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节
作者:张晚知      更新:2023-06-03 23:20      字数:6347
  韦兴连忙道:“奴婢昨夜令人从附近的富户家里借了使婢过来,只是没有传召,不敢让她们近驾。莫如奴婢去唤了她们来侍奉您?”少年皱眉道:“外面的婢子,孤才不用。让你照应万侍,你管这些闲事干嘛?”韦兴被噎得不知如何是好,于他来说,服侍太子才是正职。现在太子让他去照应万贞,他当然要先将太子身边的事安排好了再来。此时吃这一通挂落,马屁拍在了马腿上,只得什么都不说了,先跑去问万贞有什么需要。万贞单脚立着把鞋穿了,韦兴来问,便问:“可有梳洗的地方?”韦兴连忙回答:“有,只不过这些当用之物,都是附近借的,简陋得很。”万贞不以为然的道:“出门在外,瞎讲究什么劲?有得用就先用着。倒是殿下一向娇养,野外的风跟咱家不一样,你服侍要格外小心,外面的露水不干,不可带着他出来乱晃。”韦兴一迭声的应了,把两个借来的婢女叫进来服侍万贞,自己又跑去太子那里回话。少年才勉强把身上的燥热消了,正准备出来,听到韦兴的话便不高兴:“我又不是弱质女流,哪用得着这么娇养?”韦兴早准备了说词堵他:“殿下说得当然有理,不过万侍想的也不错。您以前可没吃过这样的苦头,这身上擦伤的地方还在呢!总要养着些才好。要不然,回头皇爷皇娘问起来,只怕万侍要吃亏。”少年原本飞扬的心情顿时低落了下去,他为了万贞跑出来,别的都不怕,就怕回去后皇帝皇后怪罪万贞。于他来说贞儿遇险他追驰救援理所当然,但对于帝后来说,君臣有别,贞儿为他出生入死是应该的,他来救贞儿,那却是颠倒了纲常。若没有孙太后补下的懿旨,帝后秋后算账,怎么惩处万贞都不为过。如今虽有孙太后替孙儿遮掩,但他若是身体因为驰援而有什么损伤,那也一样是万贞的过错。韦兴这话,当真将他堵得死死的,本来还想出来歪缠的心思顿时淡了:“行行行,我乖乖地躲在帐篷里,等太阳晒干露水了再出来!”他知道万贞这时候是肯定不会回来的,想着她刚才仓惶逃跑的样子,有些恼,有些羞,但又有些儿莫名的甜。原来他嫌这行军途中的铺盖冷硬,睡不着,但此时在铺盖上辗转片刻,就着她留下的余温,不知不觉的竟然睡了个回笼觉。万贞出了步障,外面便有昨夜东宫侍卫另起的拱卫营帐,从附近富户借来的庄仆侍女已经备好了热水香脂一类的在用具,请她梳洗。这个时代贫富差距极大,贫者固然家无隔夜之粮。富者却奢侈成风,为了讨好太子,这些借来的人手竟然安排得十分妥帖。万贞出来后见热水浴桶齐备,索性全身上下都换洗了一身。她如今想到太子,便觉得心中尴尬不自在,不想与他碰面。磨蹭半天,直到日上三竿,早食煮好,东宫禁卫轮班吃饭,她在前面呆不住了,才往后面走。此时东宫侍卫统领刚接到王纶送来的皇帝口喻,太子把信看了,微微点头,道:“传信给大伴,让他好生照应东宫,孤接了母后和诸位妃母便回。”万贞远远看着少年站着说话,举动从容,气度沉稳,自有一股天璜贵胄的雍容风仪,心中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太子站在原地出了会神,忽一眼瞥见万贞站在远处,原本凝重的表情顿时变成了一脸带着羞喜得意的笑容,下意识的转身从帐篷边上取下一束刚采下来的海棠,几乎是小跑着过来,笑嘻嘻地说:“贞儿!你看,这山野地方,竟然有西府海棠,在那山凹里开得好自在!”正青春慕艾的少年,见着了喜欢的人,那一双凤眸中,仿佛要放出光来,滴下水来,满满的欢喜雀跃。就连他怀里抱着的海棠,也压不住他脸上那明媚的春色。万贞心头一撞,看着这送到眼前的花,接吧,心里过不去;不接吧,让外人看出异常了,太子过不去。犹豫一下,她终于还接过花束,道:“殿下,您起来就该洗漱用膳,不要跑这么远去折什么花儿朵儿。