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买桂花同载酒 第81节
作者:桑微      更新:2023-05-26 18:57      字数:2862
  终于明白自个儿之前那些奇奇怪怪的心跳脸红从何而来。因为小同都长大了,已是可以遮风挡雨的男子汉。他身上这灼热的男子气息,实在难以叫人忽视。而她,就连和左晔春说话时,也是保持着几丈远的距离。却独独和他,过分亲昵。阿桂咬着唇,自叹不该。她和他即便情同手足,可到底不是血缘上的亲生姐弟,合该保持肢体上的距离。否则,难免心慌。------1出自《山家清供》诗云。第62章 京城【二更合一】感谢订阅……姜淑鹞听到动静, 从另一侧匆匆赶来,自然免不了将姜鸿斌提溜过来好一阵训。姜鸿斌也自知闯了大祸,耷拉着脑袋不敢说话, 只是偶尔瞄一眼阿桂那边, 想知道她有没有伤着。阿桂耳尖泛红,推开方喻同的胸膛, 暗自庆幸这夜色深浓,能将她的心慌意乱遮掩一二。方喻同眸色深得似这寂寂夜色,却将她的窘迫一口戳破。“阿姐是不是吓坏了?脸怎红成这样?”阿桂忙抬手捂着脸颊,用手背的凉意驱赶面庞上的滚烫。她摇头, 轻声道:“我没事,倒是你,有没有受伤?”她原是想用手去拉方喻同的胳膊,想看看他的后背。方才他就是护着她, 将烟火星子全挡在了他的身后。可是指尖刚触到手臂上略带寒意的布料, 又仿佛被烫到。她缩回指尖,目光澄澈, 透着关怀,“你转过去让我瞧瞧。”方喻同不在意地笑笑, 只道:“阿姐,顶多是衣袍燎了几个洞而已,没什么事, 只是可惜了你给我定制的这一身好衣裳。”听他这语气, 好像还暗暗藏着开心。毕竟,这不是阿桂做的,他才不稀罕穿,直接烧几个大口子才好。感谢姜鸿斌。方喻同没有阿桂这样节俭, 要不是阿桂管束着他,平日里口袋里的银钱有多少花多少。但是阿桂不一样。她心疼得再也顾不上保持什么距离,扯着方喻同的衣角左看右瞧,咬着唇瓣说道:“怎地燎出来这么多道口子?等回了家我给你缝起来,再绣几条云纹上去,应当瞧不出什么来,真是可惜,你才穿了一回而已。”“说明老天爷都不让我穿这样的衣裳,只能穿阿姐做的。”方喻同没皮没脸的,什么事都往老天爷身上推。阿桂啐他一口,拍拍他衣裳上沾着的爆竹灰,“不许瞎说,这衣裳难道不比我做的好?”“阿姐做的衣裳才好。”方喻同肯定回答。两人正说着话,那边姜淑鹞也教训完了姜鸿斌,又拉着他过来给阿桂还有方喻同道歉。夜色里,阿桂面庞朦胧而柔和,像是一场温柔的雾,嗓音舒泰,“没事,你也不是故意的,大家都没伤着就行。”姜鸿斌连连点头,一脸“这是什么仙女”的痴痴望着阿桂。方喻同脸色微愠地走到阿桂身前,挡住了姜鸿斌的视线,然后面色淡淡地说道:“但是我这衣裳,你总得赔吧?”“赔,我赔!”姜鸿斌糊里糊涂的,将整个钱袋子都一并给了方喻同。又伸着脑袋,想再多看阿桂几眼。可是方喻同却收了银袋子,便揽着阿桂走了。只留个后脑勺给他看。姜鸿斌呆呆望着。仙女真好看,背影都是那般叫人魂牵梦萦呐。......过完年,开春也就快了。春三月就要在京城举办会试,而嘉宁城距离京城甚远,即便是车马也要走上大半个月。于是等过完元宵,就要筹备着上京的各项事宜。主要是凑好盘缠、联系车马以及收拾细软行囊。这些虽繁琐,但也不是什么难事。只是阿桂心里横了一道事儿,在方喻同出发的数日前,就缠得她夜里总睡不好。才一两日,眼下就有了淡淡一圈青黑。因她肌肤细腻白嫩,所以就愈发明显。