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60
作者:悟道娑婆      更新:2023-06-17 12:04      字数:4850
  么。不知道这件事情,向刺史怎么看”这话也算是信息量颇大,历经两朝三个皇帝,这向刺史如今能够坐到商州刺史的位置上,显然也不是什么好人。一听罗彦的问话,顿时脸色一变。想也没想,先是给付县令一个大耳刮子,怒声呵斥:“你说的什么胡话,朝廷送赈济过来,你以为是小孩子过家家那么简单么”随后转过头来,对着罗彦一脸笑容说道:“他不太懂事,罗博士你也莫怪。我知道,你是这次灭蝗的发起人。只要今天这件事情一过,商州上下绝对严格依照朝廷文书处理这件事情。”这话要是放在别人的耳中,或许没有什么问题。对方的好意也送过来了,态度也表明了,就差自己一点头,那么接下来的事情就很好办了。可是,向刺史没想到的是,他面对的是罗彦。这是一个极度作死,眼睛里揉不得沙子,更是不愿意被人要挟的人。向刺史这话在罗彦这里的解读是:昨晚这件事情你要答应不闹腾,我就全力支持你灭蝗的事情。合着我要是不答应,你就什么事情都不做,等着蝗灾爆发了是么听完向刺史的话,罗彦心里只冒出来这么一句。嘴角微微上翘,罗彦拿出他招牌性的微笑。熟悉罗彦的人都知道,这是他发怒要坑人的预兆。“向公的意思,这商州灭蝗的事情都取决于我了”淡淡地问了一句,也不等脸色难堪的向刺史说什么,便继续说道:“嘿嘿,这事儿,我是发起人是没错。可是下发公文的是中书省,督促此事的是吏部,于我何干你不灭蝗,等商州灾起,难道会让我倒霉不成”盯着那向刺史的脸,罗彦一字一句地说道:“你想多了。”“我罗彦是心软了一点,想着要百姓们过几天舒服日子。可是,与其因为这个和你们妥协,让你俩再继续毫无作为坑害百姓,还不如带着阵痛,彻底将其黜落到底。你们不行,那就换个行的上来。我如今虽然是个七品小官,但是检举官员的权利还是有的。”罗彦这话说的声音越来越大,门口围观的百姓们都听到了。正好人多,听完这么慷慨激昂的话,百姓们纷纷叫起好来。那向刺史听了罗彦的话,气的脸色发紫,原本想着自己态度好一点,拉拉关系就将罗彦给收拾服帖了。谁想到当着这么多百姓的面,居然让罗彦说出了这样的话。而且居然还让泥腿子们喝彩,这怎么了得。一拍桌子,怒喝:“姓罗的,你不要欺人太甚。”“嘿嘿,你等尸位素餐的时候,怎么不想想欺百姓太甚。”没有了继续谈下去的兴趣,罗彦一拱手,回敬一句,便在众目睽睽之下,让阿全牵来马匹,朝着城外走去。装逼结束,此时不走,更待何时。第二百四十五章第二轮任务完成一路飞奔回金州之后,罗彦毫不客气将商州的事情如实向吏部汇报。心里反正不爽,要是不好好发泄一番,怎么对得起手中的权利。不出意料,商州刺史与商县县令乃是亲旧,本来就是官场大忌。虽然这是吏部的疏漏,可是还是要找人背锅啊。不幸这付县令就含恨回乡读书去了。再说向刺史,虽然官职保住了,可日子也没有好过到哪里去。不仅遭受了中书省的申斥,还没罚俸一年。罗彦又成功树立了两个敌人。不过如今他的心思已经不在这个上面了。因为,距离科考仅有五个月了。剩下五个月他不仅要教授算学这边的几人,还要时不时给州学的学生讲经出题。人一忙起来,便什么都不管不顾了,就是连九月的授衣假,也因为算学这边的学生衣食无忧而放弃了回长安,用十五天的时间讲了不少超前的算学知识。跟在罗彦的身边有个很明显的好处就是,记忆力明显比平常好了很多。这些人自然不知道罗彦有光环加成,只能归结到罗彦授课特别,容易让人领会。算学学生在这十五天内,在罗彦的教导下,将贞观元年以前所有的算学书籍全都记住了。这样厉害的事情,在这几人惊愕的宣传中,连州学的学生都知道了。仔细回想之前罗彦在州学中讲课的内容,学生们发现居然也印象非常深刻。一来二去,罗彦便被吹捧成了神异之人。让罗彦哭笑不得的是,他居然就此成了州学学生的香饽饽。谁不想对于经义记忆到倒背如流的程度。