的,那不是相当于打了之前李尚书的脸吗?”高悦道:“这个你不用担心。如果,咱们统计是够用,那朝堂上必然不会再有户部的人站出来反对开战了。这些事都是可以随时排布随时更改的。至于该怎么操作,有皇上在,有李尚书在。李尚书如此聪明的人,自然知道怎么做才是对户部最好最有利的。我们这次统计,就是要看看大周的国库到底是个什么情况。”“我明白了。那你准备怎么做?需要我做什么?”高悦道:“还记得之前咱们一起梳理档籍所的档案吗?”齐鞘点头。高悦又道:“这次只不过是比那一次要梳理的东西更多更复杂一点儿。不过,万变不离其宗,所谓梳理,就是将现在已知的数值,填到他该填的位置。”“拉表格?”齐鞘想起之前高悦弄得那个大周后宫各所掌事的汇总表格,心中一动,道:“这个交给我吧,我现在就弄。”“好,那就有劳齐大人啦。”高悦笑眯眯地说。齐鞘也被高悦逗乐了,道:“我也还是实习官,当然,我也甘愿为计相效犬马之劳!”“哈哈哈!”高悦大笑。随即则是将制表的事交给了齐鞘。齐鞘出去前,他让齐鞘再叫卞术进来。至此,高悦开始了和他的下属们,一对一的聊天。这也是新团队组建之初的必经之路。高悦作为领导,对于自己选拔上来的人肯定是要给机会互相了解,这样有利于日后工作的配合以及培养团队工作默契。于是,卞术聊完后,又叫了另外一人,如此反复。全部工作作为后,齐鞘那边的表格也制作完成了。他拿着那张表去找高悦,表格是十六司通用。齐鞘从一开始就没打算把十六司全都弄到一张表格上,可见他跟高悦待在一起的时间久了,思维模式已在高悦的影响下发生了潜移默化的改变。这一点,高悦挺满意的。不过,齐鞘做的表格还是在全面性上有所欠缺。高悦便当着他的面做了更改,还边改边耐心地教他为什么要这样改,好处是什么。齐鞘听得很认真,有些不明白的点还会向高悦提问。这张表格弄完后,高悦再次召集计司全体给所有人培训了一遍,这个表该怎么用。之后,他让那十一人互相拷问,把不明白的记录下来。他自己则是抽空去找了李尚书。难得的是,李尚书今日在户部守到了现在。他一见高悦来找他,就猜到高悦一定是有事,果然就听高悦道:“尚书大人,如今计司已成,之前陛下交代下来的任务可以开始算了。”“我正要和你说这事,”李尚书道,“如今朝堂之上,主战派的动机不纯,因此户部才会一直坚持反战。物资调配上一旦合计有余,这开战之事恐怕就势不可挡了。到时候若有人趁机发国难财,以至物价不稳,民不聊生,整个大周国运恐怕都会受到影响。因此,老夫这些天一直在思考对策,却没想出什么好办法。这些隐患,计相可有妙计?”高悦道:“大周国情如此,一旦开战,若想不被人钻空子,首先要做好的一点就是供需保密。既军需物资严格保密,所有供应全部交由户部统一调配,最好就连运输的路线都不要外传。一旦供应信息外泄,恐怕拦路抢劫的强盗,趁机抬价的奸商就会全部冒出水面了。”李尚书想了想,道:“但是严格保密这个要如何做到呢?”高悦微微一笑,道:“军商。”“军商?”李尚书诧异极了。他听说过皇商,还没听说过军商是个什么路数。高悦说:“皇商是与朝廷做生意的商人。军商便是与军队做生意的商人啊。道理是一样的,不同的是皇商惠己,军商惠兵。我想过了,最初的军商,就从军队里选拔,他们最开始的作用类似粮草使,负责运输即可,但与粮草使不同的是他们是按件计费。比如第一批军商一百人,从镇东军出。这些人每人每月负责为镇东军提供一百斤粮食,按市价每斤粮食一文钱,那么每人每月便是一百文钱。这笔钱发到他们手里,他们向官府买粮食,官府按五折出,也就是官府每月收入五千钱,出一万斤粮食。这 些粮食再由他们运输到军队里。中间无论出现什么问题都由个人承担。责任到人,但他们做这一个月每人手里会有五十文余钱,这些钱就作为他们的启动资金,做到第二个月时他们手里会有一百文钱,第三个月就又多五十文。长此下去这笔钱便可作为经营的启动资金。物资紧缺时,这军商的供应份额是不会变化的,那么他们要完成任务要保自己的命和兄弟的命,便可以向百姓手里买粮买药,跨州府区县向当地的官府买粮买药都是可以的。