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50
作者:悟道娑婆      更新:2023-06-17 11:58      字数:4840
  ,这还是冯常邀请了一遍街坊领居之后统计下来的数目。当然了,以防万一,冯常也预留了两桌。这种事情,谁也说不准到时候会发生什么。宴席当天,这街坊领居的如约而来,大早上的冯常家里就满当当的全是人。要不是桌子早就摆在了院子里,恐怕这个时候如果要布置,还得往外撵人。其实说白了这些人都是奔着吃来的,也就有个别几个读过书的,过来跟罗彦说上几句,或是有要考功名的,跟罗彦探讨下经义。罗彦这些天一直在冯勤兄弟俩的屋子里边。这过来搭讪的人比较少,所以罗彦也有耐心跟那些前来探讨学问的人一直聊下去。毕竟,外边的那些街坊邻居其实罗彦八成都不认识。而认识的那两成,也大多是脸熟,所以罗彦压根没打算凑这一门子热闹。说是宴席,其实并没有太多的菜。蔬菜也就那几样,不过每桌上面有鸡有鱼,一些蔬菜也是掺着肉炒的。这已经足够了,要知道,这年头每个月吃上一顿肉,那就算是不错了。虽说这条街上好些人在城里边都能够做点小买卖,不过也仅仅是有些富余,离顿顿大鱼大肉差距还远着呢。偶尔解解馋已经是很奢侈的事情了。院子里的宴席很是热闹,好多人吃过之后还是不走,站在一边上,边看桌上的人吃东西,边笑话人家的吃相。“吆,我说老王家的,再怎么说也是在外边,你那吃相能不能好看一些。”“吆,是老孙家的啊,你自个儿刚才就差把嘴拉个口子吃东西了,还好意思说我。”“唉,大李,你家今年过年办的年货也不差啊,怎么跟饿死鬼投胎似的。”“你还说我,刚才你吃的时候也没见你不投胎啊。”“陈老爷子,你慢点,没人跟你抢,一大把年纪了,给小辈做个榜样。”“滚,连我你也调侃,小心我拿拐杖敲你。”大家吃完喝完,等着正主出来说几句话。罗彦和一个二十出头的男子讨论论语。这位也是在家读书,还没有获得州府的推荐去考科举。不过罗彦和他谈论的过程中,发现这位确实是对于经义有很深的水平。所以这种佩服之中罗彦就聊得久了一点,直到冯常进来叫罗彦,这才打断两人的谈论。而罗彦旁边的几个人,这会儿正用很愤怒的目光注视着冯常。虽说这些人的老师平常也会仔细讲解经义,但是这会儿说的两个人来路可都不小。这位二十几岁的青年虽说没有入仕,但是庐州城里只要是多去打听一下,就知道这位虽然年龄但是学问绝对深。如果不是吃了乱世的亏,恐怕这位早就有大成就了。之前不参加科举,也是在看时局。毕竟秀才科这位还没有把握,而进士科和明经科也只有罗彦这些初生牛犊在州府的推荐下才回去。其他诸科这位又看不上。而罗彦是什么人庐州城里可是早就传疯了,这位是大儒陆德明的弟子。陆德明又是什么人在岑文本之前,江南文坛的代表性人物。从后陈的时候崭露头角,到现在多少年了,陆德明虽然一直都是以训诂家的身份出现在人面前,但正是这个身份,才更加让人感觉到陆德明的学识渊博。算上后陈,陆德明已经是三朝职业教书了,每个朝代的国子学都少不了这位。无他,学识渊博,但是无心政治,不把这样的大神拉出来镇压国子学,放着岂不是浪费。罗彦是这样一尊大神的关门弟子啊,这半年来学到的东西自然不少。这会儿大家正听得两个人说的津津有味着呢,结果就被冯常给进来搅和了,你说大家能不气么。无奈,这外边的人也想见见这位进士,罗彦也不好不给面子。出去之后向在场的这些人问好之后,罗彦感觉就没有什么好说的了。毕竟,自己跟这些人实在不熟。也不是他现在摆谱,就算是到长安,罗彦依然是这个性格,到现在为止,李世民手底下的一帮子文人罗彦都没有认全呢。要说起来,那些人比现在的这些人身家可显赫多了。眼见着罗彦无话可说,刚才和他一起交谈的那个年轻文士张口了:“听说罗校书素来善诗,今日也算是衣锦还乡,虽说和四邻不太熟悉,但是这里头有些孩子,正是开始读书的年纪,不如就当一回长辈,作一首劝学诗,也好给孩子们一些鼓励。”这个年轻文士的用心不可谓不良苦,思考的也不可谓不全面。