而今出来一个罗彦,虽然不能让人倒背如流,可是能够帮助人牢记经义,这已经是了不得的大事了。如今这个局势,明经科比进士科授官要稍微高一些,州学的学生都起了别样的心思要是让罗彦在有限的时间内把十二经都讲一遍,那该有多好。虽然时间的原因,肯定罗彦是做不到的。可是作为州学博士,对于州学士子的请求,自然也不能无视。田假之后,距离科考也就一个月过一点的时间,用最快的速度,罗彦也不过是把大经和孝经论语讲完。光环的效果是有多逆天,罗彦是最清楚的。他讲完的这些经典,到了明经科的考场上,差不多都能混到中游。要是对于其他九本经典熟悉一些,想来金州的明经科,绝对是要震惊世人了。十月二十。隔着秦岭,北方的严寒依旧侵袭到了金州。这天虽然天空未曾飘雪,可是依旧刮着凌冽的寒风。不过对于金州州学的很多士子,今天却是一个非常热闹的日子。因为,随着押解上京的贡品,他们就要去赴考了。刺史余世宗还是像去年一样,跟士子们祝福了很多,也许下了很多的好处。中举后的种种好处让原本还瑟瑟发抖的士子们一阵兴奋。余世宗说完,自然将目光投向罗彦。作为州学博士,他的话肯定是少不了的。“诸位,这是我第二次站在这里为诸位送行。祝福的话,余刺史已经说的够多了,我也不再多说。在这里要提醒诸位的是,科考之事,犹如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尔等要是不尽心尽力,那边等着坠入悬崖死无葬身之地。去年参加过科考的几个,有人到了长安便花天酒地,结果如何,诸位也知道。所以,不论什么时候,牢牢记住你们的身份。”不是恐吓,但是很多人听了这句话不禁打了个寒颤。一句话把科考的残酷说的如此明晰,估计也就罗彦了。金州去年成绩是算不错的,可是前去参加科考的人太过放纵,以致马失前蹄。回来之后就被罗彦给黜退了,如今更是连科考的资格都没有捞到。这样的威慑,可比余世宗许下的诸多好处更让这些人上心了,齐声回答说:“博士教诲,我等不敢忘。”点点头,罗彦这才对着边上那几个算学士子说道:“你们的科考,我并不担心。只是考完以后,须得好生考虑清楚将来的出路。在这件事情上,我帮不了你们。”这些人都是罗彦精心挑选严格教育的人才,当初只是要求他们参加科考,至于科考之后怎么办,罗彦并没有明确规定。如今看来,这些人都有被录用的能力,所以罗彦才会如此提醒。张通几个点点头,也不多说什么。罗彦为他们做的已经够多了,包括参加科考的名额都是罗彦向李世民要来的。因此罗彦的嘱咐,他们放在心上,却是不用再做承诺。一长串的队伍慢慢离去,寒风吹着尘土渐渐掩盖了远去的身影。余世宗看着首先中队伍成了一条黑线,这才问罗彦:“罗博士,你说,今年科考的士子,咱们金州能够中几个”余世宗毕竟是一州长官,对于教化这样重要的事情,心里也是满怀着热切。沉吟一下,罗彦回答:“算学那几个,全中。进士科,我也不知道,也许没有吧。明经科,两个还是有的,想要更多,就得看运气。”可别看罗彦说的这么谨慎,这个答案已经让余世宗心里狂跳起来。“进士科没有我也知道,州学中今年文才好一点的也没有几个,能够撑场面的也没有中举的本事。明经科两个你能保证么”余世宗暂时没有管算学的人,毕竟那是罗彦自己教出来的,跟他没有什么关系,但是明经科有两个,在天下众多州县里头也是很厉害的了。,由不得他不急切。“这是当然。其实应该是三个,不过其中一个中经和小经还是没前两个那么好,所以我才说是两个。”得到确认的余世宗一脸喜色,自己的政绩,在这一场科考过后,肯定能够填上光彩的一笔。这会儿才想起来问罗彦那几个算学士子的事情:“那你说算学士子,真的能够全中”各个类别的科考录用人数都是有限制的,罗彦手下那几个人要是全中,那么留给其他算学士子的名额也就三个。但问题是,谁能保证这些人科考的时候会都比别人好呢“余公放心吧。算学的科考虽然大唐也就这么几届,可是翻看过这几届以及前朝的旧档,我发现能够难住他们的题目压根没有。这样一来,就算是到时候要录用三个人,也会因为他们答案一致而增加录用名额的。”