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47
作者:悟道娑婆      更新:2023-06-17 12:09      字数:4858
  昶几位老儒在邀请之列。但是,李世民也没有忘了此次科考的幕后大功臣罗彦。罗彦作为李世民直接宣布必须要参加的几人,让人们忽然有种感觉,李世民这是要搞事情啊。刘昶可不是什么老好人。这么多年的儒道之争,自然也树立了不少的对头。本来这次他被罗彦打脸就足够让这些人笑破肚皮,而如今李世民居然要罗彦和刘昶等人在琼林殿会面。这是何等的尴尬。很多人都想看,这回刘昶的老脸要往哪里放。罗彦向来不是什么善茬,当他接到礼部送来的邀请函之后,顿时笑了起来。长乐正在他的身边品尝罗彦为她做的甜点,听到那已经出了声的笑,不由得好奇地问道:“罗彦,你笑的好奇怪。是不是又有什么坏主意了”这个笑声,和罗彦要干坏事的时候出的声音何其相似。看到长乐一脸娇憨,罗彦将凳子挪到长乐身边,将她揽在怀里,有些憋不住说道:“你的父皇啊,这回琼林宴居然把我和刘昶那些个老儒拉在一起。你说这是不是想看戏啊”长乐白了他一眼:“你这样编排父皇,小心我回宫告状。”夫妻间这样的玩笑开了很多次,而且这种无伤大雅的玩笑,对于别人来说是大不敬,可是在罗彦这里,李世民总是能够给予最大的宽容。所以罗彦也没有紧张,反而恶作剧似的挠挠长乐的胳肢窝:“告状的都不是好孩子。”直到长乐连连求饶这才放过。半天琴瑟和谐的生活过后,罗彦这才开始考虑此次琼林宴上,到底要怀一种如何的态度去对待刘昶几个老儒。不过四天时间,转眼之间,就在万众瞩目中来临了。虽然琼林殿处于外宫,不是等闲官员百姓可以进去的。但是这并不妨碍他们他们等在宫门外围观一个个士子被请进去的热情。“看,那是进士科第三十名。据说此人虽然名次垫底,但是一身才学着实不低。三月的送春宴上,此人据说得了头筹。原本被人看好,今科定然能够拿下进士科前四,谁想到今年才子辈出,生生被压到了最后。”送春宴是长安士林组织的一场宴会,顾名思义是送春而去迎夏而来。这宴会的水准着实不低,年年都有大儒亲自主持,邀请的更是近几年的青年俊杰,一般人压根就没资格参与。可想而知,能够在这样的宴会上拔得头筹,绝对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刚刚称颂完了这个,看到接下来走过来的士子,更是出一阵惊叹。“这可是明经科的第四。若不是连续三年秀才科不第,也不会去考明经科。本来一致看好他做那进士科的榜。唉,可惜了。”果真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秀才科的人即便是不第,一点都不会招人嘲笑。这十多年的科考,满打满算连一双手的数目都没凑够,可见秀才科之高难。可惜了这位,本来跳槽考明经科,若是在他年,定然能够获得朱笔题名。但今年罗彦的亲自教授的学生这么多,能够拿到第四已经是相当厉害了。接下来三三两两,走过了整整四十二人,每一个过来,人们都出一阵惊叹和欢呼。但是,大戏还没有上场。这会儿进士科和明经科的前三都很有默契地没有到来。跟走红毯一样,大牌总是要最后到场。不然早早前来,那些小咖扫尾,简直跟吃灰没有什么区别了。但是六人并没有让人们久等。远远的就有人在喊:“来了来了。”但是靠近宫门的这些人自然没有办法看清来的到底是何人,只能够急切地问道:“来的是谁,快说说。”虽然明知道那些人不可能理会自己的问题,但是依旧不放弃,反而更为迫切地问道。来者并没有让他们等多久,不过是半刻时间,他们眼前便出现了六个身影。没错,不是一个,而是六个。不论是进士科,还是明经科,今年的前三其实水准压根就没有差别。如果非要说按照什么来排名次,那么除了李世民的主观喜好,放到这几位身上,估计也只有字写的好坏这点差别吧。以李世民那个嗜好书法的尿性,不用想也知道名次会有这样的影响。这六人里头,有五个是罗彦教过的。就凭这层关系,就不会分什么先后。