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节
作者:易楠苏伊      更新:2023-05-29 16:29      字数:3840
  就地收割,就地征购,就地入库,入库封仓!农民的口粮,种子粮所剩无几。许多生产大队收割下来的粮食,全部变成征购粮,就这还是不够完成征购任务!周社长愁得头发都要掉光了。没办法只能把全部任务粮交上去。可他报上来的任务粮根本达不到征购任务,上级领导不满意,派人下来调查。周社长现在也是自身难保,他的权力直接被上面的人架空。王家村也被波及了,应该说整个刘关县所有的生产大队长都被波及了。这些生产大队长全部被扣在公社挨批斗。要说为什么会这么疯狂,起因还在于上面。八届八中全会上彭元帅因为批评大跃进运动而受到批判,引发第二波主要限于清洗军队中彭支持者的反右运动。反右运动再次刮起。之前的反右运动多数都是民主党人士,可这次却不一样了。像王家村生产大队原本跟反右运动不沾边的。可上面领导见大队干部报上的任务粮数量不够,就说他们没有抓好农业生产,说他们犯右倾机会主义错误。于是上面派了工作组下来调查反瞒产运动。自从钱明华被抓到公社之后,王守泉就去公社打听,陈书记让他放心,周社长是不会拿钱明华怎么样的,下面的人也没有虐待过他。因为公社干部也有亲人朋友在生产队吃粮,他们不愿或不敢做得太杀情,因此他们对上阳奉阴违,暗地也保护这些生产大队长。可钱明华一直被抓,王家村的人开始忐忑不安起来。粮食都已经被收走了,怎么还要抓他们的生产大队长呢?钱淑兰和钱维汉也是急得嘴上起燎泡。照理说王家村生产大队的粮食全部上交应该不会被批斗。可因为整个刘关县的土地太贫瘠,再加上之前又一直没有放过大卫星,所以上面领导特别重视。几个干部召集开会,钱淑兰也被叫过去。虽然她不是大队干部,可她至少还是个厂长。自从钱明华被抓,王守泉心情非常糟糕,担心好兄弟在公社受苦,他可是知道那些被定为右派分子的遭遇的,全都没有好下场,实在太过凄惨。一想到明华会被人毒打,他就整夜睡不着觉。此时的他慌寸大乱,竟然出了个馊主意,“要不我们各家各户再交些粮食上去吧,我担心明华真的有可能会死。”年后各家从钱淑兰那边买了一些粮食,大家省吃俭用都还有点剩余。钱淑兰冷着脸,“你现在把粮食交上去,才是真的想让他死。咱们根本就没有瞒产,你现在交上去不就做实他的罪证吗?你还有没有脑子?”众人一听也是,纷纷说这法子行不通。王守泉也是憋得脸红脖子粗的。钱维汉异常的沉默,他把自己的收音机拿出来给大家放最新的广播。里面又是广播员在用很夸张的声音说某某地方亩产万斤!众人脸色十分难看。这可真是天大的讽刺!王守泉气得直接把桌上的搪瓷缸子扑到地上。眼睛充血,像头愤怒地狮子。钱维汉重重叹了一口气,“小泉,千万别慌!你不也说了明华现在没受苦,就是被人关起来了,咱们现在要做的是洗清他身上的污点。”王守泉一屁股坐在墙边。这大队干部当得实在太窝囊。不仅仅要当队里的公仆,还有被上面打倒的风险。他实在是怕了。他怕明华被打倒,也怕很快自己也会被关进去。更加是因为几年前被那场运动吓怕了。钱淑兰直接道,“我们整个生产队要紧密团结,一致对付工作组,一口咬定己上报的产量。而且要让大家把手里的粮食藏好,千万别被那些人搜到。”钱维汉把王守泉从地上拉起来,拍着他的肩膀,“打起精神。明华能不能救,还得靠我们大家努力呢。千万别让他背上罪名,到那时才是晚了。”王守泉抹一把眼泪,从地上爬起来。“咱们待会儿挨家挨户通知,见到工作组的人就避开,不要别跟他们说话。”这些工作组都是会耍嘴皮子的,老实憨厚的农村人一不注意就被他们套话。所以避开才是最稳妥的法子。众人一听立刻行动。工作组现在就住在食堂那边。目的是为了隔开他们,不让他们跟村里人接触。吃饭的时候,王守泉就安排工作组到贫农家里吃饭。贫农户就是穷苦,到这些人家吃饭就是去吃苦挨饿,这边早餐不吃,中午喝很稀的粥,晚上吃蕃薯渣或蕃薯。饿得一个个全都受不了。抓住王守泉就要他给他们换地方吃。“王书记,咱们可是交了粮票的,怎么就给我们吃这些东西呢?”王守泉吓得赶紧摇头,“上面不是说了吗?要到贫农家里吃饭,我这是贯彻上面领导的指示。你们可不能害我成落后分子。”工作组的人被他一噎,“我们不是这个意思,我们想到大队吃饭,你们的食堂不是盖好了吗?为啥不用?”王守泉也想让这些人从贫农家里出来,如果这些人拿东西诱哄说不定有那眼皮子浅的人就能被腐蚀。“行,我让人给你们开食堂。”工作组喜不自胜。这下子不用顿顿都吃红薯了。然而他们很快就发现,大队食堂也就比贫农好那么一丁点,每顿饭多了两根萝卜干。工作组气得脸都绿了。