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节
作者:张晚知      更新:2023-06-03 23:20      字数:6918
  不过他本性和软,见他们直吓了一跳,便又缓和了语气道:“此事过段时间你们便知究竟,私下休得胡乱猜测。你们镇守东宫,是孤的宿卫亲随,孤一身安危系于你等。你们好生轮值警戒,便是本分。”几人虽然仍旧不明所以,但太子这么一咋唬,便也消了打探的究竟的好奇心。太子看看他们的表情,起身道:“孤留在这里,你们都不尽兴。贞儿,随孤一起回大帐读书,让他们自行宴乐罢。”这却是大实话,别管紫禁城的侍卫是怎么精选出来的,放在军汉普遍大字不识几个的时代,说话粗野鲁直都是常态。太子这么个尊贵清俊的少年郎坐在上首不走,众侍卫就都放不开手脚,宴会的乐趣要少大半。万贞嘱咐众人毋要忘了外围警戒,便提着盏无骨风灯谐太子离了宴会场,慢慢地往山坡上的中军大帐走去。梁芳也领着人前后照应,不过他多年追随,目睹万贞和太子近段时间之间的变化,只令人远远地缀着候传,却不许人跟紧听他们说话,他们一走,会场上的喧哗声顿时大了起来,斗酒的、猜拳的、讲段子的混在一处,各得其乐,喧闹震天。太子回头看了看那放浪形骸的热闹,微微摇头:“他们倒是不知愁。”才十五六岁的少年,居然用带着沧桑的口吻,说平均年龄差不多三十岁的禁卫不知愁。万贞都不知道是什么滋味,柔声道:“殿下不要太过多思多虑,像这样高高兴兴的过日子,也是好的。”少年微微摇头,苦笑:“生在皇家,坐在了这个位置上,我哪能像他们那样头脑简单的过日子?真要那样过,怕是……”皇帝拿万贞做局,但却连太子的反应也一并用了上去。少年品味出来后,心里岂能没有半点感触?只不过他自出生起,与父亲见面的机会就有限,最需要父亲的岁月都已经过去了,被父亲利用一把并没有太多的伤心。但再怎么从理智上认同父亲的手段,感情上仍不免惆怅失望。万贞听出他话里的难过,下意识的拍了拍少年的肩膀,轻声说:“不要这样,凡事多看好的一面。”少年握住她的手,抬头一笑,道:“没关系,有你在,这些都不要紧。”万贞心一震,突然不敢与少年明亮的目光对视。此时她明知少年的举动不妥,但心中觉得亏欠,竟然不忍收回来。好一会儿,突然问:“我的来历,你已经从监国那里知道了一些。既然不怕,那么,还有什么想知道的吗?”少年霍然一惊,双眸亮得仿佛天边的流星坠落,凝在了他的眼中:“贞儿,这关乎你命脉的大事,你真肯告诉我?”万贞凝视着少年惊喜的脸,微微一笑,问:“为什么不肯呢?”这是她从小带大的孩子,她将他视若拱璧的护在掌心多年,将她十几年的心血性命都托付在他身上。若这世间,连他都不能信,不敢信,她于这世间,又有什么可堪留恋的呢?而若说出来历后,连他都能背叛她的信任,能伤害她,即使她守着这样的秘密不说,这样的人生,又有什么意义呢?少年倏尔明白了她话中的意思,心一酸,猛然抱住她,低声说:“贞儿,我不会辜负你的!因为你就是我一身性命所系,没有你,就不会有我!”少年炙热的胸膛贴在她身上,她能感受到他激烈的心跳和热切的赤诚。她有一万种理由,拒绝少年的示爱,但却没有任何一种理由,去怀疑他的感情是否诚挚。因为少年在她面前,总是乐于展现最清澈,最直接的心意,从来没有遮掩。当他看到她时,简直整个人都在闪烁着爱恋的光芒。