几人笑谈着走过来,只有一个宋世宇很是尴尬地站到几人中间。要不是其中几人是国子学的同窗,只怕到现在为止,他绝对不会说任何一句话。要知道,在外人看来,他可是代表着刘昶这一脉的。被代表的滋味确实相当不爽,而且被代表了之后还要被打脸。人们虽然惊讶于为什么宋世宇还能够和其他几人谈笑风生,但是,既然这六人一起前来,那么也不要深究那么多了,好哈了喝彩便是了。于是乎,宫门前顿时爆出一阵无脑的喝彩,让长安城都为之一震。等进士们都进去了,接下来便是受邀的大儒和官员们。不同于已经知道的进士们的名额,礼部送出的请柬可不是普通百姓可以知道的。虽然格外关注的刘昶几位老儒和罗彦都在受邀之列,但是这些人会不会到场,还得另说。这不,今天就是为这个来的。如此盛会,自然大儒云集。国子学中姚思廉和孔颖达两人自然不会被漏掉,便是几个博士,也联袂而来。今年国子学的成绩简直好到爆棚,因此一个个脸上挂着笑容。看到路人欢呼,也不刻板,反而很是亲切地打着招呼。让喝彩的百姓们都一阵纳闷,什么时候国子学的夫子们这般亲民了。但让他们异常振奋的是,这些人里头,赫然有罗彦在列。想想也是,罗彦毕竟也是朝臣,而且还是李世民的亲女婿。还是今科科考最大的赢家,他要是不来,才叫人觉得邪门呢。但是罗彦来了,那么刘昶他们呢这让百姓们充满了期待。所以接下来即便来的是朝中最大的官房玄龄和杜如晦,人们的热情都没有方才那么高了。或许不少人都在念叨:“刘昶啊刘昶,你到底在哪里”平日走到哪里都备受欢迎的房杜,今天估计是贞观建元以来第一次遭受冷遇。不过也是,给了谁,本来做好了明星走毯的心情走到人群中,却现人家压根对自己的到来没有什么期待感,这让他们情何以堪。等两人走进去之后,又66续续来了不少的长安名士。但是,依旧没有刘昶等人的身影。难道,刘昶几人真的感冒天下之大不韪,不参加这琼林宴这可真的不能啊。琼林宴代表的可是科考走向盛举,关乎天下士子的好事情。如果他们不来,李世民心里不爽还是小事,在天下士子心中声望大跌才是大事。就在琼林宴都快要开始的时候,终于远远的爆出声音:“来了,来了。”原本还寂静的宫门前,声音立刻不逊于先前为两榜前三欢呼的时候。而刘昶几人虽然此时乘着马车,但路边的声音还是让他们脸色一阵难看。他们这些老儒,向来走到哪里都被人恭敬着,哪里像今天,被人像看猴子一样围观。刘昶冷哼了一声,脸色越的阴沉起来。马车里气氛有些凝重,良久,才有一位老儒说道:“算了,刘兄,莫要与那些乡野村夫一般见识。再说了,科考毕竟不是经学正途。何必因为这个劳心。依我看,咱们今日进去好好养神便是。我就不信我等在宦海的这诸多弟子,还不能说明一点什么。”说话的声音理直气壮,其实,他的心里也是一阵无奈。说不后悔是假的,他们这些人,完全是被刘昶拉下船的。第三百八十三章刘昶版宴无好宴琼林殿虽然只是外宫中的一个小殿,但这也只是针对面积广阔达数千亩地的太极宫而言。事实上,当刘昶几人步入琼林殿的时候,依旧被其宽阔给惊呆了。乖乖,上百人塞进来压根不见拥挤。更不用说,这里头还有两个偏殿陈放着钟鼓,有好几班教坊司的乐籍献乐。今天的琼林宴本就是以今科进士为主角,因此即便是刘昶几人在长安也是出了名的儒生,到这里也不过是被内侍带到了进士科进士身后一排的位置。当然了,座位就略微靠前一些。而朝中大臣则是分列主座下左右两边,压根不和士子们争抢位置。见刘昶到来,几个听过他们讲学的进士遥遥致意。见这些人能够念着旧情,几人的心里也好受了不少。好歹没有教出几个白眼狼来,不然这回可就真的是丢了夫人又折兵。刘昶几人方坐在座上,殿外就传来了内侍尖锐的声音,通传李世民到来的消息。既然是李世民牵头宴请,他来自然是题中之义。只是来的这般早,就有些让人惊讶了。转眼间,便看到被一干舍人和内侍尾随着的李世民,很是开心地走进殿来。起身躬身一拜,虽然上百人远远比不上朝会时的规模,但是在这相对逼仄的殿内也算是相当热闹了。李世民大步跨上主座,这才让一干人等平身下座。见所有人都坐下之后,这才爽朗地说道:“诸位,大唐开始科考至今,已经有数百位得中。