前提是他们不中途跑路,不烧杀抢掠,不残害百姓。这些支出在最初看起来都是户部的漏洞,但尚书大人不要担心,这个漏洞是完全可以弥补的。我的想法是,一场战事最终会消耗多少物资,这么多年下来,恐怕您心里早就有数。那么我们便在一开始就充分统计,做好预估和各项评估,把需要花的钱统计出来估计出来,这笔钱,根据战事的长短,分批分月地合理分配给军商,由他们来为自己的军队采办物资。相当于是,我们户部只出钱,这些钱也可用银票的方式到军队驻扎地的银号兑换,这样一来,风险降到最低。那些想捣乱的人,想趁火打劫的人难道还能猜出是谁带着银票出了京城吗?这些内部消息如果都走漏了,我只能说咱们的内部也真该好好清理了。再说,每月派发银票的人也可以找跟可靠,更厉害的人来负责(比如暗卫。当然高悦没说那么明)。再咱们将战事所需的银两派发的过程中,肯定还会有营收,比如各地官府卖出去的官粮那笔收入,只少可以填补一半的损耗。剩下的一半儿则来自于其他方面的增收,比如若在战事期间,有商号高价售卖军需物资,那么增加一半税收!这样一来还有谁敢发国难财?敢这么想得就让他陪得血本无归!所以,如果没有军商,所有成本都是户部出,战事成败所耗损全是国家承担,这样的结果会导致许多人急着发国难财而不择手段。但是现在一切都在户部管控下,我想应该就没有人再动这个歪脑筋了吧?”高悦这一席话把李尚书都给说愣了。李尚书活到这么大岁数,还是第一次听说有这样的方法。这个方式,光听高悦这么说就觉得好尼玛爽快!李尚书在户部这么多年,不夸张地说,还是从来没体验过一边花银子,一边赚钱的乐趣呢!“只不过,”高悦又道,“这套办法,还有很多细节需要咱们再敲定稳妥。我今日来跟您说这些,只是希望大人心中能有个底儿,至少您要相信,就算打仗,那战火也烧不到咱们户部来的。”“好好好,”李尚书听完高悦的话后,已经双眼发亮了。他一下子从椅子里站了起来,老头儿还挺激动,握住高悦的袖口,语重心长地道:“计相,老夫能把你请来,真是三生有幸啊!”高悦笑了笑,扶着他坐下,道:“高悦能入李尚书麾下,也是三生有幸。”其实,说这些客套话都是给外人听罢了。高悦自从知道周斐琦想要援助千岛的那一刻起就在琢磨怎么样才能说服现在最大的反对的声音——户部各官员。只要把他们的心稳住了,解决了他们最担心的问题,那么周斐琦要去拯救千岛国黎民,还是去拯救天下苍生,对高悦来说就是一句话——支持他,就完了!周斐琦想要干什么高悦都会无条件支持他!这是高悦和周斐琦相认后,知道他是皇帝那天起,就在心里默默给自己定下的信条。因为他很清楚周斐琦会为了他不顾一切,也很可能会放弃所谓的天下江山。这天晚上,高悦回宫后,皇帝陛下早就派胡公公等在宫门口,一路根本就没给他回景阳宫的机会,又直接把人劫去了极阳殿。搞得和他一起回来的齐鞘和卞术都被这操作给惊到了。他们是不知道,高悦第一天正式上任,皇帝陛下心里可是有喜有忧,就从早上给高悦盖了那么多小印章也能看出来,周斐琦可是很清楚他媳妇的魅力,甚至早就预料到高悦会干出多少引人眼球的事情来。他今日虽然在皇宫里,可那宫里的鸽子可是飞了一天,几乎是每隔一个时辰鸽子就飞来一只,毫无疑问当然都是暗日给他的小报告。那上面说到了军商之事。虽然这报告简短,但是周斐琦看完后,还是能了解到高悦的用意,这个点子就从军队里单独辟出一只队伍前期做快递员,后期转岗采购员。而户部相当于是一个平台,这个平台前期赔钱,‘上市’之后,肯定是赚钱的。所以说,周斐琦能明白这些道理,一听军商这个设计就想到了这么远,但是李尚书却还在为快递员和平台属性的点子而惊讶,这就是思维边界的差距。高悦被胡公公一路请去了极阳殿。才一进门,就又看到皇帝陛下一个人站在那颗桂花树下,举头望明月,只不过这次,他眼睛里有明显的亮光,看得出来,不知在为什么事情高兴!高悦一见周斐琦这个样子,便嘴角微弯,快步向他走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