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流水不腐(二)
作者:爱码字的蚂蚁      更新:2022-05-05 05:03      字数:2430
  “大明还有一个更严重的固化问题,郑森你绝对想不到。”萧谨说道。

  郑森想了好了一阵子,想不出来,无奈地说道:“弟子想不出来,请师父明言。

  “大明的科举制度现在也是一个固化的制度。”萧谨看着郑森,说道:“怎么样?郑森你是不是很吃惊!”

  “怎么可能,萧师父,读书人十年寒窗苦读,图的不就是科举金榜题名。如果科举也是一个固化的制度,那读书人参加科考还有什么意义?”郑森异常吃惊地说道,他现在苦读也是为了将来金榜题名,如果科举考试也是固化的,那他苦读还有什么意义。

  “有什么稀奇,就以崇祯四年辛未科殿试来举例,我们对照这张辛未科殿试上榜进士名单和这张复社成员的名单,我们就会发现前三甲中的榜眼吴伟业和探花夏曰湖都是复社出身,还有第二甲赐进士出身的吕一经………………”萧谨从资料里拿出一张崇祯四年辛未科殿试上榜进士名单和一张复社成员名单,用竹签插在大树上,然后一个一个地分析进士榜上的复社成员。

  “辛未科殿试的上榜进士总共三百四十九人,竟然有七十一人是复社成员,其中还有两人是榜眼和探花。最绝的是名列三甲的张溥,他只是三甲的赐同进士出身,后来他竟然入选了庶吉士。”萧谨用教鞭指着张溥的名字,说道。

  “哇!曾师父曾经跟我说,庶吉士将来大多是要入选大明内阁的,这个张溥竟然这么厉害。”郑森十分惊讶地道。

  “郑森,我告诉你这个张溥的身份,你会更惊讶,他就是复社的创始人,你说这意味着什么?”萧谨看着郑森,意味深长地说道。

  “复社对科举的影响竟然这么大,甚至大到可以操纵上榜进士名单和入选庶吉士的地步。”郑森异常震惊地说道,这个复社的能量真是大得可怕。

  “是的,一个复社影响都这么大了,肯定还有其它的势力也会影响上榜进士的名单,留给没有背景的考生名额基本没有多少个了,这说明大明的科举制度已经固化,底层没有背景的读书人即使十年寒窗苦读,金榜题名的可能性也非常非常低。”萧谨感概道。

  “我父亲说,我大明现在实际上是以文制武,而文官全都是从科举制度里考出来的,如果连科举制度都固化,那就太可怕了。”郑森被大明的现状震惊得倒吸了一口凉气。

  “是的,连科举这么重要的制度都固化了,现在的大明就像那一池又黑又臭的脏水一样,除非把水全部换掉并清洗一遍水池,再重新注入水,否则水池的水永远不可能再清澈见底了。”萧谨感概道,一个社会阶层彻底固化之后,往往也是改朝换代即将到来之时。

  “郑森,你理解为什么大明如今遍地烽火了吧?就像这一池水又黑又臭一样,大明已经彻底固化的社会表现出来的外在形式就是无法生活下去的民众开始进行此起彼伏的反抗。”萧谨看到那一池又黑又臭的脏水,感叹道。

  “师父,社会阶层彻底固化,民众只是没有了上升的通道,可是生活下去应该是没有问题的吧。”郑森还是有些不太理解社会固化跟大明现在处处烽火的关系。

  “社会阶层固化之后,社会顶层的纨绔子弟会越来越多,他们不能创造财富,反而供养他们的钱财会越来越多,而钱财从哪来,自然是从民众身上搜刮而来,到了一定的程度,民众受不了,自然民变四起。”萧谨解释道:“就像大明的皇族一样,如今将近上百万的皇族,为师估计现在每年至少要花费大明三分之一的财政收入来供养皇族,大明每年的财政收入其实是固定的,皇族拿得越多,其它地方的开支就越会变少,为了弥补开支的不足,地方官自然只能从民众身上进行搜刮。”

  “哦,原来如此。”郑森总算明白了。

  “其实历朝历代到了王朝末期总是会社会固化十分严重,只不过大明社会固化实在太厉害了,所以民变才会这么严重,以民变的规模来看,除去元朝,大明朝实在是历朝历代之首。”萧谨看到那一池又黑又臭的脏水,感叹道。

  “萧师父,弟子还有一事不明,一池固化的清水三个月就变黑发臭了,而大明社会固化既然除去元朝,是历朝历代之首,为什么开国到如今二百六十多年了,还能保有天下。”郑森想到一个有些矛盾的问题。

  “这个问题问得好。”萧谨夸赞了郑成功一句,郑成功确实是可造之材,小小年纪就能想到那么多问题。

  “谢谢师父夸奖。”郑森腼腆地笑了笑,说道。

  萧谨蹲下从带来的资料里拿出一张大明的地图插在大树上,说道:“这个现象得从我们大明所处的地理位置来解释了,大明的西边过了河西走廊,就是茫茫无际的荒漠,南边是藩属小国、东边则是一望无际的大海,这三个方向其实都没有对大明够成太大威胁的势力,在建奴崛起之前,只有北边漠南和漠北草原上已经四分五裂的蒙古游牧部落才能对大明有些许威胁,所以大明才沿长城设置九边重镇来防御蒙古游牧部落的进犯。总的来说,在建奴崛起之前,大明的外部威胁是比较小的,哪怕内地卫所军队战斗力衰退,九边重镇的军队也会因为与蒙古游牧部落的持续战斗而保持有一些战斗力,而镇压内地流民的造反,应付蒙古游牧部落南下,九边精锐是足够了。”

  “原来如此,看来我们华夏民族所占据的地方位置很不错啊!”郑森恍然大悟道。

  “是啊,我们华夏民族处于的地理位置很不错,历朝历代除了北边有游牧民族的威胁,其它方向都没有什么太大的威胁,不然华夏民族也无法从夏朝开始,就在这片土地上一直繁衍生息到现在了。”萧谨感概道。

  终于讲完了,萧谨有些累了,他看了看天上的太阳,快挂到中间了,直接跟郑森说下课,吃饭了。

  “好的,萧师父。”郑森恭敬地起身向萧谨作揖鞠躬,才跟着仆人一起离开,今天早上的课对他的影响太大了,让他对大明有了非常直观的认识,而曾其五师父除了四书五经,从来没有跟他说过这些,他觉得萧谨师父讲的东西明显实用许多。

  萧谨感受到了郑成功恭敬的态度,以前他下课也会作揖鞠躬再走,不过明显是做样子的居多,而现在态度明显比以前好很多,看来自己在他心里的地位提高了不少。

  “我在郑芝龙和郑成功心里的地位再加重一些,应该就可以赶走曾其五了。”萧谨在心里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