而今有些人已经位列国公。”说到这里,李世民很是满意地朝着左手边看了看,大家会意,不就是罗彦么。随后又继续说道:“有些人虽然刚刚步入仕途,但是都能够造福一方。这个结果,让朕很是满意。”说到这里,一干人除了高呼一声:“陛下圣明。”还能做什么呢。听到这样的夸赞,在这种场合,李世民还是相当得意的。点点头,这才朝着殿中的新科进士说道:“朕也想过了,尔等寒窗苦读不易,能够得中更是不易。若是没有一点特别的嘉奖,岂不是显得我大唐对于贤才太过忽视。因此,朕特意开了这琼林宴,一来亲眼见见我大唐高才。另一方面,也有些话要在你等赴任之前倾诉一二。”这回轮到这些新科进士惶恐了。李世民能够这样和悦地和他们说话,完全出乎了他们的预料。先前也不过是想着李世民在宴中过来匆匆说几句话,然后便匆匆离开。怎的现在看来,有种要推心置腹的感觉不过不论怎样想,他们还是起身,向着李世民一拜:“我等恭候陛下垂训。”李世民很是满意,右手向下一压,这才说道:“好了,你等坐下说。”但是嘴上却没有闲着:“今年你等都知道,我去巡游了一趟。”李世民面带回忆,很是唏嘘地说着:“我大唐百姓苦啊。虽说如今风调雨顺,但是一年下来,便是连几顿肉都吃不上。有些贫苦之家,更是连肚子都吃不饱。地方官员虽然极力掩饰,但是怎么能够逃过我的眼睛。之所以不怪罪他们,那是因为,这主要的责任在我。朕身为大唐天子,不能够让自己的子民吃饱肚子,如何能够让臣属替罪。”此言一出,可是把朝臣们给吓愣了。君辱臣死,遑论李世民此时罪己。一时间大殿内立刻传出颤抖的“臣等有罪”的声音。这样的套路李世民已经听的够多了。此时也没有关注,只是让自己左右手下的朝臣坐下,这才继续说道:“朕希望你等在赴任之后,记住朕今日说的话。替朕好好造福治下百姓,这就是为朕分忧了。”说到激动处,李世民很是郑重地站起身来,端起酒杯,朝着下边一举:“朕,谢过你等了。”这可是把这些新科进士们感动坏了。皇帝亲自敬酒啊,虽然没有专指一人,但是也足够他们夸耀几十年的了。天下数万万百姓,能够得到这个待遇的,只怕在这个大殿中,也只有少数的一部分人。有些人近乎是流着泪端起酒杯,随着李世民举杯而一口饮尽。随后出了坐席,往殿中一站,随后行了他们今生第一次对外人的跪拜。跪礼在此时已经是最重的礼节了,便是朔望的朝会,大臣们向李世民也不过是行个拜礼。唯独在大朝会祭天的时候,才会出现朝臣跪拜皇帝的情形。李世民满饮了此杯,便匆匆离去。当一干进士们再次坐到座位上的时候,因为,没有了李世民在场,气氛又稍微显得活跃了一些。虽然有当朝宰辅在上手,可是毕竟大家往后都是大唐臣属,也没有太多的敬畏。进士们此时放开了胆子,纷纷向亲近之人敬酒。期待已久的好戏终于开场了。天地君亲师,这是士林自汉代董仲儒之后便排下的顺序。一干进士此时第一个要敬酒的人便应当的座师。不同于后世将科考主考作为座师,大唐的座师制度在一个教字。能够教授而且学有所得,这才是真的座师。至于座师不在邀请之列的,便可以坐等其他人敬酒完了再向朝臣高官敬酒。往常这种事情可是非常热闹的。毕竟大家都分属不同的老师,这样下来几乎就是在殿中近半的人在互动。但是今年杜如晦在房玄龄身边低声说了一句:“今天这是要冷场啊。”房玄龄听着这莫名其妙话,一阵错愕。等回过神来,就已经看到,进士科的坐席上空了一半,明经科的席位上空了一大半,站起来的士子全都向自己这边走过来了。今日的坐席可不是依据官职排的,要不然房杜二人也不会被塞到了左手边的第三排。前边可都是士林鼎鼎大名的人物。便是罗彦,居然都坐在他们前边。只见此时这群进士个个朝着自己这边走来,房玄龄顿时明白了。苦笑一下,这才对杜如晦回答:“今日的风头,真是被这小子一个人独占了。要我说,陛下就不应该走。”但见二十余新科进士一起走到罗彦桌前,躬身一拜:“我等谢过罗助教。请助教满饮此杯。”其实他们心里想要说的何止这么一句,尤其是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