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节
作者:张晚知      更新:2023-06-03 23:17      字数:7001
  彭城伯夫人与孙太后渊源极深,当年还是少女的孙太后,正是由彭城伯夫人举荐,才得以入选进宫,成为宣庙贵妃,进而生子为后,累有今天的地位的。难得的是这位夫人聪明睿智,从来不在人前显摆这点功劳,侍奉孙太后很是殷勤。这么谨慎的人,既然送了鹦哥进来,这鹦哥八成是已经驯化好的。万贞想了想,温声道:“小殿下,别人给鸟剪舌头,是为了教鸟说话。要不咱们逗逗个鸟儿,要是它会说话,那咱们就不用担心它会被人剪,就还给公主好不好?”小皇子从花园子那边一直跑到这边,再大的劲头也消了,万贞一哄,他便放下了笼子,来逗两只鹦哥。但此时鹦哥受惊,几乎挤在一块发抖,哪能说话?小皇子逗了半天,鹦哥只是吖吖乱叫。万贞见不是事,又劝道:“小殿下,鸟儿受惊了,这时候不肯说话呢!来,咱们把笼子交给黄赐拎着,等鸟儿不怕了再逗啊。”小皇子的注意力被转移到了逗鸟说话上面,也不想着放飞了,果然松开手将鸟笼递给黄赐,又拉着万贞往仁寿宫花园跑:“贞儿,彭城伯夫人给我送了辆小羊车,好玩得很,我们去玩吧!”小孩子玩的羊车,以万贞的个子还能怎么玩?万贞忍俊不禁,但小皇子小小年纪,却在她危急的时候竭尽所能来帮她,这份心意让人不能不为之动容。若说以前她对小皇子的喜欢,还有些浮浅,遇到危难就会放弃以图自保;那她现在对小皇子的喜欢,可就多了一种更深层次的亲近,宁愿自己受些伤害,也要先保护他了。莫说只是陪他玩什么小羊车,只要规则范围内允许,不是坏事,让她陪着再胡闹些也无所谓。彭城伯夫人进宫拜见孙太后,顺带给皇长子和重庆公主送玩物。孙太后并没有在大殿里以君臣礼等着老人家应对,而是就在仁寿宫的花园里和伯夫人厮见,执晚辈礼请彭城伯夫人在客位坐着说话。彭城伯夫人与孙太后相交三十几年,靠的是有分寸,知进退,孙太后的礼让她受了,但言谈举止却仍然恭谨守礼,不敢轻狂。万贞带着小皇子回来,远远地就先行礼给孙太后谢恩。至于重庆公主,见到自己的鹦哥回来了,连忙示意侍从将鸟笼子拿回来,趁着小皇子窜上去跟太后起腻的间隙一溜烟的走了。孙太后对她本来就青眼有加,此时见她气色恢复了正常,便笑骂:“起来罢!真是傻人有傻福,宫中的女子也只有你这缺了心眼的,才能养出这牛犊子似的体格来!”万贞真心实意的道:“都是赖娘娘鸿福庇佑,御医技艺高超,奴才能化险为夷。”孙太后笑道:“哀家本不知你生病,却是濬儿凑巧闯进去救了你。哀家听人说,你这是被气晕了,所以打摆子?”无论是被气晕了,还是打摆子,都不是好听的名声。万贞尴尬不已,连忙道:“娘娘误会了,姐妹们是拿奴耍笑呢!奴就是前段时间忙了点儿,加上天气太热,有点中暑。”她知道孙太后不是能轻易糊弄的人,但又不能直说自己和杜箴言的事,顿了顿,道:“奴原来随姑姑教养时,一起长大的有个御膳房当差的哥哥,这段时间我们起了点争执。姐妹们可能就是因为这事,所以才误会了。”宫女宦官既然被允许结菜户亲,有些情海风波的事也正常。孙太后被引歪了思路,对此不以为然,一笑置之。小皇子却惦记着玩,一迭声的叫道:“贞儿,快帮我赶小羊!”万贞不敢自作主张,垂手等着孙太后吩咐。孙太后见她这边站得条直,目光却直往小皇子那边跑,心有所感,挥手示意她去陪小皇子。