她不敢越雷池一步,但却希望少年这一段情路,可以起于爱恋,而终于爱消。平顺的渡过,有最好的体验。即使回忆起来,即使离别也是美好的,或许还有点儿惆怅。但无论如何,都不应该是痛苦。她不能给予不应给予的,但却愿意将能给予的都给予他:“我信任你,从来没有怀疑过,只要你想知道的,我都可以告诉你。”她抬手将少年鬓边的一缕乱发抚平,柔声问:“你想知道什么呢?”少年想知道的东西太多了,一时间反而想不起来要问什么,直到回了大帐,才道:“那我想知道,贞儿你原来是什么样的人?”“我原来嘛……”她慢慢地将原来的事都简单的说了一遍,说到自己突然来到明朝,有些失落,道:“来这里以后,我用心打听自己突然来到这里的原因。佛道两家,都说这既是人力所为,也是因缘所系,不解因由,不得解脱。但我打探了十几年,一直没弄明白,这所谓的人力和因缘,究竟在哪里。”少年的眉头紧锁,问:“贞儿,找到后,你就想回去吗?”万贞沉默片刻,望着少年的眼睛,点了点头:“是!我想回去!为了回去,我愿意竭尽所能、竭尽所有!”她在宫中奔忙来去时,所见之处锦绣风流,富贵无匹,难免眼迷五色,耳迷五音;即使明知不妥,但却因为种种羁绊不舍,无法决绝离开。但在这深夜的山间,拨开世俗纷扰,她才再一次确认,无论她在这里获得怎样的尊荣,怎样的富贵,于她来说,回到现代的家,才是她心底深处真正的渴求。少年眸中的水汽升腾上来,颤声问:“即使是我,也不足以让你留下吗?”万贞凝视着他,胸中一阵阵的钝痛,绵绵密密,不可断绝,良久才道:“濬儿,你很好!真的很好!我来到这里,惶然不可终日,若说有什么是幸福的。那便是遇到了你,陪着你长大。你以为我这些年在你身边,历尽艰辛,心中一定很苦。但其实不是这样的,那些日子再艰难,因为有你,我便觉得欢喜。我唯一的苦,不在于我自身受过什么磨难,而是痛心于你没有顺遂如意,承受了不该受的摧折。”“既然如此,那我请你为我留下,不要让我受这种离别的痛苦!”万贞眼中的泪水不可抑制的夺眶而出,摇了摇头:“可正是为了你,我才不能留下!你渴盼得到我的感情回应,然而你不知道,我若应了你,就会毁了你!”少年皱眉道:“你尽在吓我!你若不应,我会痛苦一生,不得解脱,说毁了我有可能;你若肯应我,我此生于情无憾,怎么也叫毁了我?”她伸手捧住少年的脸庞,轻声说:“就是两个时代的差别!我不认同这个时代的规则,我不喜欢与人分享!若我回应了你,我就会想独霸了你,甚至于为此而无所不用!然而,我在这个时代,已经断绝了生育的指望,独霸了你,必会害你一生无子!你为储为君,岂能无子?”少年含泪道:“那你就霸着吧!我喜欢你这样霸着我!因为这样,才显得我无可取代,世间独一!”万贞笑了笑,泪水从她脸上滑落:“傻孩子!我恨不得你拥有这世间所有一切最好的事物,又怎么能让你去承受无子的痛苦?”她的声音渐渐地冷硬了起来:“你才十六岁,情切热恋之时,不会去想子嗣之事。然而,我年长你十七岁,目睹两朝政权交替,永远也忘不了郕王因为无子而落的宭境,绝不会让你也步他的后尘!”“我才不管那些!我就要你,我就要你!”万贞任少年在她怀中哭泣恳求,无赖撒娇,只是抱着他却不肯答应。直到他感觉到这种不可憾动的沉默,绝不会得到回应,安静下来,她才轻声说:“我曾经以为来到这个时代,是庄子梦蝶一般的经历,很快就会醒来。可我没有想到,这场梦竟会绵延至今。”