找到王守泉,可对方一口咬定食堂没粮食了。工作组吃不好,就想早点把工作落实好离开。于是找准机会开始问社员,可这些人看到工作组远远就跑开,就跟老鼠见了猫似的,哪怕是小孩子都不例外。工作组就开始召集大家晚上到食堂开会。会上社员们一言不发,不是抽烟便是打瞌睡,工作组的人讲话社员不听,会难开下去。工作组就开始搜粮。搜了那么多家愣是没搜到一粒粮食。多数都还是红薯干和野菜。而且数量非常少。有的人见一无所获就想要整生产队长。每个生产大队分为好几个生产队。每个生产队都有一个生产队长。但因为王家村是王姓聚居地,所以多数人都还是听生产大队长的,也就是钱明华。王守泉见他们居然要把瞒产的锅背到生产队长头上,就对这些人说:“生产队长一不拿工资。二不拿工分,你要整他,他就不当队长,咱们下面的粮食就没人收了。去年就有四个生产队没有人肯当队长,你看这事怎么办?”工作组也只好向县委汇报。最后这事也只能不了了之。工作组很快就从王家村生产大队撤离了。作者有话要说:会被锁吗?别锁啊,我祈祷一下。。。第121章钱淑兰以为工作组走了之后,钱明华应该就会被放回来了。可谁成想根本没有。甚至工作组已经入驻公社。等着下一批的春薯下来。钱淑兰带些吃的东西陪着钱维汉一起去公社探视,钱明华除了瘦了点,精神倒还好。只是听说外面现在乱哄哄的,他心情糟糕透顶。看完人之后,钱维汉到邮局去寄信,钱淑兰到中学去接正国和小毛驴。他们已经考完试了,今天是公布成绩的日子。虽然她有信心两人能考好,可谁知道会不会有万一呢。钱淑兰刚到门口,就见正国满脸喜色地从学校里冲出来。小毛驴在后面一个劲儿地追他。“你跑这么快干啥?我脚还疼呢。”前段时间因为要抢收粮食,哪怕两人快要考试,都没有在家复习。白天要干活,晚上要抓知了。正国兴奋地举着手里的成绩单,“你懂什么呀,奶奶要是知道我考上中专,肯定高兴死了。”小毛驴有些无语。眼见着正国跑出老远,钱淑兰赶紧喊住他,“正国,奶在这儿。”冲出老远的正国没听到,小毛驴离得近,却是一下子就听到了。小毛驴先是喊了一声正国,见他回过头来,便朝钱淑兰跑去,“姥姥,你来啦!”钱淑兰秃噜下他的脑袋,接过他手里的成绩单。嗯,分数还不低,“你考上中专了吗?”小毛驴脸上露出羞涩的笑容,抿着嘴刚想说话,正国是人未到声先到,“他也考上了,最后一名。”小毛驴尴尬得脸都红了。“考上就好。走!奶带你们回家庆祝。”钱淑兰高兴坏了,这两个孩子只要考上中专,不出意外的话,毕业出来就能当工人。正国这个高中生还得自己找工作,他们完全不用她来操心了。两个孩子听到庆祝都是满脸喜色。小毛驴以前可能常年看人脸色,知道的比较多,心思也敏感,他小心翼翼地试探着,“姥姥,我听班上的同学说家里没粮食吃了。”小毛驴这次是考了第十名,可前面有许多同学,家里根本不同意念书。因为家里没粮也没钱。这年代读书不仅一学期要交八九块钱的学费,而且每个月还要交口粮到学校食堂。本来粮食就不够吃,还要省下来给两个正在长身体的半大小伙子,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常常会引发家庭矛盾。正国因为姓王,全家人供着他也在理,可他姓孙,不是老王家的人,姥姥心疼他他知道,几个舅舅舅妈会不会有想法呢?他不能让姥姥难做。钱淑兰看着这个孩子有些心疼,才十二岁的年纪居然就这么敏感,她笑着安抚他,“别担心,家里还有吃的。”她看了一眼四周,朝两人小声道,“奶偷偷藏了粮食的。”说着朝两人眨眨眼。一直忐忑不安的小毛驴立刻长舒一口气,正国拍着他的肩膀,有些得意,“我就说你瞎想,我奶可是最会藏东西的,比我还厉害呢。以前我奶连肉都藏过。可惜现在没有了。”小毛驴一听,望着钱淑兰居然成了星星眼。钱淑兰有些好笑,一边搂一个,“赶紧回家吧。”回到家里,正康也回来了。孙大琴迫不及待地把他的毕业证拿来给钱淑兰看,“娘,你看这是正康的毕业证。”钱淑兰翻看了一下,嗯,的确是高中毕业证。只是工作还没着落呢。她朝着正康道,“工作的事情不太容易,你两个叔叔会帮着联系的。”之前钱淑兰就让王守智和王守礼密切关注县城几个厂的招工情况。如果有招工的消息一定要回来通知他们。可惜这年代的人把厂子里的招工信息捂得太严实了。这么久也没打听到。即使有的厂子招人也只会招关系户,不会招他们。现在已经是灾荒之年了,应该比以前更容易换到工作吧。正康点了点头,脸皱在一起,试着问道,“奶,我回来的时候看到路上有许多民兵把守。咱家藏的粮食够吃吗?”钱淑兰叹了口气,安抚他,“没事!咱家还有粮食呢。再说红薯也快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