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节
作者:北佚      更新:2023-06-09 15:36      字数:2987
  他本是抱着侥幸的心理写了信,没想到这位叫温知秋的作家竟然真的看见了自己的来信,并另附了一封信夹在《纽扣妈妈》的信封中指名道姓的寄给了自己。真好啊。……温向平来到邮局,果然在暂存信件的箱子里找到了一封写给自己的信件,一封地址来自沽市红星杂志社的私人信件。所幸邮局的保管时限一般都有十几年,不然温向平可真的要悔恨不已了。在核对了收信地址确认了身份后,温向平终于读到了来自副编辑罗家和的请求建议。温向平想了想,痛快的答应了。毕竟他写《蜀山奇侠传》的目的是挣钱好宽裕家里的生活。既然如此,文章给一群人看也是看,给他罗家和一个人看也是看,反正都有稿费拿。况且,罗家和也明确表示了会按千字三毛的价格付钱给自己,他还有什么不乐意的呢。毕竟这个价格已经是不少有了成名作的作家才有的待遇。温向平于是也回了一封信,信里面写到:“罗副编,非常感谢您对我这样一个默默无闻的小作家给予这样的厚待,我非常愿意答应您的建议。“但因家中贫薄,我不得不同时做一些体力工作来维持家计,写作的速度难免慢些,只能每周日给您寄去一封,其中包括两个章节,您觉得可以么?“此外,我不曾想过您会如此郑重的给我回这样一封信,只攒了一张邮票的钱,如今囊中羞涩,只好把这封信夹在我的新作品里一并寄给您,对于我的失礼,望您见谅。最后,十分感谢您对于我的作品的肯定。留笔:温知秋。”当信件被投进邮筒,温向平长出一口气,看来他还是宝刀未老嘛。不对,是真金不怕火炼。温向平自娱自乐,一路也好心情的回了大河村。温向平最终选择了把他上辈子的真名拿来做笔名。温向平曾经叫温知秋,取得是叶落而知秋,有见微知著之意,这是他的亲身父母为他取的名字。用这个作为笔名,也算是给自己留个纪念,不至于老了以后,忘记自己曾经,也叫做过温知秋。第17章苏玉秀见温向平哼着歌儿回来,笑问,“怎么这么开心?”温向平一把接住扑过来的甜宝,高高举起转了几个圈圈,“好甜宝,爸爸能给你买漂亮的发卡啦――”苏玉秀一听,自然知道温向平肯定是收到杂志社寄来的信了,于是笑着说,“那敢情好,我可替甜宝记着你的话呢。”温向平哈哈大笑,“记吧记吧,爸爸一定会说到做到的。”“对了!”温向平蹲下来拍拍儿子的肩头,说道,“朝阳今年都是八岁的大小伙子了,不上学可不行,等稿费一到手,爸爸就送朝阳去学校好不好?”谁知预料当中温朝阳的欢喜没瞧见,反倒是身子一僵,连苏玉秀都面色难看了起来。温向平虽然想知道缘由,却也清楚现在不是询问的好时机,于是岔开了话题,“爸爸今天坐车的时候突然想到一个故事,晚上睡觉的时候讲给你们听好不好?”甜宝相当捧场,抱住温向平的腰身,软糯道,“甜宝现在就想听――”“行了行了,”苏玉秀催促道,“姥姥肯定已经把饭做好了,咱们快吃饭去,故事睡觉的时候再听,不然姥姥等的该难过了。”温向平和两个小朋友一起点点头。饭后,温朝阳继续带着甜宝在院门口抓虫子喂他们的宝贝小鸡小鸭,温向平把妻子拉进房间,问,“朝阳是不是在学校被欺负过?”苏玉秀面色黯淡。村子里没有学校,但相邻的第四第五大队一起办了个学校叫奋进小学,名字叫的好听,实际上只是个扫盲班。而学校里头的老师一共就四个,不是关系户,就是最多读完小学的村里人,只有一个宋恒宋老师能顶个用。可学校里的孩子有五六十个,还按着年纪分成了不同年级,一天上四节课,上午下午各两门,宋恒就是把自己劈成两半也没法同时兼顾,所以平时免不了依靠其他老师,可其他老师也只能教几个最简单的字罢了。