少年抱着她,恨不能与她血肉相融,让她无法割舍,永远不提离别:“既然你将这当成一场梦,那又为何还要信什么皇统承继,江山换主?就这样不管不顾,只陪着我肆意一生,有什么不好?”“因为蝴蝶梦再美,它也会醒的啊!”万贞轻抚着少年的后背,忽然一笑,道:“说来庄子与《蝴蝶梦》,在我们那里有编过一部很美的戏剧,唱过离别,你想不想听听?”少年摇头:“我才不想听离别,更不想唱离别,只要是离别,我都不想!”万贞却不管少年的拒绝,拥着他轻轻地哼唱:“萍聚萍散已看透,自尊自重当坚守,情长情短平常事,何去何从随缘酬,该分手时当分手,留难之处莫强留……”第一百五十八章 旧事翻怨生波太子从西山行宫接了皇后和诸妃回紫禁城,本应向皇帝复命。但孙太后却先一步让人过来,传他与万贞过仁寿宫觐见。与不问政事的钱皇后、目光短浅的周贵妃不同。孙太后虽然在仁寿宫静养,但多年的经历与极高的政治素养,让她很容易从外面传来的消息中判断朝局变化。太子和万贞的礼毕,她便让宫人扶起他们,又拉住万贞的手,垂泪道:“好孩子,委屈你了。”万贞没想到孙太后竟会在她面前流泪,一时慌了手脚,连忙道:“娘娘,您这样,奴如何敢当?”孙太后抚着她的手背,难过的说:“哀家也是女人,自然懂你受的苦。休说那些冠冕堂皇的话,归根结底,这件事千错万错,都是我家对不住你!”于这个时代的风俗来说,莫说只是用万贞来诱了一下敌,便是将她赐给石彪,再驱使她反间用命都不能算是什么了不起的大事。万贞已经做好了被人无视甚至伤害的心理准备,乍然听到孙太后这样情真意切的话,反而有些不适应,好一会儿才道:“娘娘万勿如此!赖殿下救援及时,奴并未受辱。”孙太后松了口气,点了点头,道:“好,好!总算没有造成不可挽回的憾事。”没让人通禀就进来了的皇帝正好听到母亲这话,顿时有些尴尬,轻咳一声。孙太后虽然对万贞真心怜惜,但总也比不过对儿子的感情深厚,不舍得叫儿子难堪。听到儿子的声音,便不再多话,让王婵给皇帝请座。皇帝之所以赶到仁寿宫来见太子和万贞,是因为此事不便张扬,没法直接叫太子和万贞到前殿去安抚;若去后宫吧,他又不愿意让钱皇后她们知道。只有在母亲这里,最为方便。可真见了太子和万贞,心中毕竟有些亏负之感,尴尬了好一会儿才道:“太子行事略显急躁,还需多加磨练。往后逢大朝会,便随朕上朝,侍候笔墨,多听听阁老重臣治国理政的方略罢!”朝会分为常朝和大朝,大朝会每月朔、望两次,基本上京中的朝臣都能见着。允许太子大朝会时侍墨听政,那是正式将太子引入朝堂,参与治国,并宣告他可以行使储君之权了。太子怔了怔,连忙拜谢:“谨遵父皇谕旨。儿臣一定用心学习,不负父皇厚望。”皇帝在御座失得复得后,事事亲力亲为,十分勤政。除了不敢过分倚重宦官,朝堂重臣不如早年当用的原因外,也是害怕权柄旁落。能这时候允许太子入朝,殊为不易。万贞眼见太子有机会巩固地位,心中也自高兴。在她心中,皇帝能对太子好,别的就不足再提。但在皇帝心中,太子和她那是两回事。太子安抚过后,便该对万贞论功行赏。可万贞这“功劳”实在不足以为外人道,便只能另找借口:“万侍多年侍奉太子兢兢业业,忠心可嘉,论功当赏。”但说到赏,皇帝也停顿了一下,有些皱眉:孙太后念旧论功,这几年给万贞加的品阶已经到了尚宫一级,再往上的宫正,满宫也只有王婵这个特例;总不能皇后身边的女官最高职务都是尚宫,太子身边的侍长还越过母亲去。