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182番外 皇家有群淘气包(八)
作者:人型代码      更新:2023-05-26 06:43      字数:7257
  这天晚上, 周斐琦回到行宫大殿,看到宽大的龙床上高悦和两个儿子围在一起坐成了一圈儿。三人的脸色都有些严肃,也不知刚刚他们在说什么。这时, 高悦看到了他回来,便拍了拍床的空位道:“你回来得正好, 坐这儿也听听。”周斐琦不明所以, 在高悦身侧坐下,顺势搂住了他的肩。高悦也不跟他客气,顺势一靠,理所当然地把大周皇帝当成了靠枕, 还调整了一下姿势, 让自己尽量靠得舒服。之后, 他指着两个小淘气包儿说:“今天你们的表现我有些失望。哥哥不该动手打人, 弟弟也不该不跟哥哥打招呼, 就私藏哥哥的玩具。还有,弟弟想去找别的小朋友玩儿, 出去前应该告诉我或者你父皇, 这座行宫你们都是第一次来, 要是迷路了,你们会很危险, 明白吗?”“阿父, 阿父, 我错了, 你不要生气了!”周帅宇认错态度特别良好, 哄完高悦, 又转向他哥, 拉住哥哥的衣角, 摇啊摇,说:“哥哥,哥哥,我错了,你不要生气了!”高悦摸了摸他的头,问:“那你下次要怎么做呢?”“我会告诉阿父,我去哪儿,去找谁!”周帅宇回答得很大声。高悦欣慰地点点头,“乖。”周奈良等他们说完话,才开口,他问周帅宇,“那你下次还藏我玩具吗?”周帅宇摇摇头,抽抽小鼻子,“我不藏了。如果哥哥给我玩儿,我才玩儿。”周奈良哼一声,把头扭到一边,却说:“算了,原谅你了。”高悦拉起两个小家伙的手,将两只小爪子叠在一起,道:“这才像话嘛,做兄弟的,哪能有隔夜仇。”周奈良用力攥了周帅宇的爪子一下,说:“你要不是我亲弟弟,就今天这件事,我以后再也不跟你玩儿了。”周帅宇连忙一把抱住他哥,说:“不要,哥哥不要不跟我玩儿!我好喜欢哥哥哒!”周奈良鼻子里哼着,却低头在周帅宇的发旋上狠狠亲了一口。周斐琦听完事情的来龙去脉,笑了笑,道:“小青蛙送人了就送人了吧,父皇回去后再送给你们新的玩具。”“什么新玩具?”两个孩子一听有新玩具,立刻扑向他,纷纷扒到了他身上,周帅宇更是直接滚到了他肚子上,昂面躺着,好奇地望着他这位好似无所不能的父皇。周斐琦笑了笑,说:“逐日系列的小车子,怎么样?”逐日系列的太阳能车,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已经是大周百姓们不再陌生的存在了。但是儿童车却还从来没有过,此时周斐琦一说,两个小皇子的眼睛立刻就亮了,正所谓男孩都想要辆车,车子对他们来说好似带着一种天然的吸引力。两个小家伙立刻欢呼起来,甚至纷纷摇晃着周斐琦,强烈要求现在就立刻回京。周斐琦笑眯眯地道:“不过,你们要是不听话,可能就拿不到车子了。”周奈良连忙道:“父皇,我一直很听话,父皇你说吧,还有什么是要儿臣去做的?”周斐琦佯装沉思,片刻后道:“不勇敢不独立的孩子是不能开这个小车子的,首先呢,你们要学会独自睡觉,怎么样能做到吗?”周奈良立马下床,为了表现他的独立性,还自己穿鞋,坚决不用别人帮忙。周帅宇一开始还有些犹豫,但是看他哥哥行动飞快,为了小车车,也跟着下了地,慢吞吞地穿起了鞋袜。高悦眼睁睁看着这一幕,只觉得套路玩儿的好,大周皇家有三宝,强还是皇帝强啊!这一晚,周斐琦如愿以偿,抱着高悦过足了二人世界,以至于第二日狩猎开始,大周的皇后都没能下床。