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节
作者:天人少爷      更新:2023-06-07 00:59      字数:6269
  见李琦还在等他开口,方长庚轻松地笑笑:“没事,下回再说吧。”李琦为人正直,只是缺了一点圆滑。他知道方长庚是同考官,但不会借着这个机会问他什么,既然方长庚什么都没说,要么是他没考上不好意思扫他的兴,要么就是碍于规定不能说,他都能接受。“那方大人慢走。”李琦有些欲言又止,还是想说那一百两银子的事,又怕方长庚觉得他想套近乎,再说眼下自己也没什么能回报人家的,光说感谢他自个儿都觉得寒碜,于是把话咽了下去,和方长庚告别。进家门之前方长庚还有些忐忑,回想刚才自己把脸挡得挺严实的,应该看不出什么,至于身上的伤,只要小心点儿也能躲过去。“阿爹回来了~”方长庚一听到这奶声奶气又含糊不清的嗓音心先软了,快步走进院子,小李氏和徐清猗正陪孩子玩着,看到他露出如释重负的表情。“这么多天没看到你,孩子们都想死你了。”徐清猗放开怀里的小女娃,目光始终追着她歪歪扭扭的脚步,直到方长庚把她抱到怀里。“柔柔乖不乖?有没有做坏事让你娘和奶奶不高兴?”方长庚在她白嫩嫩的脸颊上亲了一口,语气要多轻柔有多轻柔。“没有,柔柔乖,小宇不乖。”老二和老三天生不对付,放到一块儿就要打架,只是老三说话早,老二还只能咿咿呀呀说单字,不然家里得闹翻天了。方长庚忍不住刮她小鼻梁:“那你可不能学你哥。”“才,不学。”世宇原本一个人坐在树下的毯子上玩玩具,看到父女俩一唱一和,不哭不闹,突然抓了一只蛐蛐往嘴里塞,方长庚本就关注着他那边,在几个女人的惊叫声中箭步过去,一边放下老三,一边把老二嘴里还留着一条小命的蛐蛐给抠了出来。做完这些,方长庚脸都气绿了,指着被吓晕倒在地上的蟋蟀疾言厉色道:“这能吃吗?把你扔出去都饿不死。”徐清猗挤开他,没好气地说:“你怎么说话呢?有你这么教孩子的?别把他吓哭了。”方长庚自问脾气还可以,就是遇上老二这小祖宗就压不住火气,小时候那么能哭先不提,现在反倒是不哭了,但也让人没一刻能省心的。“你看他像是怕我的样子?他就是什么都不怕,刚才差点把蛐蛐给吞了,谁家孩子这么大胆子?”徐清猗笑了:“这不就是你儿子?男孩子胆子大没什么不好的,宇儿现在还小,哪里知道那是什么,懂事了就好了。”方长庚轻哼了一声,伸出手指戳了一下老二的小脑袋以示警告,很快就觉得累了,便说要回屋睡一会儿。小李氏和徐清猗都心疼他这几天吃不好睡不好,就没打扰他。方长庚走进屋子拿镜子照了照,确定没有破绽才换下官服躺下,后背一接触床板,他就打了个激灵,疼得差点叫出来,心想他可记住那几个人的声音了,要是让他给碰着,一定不能放过他们!第145章 刑部李琦在殿试中得了二甲第一, 通过朝考后如愿以偿进了翰林成为一名庶吉士。第一年庶常馆课业繁忙, 方长庚也没见过他几次, 因为十二月时他被擢升为内阁直阁士, 到永淳二年三月升任正四品詹士府少詹士, 六月大考二等,又得永淳帝赏识, 升任为刑部侍左侍郎。吏、户、礼、工、刑、兵六部各有门道, 吏部管官员,户部掌财政, 礼部掌礼教, 工部职工程,刑部主刑罚, 兵部管军事,各司其职。要说好的去处不外是吏部、户部和礼部,既贵且富,当上了尚书将来便是入主内阁的候选人, 至于另外三部稍稍逊色, 但各有侧重, 能进去就是好的。侍郎是正三品的高级官员,仅在尚书之下。方长庚入官场不过六年,以二十六之龄坐上这个位置,百年来寥寥数人。至于方长庚为何去了刑部,却还是他自己的意思,永淳帝竟然上了心, 真将他安排到了刑部。方长庚心中略激荡,本朝刑部的司法权远高于大理寺,审案一并由刑部负责,大理寺仅对审案结果进行复核,对于方长庚而言,他心目中梦想的去处自然是刑部。