若不赏官职,只赐钱财,这钱财的数额太大打眼,却也不妥。太子连忙道:“父皇,万侍与父兄失散多年,曾经几次托人寻找下落。听说其弟万通现在四川眉山服役,为人敦厚,颇有武勇,不如赏他一个百户,为国效力。”百户在武职中算是低微了,别说万贞是论功而赏,就是东宫背后运作一下,这出身也捞得着。皇帝目视万贞,问道:“如何?”万贞于原身的父母兄弟虽然没有感情,但毕竟与身体有血缘之亲。要她专门去为素未谋面的人走门路她不乐意,但顺水推舟时给他弄个出身,她也没有推辞的道理,便上前拜谢:“奴父兄敦厚老实,只会低头做事,却不是玲珑乖巧的人。能得一百户之职,免除远役之苦,已是侥天之幸,奴感激不尽。”皇帝点头:“好,那便赏你兄弟一个百户出身,召他入京到锦衣卫任个实职吧!”京师锦衣卫的实职难得,从川中苦役一下变成京师锦衣卫的实权百户,皇帝这份恩赏也不算轻了。万贞识趣,再三拜谢天恩。孙太后老来任性,不太喜欢这种官面文章,又招过万贞,温声抚慰:“虽说百户的官儿低了些,但你在宫中。只要你兄弟勤勉尽忠,要博个出身也容易。”万贞略一迟疑,俯身下拜:“娘娘,奴幼年入宫充役,赖您慈和润泽,得在座下养大成人。又委以腹心重任,多年信赖有加,恩深情重,犹过生身父母。奴本该肝脑涂地,尽忠职守,以报慈恩。然而如今外面流言蜚语,于东宫不利。奴若再贪恋富贵,留滞不去,只恐损害太子殿下清名。当初是您派奴充任东宫侍长,如今殿下已然长成如玉君子,奴还向您缴旨,请辞此职,盼您允许。”孙太后万万没想到她这时候请辞,怔了怔,忽然问:“贞儿,你这是……心中怨我吗?”万贞惶然道:“娘娘何出此言?奴赖您慈恩庇佑,方有今日,一身所有尽为您所赐。在您驾前效力,只恐用心不周,何得怨愤?请辞离宫,实因奴如今留在东宫,于殿下无益有害。”孙太后自然听得出她对太子的心意不假,一时心中慨然,转头问太子:“深儿,贞儿虽是哀家指派,但毕竟在东宫任职,你意下如何?”太子知道万贞去意坚定,不可挽回,却没有想到她一回仁寿宫,就向孙太后直接将事坐实。孙太后和万贞在这边问答,他站在旁边听着,早已经泪流满面,只是忍着没有出声。直到太后发问,他才哽咽着回答:“皇祖母,当年您将她派到孙儿身边,不就是因为她会尽心竭力,事事为孙儿周全吗?孙儿当然不愿意她走,可是……孙儿已经累了她十六年,不能再累她一生!”孙太后怔了怔,到了她这个年纪,经历的沧桑足以让她洞明世事,而垂怜晚辈的辛苦,乐意糊涂些过日子。就像体谅儿子的辛苦那样,明知万贞辞别必有原因,但却不忍深究,只是问她:“你要出宫,是投奔兄弟吗?”万贞摇了摇头,笑道:“娘娘,奴四岁入宫,从未见过外面的天地。以前听宫中的掌故时,就觉得外面的天地必然有不同于宫廷的精彩。所以三宝太监明知年岁已长,却仍愿风烛之年南下出海。奴不如三宝太监有志气,但也想出宫之后,天南地北到处走走,见一见各地不同的风光。”孙太后长长的吁了口气,笑了起来,温和的说:“难得你一个女孩子,能有这样的心。也罢,哀家准了。只不过如今……你出宫怕是危险得很,你还是先回东宫,等他们家不找麻烦了,你再离宫,可否?”石彪虽然就擒,但石家不倒,万贞就仍然危险。甚至于在石亨知道侄儿失手的原因后,很有可能深恨她破了石家的布局,而报复于她。孙太后话里的好意,万贞自然领情拜谢。她来到这陌生的世界里,最初的惶恐,是在孙太后的权势庇佑下渡过的。