他看出来罗彦不是那种自来熟的人,这会儿要是就这么下去,虽然大家当面不说,但是后头肯定会嚼舌根子,说罗彦的不是。让罗彦作诗,自然给了罗彦用最简短的话表达心意的机会,同时还显得高大上,别人也无话可说了。再一个,这一片地方,要是能罗彦能专门为后辈写一首劝学诗,那么以后这附近的人家送孩子读书也倍有面子。这算是有助教化。反正不论怎么说,这事儿没有任何坏处。罗彦明白了这位青年文士的意思,有些感激地看了他一眼。当下也不推辞,说道:“承蒙诸位青眼相加,罗彦要是拒绝,那就显得太过矫情。也罢,容我思考一二,还请诸位稍带。”听到罗彦要给自家念书的孩子们作诗,喧闹的人群顿时安静下来了。能得到一位进士的劝学,对于孩子来说也是一种幸运,所以这些人自然不再多嘴。必须要把这位年轻的进士老爷念的诗给记下了,以后跟别人吹牛的时候,至少说出来能涨不少面子不是。这会儿罗彦倒是有些作难。自己这会儿面对的不是府学那些有着身后文学底子的学生,眼下罗彦能看到的,十之七八是不怎么识字的。说是作劝学诗,给罗彦的感觉比写篇骈文还要来的艰难。不论怎么说,要让这些人知道罗彦的诗说的是什么意思,这绝对是个有难度的事情。想来想去,罗彦也只能拿出那首把读书说的就像是要什么有什么无所不能的诗来。似乎罗彦考虑的时间有些长,刚才还安静着的院子这会儿有开始了喧闹。罗彦见状,只能挥挥手,示意这些人安静下来。当然,这个安静的过程也花了不少时间。等院子里一片寂静的时候,罗彦开始念出想到的那首诗。“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这下子人群里爆发出一阵欢呼声,这些人可都听明白了罗彦说的是什么。虽说不会傻到以为书里边真有这样那样的好东西,但是也知道读书确实需要勤奋。原本罗彦是准备念那首书中自有黄金屋的,这首诗绝对是平白易懂。但是念出来容易,要承受后果这很难。罗彦可是没有忘记,这会儿距离魏晋也就是百十来年的事情,普天下的文人还崇尚着魏晋风骨。罗彦要是敢把这么俗的诗念出来,绝对能被天下文人给喷死。罗彦可没有这个勇气在这时候背锅,这种高大上的诗,也就人家宋朝皇帝能玩得转。你敢说没有,好,你想要的我都敢送,你要不要给罗彦这等文坛新秀,敢说大话直接能被弄得没有翻身的机会。好在这首诗虽说不上对这些人有多大的吸引力,但是至少给小孩子们留下一个印象,就是读书必须要勤奋。这已经足够了,罗彦想说再多,也说不出来。拉着先前的几位进了刚才的屋子,几个人继续开始讨论经义。罗彦可是记得,独学而无友这话是怎么警示读书人的。通过交谈,罗彦也得到了不少新的观点,这倒是让罗彦感觉此行大有收获。第七十七章与李世民的会面宴请过完,时间已经到了二月中旬,眼看着北方再过些时日就开始农忙了。罗彦也收拾东西准备北上。临行前还是嘱咐冯常平日里尽量低调些,罗彦也不再多说什么。关乎性命的大事,冯常也不会那么糊涂。等回到长安的时候,时间已经是二月底了。一路上舟车劳顿,罗彦到了陆府啥也没说倒头就睡。这一睡就是一整天,等罗彦迷迷糊糊醒来的时候,发现肚子饿的直叫。还好醒来的时候是中午,这午饭算是赶上了,狼吞虎咽的吃了饭之后,罗彦开始向自己老师汇报这一趟的收获。谈到在那次宴会上和几个人探讨学问收获颇多的时候,陆德明也点着头,表示赞同。“是啊,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你能有这番领悟,这次回庐州,真的是大有收获啊。”“确实,看来苦读三年,再往后,还要多出去走走才行啊。”简单的跟陆德明说了会话,罗彦就离开了。有一下午的时间,罗彦准备去找李世民。年前罗彦要的东西,李世民是一口答应下来。这会儿就要用了,自然是需要见正主一面,不然一切东西的交割,罗彦还不知道找谁呢。再见李世民,其人已经憔悴了很多。至于原因罗彦心知肚明,刘黑闼被李建成率领军队彻底打败,这下子李建成的军功也算是不小了。而李世民自己的期望,在李渊一次又一次对李建成的嘉奖中消磨殆尽。