彭城伯夫人在旁边瞧着热闹,试探着笑问:“这姑娘是谁?小爷很是信赖亲近啊。”孙太后轻叹道:“这也是个人的缘法,当初贵妃来哀家这边意外摔倒,是这丫头救助及时才没有酿成大祸。坐月子的时候濬儿和贵妃都对她特别信任,双方又能长久相处,自然信赖亲近。”她看到万贞轻轻松松地替小皇子把羊车套上,赶着小羊满园赶鸟,又有些好笑,道:“而且这丫头长得英气,性情也类男儿,只要得了允许,捉虫打蛇逮蝈蝈,架马打仗掏鸟窝,一般女孩子不敢玩的事她倒是玩得手熟,恐怕一般小宦官都没她胆子大。”虽说宫里到处铺了金砖石板,树木很少,但到底是没有经过现代工业开发的古代,花园里总免不了有些蛇虫鼠蚁。小宫女们见了少有不怕的,也只有万贞这种农村出身淘气大的女孩子才不当回事,陪着小皇子满花园乱窜,尽情笑闹。照看孩子本就辛苦,照看能够满地乱跑、精力过盛,还不能打骂,只能哄着男孩子那就更辛苦了。有小皇子一天到晚拖着她,她简直连吃中饭都要打仗似的跟梁芳轮换,直到黄昏钱皇后派吉尚宫把小皇子接回坤宁宫,她才算松了口气。她本来还想谢恩后出宫把与杜箴言有关的人和事都交待一遍,但这一天下来累得人都散了架。要不是小秋送了饭过来,她连去灶下吃饭都不想动,哪里还顾得去想宫外的事?陪孩子玩闹身体会很累,但精神却是完全放松愉悦的。万贞身体累到极点,精神却又完全放松,一觉睡过去连梦都没做一个,次日绝早醒来,还在盘算着出宫呢,屋外小皇子的叫嚷声就又响起来了:“贞儿,母后说钦安殿左侧的老树上的松鼠下崽儿了!可她今天有事,不能陪我去看,你快点起来,陪我去抓松鼠崽儿!”万贞无奈何地先把小皇子接着,问跟着的梁芳和乳母:“怎的今天小殿下也能这么早就来仁寿宫?皇后娘娘很忙么?”梁芳他们大清早就被小皇子溜得一脑门油汗,闻言直摆手:“小爷如今长大了,尽爱玩些活物,坤宁宫那边的猫被他揪毛抓尾掏窝的,都坐了仇啦!每天一早猫满宫乱跑乱叫,吵得要翻天,皇娘是没办法,才许小爷来仁寿宫这边玩园子里的鸟来着。”小皇子这么早出晚归的到过了七夕节,钱皇后带孩子的时间多了才又回到坤宁宫。万贞再次在护城河桥头见到杜箴言,并没有避走,但也没有停留,就让他跟在自己车后,许久才示意小福停下车,等杜箴言过来。两人隔着车窗,好一会儿几乎同时张口:“我……”然后又同时闭上嘴巴,杜箴言示意万贞先说,万贞迟疑片刻,叹了口气,道:“箴言,你回去吧!以后我们不要再见面了,若是关于回乡的事有什么进展,可以通过清风观寄信。”杜箴言大急,道:“贞儿,你再给我一次机会!”万贞慢慢地说:“不要说这么孩子气的话!箴言,其实你两个月不敢给我寄信,最后却亲自来见我,就是心里知道,你哪边都割舍不得。然而世间好女万千,自身的骨血却只此一人!哪怕世界不同,为人父母想要给予儿女最好的一切的本性不变。你会选择孩子,最终便也会接受他的母亲。”第六十七章 一刹九州风雷自此之后,万贞再没有去过小院,不再打理杜箴言交过来的商铺堂号,更不去打听有关他的消息,也不知道他究竟什么时候离开。她的注意力,包括整个大明朝野的注意力,都被一个很突然的消息吸引了。瓦剌不服国朝谢绝朝贡,敬顺王也先于七月中旬率二万骑兵,分为四路,从辽东、甘肃、宣府、大同四个方向寇边。自太祖立国,成祖迁都北平,蒙古残部经过大明帝国精锐几次逐击,衰败得分裂为鞑靼和瓦刺两大部,小部无数。虽然边疆时不时便有小股游骑抢掠,但这种边疆互有来往的小摩擦,放在双方眼里都与“战争”两字差得十万八千里。