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节
作者:张晚知      更新:2023-06-03 23:15      字数:6228
  万贞把装糖水的瓷瓶往怀里一塞,又道:“我卯时二刻出宫,你别忘了!”前面就是摆放刻漏的宽阔露台,陈表站在阴影里没再往前走,只是应她:“知道了。”仁寿宫前的这座刻漏,是给报时的宫人对时所用,也正好是提铃一圈的起点。万贞走到刻漏前,对准了时辰,又看了看气候,才振铃报时:“夜半风雨,子时,天下太平!”夏天的雨来得快,她这话才报完,狂风夹着铜钱大小的雨点就砸了下来,打得她脸面生痛。可被罚提铃报时者,按规矩不得避风雨,她也只能冒着风雨继续前行。虽是夏天,但半夜的风雨也冷得很,若不是万贞体质的本来就强健,加上她谋了外差,每日进出行走加强了锻炼,以普通宫女的体质,挨这么一次风雨,那是非感冒不可。这个时代缺医少药,感冒那也是要人命的病啊!万贞口中报时,唱着“天下太平”,领略着封建王朝残酷制度的摧残,心里却有一万句mmp想跨时空直邮到原身那去,骂她个狗血淋头。好在夏天的雨来得快去得也快,噼里啪啦一阵急打,把万贞的头发的肩膀打湿后就差不多过了。万贞出了露台,沿着下面的车道转了半圈,往内宫走时看到来时的宫墙暗影里人影移动,原来刚才陈表竟也没走,直到她完全没入右侧的巷道才离开。万贞心里有些不好受,又在心里将原身大骂了一通,至于这怨念能不能跨越时空,被原身接到,她也弄不清。反正如果能让她找到回乡的办法,逮到原身,她肯定是要把原身暴揍一顿的,不然她这念头通达不了。一夜风雨来了又去,去了又来,待到报完五更,仁寿宫正殿门大开,万贞来候命时,人已经被淋得落汤鸡似的,雨水从她头发和衣服上滴滴答答地流下来,连嘴唇都冻得发紫了。殿监柳寿正指挥小宦官检查昨夜有没有风雨打碎琉璃瓦和窗纸,见她浑身湿透的过来,连忙吩咐茶房的小宫女:“快带贞儿去洗个热水澡换身衣服,给她浓浓的煎碗姜汤喝。”万贞被冻得够呛,热水和干衣服正是她急需的东西,当下连忙致谢。柳寿笑道:“这个咱家可不敢当,是娘娘一早起来,除了问风雨,就问了你。可见娘娘记挂着呢!快些梳洗了去见娘娘,好好给娘娘认个错。”万贞连声应是,随茶房的小宫女走了。茶房要照管外客来访时的茶水,专门有间小屋放着十来座烧水的风炉,现成的火烧着,小宫女给她找了身旧衣服的时间,一盆热水就端了过来。万贞虽然不知道太后是不是真的问起了她,但在这宫廷中,她可没有让太后久等的胆量,手脚飞快的收拾干净,走了出来。她身材高大,比普通男子都高一个头。虽说古代的衣服都相对宽松,但普通宫女的旧衣服穿在她身上还是短小了许多,茶水房的几名宫女看着都忍不住发笑。万贞却从容的自湿衣服里摸出一个荷包,将里面装的如意锞子全倒出来,分给帮她的几个宫女:“幸亏姐姐们为我周全,这几个如意锞子是娘娘赏的,精巧可爱,姐姐们不要嫌弃,拿着玩吧!”宫人最重实利,有钱办事比刚才又周到了几分,不止又给她端上姜汤,还借了干布巾和篦梳帮着她将头发弄成半干梳好,连湿了的衣服也弄了个旧包裹皮帮她包着了。万贞收拾利落,再三收拾心境,摆足受罚之后变得更谨慎的姿态,这才跟着通传的小宦官进去叩见孙太后。孙太后才起床不久,穿着件官绿色竹枝宽袍常服,大袖滚着织金龙纹边,下身一条曳地的结彩鹅黄锦绣裙。这么早不用见外客,她腰间没有系带,头顶也不曾戴冠,只用皂纱松松的拢了个髻,将满头乌云似的头发挽上来做了个飞凤翅,斜簪着两股青玉花苞头簪,耳洞栓着两枚银底镶蓝宝的丁香扣。万贞进来后,见孙太后还在不紧不慢的呷着清汤,不敢冒犯,老老实实地先在旁边跪下了。第二十七章 厂务里的猫腻万贞的身材高大,长相也英气,平时站在人群里都有股子别于众人的精神气。但经过一夜风雨扑打,那股活力劲儿早被打消了,此时跪在旁边,比寻常宫女受罚对比更明显,萎靡得像只连尾羽都被打落了的锦鸡。