没有朝一日能重新拾起他前世专业所学,还去了最高院,方长庚还有种自己在做梦的错觉,不过很快就醒过来了。进刑部第一天,刑部尚书康锐光就给了他几本书要他熟读,方长庚接过一看,一本是《大昭律》,一本是《刑案则例》,还有一本《洗冤录》,方长庚心中暗笑,这些书他早已背得滚瓜烂熟,就是随便念一段话他就能说出在哪一页哪一节。但顶头上司的话不可不听,方长庚恭敬接过书,心想多看几遍也无妨,况且据康锐光说,里面还有他的注解,意义自然又不同了。平时刑部的主要工作是复核各省徒罪以上案件、审理京师徒罪以上案件、会同复核各省秋审案件、会同复核京师朝审案件。刑部下设十八司,比如湖广吏司,江浙吏司和奉天吏司等等,每一个片区的案子,都有主管这个片区的刑部郎中负责审理,责权分明,条理清晰。至于方长庚和右侍郎,平日里最对便是钻研大昭律条例,有需要时在皇帝的命令下制定条文。上任没多久,郝翰突然来家里找他,第一句话竟然是他要成亲了。第146章方长庚还以为他要回法国, 因为前朝皇帝下令“蕃妇”不得在本国居住,京城中几乎见不到外国女性,追问了一句才知道郝翰居然要和一个汉人女子结婚, 顿时有些佩服那个女子。然而佩服归佩服,他却是不赞同的, 无奈地对上郝翰的目光:“你也通大昭律法,我朝汉人女子不得与外族通婚,共为婚姻者, 流二千里, 并不得将还蕃内。你们若是私自结亲, 你被驱逐也就算了, 她可不能跟你回法国,难道要将她一个人留在这里?”自从百年前来华商人、僧侣、使节还有留学生数量越来越多, 尤其在广东, 外国人纳汉人女子为妻妾屡见不鲜, 但不少商旅回自己国家时却将汉□□妾留在这里且一去不复返, 后来又因为外国人多, 且在外国人的居住区实行他们本国律法, 并不好管理,关于不得与外族通婚的禁令便一直沿袭至今,没有要改的迹象。郝翰烦恼地摩挲着手,汉语已经比三年前好多了:“那你说我能不能向皇上讨个恩典,让我把她带回法国?”方长庚摇头道:“既是王法,怎么能轻易破例。况且这条法例在卫禁篇而非户婚篇, 为的是卫戍边防,涉及国家安危,皇上不会同意的。”郝翰一脸懊丧,无精打采地回去了郝翰走后,方长庚心中却一动,虽然听起来像不可能,但此时本朝确实已经有了并不完善的涉外法律体系,前世跟着导师做研究常苦于缺少第一手资料,学界观点得不到统一,如果他能对这个时代的涉外法和国外进行系统比较和研究,留下一些有效的资料到后世,那也算办了一件实事。于是接下来的日子方长庚开始到处搜集涉外法和以广东地区为主的涉外案件审理情况,想到后世中国被迫签订那么多不平等条约,国内涉外法与国际法和国际惯例严重脱轨,方长庚便有了更加明确的目标。与此同时,他写了一封奏折递上去,内容就是希望永淳帝派使节去各国访问,了解外国的风土民情和社会状况,绝不能龟缩在自己的地盘为过去的辉煌沾沾自喜了。隔几天上朝,当永淳帝以奏折的内容询问大臣意见时,方长庚明显感觉到徐达仁等人不善的目光,恐怕他们不用想都知道这是他方长庚的主意,毕竟整个朝堂能干出这种事的除了他没别人。但于情于理,国外派使臣来朝觐见,不礼尚往来如何对得起礼仪之邦的称号,是以倒也没什么人反对,只是在决定使臣团时犯了难,因为没人愿意去!方长庚万分无语,这么好的公费旅游的机会,怎么就没人要呢?他倒是想去,可家中有娇妻幼子,着实舍不得,要是不去,他又十分担心其他人只是去“宣扬国威”,走个场子,两手空空就回来了,如果真是这样,那这些工夫不都白费了?咬咬牙,他站出来自告奋勇,最后尘埃落定,明年开春就带一批人出访欧洲。下朝后方长庚先回了在城里新置办的小院,因为几乎每天要上早朝,来回实在不便,徐清猗原本还想让丝雨过来照顾他,其中的深意吓得他连连摆手,毫不犹豫地拒绝了,是以这个小院除了袁丰和他就没别人。不过徐清猗这么一说倒是让他想起家里蕊儿和丝雨至今还没婚配,心想着还是趁早给她们许了人家算了,如果她们愿意,继续留在方家也不是问题。