众人只以为大周的皇后是长途跋涉累到了,直到他们听说整个秋巡结束高皇后一直缠绵床榻才纳过闷儿来,事情似乎不像他们想得那样单纯。回京的车辇上,高悦被周斐琦抱着的时候,气闷地说:“你要是管不住那什么,以后别想我再跟你出来……”皇帝之后是怎么哄皇后的不得而已。反正这次秋巡回去后,全后宫的人都发现,两位小皇子从以前粘皇后,变成了如今粘陛下,恨不得形影不离日日念叨,而且从以前的调皮捣蛋小机灵鬼儿变成了如今陛下说什么他们就做什么的乖宝宝。这种情况一直到春节来临,众人看着两辆红色的小车子出行在后宫的官道上,才恍然大悟,原来小皇子努力表现就是为了早日拿到他们期盼已久的小红车啊!果然,论驭下之术无人能出陛下之右。这一年,镇东军再破倭寇,成功守卫了千岛州的海域防线,皇帝自然要嘉奖李景,而在一堆封赏的物品中,就有一辆和小皇子们一模一样的红色小车车,这显然是送给李珍的。对此,太后特别满意,觉得周斐琦这些年做事越来越周到了。而对于小捣蛋鬼儿们来说,这个新年过得简直不要更嗨皮。因为他们成为了大周唯三的拥有逐日小车车的小朋友,关键这车还是小皇子们通过自己的努力争取来的,这令他们觉得特别骄傲!每天开着小红车在宫道上横行霸道,高兴的笑容就好似顶着一个小太阳。偶尔跟着高悦出宫,还能把车开到圣物司的大院里耀武扬威,三辆小红车招摇过市,要多威风就有多威风!小家伙们因此就连日常走路都雄赳赳气昂昂越发的神气活现,自信活泼了。他们仨还偶尔用小红车载其它小朋友一起玩儿,比如小赫连就是经常能蹭上小红车坐的小朋友。偶尔李珍随着梁辰下乡,还会用小红车载乡下的孩子们玩儿。这几辆小红车曾经一度在京城的贵胄圈里引起轰动,成为无数世家小宝宝们垂涎不已的玩具。……时光飞逝,转眼又是十年。嘉懿二十五年,夏。李府。夏日的知了叫得欢畅,李府的下人们却噤若寒蝉。只因从小就胆大包天的珍少爷又在和他爹叫板——只听李珍愤怒不已地对镇东将军嚷道:“……哥儿怎么了?哥儿怎么就不能带兵打仗了?!周奈良都快要入主东宫了,我不过是想入伍从军,您为什么就是不同意呢?!爹,您就是太古板,才会不着阿父待见!!”“你——”李景气得扬手要打他。李珍连躲都没躲,眼也不眨继续道:“您不同意也没关系!我不去镇东军了!我去找齐大人求花将军收我入北衙!反正,这兵,我是当定了!”他说完扭头就往外走,根本没管身后早被他气得七窍生烟的李景是什么心情。他那些话有多伤李景那颗老父亲的心,李珍这个小没良心的根本连考虑都没考虑过。反正他想去从军,这是他从小到大的梦想,谁阻拦都没用!李珍一口气儿跑出了李府,出了大门碰见梁辰刚下马车,他连忙跑了过去,“阿父,你回来啦。”梁辰看了他一眼,就看出这小子情绪不对,问道:“怎么了,又惹你爹生气了?被骂了?”“不是。”李珍微低着头,却抬眼看梁辰,扭了扭脚尖,说:“阿父,我,我想去从军。”最近朝廷在征兵,梁辰正在调拨各种物资以备新兵入伍后用,他每日都很忙,没怎么顾上这孩子,最近也没找他谈心——难道是因为这些,所以这孩子才想出了这么一个引他注意的法子?可梁辰仔细看了看李珍,这孩子眼神很坚定,似乎不像是在开玩笑。那么,也就是说,李珍是真想当兵去了。梁辰觉得自己需要跟李珍好好聊一聊。“午膳吃了吗?”梁辰问。李珍摇了摇头,道:“我和爹吵架了,我出去吃。”“那我们一起吧。”梁辰说完就上了马车,李珍随后跟着他爬了上去。路上,李珍问梁辰:“阿父,我都听说了,当年您要出仕,我爹就没支持过您。现在,我要当兵,我就没指望他答应。不过是想着,镇东军毕竟是咱们李家替陛下养出来的精锐,我才想求他让我入伍。