孙太后被她这姿态逗得一笑,放下汤碗,对旁边的宫正女官王婵道:“阿婵,这丫头提了一夜的铃,怕是又冷又饿,让人给她煮碗热汤面上来暖暖身子。”万贞连忙道:“奴谢娘娘恩赏!”孙太后凝神打量了她一眼,突然问:“贞儿,昨晚又是风又是雨的,哀家罚你在提铃,你心里怨不怨?”万贞摇头:“奴没有怨,只是淋雨的时候有点委屈,再后来想明白了,又不委屈,觉得自己很幸运了。”孙太后问:“你想明白什么了?”万贞回答道:“奴自从近了娘娘,每天里只从娘娘这里得恩赏,还未受过罚。这不是因为奴当真做事周全,而是娘娘大量,有过也饶了奴。可自古以来,就没有只拿好处,不当大力气做事的道理,奴得的恩赏既然超过了应得,那也该受些罚。”孙太后瞠目好笑,指着她气道:“你这蠢丫头,淋了一晚上的雨,就只琢磨了这么点东西出来?”万贞一脸茫然,又加了一句:“奴以后会加倍谨慎,不敢再冒犯贵人。”孙太后又好笑又好气,伸指点了点:“你呀你!挺聪明的一个人,怎么有时候老犯傻?”万贞是真不知道自己现在什么地方错了,无奈地道:“是奴愚钝,娘娘恕罪!”孙太后叹了口气,旁边的宫正女官王婵笑骂道:“你这夯货!原来还记得自己的身份,知道谢绝贵妃的赏赐!昨天怎么就敢吃了態心豹子胆,敢在贵妃面前大放厥词?娘娘只罚你提铃,是娘娘仁慈宽厚,要我说,该让你挨几个板子,才能长记性!”万贞终于醒悟过来:孙太后不是怪她顶撞了贵妃,而是怪她擅自劝阻贵妃带皇长子参加射柳盛会!想来也是,万贞即是太后派去的人,在一定程度上也代表着太后的脸面,莫说只是劝谏周贵妃几句,就是真的顶撞了贵妃,从礼法上来说孙太后也用不着顾忌周贵妃的脸面而给罚。她劝周贵妃没有错,错的是她没有经过孙太后的允许,违背了孙太后的意愿!这么说来,关于周贵妃带皇长子出席射柳盛会可能发生的事,孙太后一清二楚,即使没有明着支持,暗里也是默许的。万贞没依着孙太后的意思,自作主张,那叫典型的屁股坐歪了,从政治角度来说,是很致命的错处。要不是她一直以来都只拿自己当仁寿宫的人,根本清白,孙太后只当这是她一时没开窍,这是绝不会轻饶的。孙太后之所以先用得罪周贵妃的名义罚她,再由王婵说明白根本原因,无非是要她明白一件事:从政治角度来说,一个人若是立场错误了,那么她干什么都是错的,不管是哪边的人,都不会领情!万贞在现代创业是做生意的,政治上虽然不至于小白,但也确实没亲身混过,直到王婵骂得明白,才恍然大悟,登时出了一身冷汗,连忙叩首请罪:“娘娘,奴虑事不周,有罪!有罪!”孙太后从大局来说是希望皇帝后宫能够尽量平和,少些争斗,以免引发不安。因此心底虽然有偏向,但却不能在话语里直白的表明对周贵妃的针对,万贞请罪,她也就叹了口气,道:“罢了,到底年纪还小!”万贞信誓旦旦的说:“奴以后一定谨言慎行,不得娘娘吩咐,绝不胡乱开口。”孙太后微微颔首,转而问道:“你办外务也有半年了,觉得外务难办吗?”万贞想了想,回答:“娘娘,奴觉得这外务主要是每天出入,日晒雨淋,霜雪不避,辛苦了些。但咱们宫中在外办差,说实话能暗里使坏的人不多,相对民间来说,真不能说有多难办。”孙太后听多了主管内侍诉说差事辛苦难办,显摆功劳,猛然听到她说只是辛苦,不算难办,有些意外,又问:“你管的那个外务,原来好像是有旧管,你过去交接,他没有刁难你?”万贞道:“奴办的是新南厂的炭薪事务,旧管已经裁撤,如今有个同为副总管的奉御宦官康恩。奴去交接时,康公公确实不太乐意分权,但也没有特别刁难。”孙太后问:“那现在呢?”万贞答:“现在康公公比以前和气多了,有事会与奴商量着办。”她这话省略了许多争权夺利的过程,孙太后忍俊不禁,笑问:“这人这么好说话?”万贞想了想,道:“娘娘,其实这不是好不好说话的事。其实宫中的外务之所以会越来越难办,说到底不过是因为机构设在宫外,人离得远,没了管束罢了。