春天蛇虫多,伤着您就不好了。”少年自从明了自己的心思,便养出了自行其事的性子,心半点没放在上面,嘴里却满口答应:“知道啦!我刚刚已经洗漱过了。贞儿,你陪我一起用膳罢!”万贞无奈地叹了口气道:“我侍奉殿下用膳。”等将手中的海棠花放下,想着少年的心意,终究还是忍不住道:“这花开得真好!”少年正在净手,突然听到这话,顿时眉开眼笑,道:“你喜欢就好。”万贞一句话说完,又觉得自己刚才不该如此,心中纠结无比。少年知道她心里过不去,却不再紧逼,只管招呼着她一起用膳。行军在外,因陋就简,万贞倒也不在这时避忌。只不过她心里有事,看他吃饭不紧不忙,却有些心急:“殿下,咱们出来得急,回程若不赶急些,只怕明天回不得宫。”少年慢条斯理的抽了手巾擦嘴,笑道:“贞儿,父皇许我在外面春游,接了母后和行宫里的诸位妃母后再回京呢!咱们慢慢回去不要紧。”万贞大吃一惊,颤声道:“怎会如此?”皇帝管束太子过严,她当然心疼,可这突然而来的放纵,却绝不是好事。尤其是在太子为了她离京的当口,由不得她心中惶恐:未必皇帝对自己的亲生儿子,便连这么一点耐心都没有,只因为这么一件过错,便准备放弃了他?她在石彪面前都能自如周旋,但事关太子的前程,却是一下变了脸色。少年见状,顿时知道她究竟在怕什么,赶紧捉住她的手,安慰道:“不是你想的那样,是父皇……”他用嘴型做了个“石家”的样子,小声道:“我猜,居庸、紫荆两关封关的口喻虽然出自于我,但实际督办却会变成父皇的人。如今让我在外春游,缓缓归家,怕是要借我少年胡闹的名头,再做些什么调动,消别人的戒心。”万贞恍然大悟,她猜到了石彪入关掳她,可能是皇帝意有所图。但毕竟缺少一个全局观念,没想到皇帝竟是连太子也一并放在了局中运用。这么一想,皇帝连儿子可能会做出的什么反应都能用上,岂不是说他半点也没有低估她在太子心目中的地位?如此深厚的感情,寄托在一个侍女身上,任何一对父母,心情都不可能愉快!她必须要走了!再不走,对她不好;对太子,就更不好了!她在心中长长的叹了口气,脸上却浮出如释重负的笑来,道:“殿下多年在宫中读书,除了大节,少有空闲。春游秋狩参加的次数也不多,既然皇爷允许,那咱们便在外面好好玩几天,然后再去西山行宫接皇娘她们回宫。”太子浑不知她心中主意已定,还在为这难得的空暇时光而高兴:“我也是这么想的。不过,玩点什么好呢?”万贞想了想,道:“咱们现在虽然离京师远,离仁寿宫皇庄却近,离西山行宫也近。正是春暖花开,惠风和畅的时候。不如让驿站借信鸽传个信,让梁芳带了人就在皇庄里选个景色优美的地方,好生布置,邀附近的青年举子、秀才、名士,做个雅集?”太子顿时不乐意了:“我就想和你好好地呆一块儿,才不想和一群脾气秉性都不熟的人应酬。”万贞本是想帮着太子在青年士子中刷名望,见他不肯,正想再劝两句,话到嘴边,突然想起自己已经准备离开。往后她不在身边,少年有大把的时间去做这些事,就这几天的功夫,何妨陪他在外面放纵开怀?第一百五十六章 芙蓉宴春酒暖太子拿了主意,万贞不反对,韦兴和赶过来的梁芳侍奉太子“春游”的人更是没什么话说,这一路人便当真摆开了架势,一路慢悠悠的且玩且走。太子在景泰年间基本没有出过京师,更不敢招摇市井。皇帝复位后将他立为储君,又嫌他“少年失学”,根基浅薄,管束十分严格。每日晨起晚宿,除了亲耕、端午、中秋三节以外,基本上没有离开过东宫。陡然有机会脱出重重束缚,万事不管,只照着心意春游,当真是欢喜无限,五里一停,十里一歇。直把他快马出城时只用了半日、半夜功夫的行程,拉长了五天有余。正三月春深,田野山间春花灿烂,风光无限。那天地高远,生机四溢的自然勃发之景,委实有金銮玉殿,凤阁龙楼所没有的鲜活明快,与少年爱玩爱闹爱自由的本性相合,令他流连忘返。眼见已经到了离西山行宫不过几里地,竟还以天色太晚,不宜登山惊扰皇后和诸妃为借口,在山背令东宫侍卫就地扎营。