方喻同很快就察觉了她的不对,而后一语道破了她心中所想。“阿姐,你可是想和我一块上京?”阿桂抬起剪水双眸,长睫轻颤,却不知该如何应声。方喻同也不着急,小口啜着茶,等着她酝酿好了情绪再说话。阿桂沉默许久,直到手里捧着的茶渐渐凉下来,才开口轻声道:“我爹,在京城。”这是她从来没有说起过的事。方喻同也有些诧异地看着抬起眼,他没想到,她的爹还活着?阿桂深吸一口气,又吐出来。暮冬的空气湿润寒凉,很快口中呼出的气便凝成了白茫茫的水雾,将她柔和温软的眉眼氤氲开。她娓娓说道:“他被关押在京城重牢中,也不知过得如何。这些年,我是想着他的,可咱们无权无势,就算有银子也打探不到重牢中的犯人。”“那阿姐和我同去京城吧。”方喻同一双眸子清凌凌地望着阿桂,“待我金榜题名,结识京中权贵,定想法子将咱爹救出来。”阿桂听他这称呼,又是薄颊悄红,睨他一眼,“谁是你爹?”居然就这么喊出口,也不害臊。“你是我阿姐,他是你爹,自然不就是我爹?”方喻同勾勾唇角,脸颊线条生动起来,实在是好看得太过无可挑剔。这话,也挑不出什么错来。阿桂只要红着脸,啐他一口,“我爹可不一定会认你。”说罢,她脸上的笑意转瞬即逝,很快又露出深深的担忧,“他如今是否还活着,也不一定。”“阿姐,咱爹吉人自有天相,一定不会有事。”方喻同俯身向前,想握着阿桂的手安慰一番。却被阿桂躲开,“既如此,我去与陈爷爷商量一番。”她确实想去京城。一是放心不下她爹。二是放心不下方喻同。不知道她爹在京城重牢中到底受了多少磋磨,可她只是寻常百姓,连靠近那儿都会被官兵呵斥开,更莫提去打探消息见他。也不知道方喻同离家后能不能照顾好他自个儿,他读书这些年,在家有她,在书院也是吃喝穿住都不必愁,只一心读书就是。即便已经意识到方喻同已经不是小孩,可阿桂还是有着“儿行千里母担忧”的烦扰。之前一直憋在心里,只是怕方喻同不想她去,嫌她碍事。毕竟其他人上京赶考,可没有娘亲、阿姐跟着。如今方喻同主动要她跟着一块,倒是让她心动不已。陈爷爷也早看出阿桂的心快要跟着飞去京城,听到她主动提及,自然也不会阻拦。只满脸笑容道:“你们都去吧,家里有我守着,不会出什么岔子,我还等着小同高中状元,接我去京城享福呢!”这些年,陈爷爷的儿女一直杳无音讯。他也早把那些不孝子孙忘了,只当阿桂和方喻同才是他的亲孙子亲孙女,很疼她俩。只不过放陈爷爷一人在家,阿桂又有些担忧。直到方喻同说他已托林母还有姜淑鹞多多照顾一番之后,她才稍稍放了心。很快,便到了临走这日。林常也要去京城参加会试,便和阿桂她们一同赁了马车,也好省些银两。一路上吃喝穿住有了阿桂打点照顾,他们倒没什么好烦心的。在马车上也能捧着书读一会儿,只是摇摇晃晃,颇有些费眼睛。林常是个勤奋刻苦的孩子,从小就知道家里穷,母亲苦,早慧的他暗自发誓,一定要让母亲过上好日子。他也知道自己寒门出身,只有读书科举才是唯一的出路。所以阿桂从没见过他有丝毫松懈,不论是在嘉宁城的时候,还是如今赶路,只有得空,他定要捧着一卷书闷头读着。反观方喻同,便不一样。他在马车里露出困倦的神色,头直往阿桂身上磕,清润的少年音压低,像是在撒娇,“阿姐,让我靠着睡会儿。”阿桂当然不会让他靠,甚至在他压过来时心尖直颤,连忙将他抵住。忍不住轻斥一声,“你昨晚做什么去了,怎会困成这样?”为了省钱,方喻同和林常是住在一间房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