所以李世民的压力比之前要大了很多。不过,好在这位也是个善于用人的。虽说自己背负了很大的压力,但是在罗彦面前还勉强能装出一脸的轻松。这样一来,罗彦和李世民谈话的气氛也算是轻松了不少。李世民知道罗彦此来的目的。等罗彦坐好,李世民就张口说道:“万年县的土地已经准备好了,佃户和护卫也已经派出去了。不知道进之你要种些什么,需要什么种子的话,尽管开口。”李世民这是故作大方,毕竟大头送出去了,种子之类的都是小事。真正让李世民好奇的就是罗彦究竟要在地里种什么。他很清楚,要是种植一般的水稻小麦粟米之类的,也不需要专门派出去几十个护卫,而且还点名要他的亲卫。要知道,李世民这些年亲卫也就几百号人,都是跟他出生入死走过来的。其战斗力,不是一般的十二军的士兵能够比的。罗彦知道李世民的意图,只能提前满足他的好奇心:“偶得一物其根茎可食,耐旱涝,亩产可达千斤。”罗彦就说了这么简短的几个字,李世民就已经坐不住了,站起来匆忙走到罗彦面前,抓住罗彦的手,深怕罗彦跑了一样。“进之,你说的可是真的真能耐旱涝,真能亩产千斤”李世民问道最后已经有些声色俱厉。点点头,罗彦说道:“是真的,而且地域不分南北,都可以种植。”这下子李世民更是惊喜,抓着罗彦的手也捏的更紧。“不过,想要让这种东西种遍全国,还需要培育三五年。我要那些土地,就是用来干这个的。”罗彦慢慢说道。“不是说亩产千斤么怎么还需要三五年是不是土地不够,不够的话我可以再去弄,有多少种多少。”李世民这会儿的反应已经有些疯狂了,他恨不得马上就把罗彦口中的东西种出来,也好为自己的博弈增加最重要的一项筹码。“不是土地不够,而是种子不够。我发现这东西的时候,是在三年前,当时一株上面有十五处根茎可以食用。我留了一个做种。第二年长出来也差不多是这个数。我没动,第三年开春的时候,发现已经有一大部分在土里坏掉了。第三年也大致是这个数目,不过我已经知道怎么去培育了。从庐州到长安,现在保存完好的,只有十颗种子。”罗彦来之前正好翻看了自己的声望值,没想到已经涨了一千万。忍住了去兑换各种能力的,罗彦把声望值留着全都兑换土豆,然后,结果就是十个。再也不能更多了。听到现实的数目和自己的希望差距实在太大,李世民松开了抓住罗彦的手。叹口气,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殿下放心,虽说种子有十颗,但是能够种出来的植株却是这个书目的十几倍,要是操作的好一些,恐怕时间还能提前一两年。只是,到了明年,恐怕土地不仅要增加,护卫也要成倍增加。这件事情,让人知道的越晚越好。而且,我已经想到了一个办法,或许在刚开始的时候,每年种两茬也不一定。等到了规模再大一点,就搬到雍州去,到时候处理事情也方便一点。”李世民此时还领着雍州大都督的官衔,而且长孙无垢的舅舅高士廉还被委任为雍州治中。基本上雍州就是李世民的大后方,相对来说比较安全。虽说这样给了李世民不少的安慰,但是他的脸上愁容也不见减少。对于这个时候的李世民,罗彦是抱着十分的同情的。一次次希望落空,就连自己都要给他插刀子,李世民没有恼羞成怒,就已经相当不错了。“其实殿下也不要太失望。如同我先前所说,如今的局势已经不能更坏了,殿下需要做的,无非就是继续韬光养晦罢了。到时候这个东西种出来,想必殿下也会多谢筹码。在此之前,一切还是以保留有用之身为要。”“还有一物,只是先来无事,满足口腹之欲的时候发现的。也是为将来做准备的东西,我唤作辣椒。味辛辣,比茱萸犹有过之。想来必然是各大酒楼的珍物。”罗彦把另一样东西说完之后,眼见李世民还是有些失落,罗彦也只能开始安慰李世民。“这些天在路上仔细读周易,却有一句不解,还望殿下能为我解惑。”罗彦把话题转移到学问上来。李世民虽说不像罗彦这样每天一卷书一样勤奋,但是文学馆组建之后的其中一个功能就是和这些学士们谈论经义,所以李世民的学问也不能小视。见罗彦要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