只要您有懿旨,别说是人了,就是派了您身边的猫去,只要天天被盯着,您看他那办事的总管是不是要收敛着脾性好好做事?”这马屁拍得十分到位,孙太后听得微微一笑,道:“好好办差,到腊月了就少管些外面的事,跟阿云学过年的差事怎么办。”年节是一年礼仪的重中之重,跟着学办过年的差,那就是加大栽培力度了。万贞昨晚被风雨淋了又淋,今日一早却又是倍受“隆恩”,虽然明知这是上位者御下的手段,心里却仍然百般滋味陈杂,难以言表。孙太后看了看她,还想说什么,却摆了摆手,示意她退下。仁寿宫的尚食女官得了孙太后的吩咐,给她煮了碗热汤面,一直在外面等着,见万贞出来才请她过去吃面。万贞这时候其实没什么胃口,但上有所赐,吃不下也得吃。等她嚼蜡似的把一碗面吃完,天光也大亮了,会昌侯孙继宗的夫人早早地递了牌子请见。会昌侯孙继宗是孙太后嫡亲的哥哥,侯夫人进宫是正正经经的娘家人来送端午节礼,并带了家里适龄的两个女孩子送进来,跟着太后一起去参加射柳盛会,好选个如意郎君。这是正儿八经的大事,相比之下万贞受罚也好,得赏也罢,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很快就没人关注了。到了五月初五那天,清晨就举宫惊动,宫女宦官都插榴花、佩香囊、栓五色丝、点雄黄酒……紧赶慢赶的奉太后凤驾和帝后一并去后苑参加盛会,万贞却只佩了应节的榴花和五色丝,就早早地出宫奔新南厂去了。端午是年中的大节,宫里的采办银子都经二十四衙门拨了十几万下去。民间更是提前几天就准备过节,新南厂连工人都放了假,并不需要万贞出来。只是她因为端午射柳这事吃了来到明宫的第一次大亏,不想去做围观党凑热闹,又不想在宫里闲着,索性借着办外务的说法出宫散心。这一路走得慢,悠悠闲闲地走到新南厂,万贞正想让几名护送的军余散了自去过节,忽见康恩的马车也将将过来。两人打了个照面,康恩大吃一惊,脸色都变了:“咦,万女官,你今天出来了?没有随驾去看热闹吗?”万贞笑道反问:“康公公不也没去吗?”康恩尴尬的笑道:“老朽一把年纪,还跟年轻人去挤着看热闹,这把老骨头可受不住。”两人说话间,新南厂的李账房急匆匆的陪着一个面目凶悍的汉子走过来,远远地叫道:“公公,林五郎一定要……”一句话没说完,见到万贞和康恩站在一起,便住了嘴。康恩脸色也陡然大变,虽然很快恢复了正常。但万贞才刚吃过亏,在察颜观色方面特别留意,加上本来不该上班的康恩和李账房一起出现在新南厂,更让她怀疑:“怎么,康公公过节都还来厂里,是有事要办的?”康恩尴尬的说:“让万女官见笑,是老朽老家的人有点事寻上门来了。”万贞一眼看见李账房在看到她的瞬间飞快的将什么东西藏在了袖中,立刻示意身后的军余散开,偏着身子冲小福指指李账房的衣袖,使了个眼色,笑道:“公公老家的人还有做漕运的?我还当做漕运的多是河边的人家呢!”做漕运这行的由于职业原因,大多数都有打赤脚或者穿草鞋的习惯,即使上岸换了衣服也不容易更改。新南厂运转的柴炭煤石都是粗重之物,水运漕运是相对来说是便宜的运输方式,万贞这半年跟力工打交道的时间多,自然也养出了一定的辨认职业的眼光。康恩干笑道:“没办法,家里穷嘛,也就只能出来做漕运这行挣口苦力饭了。”这时候小福却和同伴小宁悄悄走到李账房身边,两人一左一右的夹住他才笑道:“李先生,你这袖子里藏了什么好吃的?是不是怕咱家讨吃才躲着咱家呀?”李账房脸色大变,慌忙去推两名小宦官,叫道:“没有!没有……”小福手脚麻利,已经飞快的从他袖中掏出一卷账本来了,笑道:“哟,不是吃的!咱看看……咦?欠款账本?还有咱家贞姐姐的花押?”第二十八章 是不是好欺负?万贞虽然只将新南厂当成自由出入宫门的跳板,但经历和眼界决定了她虽然不爱理事,却不至于由着人糊弄。