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节
作者:小春贤      更新:2023-05-31 09:04      字数:5714
  听了毕远文的话,夏小清不住的点头,他道:“老侯爷是个仗义的,上回大姐被提牢厅带去问话,还是老侯爷出面救的人呢!”毕远文哭笑不得,他又怕夏小清等会儿见了宁国老侯爷当真把这话拿出来讲,于是说道:“二姐夫,这话见了老侯爷可别再说了。”他们郎舅三人里,只有他不曾见过宁国老侯爷,私下他也只听崔世雅说过,这位宁国老侯爷,和崔家大姐崔世君交情不浅,当日老侯爷出手相助,因此在朝堂上被言官参了一本,又不是甚么好事,还是不提为妙。夏小清拍着胸膛,说道:“妹夫你放心,我虽说没读多少书,这点眼力价儿还是有的!”不过想到外院里还有许多来客,崔世安为难的说道:“福叔去侯府了,我们几个又离席,客人谁来招待呢?”主家待客,要是连个招待的主人都不露面,说出去是一件极丢脸面的事情,更何况为了给老姑姑做寿,亲的疏的来了不少人,要是有哪处做得不周到,岂不是叫人笑话。一番商量,最后夏小清说道:“我一个粗人,大字不认识几个,依我看,咱们几个先去拜见老侯爷,你们陪着老侯爷说话,我再出来招呼客人,想来不会有人挑理。”崔世安和毕远文合计之后,只得把待客的事情交给夏小清了。说罢,他们三人随着阿杏往老姑姑的院子去了,到了老姑姑的院里,阿杏先进去通传,不久,阿杏请他们进屋,三人走进里间,只见崔老姑姑坐在东墙右边的主位,并排坐在左边宾位的是宁国老侯爷霍云,崔海正和崔世君依次坐在下首,崔世柔是出嫁的女儿,早带着招娣避到耳房去了。再看那老侯爷,他穿着一身不起眼的衣袍,却难掩其眉宇间的贵气,崔世安和崔家两个女婿只看了一眼,便低头上前,拱手向霍云行礼,霍云随意抬手示意,说道:“免礼。”霍云面色淡然,似是不欲多话,他与他们三人点头示意后,就闭口不言,他不问话,这几人也便眼观鼻,鼻观心。屋里静默无声,崔世君见了这副情景,无奈摇头,老侯爷性情冷淡,他们崔家除了她,其旁的人与老侯爷没打过交道,在他面前不免有些拘谨,眼见再坐下去也是无话可说,崔世君看着霍云,说道:“老侯爷,酒席已经摆在书房了,不如由我兄弟和妹夫陪着老侯爷过去罢?”霍云也坐懒了,他和崔家的这几个人也无话可聊,于是轻轻点头,那崔世安和毕远文连忙起身,引着霍云去了书房。这边他们先去了,崔世柔回到崔老姑姑的屋子,语气里带着几分抱怨,她道:“这个老侯爷,冷面冷口冷心人,脸上阴沉沉的,自打坐这儿就没见他有个笑模样儿。”崔海正即便心里和二女儿想得一样,也忍不住拿眼瞪她,骂道:“老侯爷还没走远呢,就满嘴胡言乱语。”夏小清是个护老婆的,他对老丈人辩解道:“我们自家人悄悄儿的说说罢了,难不成谁不长眼当着老侯爷去说!”“须知祸从口出,小心得罪了人还不自知!”崔世海恨声说道。这父女二人都是个急性子,中间又夹了一个女婿,崔老姑姑不得不打圆场,她道:“身居高位者,总归有些我们平头百姓没有的脾气!”崔世君看了崔世柔一眼,示意她不要与崔海正顶嘴,又道:“老侯爷虽说眼高于顶,相处久了就知道他最好说话,我们只拿平常心待他即可。”崔海正听出她话里处处维护霍云,和这霍云相处时又显得极为熟稔,心中不禁有些忿然,只道他这个女儿把他先前说的话当作耳旁风,崔海正忍着怒意,原想提点她,到嘴的话又咽下去了,一来,今日是老姑姑的做寿的日子,在她老人家面前教导女儿,恐怕她心里不自在。