至于袁丰和前年家里买的丫头看对了眼,决定等孝期结束就完婚,至于那丫头的卖身契,方长庚早就和他们说好了到时候就还给他们随他们处置,虽然在他们家主仆之间并没有分明的等级界限,所谓卖身契本就没有任何意义。匆忙在屋子里换了常服,方长庚和袁丰一同驾着马车回了家,路上还一直思考如何和家人开口。只是他心里清楚,不管是徐清猗还是小李氏她们,都不会阻止他的这个决定。不出他所料,她们并不反对出访的事,唯独十分担心路上的安危,尤其对外国人有一种根深蒂固的排斥感,就好像他们不是同一个世界的人似的,难以相处。方长庚便拿郝翰举例,才让她们稍稍放心,方长庚没说的是走海路可能会遇到的诸多风险,也没必要说出来徒惹她们担心,不然他也不能安心出远门。在家待了一下午,小李氏仍不甘心地提了几句方芃的婚事,能听得出来态度已经软了,她和方大山在京城住了一年多,各种奇闻异事听了不少,也算开阔了眼界,对于不符合“常理”的事的接受度明显提高,另外,俩人忙忙碌碌大半辈子,突然闲下来也不好受,在方长庚和徐清猗的刻意培养下总算学会了给自己找点乐子,几个月前喜欢上了听戏,时间长了热爱不减,自己也能哼上几句,总之分散了很多精力在家庭琐事上,让方芃大大松了一口气。眼看夕阳西沉,方长庚看着天色像是要下雨,便去屋里拿了一把油纸伞,和家人打了招呼后就出门打算把阿玖接回来。阿玖今年开春就去新学堂入学了,方长庚要求他一定学好英吉利文,如果有余力再学一门日语或是法语都是好的,出于私心,方长庚让他花了更多工夫在西学上,至于四书五经,他更希望他能发自内心地理解儒学,学会判断是非,而不是一味收用。至于考科举,他一早就在阿玖面前表明了态度,他想去考就去,不想就算,只要他有一技之长,将来有许多方式回馈社会,并不是一定要通过做官,况且经历了这些年,他发现人要是开始研究做官的学问,其他的就很难顾上,光想着怎么爬得更高去了,这和做官的目的背道而驰,不如不要做官。来到这个世界二十六年,即便在生活习惯上已经完全融入进去,但作为一个接受了现代化教育的人,他始终有着幻想,希望这个社会能更快地进步,紧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以他一人之力无异于蚍蜉撼树,他不可能和至高无上的皇权作斗争,这个社会也没有准备好触发和接受变革。他只希望把自己能做的都做了,不算枉来一趟。不知不觉已经到了学堂,阿玖混在一群比他个子高不少的孩子里,倒是显得格外沉静,并不想其他男孩那样吵吵闹闹不停。看到方长庚,阿玖眼睛亮了亮,只稍微加快了步伐到方长庚面前,这也是学堂的先生教的,不骄不躁是君子该有的风度和礼仪,看来阿玖学得很好。“阿爹,你怎么来了?”阿玖只憋了一会儿,看到方长庚的喜悦完全笼罩了他,一下子激动起来。方长庚朝他挥了挥油纸伞:“怕你回来路上下雨,来接你,走,回家。”他心里有些酸涩,最近两年他放在阿玖身上的关注日益减少,而是把孩子大部分的时间全托付给了乐先生,如今又送到学堂,加上平时有大半时间住在城里的小院,和孩子相处的机会少得可怜,在做父亲这件事上他的确不称职。“阿爹,你明天还回家吗?”阿玖听话地把小手放到方长庚伸出来的大掌中,父子俩步伐一致往家里走。“回来。”方长庚笑着说。阿玖雀跃地就差跳起来,人虽小但已经开始知道控制自己的情绪,因此只是嘴里小小地“哇”了一声,表示惊喜。方长庚心里软极了,很想承诺以后经常回家,可又怕自己被公事拖着不能兑现,让阿玖更失望,而且他一心想培养阿玖独立的性格,生怕他对自己过于依赖,不利于他掌握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人父母是很大的考验,生怕自己一步没走好害了孩子,这就是方长庚自从阿玖渐渐长大后就有的心理,他也努力让孩子感觉到自己对他的爱,希望他能用同样的爱赋予世人,每天都幸福快乐。