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60
作者:悟道娑婆      更新:2023-06-17 11:58      字数:4851
  好哪天就被弄得软禁家中,然后莫名其妙的暴毙,这样的事情李世民还是相当担忧的。跟随李世民这么久,罗彦其实也没有听说李建成要置李世民于死地的事情。传说中李建成送给李世民骑烈马的事情,想来也多半是以讹传讹。不过,武德七年的时候,李渊在京城南围猎,之后后宫就散播着流言,说李建成送烈马给李世民,而李世民说其命天授的话。虽然大家都知道是流言,不过对于李世民和李渊的关系,也确实影响了不少。罗彦心知其实这就是李建成一系的手笔,不过就是为了加重李渊对李世民的猜忌,从而让李世民与皇位无缘。类似的事情,李世民也干了不少。虽说李世民和后宫的关系实在是太过僵硬,但是民间有些流言也是可以的。还有,想当初杨文干的事情,原本李世民是可以生擒杨文干,然后送交李渊审问的。但是李世民就是在乱军之中把杨文干给杀了。谁让这个时候正好就流传起太子指使杨文干谋逆,以此篡位的流言呢。彼此之间的攻讦,其实手段都是你来我往,大家都在用,不过显而易见李建成用过之后效果更好一些。漫谈了当前的形势,李世民就开始询问这些幕僚们到底该怎么做。也不知道是谁提出的建议,想要让李世民在洛阳建立一处根基。为什么呢,首先要说李世民的处境。当前呆在长安,李世民除了他们这些幕僚,基本上就是孤家寡人一个。手里头的军事力量,也就秦王府的亲卫这几百号人。一旦是事情有变,这些人恐怕是连李世民的性命都不一定能够保得住。到那时走到了外边又不一样,李世民常年在外征战,这天下十二军的兵马基本上都跟李世民有牵扯。所以这还可以让李建成掂量一下。更何况,一旦是朝堂上出现什么变故,就算想找李世民的麻烦,也要先把李世民给请回来不是。这些人的想法就是,现在先让人去洛阳建立根基,一旦时机成熟,便是连李世民也要找个理由到洛阳。这样一来,李世民的安全至少是可以得到最大的保障。而且,这些人心知肚明但是没有说出来的一点就是,真到了最后,李世民迫不得已,还可以另立中央不是。对于这些人的心思,李世民哪会不知道。但是考虑到当前也没有什么更好的办法,而且李世民的心里头这个时候已经做好了那最后一步的准备。在某个意义上来说,其实李世民是和他的幕僚们心有灵犀。可是罗彦就有不同的意见,见李世民有些意动,罗彦立马站起来,表示自己有话要说。“进之有什么是事情,尽管说来。”这会儿既然已经觉得自己有了一条出路,李世民自然说话要比之前轻松不少。见到罗彦站起来,还和颜悦色地问道。“我反对殿下在洛阳建立根基。”一如既往,罗彦每次在李世民的幕僚会议上说话,都是语不惊人死不休。罗彦的话音刚落,就招来一阵喧哗。“什么,这可是几位学士们定下的策略啊,这个罗彦,这都敢反对。”“竖子太过张狂。”基本上都是一个论调,那就是罗彦实在太狂傲,连房玄龄他们的办法都要反对。罗彦横扫了一圈大殿内的人,也不管李世民脸色如何,连续发问:“殿下可知道这秦王府外有多少太子齐王的眼线殿下可知道圣人一纸诏书就能把殿下的心血毁于一旦殿下可知道东宫根本就不想放殿下出这长安”这下可是问住了不少人。这对手之间相互安插眼线,都成为一种习惯了。李世民在东宫自然是有自己的眼线,相应的,李建成在秦王府也收买了人,而且,以李建成和李元吉现在的力量,李世民的出了王府,一举一动那就是暴露在人家的眼皮子下边了。而且,更为重要的是,李世民不论怎么样,基本上都出不了长安城。在长安的李世民,那就是被拔了牙的老虎,再怎么凶恶,李建成和李元吉两个人有李渊的支持,还不是把李世民给玩的成了现在这幅落魄的样子。但是出了长安,那可就不好说了。所以李世民肯定会被李建成看得很紧。李世民想要私自出城,恐怕前脚出了明德门,后脚就会被大军追上来团团围住,然后被李渊软禁起来。到现在,李世民其实已经是被变相的软禁在了长安城。就连李渊对他都不是很放心。