二来,大女儿掌着崔家,行事向来说一不二,他这个当爹的话,她未必肯听。崔世君看到她爹脸色阴沉,一声不吭的坐在轮椅上,柔声说道:“爹,您是去陪老侯爷用饭,还是留在老姑姑屋里用饭?”有崔世安和毕远文坐陪,崔世君倒不怕崔海正会说不合时宜的话,只是崔海正对宁国老侯爷霍云有些发憷,对着他连话也说不出一句,冷冷的说道:“老侯爷有你兄弟陪着,今日是老姑姑的寿诞,我陪她老人家。”崔老爹好一时歹一时,崔世君早就习以为常,便是崔老姑姑,侄儿的心思也能猜出几分,不过她没有戳破,只扭头望着崔世君,说道:“前面宴席都开了,你赶紧用饭,再到外头去瞧瞧,可别怠慢了客人。”崔老姑姑又对崔海正说道:“前面只有二女婿招呼,看着有些不像话,稍后你也去前面陪一陪。”“知道了。”父女二人齐声答道。很快,阿杏重新摆好饭菜,夏小清往前院去了,崔世君和二妹妹并自家老爹围坐在崔老姑姑身旁,谁知一碗饭刚吃了两口,阿杏就来回话,说是崔福从宁国府回来了,一同来的还有小厮火华。话来这个崔世君,真正是个天生的劳碌命,她人虽陪着崔老姑姑用饭,一颗心早就飘到书房,既怕她兄弟招呼不周,慢待了老侯爷,又怕老侯爷难得伺候,委屈了自己兄弟,此时听说火华来了,哪里还顾得上用饭,说道:“快带他们进来。”阿杏去传崔福和火华,崔世君则是对崔老姑姑说道:“老姑姑,你和爹爹先用饭,我到外面去看看。”崔老姑姑心知她这顿中饭怕是吃不安稳的,于是叫小丫头招娣给她包了几块糕点,说道:“垫一垫肚子,别饿坏了。”崔世君道了谢,收下老姑姑递来的糕点,转身出了院子。只说她刚出门,就见崔福和火华等在门口,那火华看到崔世君,眼前一亮,向她打了千儿问好,说道:“崔姑姑,你可真是活菩萨,要是再找不到老侯爷,我就该被打板子了。”崔世君‘噗嗤’一声笑了,她道:“你是老侯爷身边的体面人,有谁敢打你板子?”火华苦着脸,他道:“姑姑有所不知,我们侯爷昨夜回京,今日一大早,他听说老侯爷不在府里,城门处去问了,也不见出城,各处找不到他的人影,侯爷气得大发雷霆,只骂我这个小厮不得力,还说要是找不到老侯爷,我这条小命就要不保哩。”崔世君听了他这话,面上不露声色,心中自有一番计较,她曾和宁国侯见过几面,这宁国侯胸有城府,喜怒不形于色,和老侯爷的性情截然不同,就算火华犯了天大的错,也不该有他这个做儿子的来教训。崔世君笑道:“既是如此,你为何不好好看着你们老侯爷,可不就是该骂么!”火华嘴里叫冤不止,他道:“姑姑又不是不知道我们老侯爷,说风就是雨,哪里是我们能劝得住的,也幸亏你说得话他还肯听一听。”“行了!”崔世君止住他的话头,嗔道:“分明是你这混账小子伺候不经心,这会儿倒埋怨起主子来了,还不快去寻你们老侯爷。”“哎,我这就去!”火华赔笑一声,随着崔福往书房去了,望着他俩的身影转过月洞门,崔世君也带着阿杏到前院去了。第79章此时, 外院人声鼎沸,席间杯觥交错, 三五杯热酒饮下,猜拳行令,好不热闹。崔世君隔窗看去, 只见她那二妹夫夏小清穿梭席间, 陪着客人划拳喝酒,说话取乐, 他本是个爽快脾气, 又颇有酒量,只要有客人来敬酒, 二话不说干下肚里,有他在场招呼客人, 崔世君也便放下心, 转身来到内宅。内宅是专门安置女眷的地方,早先已隔成几个厅屋,不同身份的女眷, 安排的席位也不一样。崔世君先去拜见徐家舅母和林家来的堂舅母, 两家舅母坐在一处, 同桌的还有崔世安的岳母陈太太, 徐氏则是坐在下首陪同,另有一个小丫头唱曲儿助兴。