夜里熄灯后,方长庚忍不住向徐清猗提议:“不如我们把郊外的房子卖了,到城里换个稍微大些的院子,能容得下全家就行。”这样他散值后就能和家人孩子在一块儿,不用再独守空房。徐清猗下一刻就否定了他的建议,有些好笑地说:“家里又不是多么缺钱,我手里的足够在城中买间大点儿的院子,这里住了几年,又是爷爷住过的,哪里舍得把它卖了呢?”方长庚抱住她,心里舒坦:“那你过一阵就和爹娘、孩子们搬到城里,不然我可受不了了。”徐清猗想到什么似的,语气有些为难:“可是阿玖上学堂就远了,每天要起那么早,我怕他睡不够。”方长庚:“那就买靠近城门口儿的,实在不成,大不了我起早点儿,这样就能每天回家陪你们。”徐清猗莞尔,靠在方长庚怀里,小声说:“知道你心意,放心吧,这事我会办好的。”方长庚笑着嗯了一声。作者有话要说:凤凰男等这本完结就开啦!月底之前!话说政治真的好复杂,对我这种人来说真是人云亦云,谁说的都觉得有道理,不过最近越来越觉得人真的应该多去接触除自己专业领域的东西,才会对事物有更系统全面的认识(我在说什么)(我为什么要说这个),年纪大了连马克思都好看起来了咧,晚安么么~第147章 终于回家宅子很快就选好了, 全家人又搬了一次家,虽然远比不上原来宅子大,也没有假山园林, 但也是一家人都觉得不错才决定的,每个人很快就习惯了新环境。过了几天方长庚请李琦来家里吃饭, 小李氏听说李琦的身世遭遇十分同情,又觉得他和方长庚有一点相似之处,所以对他态度尤其关切, 让他经常来家里做客。等李琦回去以后, 小李氏才一脸郑重地把方长庚叫过去, 先试探似的开口:“长庚, 你还记不记得我在你小时候曾经说起过你舅舅?”方长庚还不知道她说这个干什么,只点点头:“记得。”小李氏舒了口气, 有些不敢确定地说:“我觉得这个李琦, 长得和你舅舅有点儿像。”方长庚一下子没法再云淡风轻, 不可思议地开口:“娘, 难道你觉得李琦是舅舅的儿子?”他心里还是不相信的, 如果真的是, 这未免也太巧合了。小李氏不敢确定:“娘也只是想想,这孩子不是说他爹娘都没了,你舅舅要是真能活那么久,怎么会不来找娘呢?应该是娘想多了。”方长庚也觉得不可能,但这件事已经放在心上,于是找了个机会问李琦他爹的名讳, 确实不是他舅舅,回去和小李氏一说,她明显有些失望,原本以为能找到亲人,看来是不大可能了。方长庚看出小李氏很想知道舅舅的下落,而且据她回忆如果人还在的话应该是在江西浙江一带,于是方长庚就开始留意有关他这位舅舅的消息。今年他终于能回家省亲,孩子们也能承受长途跋涉,于是提早向吏部告假,这回足足有四个月,趁天还没冷到运河结冰,他便带着一家人出发了。时隔六年没见到老李氏和方万英,方长庚被他们衰老的程度给惊到了,不仅头发几乎全白,两人的腰背也佝偻得更明显,方万英的腿脚更是让他一眼看出不灵便,是以前干多了农活留下的后遗症。他心里直发闷,好在两人的精神头看上去还不错,听方启明说除了一些小病小痛没其他问题,终于好过一点儿。阿玖和老二老三的到来让老头老太欢喜不已,方长庚趁机让三个孩子和方启明的小孩亲近亲近,方启明年纪最大的一堆双胞胎儿女只比阿玖大了一岁多,也挺奇怪,虽然孩子们是第一次见,但凑在一块儿马上就玩得很好,兄友弟恭,一点都不用大人们操心。至于幼清今年已经十三,俨然是一个小少年,自然跟毛头小子们玩不到一块儿去,方长庚便单独拉过他,先问他平时的生活,然后才问他学业,却见方启明在一旁朝他使了个眼色,神情有些奇怪。方长庚回过头,幼清脸上明显红了一片,似乎羞于和他对视,问他打算什么时候下场考县试也支支吾吾,说不出个所以然来。方启明走过来摸摸幼清后脑勺,大大咧咧地说:“孩子嘛,贪玩是正常的,先生说今年幼清退步有点儿大,只要努力一把就能赶上来,过两年就能去考乡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