罗彦连续的发问,问住了一大堆的人。就是刚才那些背后说罗彦坏话的,此时此刻也沉默了。对啊,就算是你在罗彦建立了多好的根基,李世民出不了长安还不是白搭。沉默良久,李世民问道:“那进之有什么好办法呢”“拨出一部分金银,交好长安县的差役和狱吏。拔除王府内外的眼线,王府自殿下以下,一律重新查验来路,但有疑点,一概拘禁。王府卫士严加训练,以硬弓和长枪的功夫为要,以防万一。王府家眷,自今日起,不得外出,但有需用,严加查验之后方可送入。殿下多与宗亲走动,尽可能交好宗正卿李孝恭,淮安王李神通。”交好宗亲,其实就是交好上边说的两个人,只是因为李神通是特别受李渊看重的一个宗亲,虽说这位打仗是常败将军,但到头总是什么事没有,反而官越做越大。而李孝恭则又是另一个极端,打仗打得好,有人说大唐的一半天下是李孝恭打下来的,虽说有点夸张,但是也差不了多少,但是这位因为有人说他谋反,也是被李渊猜忌,现在当了个有名无实的宗正卿。至于王府的家眷,罗彦原本是想着让李世民送到城外去的,但是后来一想,感觉还是呆在秦王府更加安全一些。最关键的就是前三件事情。交好长安县的差役和狱吏,其实就是为了弥补到时候兵力不足的问题。李世民真要想强取,必须首先保证秦王府的安全,不然被人攻破王府,那就不好办了。而拔除眼线,也是为了方便行事。到最后加强武力,最大程度保证最后的结果。罗彦说的这些事情其实并没有什么战略性的东西在里边。无非就是按照当前的局面,做一些比较细微的打算,想从这些事情里头,谋取一些翻身的可能。而且,罗彦这些做好了自保和强取的两手准备,不过在别人眼里,罗彦的做法可是有些太过激进。虽然听罗彦说的很是仔细,但是到最后李世民也不能只听罗彦的,而是做了两手准备。还是决定,原本在洛阳建立根基的计划保持不便,同时兼顾罗彦刚才的提议,反正按照罗彦做的这些事情,也并不影响在他们心中的大致计划。一番讨论之后,李世民决定,派出行台工部尚书温大雅镇守洛阳,派秦王府车骑将军张亮率领亲信王保等一千多人前往洛阳,暗中结交崤山以东的豪杰,等待事态变化,拿出大量的金银丝帛,任凭他们使用。其实李世民这件事情上最大的败笔就是暗中结交山东豪杰。为什么这么说,当初李建成平定刘黑闼的时候,在山东呆的那大半年可不是白呆。期间李建成利用他的人格魅力,着实是交好了不少的山东豪杰。而且,就算是到现在,李建成的大名还在山东一地流传。说真的,这一点绝对不是李世民能够比得上的。这货征伐徐圆朗多长时间了,和山东豪强的关系反而没有李建成那么好。你现在这么一结交,花出去大量的金银,还不是要把自己的行事给暴露出去。现在朝堂形势就这样了,李世民已经落入了下风,要想把李世民扶上位,还是要拼了命去干一场才行。山东多豪侠,但不代表豪侠们就不长脑子。人家李建成大好的形势,就等着李渊一死,就能顺利上位了,谁还会跟着你瞎搅和。当然了,对于罗彦的建议,李世民也没有放过。毕竟罗彦说的这些事情,他都要亲自操办,而且现在这个时候,正好他在长安也是什么事情都没有。也许跟着李神通他们多多走动,还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呢。一场幕僚集会到此就算是结束了。旁人用羡慕的眼光看着罗彦,因为罗彦作为一个新人,已经获得了李世民的肯定。但是罗彦自己却不这么想。自己毕竟还是太年轻,跟着李世民的时间也太短。你看人家房玄龄杜如晦,张口出个主意李世民就开心的不得了,基本上别人也没有什么反对的意见。遇到自己身上,明明就是相当不错的办法了,还要被人讨论上很久,这种差别,让罗彦有些心里憋屈。第九十三章山林之间遇大德因为自己的心理落差,罗彦这几天实在是无心读书了。索性跟李玄道打声招呼,罗彦这天出去准备继续去玄都观逛一圈放松下心情。原本以为,这山上的桃花过了也就短短十来天,再怎么说也有一些开的晚的,即便没有刚开始那样,远在几里之外就能看到一片粉色的云霞,但是至少走近还能看到几树桃花争艳吧。谁想到,罗彦是彻底失望了。