可他就是不同意,您说他是不是——”“你爹没有别的意思。他应该就是担心你。军营的生活可不像你想得那么好过!战场也不像你想得那么威风。所有将军的战后威风,都是战争中无数烈士的鲜血和身躯堆砌而来,这其中要背负多少责任,承担多少痛苦,现在的你根本就不明白。”梁辰的话客观,理智,他说完后,好一会儿李珍都没再开口。梁辰看了看他,见他似在认真思考,也就没再言语。父子俩沉默了一路,直到马车驶入知味坊的街口,李珍才说:“周奈,呃,大皇子若入主东宫,我愿为他统帅三军,守卫边疆。这是我和他的约定!我不能食言。”你们俩什么时候有了这样的约定?梁辰看着信誓旦旦的儿子,心中既欣慰又疑惑。不过,这些年他作为李珍的家长,眼看着这两个小家伙从小萝卜头一点点长成芝兰玉树的少年,又亲自陪着李珍共同渡过了初来情潮的痛苦。他很清楚哥儿这个身份的转变,对李珍来说造成了怎样的影响。李珍尚且如此,更何况是心高气傲的大皇子。自从去年两人先后确定了哥儿的身份,这一年大皇子的变化有目共睹,他或许是明白了什么,想通了什么,竟用了一年时间,将他小时候那些捣蛋的聪明才智全部用在了正事上,仅一年时间就替陛下办成了数件大事,向所有人证明,即便他是个哥儿,也绝对拥有不输任何男子的胸襟气度,能力和手腕。近日,已有不少大臣,上书陛下册立太子,几乎有大半的大臣都力推大皇子。当然也有一部分老臣坚持哥儿不可为帝,抛出了各种问题来阻挠。那些问题中,有些甚至奇葩到认为哥儿为帝,后宫嫔妃将皆是男子,会特别容易发生秽乱宫廷的行为,对大周皇室极为不利……那些折子现在就在御书房的案头放着,周斐琦做在一旁喝茶,把折子都丢给了周奈良,让他自己看。周奈良看到这条奇葩上奏时,‘切’了一声,道:“那我不会只娶一个吗?真有意思,这帮大臣管天管地还想管我未来和谁睡觉?简直不知所谓。”“粗鄙。”周斐琦说完就又继续喝茶。周奈良清了清嗓子,忙又道:“是洞房花烛。反正这事不是他们能管的。父皇,您真得要立我为太子吗?会不会有些太快了?还有,这事我觉得还是问一下帅宇吧,他就是性格内向不爱表现,其实他的能力在我之上。”周斐琦听着周奈良这番话,心中无比欣慰。这孩子能这样说,说明他心中有兄弟,还能客观的看待问题,理智的认识自我。不为争抢皇位,肯定自己兄弟的能力,胸襟宽广,率真无畏。孩子是自己的,周斐琦肯定是怎么看周奈良怎么好。不过,家里的好孩子不止一个,周斐琦当然会尊重孩子的意见,至于皇位传给谁,因为两个孩子都很优秀,他会尊重他们自己的选择。没一会儿,胡公公就带着周帅宇来到了御书房。周斐琦问他:“如今朕要立太子,你可有意?”周帅宇想都没想立刻摇头,说:“哥哥很优秀。”剩下的半句他在心里说:我要跟着父皇和阿父去旅行。这就要从前两天,周帅宇亲手给自己的父皇炖了一锅汤,他端着汤去极阳殿,走到大门口,忽然听到院子里高悦和周斐琦说话的声音,高悦问:“你真要跟我去旅行?朝政怎么办?”周斐琦道:“孩子们长大了,也该学着治国理家了。我都在位二十五年了,结婚都没有蜜月,悦哥这次都替我补上好不好?”后面的话少儿不宜,周帅宇听了半句话就面红耳赤地跑了。不过,旅行啊,听着就好心动。他都当了十七年皇子了,也还从来没旅行过呢,他也要阿父和父皇给他补上!就是因为这个,周帅宇觉得有个各方面都优秀强大的哥哥真是此生最大的福气!为了他的旅行大计,周帅宇绝对支持他哥当太子!他不仅支持,谁不让他哥当太子他还跟谁急呢!周斐琦却不知周帅宇的小心思,又问了遍:“现在不是在说你哥哥,是在问你。你就一点儿也不想替父皇分担重担吗?”