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八旗军队建制和战斗使用的战术(二)
作者:爱码字的蚂蚁      更新:2022-05-05 05:05      字数:3111
  讲了那么多,萧谨有些口干舌燥,他停下来,放下小棍子,拿起画板旁边椅子上放的一杯茶,坐下来,慢慢喝了两口。

  郑森也拿起书桌上的茶杯,想喝两口茶,他看到茶的颜色是红色的,有些诧异,抬头问萧谨道:“师父,你今天泡的是什么茶,茶的颜色竟然是红色的。”

  “梧州六堡茶。”萧谨笑了笑,说道,这茶是他穿越前爱喝的茶,来到明末后,他特意让人去梧州买回来的。

  “广西那边的茶。没听说过,我试试这茶口感怎么样。”郑森有些意外地说道,他试着喝了两口,他感受到了槟榔香味、回甘的甜味和一丝苦涩味。

  “还行。”喝过不少好茶的郑森回味了一下,给了一个还不错的评价。

  “还行就多喝一点。”萧谨笑了笑,说道。

  六堡茶,萧谨喝得多了,他喝了三口就站起来,放下茶杯,拿起小棍子,准备继续讲课。没喝过六堡茶的郑森就喝得多了一些,喝了差不多半杯才放下茶杯。

  “接下来为师讲讲建奴打野战的情况。第一种情况就是这幅画上面画的情况,用众多战车围成一圈,战车圈外又布置众多拒马进行防守的军队就是我们大明的军队了,另一支正在进攻的军队是建奴的军队。”郑森一边用小木棍指着纸上的画面,一边说道:“建奴进攻,一般是由死兵马甲穿两层重甲,拿着重盾,冲在前面,后面是穿着轻甲的弓兵,跟在后面射箭,掩护死兵马甲冲锋。”

  “我看塘报很多就是这种情况,我大明军队内有战车,外有拒马,不过建奴的马队一冲,经常一个时辰都不到,我大明军队就被冲散了。”郑森感概道,这种最常见的战术,大明军队遇到过很多次了,之前遇到西虏的马队,还勉强能守住,遇到建奴的马队,少有军队能守住,很是奇怪。

  萧谨知道郑森说的西虏是指蒙古人,他笑了笑,说道:“郑森,这幅画里面建奴冲在最前面的骑兵是穿着双层重甲,拿的重盾的重甲骑兵。这种重骑兵蒙古人是极少的,蒙古人擅长的是骑射,而重骑兵是昔日女真人的特长,建奴显然学会了女真人的这项特长,将骑射与重骑兵的冲击力合而为一,威力增加了许多。还有建奴射箭的弓兵,经常了压制我大明在战车后面的火铳兵,使得前面穿两层重甲的死兵马甲能够以少量的伤亡,顺利冲到拒马前,搬开拒马,让后面的死兵马甲驱赶马群冲击车阵,车阵一破,我大明的军队自然就溃散了。”

  “骑在马上射箭,准确度要下降不少吧,这样还能压制火铳兵?”郑森很是疑惑地问道。

  “有什么稀奇,火铳不论射程,威力都比弓箭要大,建奴弓兵下马结阵步战,还不是能打赢我大明结阵步战的铳兵。”萧谨见怪不怪地说道。

  “好吧,建奴的士兵从十岁开始就训练骑射,射术较精,我大明这边卫所兵不用说了,边军的士兵因为整天被欠饷,平时训练肯定很受影响,射术较强的铳兵估计不多,所以双方互射,建奴的弓兵胜率十分高。”郑森有些无奈地说道。

  “我大明连边军的饷银都常年累月的拖欠,这样能打胜仗才奇怪了,打仗就是打钱,有钱不一定能让军队打胜仗,但没钱想打胜仗,绝对比登天还难。”萧谨直言不讳地说道。

  “放心好了,师父,我以后领兵打仗,绝对不会欠士兵饷银的。”郑森信心十足地说道,他们郑氏靠海贸赚了大钱,在钱这方面他是很有信心的。

  看郑森那信心满满的样子,萧谨笑了笑,没说什么,郑氏确实有钱,不过打仗太花钱了,历史上跟清军对垒多年后,郑氏军队还是有晚发饷银的情况,但也只是晚一些发而已,没有拖欠不发。

  “好了,现在来看第二种交战的场景。”萧谨一边说,一边把第一幅画弄下来,重新放回圆桌上,把圆桌上的第二张纸用糯米粘到画板上。

  郑森仔细查看纸上的画,只见上面画着另一个战斗场景:两支军队对阵,一支军队中间前面是火铳兵,后面是长枪兵,两边是骑兵,中间长枪兵后面的小山头上布置有大量佛朗机和红夷大炮,都在发射中;另一支军队也是两边是骑兵,中间前面弓兵,后面是长枪兵,长枪兵后面的小山头布置了大量的红衣大炮,也在发射中。