为了怕皇后和万宸妃她们心中不愉,他还特意派了梁芳带着他这沿途得到的东西什么山里挖到的兰花、拦溪捕的小鱼、尾羽鲜亮的野鸡,再加上富商进献的香料、宝石、首饰一类的东西给皇后和诸妃送礼。不知是不是因为张太皇、孙太后两代皇后都于政务有见地,因此给皇帝选妃时特意避开,还是皇帝本身也有这种偏好。整个皇帝后宫的女子,包括最能折腾的周贵妃在内,基本上都没多少政治智慧,只以夫为天。皇帝和太子来去的异常,钱皇后一点都没发觉不对,还当这是夫君的体贴。太子说自己在山下扎营,却使人送东西上来问安。在钱皇后看来属于又有孝心又守礼:毕竟皇帝已经回了禁宫,山上的诸妃都是太子的庶母,年纪轻的甚至不长太子几岁,太子避嫌是应该的,只是心疼他宿营辛苦。因此钱皇后收了礼物后,不止问了太子的近况,还高高兴兴地打发近侍送了些山下驻营要用的东西,又特意吩咐他,有甚需要,可以直接派人上山去取。太子温顺得不得了,一迭声拜谢母后垂怜,又重重的谢了皇后的近侍,再三请他们好生侍奉母后。等皇后的人走了,他便令韦兴好生摆布,就着西斜的春阳,在西山脚下疱龙烹凤,旨酒嘉肴的备宴酬谢随他奔波劳累的东宫侍卫。因为宴席还在准备,便在营地里立了彩头,让众人演练骑射、步战、摔跤一类的武艺,比试争彩。国朝武风虽然开始衰败,但皇室和勋贵世胄仍以骑射为常,莫说东宫侍卫,就连小秋领的乐部女伎,也有不少能射几箭的。因只要下场便有赏钱,众女伎吹拉弹唱之余,便也拿了软弓上前凑兴。而众侍卫见乐部女伎来射箭,更是兴高采烈,欢喜踊跃。太子的骑射功夫只能说是过得去,除去开场立射试箭后,便只坐在上首看热闹。万贞其实挺乐意少年多运动,便催他:“殿下,您也去玩会儿吧!”少年笑道:“像这种有彩头的比试,我玩得痛快了,他们就要不痛快了。咱们还是去捶丸吧!在这里他们不自在。”万贞一想也是,便让梁芳去拿球具,自己和太子离了射场去选球场。这地方离行宫不远,本就是侍从人马的营宿之地,捶丸又是盛行之戏,场地是现成的,只是稍稍修整了一下基点和球窝子便成了。梁芳拿了球具过来,笑道:“殿下,出来得匆忙,也不知道带丸具出来的人多不多,凑不凑得齐大会。要不然,咱们今儿就做小会罢?”少年看了一眼:“既然人手不够,我就和贞儿单对。”万贞连忙道:“殿下,我对捶丸不在行啊!”她这身体运动细胞发达,骑射一类的功夫上手极为容易,偏偏这与现代高尔夫球极为相似,规则和打法又似是而非的捶丸,由于思维换不过来,时常误触规则,十打九输。少年难得有赢过她的运动项目,一见她的窘状就乐了,道:“没事,我们玩大筹,关牌的时候我让你五筹。”大筹总共有三十筹,让五筹是很大的让步。可这个运动项目,确实跟她有些犯冲,少年三杆进洞,先赢了一筹;而她刚把球从基点打出来,原本好端端的红瘿木丸就碎了。按规则,丸碎、打错球、借杆都算输。万贞莫名其妙的就输了一筹,忍不住把球拣起来看了一遍,怀疑的问梁芳:“梁公公,你没故意使坏吧?”梁芳连连摆手:“哪能呢!这球真是到你手上就自己碎了……可能是小的们冬天养护没用心,你力气又使大了点。”少年也忍俊不禁:“这球不算,贞儿重新选个球发过吧!”万贞笑道:“殿下不要自得,这才开球,后面的胜负还难说得很呢!”两人一边斗嘴一边打球,到太阳下山一算筹,万贞还输了五筹。少年得意的一甩球棒,笑问:“贞儿,要不咱们吃完饭了,还让人执灯夜战?”万贞连连摆手:“晚上春暖回寒,出汗了不好。再说,下面还在等着殿下赐彩呢!”少年侧首瞅着她,笑:“贞儿,你不会输了就不乐意吧?”万贞分辩:“哪能呢!我又不是输不起的人。”少年嘿嘿直笑:“那你输了,准备给我什么彩头呀?”一般来说捶丸算筹输了的都是给钱,可少年这样要求,那显然是不准备要钱的,万贞顿时戒备起来,警惕的问:“殿下想要什么?”她怕少年提出非分要求,少年也知道,但他眼珠子一转,偏偏就道:“要贞儿晚上陪我一起……”“睡”字没出口,万贞已经断然拒绝:“这不行,殿下现在长大了,不是小时候了。”