提到算学,这可是罗彦用了心思来搞的东西,当然自信满满。可是,听到余世宗的耳朵里,确实一脸的不敢置信。微微笑着,罗彦说道:“咱们还是等着看结果吧。”从送走应举的士子,到得到科考结果,也不过是等待一个月。虽然这科考结果和自己的任务挂钩,可是罗彦却丝毫没有关心的意思。前期能够做的自己都已经做好了,剩下的结果,那就完全是听天由命了。反倒是余世宗,因为听了罗彦的预测,三天两头往州学这边跑,美其名关心州学,其实还是想在罗彦这里找点安慰。十一月二十三,天空中飘起了雪花。虽然太阳还散落了一丝光亮,可是丝毫不能给人带来什么温暖。闲暇的人们在这样的天里,也没上街逛的打算,一个个的窝在家中。巳时,大开的城门中忽然间闯进来一匹快马。看马上人衣着,显然是驿卒。此人一路行来也不顾严寒,进了城门便开始高喊着:“喜报喜报,恭祝金州士子科考中举十二人。”沿街一路喊过,居然吸引得街边百姓一个个穿好了衣裳从家中跑出来,也不顾寒风,出了门就问周围的人:“你听清楚了吗,是十个还是十二个”“十二个,那人喊的时候正好我在外头。”“乖乖,这么多。咱们金州自打科考以来,总共也就中举这么多吧”“别说了,赶紧到州学那里去看看。这事儿肯定是先报到刺史府,可是正戏还是在州学。”“是啊,想想那个罗博士还真是厉害。一年功夫,教出十二个进士来。将来我儿子也一定要进州学。”“前提是你得有个儿子。”“不,前提是你得娶个婆娘。”罗彦得到消息的时候,正是好事百姓将州学围起来的时候。那些好热闹的百姓也猜的没错,驿卒是先到了刺史府通报。剩下的事情,才是余世宗带着他的僚属前来州学和罗彦一道庆贺。进了州学的余世宗一脸喜色,对罗彦说道:“罗博士,你可是立了大功啊。不过,先前你预料的事情还是出了一些偏差,算学的士子七个都中了,这个没差。但是进士科中了一个,明经科居然中了四个。哈哈哈,除去算学的那几个,其他两科中举的人数都赶得上过去三年的总和了。罗博士是居功至伟啊。”嘴里应付着余世宗的夸赞,罗彦的脑海里却在关注另一件事情,时隔十个月,这个环任务终于完成了第二轮。“恭贺宿主完成有情人终成眷属第二轮。第三轮任务”第二百四十六章中书舍人罗进之“第三轮任务:灭突厥十万精兵。81Δ中文Δ网”看到这个任务罗彦顿时有种想骂娘的冲动。十万精兵,你怎么不让我去死呢所谓的精兵,就是一人两马的控弦之士,那不是大白菜啊。想一想当初颉利带了二十万精兵就能打到渭水桥畔,同等兵力下大唐折损了多少个行军总管。如今要让自己灭十万。可是这样的任务偏生自己又不能中途放弃。上一次红袖添香让自己禁欲五年,这次虽然没有说明什么任务惩罚,可是一旦失败,估计要终生不举了。除了暗暗骂娘,罗彦此时没有什么想做的。只是哼哼唧唧半天,最终他也只能认清事实。这个坑爹的系统是没有什么懂不懂抹杀的狗屁规则,但是让人生不如死,这才是坑的本质。如今没有什么办法可以反抗,那么只能好好想想到底该怎么做,才能成功完成任务。不过不论怎么说,要的是能够参与到征伐突厥的战役中去。罗彦的记忆中到了明年八月的时候,李世民就会派遣主力奔赴北地拉开战争大幕。随后在接下来的三个月内分批委任行军道总管,分数路共同攻击。十万精兵不是一个小数目,如果不能一开始就参与到战争中去的话,绝对是凑不够这个数的。想到这里,罗彦笑了笑,看来这长安自己是必须要回去了。一边的余世宗看到罗彦一会儿凝眉,一会儿苦笑,不由惊奇地问道:“州学有如此的成就,乃是罗博士之功劳。只是,怎么看起来罗博士有些不高兴的样子”可不想让余世宗误会,罗彦也只好实话实说:“科考取得如此成绩,我自然是很开心的。只是,这样一来,这金州我也是呆不下去了。以余公的身份,想来也知道年初长安的有些事情。如今该做的事情都做完了,想来陛下也容不得我在这里久留了。金州怎么说也是我入仕以来呆的最久的地方,说来还真是习惯了每日里讲讲经籍读读圣言的生活。这一去,就不能这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