承平日久,猛然听到也先率两万骑兵分四路侵袭边境四镇,不独京城的老百姓不敢相信,连朝臣也都懵了。蒙古被太祖、成祖打残打怕几十年,满朝野谁也没想到他们现在居然又能聚起上万的兵马,四面入侵。要知道,大明虽然在国力上死死的压制住了蒙古,但论到单兵作战的能力,即使是残部,当年蒙古铁骑的威风谁能轻易忘记?而骑兵一旦形成这样大的规模,在外面野战,以帝国目前已经开始朽坏的兵制,恐怕胜负还在两可之间。因此京都的气氛除了一开始错愕好笑外,很快变成了紧张不安。而随着时间的流逝,边境传来的消息也越来越坏。边境四镇虽然暂时没有破防,但战场上连连失利,四镇辅翼相继失守。最重要的是大同右参将吴浩率兵力战,不敌,于猫儿庄兵败殉国。此时长城尚未完成,大同若破,则中原腹地门户洞开,蒙古铁骑可以长驱直入,威胁京都。众臣在朝议上商定,以附马井源为将,率兵出征。井源因战功显赫而得以尚娶嘉兴大长公主的,文武双全,骁勇善战,善于出奇制胜,又是皇室自家人,深得宗室信赖。众臣选定井源为将,上下都以为妥当,唯有一个人不满——大太监王振!就像吴扫金说的那样,这位大太监被正统皇帝尊称先生,权势、财富都已经到了顶峰,唯有一样他还没有得到,那就是记之于史的名声。勋贵众臣平时虽然攀附,甚至到了以“翁父”称呼他的地步,但认真来说,谁也没有认为他真有什么治世平天下之能。为了捞名声,他很早就起了北征的念头,甚至在驳了也先的朝贡之请后,就在三营加恩赏钱,为的就是能统兵。但到了危急关头,不管文臣武将,没有一个重视王振的意见的,全都认为北征统帅要不就是附马都尉井源,要不就是英国公张辅、恭顺侯吴克忠兄弟等名将。总之大家嘴上虽然没有明说,但心里的想法基本一致,谁也没有认为王振有能耐领兵。王振没有威望统兵,也无法获得满朝文武的认可,很快想出了一个即使不能当名义上的统率,但仍然可以执掌北征军政大权的办法。他以太祖立国以来,御驾亲征,抵御外敌,看守国门,乃国朝惯例之名劝说正统皇帝。正统皇帝虽然登基了十四年,但到现在也不过是个二十三岁的年轻人。对他来说,先祖在帝位上能干的事,他基本都干过了,唯有御驾亲征这件,他还没有体验过。王振的劝说正挠到了这位少年天子的痒处,让他几乎都没有怎么考虑,就答应了。于是,井源出征的第二天,正统皇帝要御驾亲征的旨意就跟着出来了。按说御驾亲征必然要做万全准备,从粮草、兵甲、从员等等方面都定出规矩来,才好出行。但由于文武百官纷纷反对,王振怕夜长梦多,把以吏部尚书王直、兵部尚书邝埜等人上的折子全部留中,连大朝会都不开,直接就派人点兵选将,鼓励正统皇帝出行。从七月中旬接到战报,到七月十七御驾起行,前后不过七天,这一次御驾亲征从命令下达到大军开拨,就完成了——这么短的时间,基本上就是把二十万大军召集起来,直接就带走了。其时作为主力的五军、三千、神机三大营总兵加起来大约十七万,另外三万是从京都周围抽调上来的卫军。莫说粮草供应没有算计,那些匆匆受召而来,没有丝毫作战准备的卫兵,有没有把甲胄兵器带齐,都不好说。万贞刚听到御驾亲征的消息,还以为内宫、朝堂、户部等部门肯定会要大扯其皮,说不定北方的战事都已经尘埃落定,正统皇帝应该怎么出行的事还没有扯出名堂来,哪想到这世上还有这种神操作,眨一下眼睛,皇帝都已经离京了,留下皇弟郕王朱祁钰留守监国。