远在玄都观的山下,罗彦一眼望去,就是一片翠绿,零星夹杂这几片粉色,但是风一吹也是隐没不见。因为心里头的失落,罗彦此次前来就是为了看风景的。山路漫长,不过罗彦也是一步一个台阶,缓缓拾级而上。刚开始的山路两旁,都栽种了大量的树木,这会儿阳光从树叶的缝隙间洒下,星星点点的落在山路上,给人幽暗但是却不沉闷的感觉。而天气正好,尚没有到炎热的时候,虽说山间小道被树木遮掩,清风难以吹过,但是走了这么一段路,罗彦也没有感觉到丝毫的热度。心情顿时舒畅不少。是不是罗彦还停下脚步,看看路边刚刚凋零的野花,有时候也看到有兔子之类的野物偶然间从眼前跳过。鸟儿在林间时不时唱一曲,然后这边唱着,那边就有应和。闲来无事,罗彦也奢侈了一把,从系统中兑换了一门口技,专门模仿各类鸟鸣声。索性就在走了一段路之后,正好瞅见路边有一块平坦的大石头,躺在石头上,闭上眼睛,罗彦听着鸟叫,然后用自己得来的口技和林中那些此起彼伏的鸟鸣声应和。虽然没有风,但是山间凉爽的空气流动,罗彦如此舒适地躺着,也能感受到一阵舒爽。索性就一直和那些鸟鸣声应和了好长一段时间,不知不觉地,居然就这样睡着了。罗彦是被一只鸟儿叫醒的。熟睡的他正感到耳边几声清脆的鸣叫,睁开眼,居然就发现自己的身边是一只不知名的鸟儿,此时此刻正落在他头的不远处。罗彦睁眼的时候跟着头一动,受惊的鸟儿很快就飞走了。只留下罗彦一个人发呆。此时,罗彦心里头正想着,还好刚才这鸟儿没有解决什么生理问题,不然真要解决在自己脸上,那就实在是太没面子了。眼见着太阳到了头顶,反正也不是很饿,罗彦索性继续看风景。听到不远处有流水的声音,反正这山里头也没有什么大型的猛兽,罗彦也很是放心地顺着水声走到了一处溪流边上。正好走了一段路,虽说肚子不饿,但是也有些口干,所以也顾不上卫生不卫生,捧起一口溪水就喝了起来。清冽的水让罗彦身心都是一阵舒畅,那清凉的感觉从喉咙一直流到腹中,内心的烦躁似乎也被洗刷了不少。罗彦不禁感叹一句:“好山,好水。”虽然罗彦说话的声音是极但是在这空山之中,倒是也显得有些宏亮。随后罗彦就听到远处传来一句:“岂能少了一句好人。”随后就是一声爽朗的笑声由远及近而来。罗彦倒是吃了一惊,原本以为这个地方就是人迹罕至了,谁想到还会有人到了这里,还正好和自己遇上。好在听这人说话也不是什么坏人,而罗彦也自恃有些武力,所以静静等着这个说话的人过来。等了没多久,罗彦的眼前出现一个人影。面孔被前方的一片葱茏遮掩,看不是太清楚。不过一袭青色的道袍,表明这这位极有可能就是玄都观的道士。看身高也足有七尺过,不过因为其他的暂时还看不清楚,所以年龄什么都不好判断。再往前走,已经到了罗彦的数十步外,罗彦这才看清楚来人的相貌。清癯的脸上,一双满是智慧的双眼,已到胸前的长须,泛着银白的光芒。再加上高高挽起的发髻,脚上再踏一双芒鞋。如果算上身后树叶漏下来的光斑,活脱脱就是一位下凡的仙人。看着眼前这位仙风道骨,满是和气的道士,罗彦是一阵惊愕。没想到随便走走,还能遇上这样的奇人。道士手里头只有一把竹杖,不过看他矫健的身形,这竹杖怕是用来护卫己身安全的。当下罗彦也笑着对这位道士说:“没想到,今日出来随便走走,倒是遇到一位有道真仙。”当然,罗彦这话就有些吹捧,毕竟两个人也没怎么说话,只是见了一面,大量一眼,就这样么说,确实是不怎么靠谱。老道士指着溪边的两块石头,示意罗彦坐下来以后,说道:“你这后生,嘴倒是恁地油滑,便是老道我,也只相信这世间有大德而无真仙。你倒是好,两样一块儿扔给老道,确实要损我的修行啊。”“哈哈,道长能说出这一番话,便已经是有大德了。何况,仙者,山人也。心中有大德,何必慕长生。”罗彦顺着老道士的话说道。说文解字里头就说,仙,长生迁去也。意思就是仙人乃是长生的人。罗彦这里反倒是耍了个滑头,直接把仙字拆开,倒是和现在的这个情形正好符合。老道士笑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