  “第二个交战场景现在极少有机会见到了,有大量火铳兵的是我大明军队,有大量弓兵的是建奴的军队,双方都有红夷大炮,一开始就相互对轰,建奴的两边骑兵一开始不动,中间的弓兵先和大明的火铳兵进行交战,等大明的火铳兵等被弓兵射得阵形崩溃后,建奴的长枪兵结阵冲击,击溃大明军队的中军。”萧谨一边拿着小棍子指着画上的场景,一边说道。

  “即使我大明的火铳兵对射比不过建奴的弓兵,火铳兵后面还有长枪兵,不至于被建奴的长枪兵一冲就溃散吧。”郑森有些不解地问道。

  “建奴的长枪兵都是精锐的步甲和马甲组成,肉博战我大明的军队一般不是对手的,极少情况能打赢。”萧谨有些无奈地说道。

  郑森听到这里不再吭声,拿毛笔在书册上记下他领兵之后,要着重提高士兵的肉博能力。

  “师父,那对付建奴的军队就没有什么好办法了?”郑森写完笔记后,抬头看向萧谨,问道。

  “有啊!建奴的军队虽然厉害,但也不是对付不了,但跟建奴的军队对战,必须调集大量的精锐士兵一起出动才行。像洪督师率领九边精锐救援锦州的时候,齐集了九边精锐,士兵质量和数量都不比建奴的差,那一战就打得有来有回,洪督师率领的救援大军多次在野外对阵建奴的大军,好几次战斗都打赢了,给了建奴很大的压力。”萧谨用肯定地语气,回答道。

  “是啊!必须要有足够多的精锐士兵才行。”郑森若有所思地说道,他想起刚才说要从十岁开始训练士兵的话,现在看来势在必行了。

  “好了,我们来看第三幅画吧,这是洪督师率领九边的精锐增援锦州被打败后,建奴攻打大明的常态。”萧谨一边说,一边把第二张纸扯下来,放回圆桌上,拿起最后一张纸,用糯米涂上面,粘在画板上。

  郑森赶紧看纸上的画,只见上面画着一个城墙,城墙上众多炮兵操作众多大炮在轰击,炮兵旁边站着众多拿着火铳的士兵。城墙下,众多士兵推着大量木车在前进,缓缓逼进城墙。

  “野战打不赢,剩下的就是攻城战了,这幅画画的正是建奴军队在攻城,防守的自然是我大明军队了,进攻的是建奴的军队,建奴士兵推着的木车往往木板是很厚的,厚实的木板上还会盖有大量结实的皮革。这种木车被叫做盾车,盾车往往用佛朗机炮都难打穿,建奴的士兵推着这些盾车靠近城墙,进入弓的射程后,建奴的弓兵用箭压制火铳兵,穿双层重甲的步甲用梯子登城,往往付出少量士兵的生命,建奴就能攻破一很多小城。”萧谨一指用小木棍指着画的场景,一边说道。

  “野战打不赢就是这样的了,我大明的城池那么多,分兵处处守则兵力不足,建奴集中兵力各个击破,哪里守得住嘛。朝廷应该在建奴入寇时,集结九边精锐,由洪督师率领,在大明内地与入寇的建奴大军决战一回,这样才能避免陷入了恶性循环。只要打赢一次,建奴损失大了,下次自然就不敢来了。”郑森对建奴入寇时,大明众多城池失陷是很理解的,野战打不赢,建奴集中兵力围一座城,救援就被野战打援兵,不救守城兵力不足,守得住才怪,这样就陷入了恶性循环。

  “是的,建奴入寇这么多次,朝廷应该下定决心集结九边精锐,在关内跟建奴决战一回的,而不是等到建奴围锦州时,才集结九边精锐拼死救援,最后弄成决战之势。”萧谨用赞赏的目光看向郑森,说道。

  郑森的悟性很高,遇到问题,分析的能力很高,不用知道后世历史的萧谨引导,就能分析出问题的原因,并做出相应的对策。

  “好了,今天就讲那么多了,师父休息一下,郑森你回去好好温习一下刚才师父讲的内容。”萧谨放下小木棍,拿起茶杯,喝了一口茶后,说道。

  “好的,师父。”郑森答应道,他用毛笔在册子上记完该记的事项,盖好册子,把文房四宝收拾好,才拿着册子跟萧谨道别,走出房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