少年的笑容顿时黯了些:“那贞儿替我守夜……”不过这要求一提,他自己就又否定了:“这太辛苦了。”万贞在少年没有性别意识,要依着她才能睡觉安稳的岁月里,一直都守着他过夜,倒不怕这个辛苦。只不过今时不同往日,她委实怕守夜的时候少年控制不住冲动,做出什么事来。少年看着她的脸色,略有些委屈的说:“贞儿,这段时间你一入夜就躲着我,不然晚上我读书,你陪我会儿?”他都已经一退再退了,陪着读书这个要求,万贞实在没法再拒绝,只能点头答应。少年欢呼一声,眉开眼笑:“贞儿,你真好!”明明在外人面前,已经是个像模像样的储君,能够决断任事了;偏偏爱来她面前无赖撒娇,无所不用,万贞忍不住掩面叹息:“殿下,你别闹!不像个样!”少年无师自通的点亮了男人在心上人面前死缠烂打,愈挫愈勇的特殊技能。而且因为他从小就由她带大的特殊性,这种撒娇她还特别难以抗拒。少年见她这样,知道再继续下去,她怕就真要急了,便轻咳一声,敛了笑意。整肃了一下脸上的神态,把球棒交给梁芳,摆手道:“走,随孤与众将士赐宴。”有西山行宫派下来的人手相助,此时营地外围连绵点着十几堆大火堆,山坡上的宴席水陆齐备,乐部的伎师也各自就位,以丝竹管弦的奏着轻快的小调。只是太子还没有过来开宴,众将士虽然已经各按所部团在一处说笑,却没有谁敢先动手。太子自己还属于年轻性急的时候,平日就嫌礼仪拘束得紧,在外面本就图自在,便也不去骈四骊六的说场面话,从主位上站起,端起酒杯笑道:“孤自入主东宫,五年来平安无事,多赖诸卿拱卫,谨以此酒,敬谢诸卿劳苦!”他日常读书勤勉,与东宫侍卫虽然不至于不熟悉,但文官的常态是瞧不起武将的。东宫禁卫实在没想到这平时与他们基本上没有直接交流,被众学士细心教导的太子,竟然能说出这样客气又贴心的话来,都有些受宠若惊,赶紧在百户的引领下回礼:“职责所在,不敢当殿下重礼!”万贞给杯里倒的是略有点酒味的蜜水,太子一口饮尽,她又续满一杯。太子也由着她糊弄,第二杯端起来便道:“今次东宫遇劫,诸卿随孤星夜疾驰,奔袭百里,并无怨言,孤心甚慰,谨以此杯,敬谢诸卿奔波!”这杯酒众人就有些羞臊了,好一会儿才由指挥使领着回礼:“只怪臣等护持不力,致有劫祸。殿下礼遇,臣等惭愧!”太子道:“此次之祸,根在承平日久,武备松驰,致令贼人有机可趁。诸卿有过者,孤自有重罚,但事后补救有功之人,亦不可不酬。诸卿满饮此杯,以后勤力操练,细心警戒,勿失孤望!”他没说失职的几人会有什么惩罚,但想来此时不说,不过是不愿扫众人的兴而已。众人心中都有些惴惴,齐声应道:“谨遵殿下谕旨,必不敢负!”太子待众人饮尽杯中酒后,这才举杯道:“难得春游设宴,人和月圆,诸卿不必拘束,除当值者外,皆可尽兴,开宴!”第一百五十七章 萍聚萍散莫留东宫的护卫日常都是万贞过问安防,偶尔太子出行,万贞更是前行导引,直接主理戎卫安全事务。因此她在东宫侍卫群里,几乎人人脸熟,少有人将她当女子看待。此次事变他们因为不知道石彪的身份,跟头栽得十分冤枉。她安然无恙,东宫侍卫高兴之余也心中疑惑,平时不敢多问,此时便趁开宴酒兴上来时,过来向她敬酒赔罪外加打探消息。太子让梁芳往外乱放流言,正是为免众人将注意力集中在万贞身上,造成伤害。哪能让他们来探这种闲事,一拍案几,怒道:“都是你们日常轻忽懈怠,才让东宫重宝遇劫。若不是万侍反应敏捷,护持得力,贼子已经借着东宫的名头惹出泼天大祸了!有吃有喝都堵不住你们的嘴,还好意思来问?”太子一生气,几名百户官顿时知道问了隐讳,一时惶恐不安。万贞连忙打圆场:“殿下,几位大人细问缘由,正是想以后引以为戒,不犯前错。虽说事关机密,不好在外言论,但终究出自公心,并无恶意。”太子哼道:“要是有恶意,孤岂能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