在座都是长辈, 崔世君进屋后与舅母们见礼, 徐家出身寒微, 这几年日子方才好过了一些,徐家舅母为人和蔼,虽说大字不识,说话还算得体,她见了崔世君,问道:“好孩子,忙了这大半日,累坏了罢,快坐下来吃口茶解解乏。”崔世君笑盈盈的回道:“不累,外间都是我兄弟和太太在忙活,除了老姑姑,就数我最清闲。”她给徐氏脸面,自然也是给徐家脸面,徐家舅母拉着她的手,赞道:“怨不得都说你好,先前你们太太就说你聪明能干,今日一见,果然是个好姑娘。”原先徐氏做姨娘时,就对崔家这位大姑娘赞不绝口,今年也是她做主,将徐氏扶正,徐氏是正房太太,徐家自然也成了崔家正经的娘家,不光徐氏对她十分感激,徐家也念她的好。“舅母谬赞了。”崔世君谦虚说道。徐家舅母轻轻拍着她的手背,说道:“当得起,当得起!”崔世君行事周到,看在徐家舅母眼里,当真是无一点不好,她称赞几句,心里也叹息不止,可惜这样一个好孩子,竟白白被耽误了,要是谁家能娶到她,真正是阖家的福气。相比徐家舅母的亲切,林家舅母显得有些木讷,话也不多,崔世君的嫡亲舅舅早逝,舅母和表兄迁到青州,除了年节走礼,平日并无来往,这回老姑姑过寿,舅母托人送来贺礼,崔世君又别下帖子,请了林家堂舅一家,并请她和徐家舅母坐在一处。虽是隔着一层的舅舅和舅母,徐氏也不敢薄待,无论是外间的舅舅,还是内宅的舅母,坐席都在徐家前面。崔世君一一看在眼里,和徐家舅母说了话,又问侯林家舅母和陈太太,彼此亲亲热热的说了半日话,只因外间还有别的客人,她不能久坐,于是和舅母们告了一声罪,便退出屋里。离了舅母处,崔世君来到隔壁的一间厅屋,她刚进门,就见一个身穿绿色比甲的年轻妇人冲她招手,说道:“崔大姑娘,你可算来了,才刚我们几个说起你,还说你越发会摆谱了,我们等闲儿想和你说话,连面也见不着呢。”这妇人是河阳侯夫人的陪嫁丫鬟,前几年配了人,仍旧在河阳侯夫人屋里当差,往常崔世君到河阳侯府走动,时常见到她,这回河阳侯夫人便命她带着来崔家给老姑姑祝寿。还不等她说话,另有一个妇人快言快语的说道:“大姑娘今日忙得脚不沾地,哪里得空儿来和我们闲聊呢!”说话的是另一个侯府的仆妇,京城各家侯府大多沾亲带故,便是坐在一桌的仆妇们也有不少是老相识,崔世君接过阿杏手里的杯子,说道:“原是我招待不周,先自罚三杯,还请各位见谅,等我日后闲了,再与你们亲自赔罪。”说罢,她自饮三杯。“你只当自罚三杯就完了?”河阳侯夫人的陪房假意生气,和旁边的妇人一左一右架住她,再叫另一人狠狠灌了她几杯酒。崔世君喝得双颊通红,嘴里求饶不止,这些人才放过她。这么一番应酬,崔世君喝了不少酒,所幸她是酒中女丈夫,除了眼眶些微泛红,人倒是清醒的。崔世君和来的所有女眷们喝了酒,说了话,只待没有遗漏,她才扶着阿杏避开人群,来到花厅歇息。只她饮了酒,这会儿出了满头大汗,嘴里叫热,便让阿杏把窗户打开透气,阿杏怕她闪了风,如何肯开窗?不得不好言相劝:“姑娘,你刚出汗,吹了风怕是要着凉,我去给你沏杯浓茶醒醒酒。”崔世君摆了摆手,她还惦记着在书房用饭的霍云,说道:“前面的宴席差不多快散了,你去看看老侯爷,饭菜冷了就撤下,叫厨房送热的来,老侯爷不常饮酒,不过他若饮酒,就叫他们把酒烫滚了再吃,这天寒地冻的,吃了冷酒伤身。”想了一下,崔世君又叮嘱道:“另叫厨房烧一壶热茶送去,不管他吃不吃得惯家里的茶,先备着总是错不了的。”她事无巨细都想到了,阿杏见她还有话要吩咐,便道:“姑娘,有火华在呢,他在老侯爷身边伺候这些年,咱们能想到的,他肯定也能想到。”