苏承祖原来想着让温朝阳跟着温向平学些东西,温向平到底是个高中生,比学校里那些老师水平高出不少。奈何温向平教了几次嫌温朝阳愚笨,不肯再教了。后来苏承祖再跟温向平说这事儿,温向平反倒指着自己儿子叫嚷着“脑子蠢笨”“一辈子是个傻的”“学再多也没出息只能地里刨食”云云,把苏承祖气了个仰倒,也从此把苏玉秀娘仨逼得离他远三分。苏承祖和苏玉秀想着至少得让孩子识几个字,免得被那些读书人卖了还帮着数钱,于是只得把孩子送到学校去。可学校里的老师大多听说过温向平的鼎鼎大名,于是对着上课的温朝阳指指点点,甚至常在众目睽睽之下问他,“你恨不恨你爸呀?”“你妈和你爸在不在同一张炕上睡呀?”“你爸平时跟不跟你和你妹说话呀?”“你爸是不是老骂你们全都是土坷垃啊?”“那他自己是啥呀?”温朝阳被气的满面通红,眼泪在眼眶里不住打转,那些老师反倒哈哈大笑,当做笑话来看。温朝阳又轴,不肯让家里人担心,从不跟苏玉秀说,要不是有一天下雨,苏玉秀不放心去接温朝阳回家,正好听到那些人这么问温朝阳,只怕还是不知情哪。之后,苏玉秀就再也没让儿子去过学校,只自己在家里教一点她还记得的知识。温向平听完之后满心怒火,眼里一片冷厉。他压了压火气,安慰眼中已有了泪花的妻子,“我有一部分责任,也是我糊涂,从前竟没注意到这些。你做的对,那样的老师连自己都管不好,怎么能担得起教书育人的职责,不过是误人子弟罢了,朝阳不在那种学校里上学反而是好事。”温向平顿了顿,又说道,“朝阳读书这个事儿,我会想办法的,你别急。将来不仅朝阳,甜宝也会一起跟着去上学的,到时候哥哥带着妹妹一起上学,多好啊。”苏玉秀揩了揩眼泪点点头,问,“你今天去收到信了?”温向平应是,“只不过人家杂志不肯发表我的文章,倒是人家的一个编辑看了我的小说觉着写的好,问我能不能写了稿子给他看,价格按照千字三毛来。”苏玉秀惊呼,“千字三毛?”温向平点点头,脸上总算有了一点笑,“我打听过了,这个价格算是不错的,给一些已经有了名气的作家也不算少,我觉着丰厚,便答应下来了。”苏玉秀掰着指头算,“那你之前写了几万字,岂不就是…是…”“是十多块钱。”温向平接道。“天哪!”苏玉秀捂着嘴惊呼,要知道,一个有好几个劳壮力的家庭一年干到头,再扣掉给生产大队平摊到每家头上的当年花销,也不过才剩三百块钱左右。像他们家,一年下来不倒欠大队钱已经算是不错了。而温向平不过写了一个月的字,就挣了他家好几个月的收入?!苏玉秀有些惶恐,担心的抓住温向平的手臂问道,“该不会是骗子吧?还是什么违法的事儿?不然怎么会这么多钱?”温向平安抚的拍拍妻子,“这对于我们来说是一笔巨款,可对人家来说却不算什么。我听人家说,杂志社里头最普通的一个编辑一个月都能挣二三十块,更不要说给我写信的那个人还是个副主编。副主编就是管理那些编辑们的二把手,再往上一步就是最大的编辑了。”温向平怎么可能知道人家普通编辑月收入多少,不过是他为了安妻子的心编的罢了。“这样啊。”苏玉秀这样一听,果然安心许多,敬佩道,“读书人就是不一样,同样是过日子,人家就挣得比咱这些庄稼人多的多――”话说到一半,苏玉秀突然没了话音,小心的看了看温向平一眼。温向平失笑,“我是得多小心眼才能让你这反应?”苏玉秀不好意思的摸了摸脸颊,又问道,“你前些日子不是在城里看见爸妈了么?今天过去上门看一下了么?”温向平揽住妻子的肩膀,平淡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