虽说这些年来她对太子所付出的心血精力,已经超过了君臣之义,然而那毕竟是她自己甘愿的。以一个上司的身份来说,孙太后已经是难得宽厚仁慈,有情有义的老板。能够得到她的应许,善始善终的辞别,万贞心里也是高兴的。她以成年人的心态理智的面对即将到来的别离,然而对于才十几岁的少年来说,离别的愁绪却无法消遣,只是以绝大的毅力克制住了强留的冲动。太子没有强留万贞,只是每天加倍着紧的缠着她,希望能让她软化留下。而在她逐步交接东宫事务的时间里,周贵妃也特意过来挽留她:“贞儿,你怕损太子清名,不愿在东宫当差。但到本宫身边来,旁人总没甚话可说。不如你到本宫身边来当差?”万贞摇头婉谢,周贵妃竟然很有诚意,又劝了两回,见她始终不肯,失望不已。此时石彪送到了京师,以私绣龙袍、寝龙床,凌辱亲王之名交由有司会审。皇帝怕行事过急,会激得石家立反,便温言抚慰石亨,表示子侄事与他无关。同时为表示自己意不在此,常与曹吉祥谈论景泰年旧事,忽尔想起旧日珍玩的一枚玉玲珑。那玉玲珑景泰帝也曾使用,已经被郕王妃带回王府去了。皇帝派人来索,郕王妃为景泰帝不平,怒道:“监国为帝七载,难道消受不得几块玉片?”因此将玉玲珑扔进井中,不肯归还。皇帝被拂了面子,亦大发雷霆,派出内侍去搜取郕王妃当日从宫中带走的财物二十几万。一时京师人人侧目,都为这出闹剧瞠目结舌。石亨见皇帝这时候还在为旧事生气,完全没有从石彪那里追索他的意思,便也放松心情来看皇室的热闹。万贞当日曾经答应景泰帝照应郕王妃母女,得知王府遇此劫难,顾不得太子闹脾气,急忙准备出宫。周贵妃见他们要去王府,赶紧叫了随侍的宦官宫女,也跟着一起走。第一百五十九章 王府夜宴杀机周贵妃感念当年郕王妃庇佑太子的恩情,这些年也常往郕王府赏赐东西,照拂侄女。郕王府出事,她跟着一起探望,并不突兀。万贞也没多想,安排了车驾照应周贵妃一起走。太子和贵妃此时前去郕王府,是为王妃也两位郡主张目,以免有人落井下石。车驾虽然没摆卤薄,但仪卫却带了半副。周贵妃上了车,忽又转身招手:“贞儿,你来,和本宫一起走。”万贞以为她意在隔开太子,便也随着她一起上了马车。周贵妃拉着她在车里坐了,笑问:“贞儿,你觉得咱们去探望弟妹,皇爷会不会生气?”万贞这么多年与皇室打交道下来,这一家人的性情不说了如指掌,但也明了五六分。皇帝日常治国理政,用人不拘人品性情,刻毒如逯杲、骄横如石亨、阴狠如曹吉祥,只要不踩他的底线,都能容忍。但认真说来,能让他喜欢的还是像钱皇后那种重情重恩的人。太子念旧去探望郕王妃,他会不高兴,但总体来说还是欣赏多于厌弃——其实这也是人之常情,这世上的人,自己或许会有辜负别人的时候;但有谁会不喜欢自己身边的人,是知恩重情的人呢?若不是笃定皇帝的生气有限,万贞也不会让太子冒险去郕王府。只不过这揣测,在心里过一过可以,诉之于口却是不行的。万贞只能含糊回答:“娘娘,皇爷天恩深远,哪是奴这等卑下之人可以揣测的呢?”周贵妃叹了口气,兴味索然的道:“贞儿,你现在都不跟我说实话了。”万贞莫名其妙:“娘娘何出此言?奴在您面前说话,从无虚假。”周贵妃嘿了一声,道:“是不说假话,可也不像皇儿出生那段时间那样,事事替我着想,肯明白告诉我该怎么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