正统皇帝离开京都,奉驾的大臣亲贵、宫女宦官,连上三大营的主力一走,不独皇宫为之一静,连整个京都的嘈杂声都小了许多。不过边境四镇虽然战事不利,但蒙古是多年一直被大明压着打的游牧民族,民间风议虽然有些担心战事,但却不至于担忧。甚至于整个皇宫,连孙太后和钱皇后,也并没有怎么担心御驾。要知道三大营拱卫京师,无论甲胄还是操练都非边军可比,且随御驾出征的井源、吴克勤、张辅等人都是正儿八经从永乐朝就开始从军,南征北战杀出来的老将。武有诸公侯伯爵拱卫,文有兵部尚书邝埜、户部尚书王佐等人扶持,统率的是国朝最精锐的三大营精兵,御驾亲征迎战兵不过两万左右的也先,没有人会觉得会失败。皇宫虽然安静了许多,但宫人们的生活正常,与正统皇帝出宫时没有太大差别。认真要说差别,可能就是因为郕王被正统皇帝派了监国之责后,由于前朝后宫不能像正统皇帝在时那样直接沟通,陈表进出仁寿宫的次数比以往多了。几乎每天只要有了御驾行进的奏报,郕王都要派人来给孙太后传消息。万贞默默的看着宫中平静的生活,总觉得下面波涛汹涌,似乎隐藏着足以毁灭一切的漩涡,让她深感不安。偏偏这种不安,她找不出原因,只能一个人藏在心里发堵,以至于到了晚上,竟然破天荒的发起了噩梦。以前梦到有人找她,要求她不要离开,不要遗忘,她虽然觉得那是噩梦,但心底其实并不害怕,因为那不会危及性命。但这次的噩梦,却是梦到有人在追杀她,四周刀剑森森,明晃晃的带着想将她碎尸万段的恶意砍了下来,那凌厉的杀气,吓得她一惊起身,砰的滚到了床下,下意识的想找个安全地方藏起来。摔这一跤的疼痛才算把她惊醒,想起自己身在禁中,窗外冷月清辉遍洒,哪来的敌人?万贞抹了把汗,才发现在自己此时一身大汗,连衣襟都已经被打湿了,也分不清到底是暑热出的汗,还是被吓坏了。女官住的小间只有一层薄木板为壁,若是相邻而卧,隔壁的人夜间说个梦话磨个牙都能听到,何况她踹床板摔下来的声音?舒彩彩听到异响,敲了敲壁板,问:“贞儿,怎么了?”万贞心有余悸,摸了桌上的冷茶水猛灌了两口,镇定了一下,把嗓子润开了才哑声回答:“没什么,就是做了个梦。”舒彩彩忍不住笑:“你平时胆子不是满大的嘛?梦到什么了被吓成这样?”万贞一时不知怎么回答,好一会儿才道:“做梦嘛,胆子再大也会被吓到的。嗯?彩彩姐,这么晚了,你怎么没睡?也做噩梦了?”舒彩彩长叹一声,无精打采的道:“我睡不着。”万贞忍不住笑了起来:“怎么,舒姐夫一离了京,彩彩姐就害了相思病啦?”舒彩彩气得捶墙:“你这促狭鬼,就没个好话。”她的菜户对象刘宝应是正统皇帝那边的奉御宦官,此次御驾亲征,近侍随行,刘宝应也随军北上了。万贞自然知道舒彩彩睡不着,绝不是害相思病,而是担心刀剑无眼,伤了情郎。取笑了一句便宽慰她道:“彩彩姐放一万二的心睡觉吧!你想啊,刘大哥在御前侍奉,外面数十万大军团团护持,安全得很哪!”舒彩彩长长地叹了口气,道:“话虽如此,但一想到刘郎北上,我这心里就六神无主,心惊肉跳的……”她顿了顿,不安的问:“贞儿,你说,刘郎会没事的吧?”万贞连声道:“当然没事啦!我不是说过嘛,刘大哥在御前侍奉,重军拱卫,能有什么危险?你别瞎担心,自己吓自己了。”若是御前侍奉的宦官都不安全了,那岂不是敌人已经冲破了重重守卫,连皇帝都危险了?一国皇帝失了护卫,被敌人冲到驾前了,那会是什么情况?这念头万贞想都不敢想,就略过去了。