周帅宇道:“为父皇分忧乃是儿臣的本分,但儿臣无意皇位,也无意东宫之位。若将来哥哥入主东宫登上大宝,儿臣愿从旁辅佐,绝无二心。”“帅宇……”周奈良有些感动。周帅宇却走过来,紧紧地抱了下周奈良。兄弟俩五官一样,身材相当。唯一的区别就是气质。周奈良精明锐利,虽这些年长大了有所收敛,但依旧傲气外露,令人一看就不是好惹的主儿。周帅宇则温和沉静,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上沉淀了岁月之华,到越发显得稳重了。不过,他在家人面前还是偶尔会露出孩子气的一面,就比如现在,他抱着他哥,特别像一只求夸奖的大金毛。周奈良自幼和他相处又是双胞胎,本就心有灵犀,这个时候多少已察觉出了一点周帅宇的异样,便因此留了心。几日后,皇帝下诏,封大皇子周奈良为太子,择吉日入主东宫。周奈良都当上太子了,李珍还没想好要去哪路军队,投靠谁的名下。他那天跟他阿父一同吃了顿午饭,父子二人推心置腹,李珍也因梁辰的一席话对参军这件事更加冷静了。冷静下来的十七岁少年,理智地从自己的哥儿身份出发,审视参军这件事,他发现一个问题思考的角度不一样之后,能看出的问题,预见的困难也比之前要多了很多。最大的一个问题是,哥儿来情潮,要如何处理。因这是个很现实的点,试想在全部都是血气方刚男子汉的军营里,突然混入了一个哥儿……这本身就是一个很危险的处境,对双方来说都同样危险。李珍想起那天梁辰和他说过的话‘作为你阿父,不论你做出什么决定,我都会支持你。但是,你要知道,你去从军和当年我要入仕是不一样的。因为官员只需入衙上朝,夜晚可以回家,生活还算是正常的状态。但是军营却不同,那里封闭,纪律严明,如果你真的打算选这条路,就要做好准备——没有人会因为你是我的儿子而优待你!就算是你入你爹的镇东军,也是如此。’实话实说,那一刻李珍其实有所动摇。但他想到他和周奈良的约定,就觉得,如果自己不兑现诺言,以后恐怕再也没脸见对方了。不得不说,这几天李珍的心理压力有些大。李景那天被儿子怼了之后,虽然生气却也感慨万千。他心想,当年若是他全力支持梁辰出仕,他们俩的感情是不是还能有所挽回?李景不是傻瓜,这么多年了,他当然看得出梁辰之所以还愿意留在李家只不过是因为李珍的身边不能缺少阿父。对于他李景,梁辰估计早就心灰意冷,这辈子都不可能再原谅他了。关于这一点,就看自从李珍出生,梁辰就再也没有来过情潮就不难看出,梁辰有多么抗拒和他亲热。更不要提,两人虽住在一个院子里,却分居多年,各睡各的,李景甚至已经记不起来,上次他握着梁辰的手是多少年前的事了。如今李珍已经长大,李景每日都在担心梁辰会离开他。也因此,这几年,他格外积极主动,李珍但凡有个什么风吹草动,他立刻找到梁辰商量。这次也一样,中午和儿子吵了架,晚上李景就找到梁辰打算和他好好商量商量,他心里想得是,只要梁辰点头,就算是让李珍去从军,他也觉得要控制住自己不反驳,一切要以老婆为第一。不过,等他真见到了梁辰,梁辰只看了他一眼,什么都没问,就说:“珍儿已经长大了,他会自己拿主意。我作为他的阿父,无论孩子做出什么样的决定,我都会支持他的。”李景:……我该说点儿什么呢?他绞尽脑汁,沉默了好一会儿才道:“若他执意参军,就还是到镇东军来吧。”梁辰看了他一眼,说:“你可能不知道,珍儿曾和太子殿下约定过,若是他日,太子登基为帝,珍儿愿为他统帅三军。他会跑去跟你要求入伍,只因他想在将来接过你肩上的担子。李景,”梁辰深吸了一口气,问:“你是不是到现在还觉得,哥儿不过是你们男人的——”“不是!”