听了阿杏的话,崔世君忍不住失笑,自觉是庸人自扰,她道:“好了,你快去吧。”那阿杏临走前,还是先赶着去沏了一杯浓茶,这才往书房去了。阿杏走后,屋里只剩下崔世君一人,崔世君独自坐了半晌,起身推开窗户,冷风袭来,虽解了燥热,却让她胃里一阵翻滚,崔世君连忙关上窗,饮下半碗浓茶,压下这股恶心。也不知过了多久,阿杏还没回来,崔世君饮酒过量,不觉之中有些困倦,于是歪在椅子里,朦胧睡去。霍云进屋时,看到眼前这副情形,眼底露出笑意,他走近崔世君,闻到她身上散发出的酒香味,味道不算浓烈,并不难闻。醉酒憨睡的崔世君还不知有人正在注视她,她睡得极深,发髻上的珠钗快要滑落,手臂枕在头下,露出一段雪白的肌肤,手腕上那颗淡淡的痣也清晰可见。一同进屋的阿杏似是觉得不妥,正要上前叫醒崔世君,霍云止住她,阿杏不敢忤逆他,只得撅起嘴巴,拿眼瞪着自家姑娘,巴指望她快些醒来。霍云看得有些出神,他实在觉得她熟睡的样子太有趣了,他又靠近了一些,弯着腰,细细打量着她的睡颜。他们二人隔得很近,霍云甚至能感到她轻微的气息,往日那个沉稳内敛的小妇人不见了,反倒多了几分娇憨可爱。他就这么目不转睛的看着,直到崔世君动了一下身子,霍云才觉出他们之间委实过于亲密,他不由自主的往后退了几步,阿杏赶紧趁着此刻,出声喊道:“姑娘,快醒醒,仔细着了凉。”崔世君被叫醒,她睁开双眼,看到立在身旁的人影时,一时有些恍惚,只以为自己还在梦中未醒。她懵懵懂懂的望着霍云,直过了半日,方才出声喊道:“老侯爷?”“睡迷糊了?”霍云问道。崔世君怔了一怔,惊觉自己并非在梦里,她坐起身,扶正头上的珠钗,捂着臊红的脸,说道:“是我失态了。”霍云兴致盎然的盯着她瞧,打趣道:“看来你酒量不浅嘛。”他本在书房用饭,崔家那两兄弟比崔世君还要乏味,霍云和他们无话可谈,正打算退席时,就见到崔世君身边的小丫头在门外和火华说话,霍云招来一问,得知是她打发过来的,索性和她一起过来,谁知刚进屋,就见到她醉酒沉睡的模样儿。“老侯爷就别再笑话我了,我这做主人的先吃醉了酒,已经是失礼得很。”崔世君羞道。霍云暗想,幸亏是他看到了,若是叫别人瞧见她醉酒的样子,他可是要生气的!崔世君和霍云说话时,阿杏已经溜出去沏茶,屋里只剩他二人,二人相顾无言,直到阿杏端着茶进屋,崔世君才问道:“老侯爷,天色不早了,你赶紧回府罢。”“你赶我走?”霍云挑眉问道,脸上倒是不见怒色。崔世君笑道:“我何曾有这样的心思,只是家里来的人多,恐怕冲撞了你,我又不得时时陪你说话,只待空闲了,我再去侯府请安。”霍云左右张望,就是不拿正眼看她,崔世君只当他的倔劲儿又上来了,正要开口劝他,就听霍云说道:“清华观的梅花开了,等过完春节,我们一起去赏梅,要不然等花期过了,岂不辜负她开这一场。”他一片好意,又是诚心相邀,崔世君看着他殷切的神情,顿时沉默下来,她明知应该婉拒,只是看着他漆黑的眼睛,婉拒的话便再也说不出口。崔世君点头,“好。”得到她的首肯,霍云得意的一笑,抬着下巴说道:“就知你一定会答应。”说完这话,他喊来火华,准备打道回府,临走前,霍云凑近她,叮嘱道:“不许再吃酒。”“知道了。”崔世君催他出门。霍云嘴角含笑,带着火华出了花厅,由崔福引着他出了院子。崔世君倚在门边,目送他身影消失不见,转身回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