然而事情的发展并不因为她不敢想,就不会那样发展——八月十六日,怀来城飞马急报,大太监王振一误再误,致令明军大溃败,文武大臣,数十万精锐军士,国朝数十年累积一朝尽丧,正统皇帝下落不明!土木堡之变来了,万贞和朱见深生死相依的旅途也开始了。第六十八章 社稷君王谁轻消息传到仁寿宫时,孙太后正和钱皇后、周贵妃、万宸妃说话。听到这个消息,众人都愣了一下,以为听错了,齐声问信使:“你说什么?”郕王被朝臣们拉着商讨对策,只能派人送信来仁寿宫。但向孙太后和钱皇后送正统皇帝的噩耗,那是明摆着要被两宫记恨,甚至有性命之忧的差事。奉天殿的侍奉宦官,谁也不敢领差,最后却是郕王府的大太监舒良见郕王为难,主动请缨过来。众人发问,舒良虽然汗流浃背,但却仍然口齿清晰的再报了一遍:“两位娘娘,三营在怀来城外大败,皇爷于乱军中失陷,下落不明!如今朝议纷纷,以天官王佐为首的百官拉着监国议政,奏请派出使臣寻找皇爷下落,王爷不敢自专,命老奴来向两位娘娘报信,请娘娘示下!”钱皇后终于听明白了舒良这番的意思,“啊”了一声,啼哭犹在喉咙里就瘫倒在椅子里。但这个时候众人都被这晴天霹雳炸惊了,谁也顾不上去看皇后究竟是什么情况。孙太后的脸色也刹那间血色褪尽,身体晃了晃。但她毕竟是经历过风雨的一国太后,宣庙在时也曾私下帮着丈夫看过奏折,听过朝议,关键时刻还能以绝佳的自制力抑住伤悲,起身喝道:“这有什么不好自专的?即刻派出使者,向也先询问皇帝下落!同时命怀来卫派当地人遍寻四野,搜找皇帝……”但她再坚强,也终究是个母亲,这命令下到最后,终于忍不住哭音,嘶声道:“……让人把皇帝给我找回来!我活要见人……死……要见尸!”舒良领命而去,周贵妃和万宸妃已经哭成了一团,哭丈夫的、骂三军无能的……哪里还有半分平日争奇斗艳的贵人姿态?万贞在仁寿宫殿外陪着小皇子逗缸里的大锦鲤,突然听到前殿一阵喧哗嚎啕,大吃一惊。旁边的梁芳犹豫一下,挥手道:“黄赐,去打听一下发生什么事了。”黄赐答应一声,撒腿就跑,但他这一去就很久没有回来,而整座仁寿宫的前殿那边,哭声却是越来越多,越来越响亮。宫中不允许大哭大闹,能让宫规管束下的宫人大范围悲号大哭,贵人们还不出面弹压的,必然是了不得的大事——再直白点说,肯定是关系着许多人的命运的大人物的噩耗。而整座宫廷,目前最大的噩耗能是什么呢?万贞看着还在拿着棍子兴致勃勃的戳着锦鲤的小皇子,忍不住轻轻摸了摸他的脑袋,柔声道:“小殿下,不要玩了,咱们回前殿去找太后娘娘。”小皇子脆声答应了,丢开小竹杆撒娇:“贞儿,抱!”万贞心中怜惜,展开双臂将他抱起。梁芳心中惴惴,问道:“万女官,咱们不等黄赐打听了消息再走吗?这么蒙头蒙脑的过去,也不知道犯不犯忌讳。”万贞微微苦笑,摇头道:“梁公公,咱们现在哪里顾得上这个?小殿下的安全要紧,有异况直管找太后娘娘庇佑是正经。”梁芳愕然,万贞虽然不知道前殿究竟发生了什么事,但她对御驾亲征一事本就心怀疑虑,加上隔壁的舒彩彩天天晚上翻来覆去的睡不着,此时一听到前殿那边的宫人嚎啕大哭,并且哭声连片震天,心里就有了两三分预料,只是不便和梁芳明说,生怕猜测与事实不符,会惹祸上身。小皇子虽然还不能直接听懂她话里的未尽之意,但他被万贞抱在怀里,却能感觉到她心中那股惊惶恐惧之意,伏在她肩上,安慰似的拍了拍她的背,脆声道:“贞儿不怕!不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