李景本来坐着,一听这话腾地站了起来。他紧张地望着梁辰,眼中全是苦涩,这苦涩的根源来自于梁辰没有说出口的那个词——‘玩物’。李景敢冲天发誓,无论从前还是现在,他都从来没有将梁辰看做是那种人。对他来说,梁辰以前是他的妻,现在是他的爱人。当然,这些都是他一厢情愿的,梁辰早就将他推到了心门之外。他现在也不敢在奢求什么,只求梁辰别再误会就好,他们之间岌岌可危的关系,再也经不起一丁点误会的撞击了。“哦。”梁辰不知怎么了,别过了脸,没再看他。李景盯着梁辰的背影有些不知所措。屋里一时有些静谧的尴尬。过了好一会儿,梁辰才回过身,问:“还有事吗?”李景心想难得来一次,怎么能没事?于是又绞尽脑汁冥思苦想,终于又让他想到了一件事,他问:“太子晋封典礼,咱们送什么礼物比较好?”梁辰:……这些事不是一直是李夫人再打理吗?李景以为他看不出来他在没话找话吗?这个白痴!“这件事,你还是去问娘吧?要是没有别的事,我要睡了,你还是回去吧。”李景:……我想再赖一会儿【暴风哭泣】。打发走了李景,梁辰趟在床上,望着屋顶出神。他想,等珍儿再长大些,成婚生子,自己也就真得可以给自己解放了。也不知道,那个躲到江南不回来的人,现在到底怎么样了……李珍失眠了两日,依然没有拿定主意,于是入宫找到了周奈良。两人就在东宫太子殿里见了面,周奈良一看他的熊猫眼就知道他有心事。于是,太子殿下遣散了左右,拉着李珍进了后堂。一进后堂,李珍就长长叹了口气,道:“你说大周为什么就不能有一支全部都是哥儿组成的军队呢?”周奈良何等聪明,一听这话就知道李珍在为什么发愁。想来是他想参军,又顾虑良多。周奈良如今考虑问题早已今非昔比,他立刻就抓住了问题的关键,并开导李珍,道:“我这几日正想上奏父皇,组一支军队,为太子亲兵。我想全部起用哥儿,现在还缺个统领,不知李公子意下如何呀?”李珍一听这话,双眼立刻放光。然而,那光转瞬即逝,很快又暗了下去,他说:“我若入宫当了侍卫,那要到何时才能统领三军,守卫边疆呢?”周奈良拍了下他的肩,道:“只要你能力到了,自然可以统帅三军。保家卫国,并不是一定要统帅三军,作为三军之中的一卒一兵也绝对值得骄傲啊!”“你——算了,我不问,我听你的!”李珍的直觉告诉他,周奈良刚才那句话绝不是空穴来风,他对于大周的未来,无论是从军事还是民策都绝对有自己的想法,因为周奈良就是这样一个人,他说到做到,从不食言。那天李珍从宫里回去后,找到李景,先规规矩矩地给他爹陪了个不是,又说自己会永远追随太子殿下,不会任性地非要参军去了。李景边点头边心想,我真替三军将士谢谢太子殿下,虽不知他如何开导了你,但放你入军营,还不知会把三军将士祸害成什么样呢!你啊,你就好好留在太子殿下身边,多加历练,尚可成材。这一年,秋季,大周皇室为太子周奈良举办了晋封大典。之后,帝后乘船南下拜高氏祖灵。高悦也是到了这时候,才知道先朝孝慈太君虽说是出身高氏,却原本姓聂,乃是当年高氏过继之子。其中缘由,众人心知肚明,却无人戳破。而这次,帝后同下江南,周斐琦念生父之恩,敕封了高氏的同时,也一并敕封了聂氏后人。他们在江南住了大概半个月,之后便不知所踪。三个月后,有消息传出,在西境高山国曾见过与帝后容貌相似之人,因是谣传,世人多有议论,却也不尽信言。直到三年之后,帝后于千岛州现身,天下人才再次凭传帝后功绩。至于,他们消失的这三年去了哪里,干了什么,早在各种传闻中,被后人打上了神秘的传奇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