整个厂务的流水归为“旧管”、“新收”、“开除”、“实在”几项,都很直接粗暴,又不是复杂的金融债务,隔三五天看一次,也就能估出大致出入。小福一说这是欠款账本,她就知道其中有鬼了,接过账本翻了翻,冷笑一声,道:“李账房,你我每日公事来往不少,我都不知道你几时暗里给我抠出来这么多带花押签名的落款页。帐目上下衔接得这么好,非一日之功,你可真是做得一手好账啊!”李账房脸色大变,连忙道:“万女官,这事……这……”他想说自己是奉命行事,但康恩就在旁边站着,这开脱罪责的话又如何说得出来?万贞抖了抖账册,目光往康恩身上一扫,问道:“账你做了,钱呢?”李账房打了个哆嗦,没敢说话,万贞脑中灵光一闪,又问:“库房外门的钥匙呢?”库房端午节才收到宫中结算的出来的一批银子和宝钞,宝钞外在外库,两条门的钥匙一根由康恩保管,另一根由李账房保管。银子藏在库房最深处,房门钥匙虽在万贞身上,但说实话,门锁这种东西防君子不防小人,连宫里都会失窃,万贞也不敢保证内库就能万无一失。李账房的目光忍不住便往库房方向溜,万贞再不废话,一指库房方向冲几名军余道:“快去替我看库房!阻止贼人偷盗库银!若有人硬闯,一刀砍了!我自会讨人情向你们的营官要护卫库银的功劳!保你们有钱有官!”吴扫金手下这几名军余护送万贞出入已经半年,日常相处融洽,万贞为人又大方,平时也没给他们少分钱财,此时她一声令下,众人应声往库房方向蜂拥而上。康恩这下也面如土色,连连叫道:“万女官!手下留情!千万莫伤人命,千万莫伤人命!”万贞哼道:“康公公还顾惜别人的性命?你使李账房偷我的花押做假账,背黑锅,叫我逮个正着,难道不是应该先着紧一下自己吗?”手上的账册做出来的钱虽然不多,但谁知道李账房背地里还做了多少假账?我为了能多点时间外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让你捞点油水,你妹的居然还准备整个黑锅扣给我背,真当我好欺负,是个人都想来拿捏一把吧?万贞心中冒火,也不管康恩说什么,大踏步直奔账房。李账房大骇,挣扎着还想去拦她。万贞怒喝:“小福,喜子,把这贼账房绑起来!等下就回去报了胡奶奶,让她递牌子请东厂抄了他!”如今皇帝的大伴王振当权,宦官势力大涨,东厂为宦官直接掌控的暴力机构,基本上只要盯上了谁谁就得家破人亡。这话一出,李账房顿时吓得魂飞魄散,失声大叫:“康公公救我!我是听你的命令行事的!”康恩也吓得慌忙求情,想叫手下的跟班过来阻拦吧,但又知道自己如今已经失势,跟万贞硬碰实在缺少低气。万贞进了账房一翻,将做假账的资料搜出来,和手上的账册比对了一下,冷笑:“不错,不错,把我的花押抽出来平烂账,这主意可真毒啊!我平日不为难你们,你们还当我好性儿,随便揉捏了吗?”康恩连连道:“万女官,不是这么回事!这还是前些年的旧账,按惯例是可以用新账冲销一部分的!”万贞冷笑:“既然是可以冲销的旧账,你怎么不敢告诉我,明白出入?你拿我当万事不懂的无知女子?当场抓获还敢如此欺我?瞎了你的狗眼!”这时库房方向猛然窜出一个人来,远远地大叫:“叔父!出事了!快叫人来……”那人冲进账房,看见万贞和康恩对面站着,发觉情况不对,猛然停下来,惊问:“这人怎么……叔父……这这这!”这冲进来的是康恩的侄子康友贵,仗着叔父的关系在新南厂挂了个监工的职位,但游手好闲的很少上班。万贞也只是偶尔遇见过,这时见他手里还攥着两根刷着红漆的钥匙,顿时明白这货是干什么去了,不由冷笑:“趁着大节日宫中放了钱入库,叫李账房做账,你侄儿带人偷库房,完了把库门一锁,账一平,天衣无缝!你这手玩得可真溜啊!要不是我突然出来,这遭我是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啊!老阉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