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48
作者:悟道娑婆      更新:2023-06-17 12:09      字数:4846
  本非常不被看好的几人。他们能够得中,完全不觉得侥幸,如今感觉庆幸的便是当初能够一直跟在罗彦身边。这样的奇迹,不,应该说是神迹,是罗彦带着他们创造的。即便是史官,也会对这件盛事大写一笔。罗彦心里很是得意。没错,他也不是圣人,宠辱不惊那也就说说罢了,人生若是没有了得意,岂不少了几分味道。举起自己的酒杯,向着眼前这二十四个士子笑了笑:“你等难道不知,我在这长安,最先出名的就是饮酒。”说完之后哈哈大笑两声,这才继续说道:“不要感谢我,其实,当初你们选择了我,今日所得便是你们应得的。我没有什么寄语,毕竟该说的都让陛下说了去,只要你们能够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便是对我最大的回报。”说完之后,竟是一仰头将酒饮尽,朝着他们点点头:“好了,平生不嗜酒,所以一杯便饮尽了心意满满。你等自去与诸公熟悉一番,比如我身后的两位,千万莫要放过。也好让他们为你等安排一个实缺。”罗彦身后是谁,不正是房杜二人么,方才两人说话可是没有瞒过罗彦,这会儿正好报复回来。二人一听罗彦居然打趣到他俩身上,顿时笑了:“别人说这话,我等或许要讲点情面。但是你罗彦的弟子,我等定然要和辅机商议一番,将其送到最寒苦的地方。可不能让你白说一句造福一方。”说完之后,竟如同一个小孩子一样,哈哈大笑着。罗彦也不退让:“怕,那就不要是我罗彦的学生了。”罗彦说完这句,竟是引得这二十四个进士齐齐点头,让房杜二人好一阵吃瘪。刘昶那边自然也有人敬酒,但是相比罗彦这边去了二十四个,他们几人面前居然只有六位。其实这个数目已经不低了。天下多少老儒讲学,又有多少士子科考,能够在五十人里头占得十分之一,已经极大的实力了。如果是往年,这一定是目光交汇的地方。但是今日,凡是最怕一个比较,因为站在绝巅的只有一个。如今站在绝巅的不是他们,而是罗彦。若是关系一般也就罢了,偏生刘昶在科考前两个月对罗彦是各种批评数落,都是朝着他误人子弟去的。可是如今,到底是谁在误人子弟啊民间已经有了无数种假设,像宋世宇这种的,如果能够留在罗彦座下,今年的两榜前三都是一人教出来的,这些老夫子岂不要吃土了刘昶端着酒杯,酒液尚未入喉,脸便已经十分烧灼。等这最烈的剑南烧春滑入喉舌,他忽然觉得,这哪里是酒,分明是太医局珍藏的黄连煮成的苦水。宴无好宴,刘昶的心头,再次浮现出此来前自己的次子阻拦自己的时候说的话。第三百八十四章吃不到葡萄嫌酸两下对比,刘昶这边委实显得有些太过寒酸了。刘昶身边的一个老儒不禁有些泛酸,因此很是不忿地骂了一句:“不就是科考么,哼。真是黄钟毁弃瓦釜雷鸣。一个粗通经义的后生,居然让我等这般屈辱。”其实这老儒也不过是一时激愤,但也却是道出了在座很多老儒的心声。他们当中不乏有弟子在今年科考失利的,此时听到此人说话,不由得点头赞同。这赞同的人多了,便慢慢有了声势,以至于这些人即便是距离罗彦很远,但仍旧被罗彦这边给听到了。罗彦前边坐着的正是国子学的人,姚思廉不禁有些担心地看着罗彦。摇摇头,示意罗彦忍一忍。可是,罗彦怎么可能是那种忍得住的。抬头看了看主座上空空的位置,一眼瞄向那玉盘中盛放的粒粒晶莹饱满的紫葡萄,若有所指地朝着刘昶那边望着,随后有意无意地感慨了一句:“唉,吃不到葡萄,就嫌葡萄酸。还真别说,这口水都要流出来了。想想当日吃葡萄的场面,我还真是一个善变的人啊。”能够在这十一月吃到葡萄,确实是一件非常奢侈的事情。但是如同罗彦这样的驸马,怎么的也跟着沾了长乐的光,怎么可能在这个时候吃不到。所以说,这定然是有其他的意思。也许士林之中很多人要给刘昶面子。可是也有人压根不用理会他。聪慧的他们自然听出了罗彦的话外之音,早就准备好了要看好戏的他们立刻相互传起了话。“是啊,上次吃葡萄还是中秋的时候。想想转眼间就三个月过去了。唉,便是两个月前,还有人说葡萄甜呢。”能够被邀请到这里来的,全都不傻。这个时候接着罗彦的话,居然硬生生将当日刘昶主动提出来打擂台的事情给勾了出来。什么叫两月前有人说葡萄甜,分明是指那个时候刘昶还为了科考而讲学。这般讥讽意味十足的话,让刘昶几人脸色一阵发红。但落井下石的人向来不少。在他们还羞恼的时候,又有人接着笑道:“莫要说如今吃不到,便是吃到了,还要嫌弃一下籽多。唉,要是天下能够有无籽的葡萄喂到嘴里,那滋味,只怕是不能更快意了。”这分明是说方才激愤的老儒中个别几个因为征召的官小而不就的旧事。“你”顿时就有几人站起来,指着说话的那人,脸色恼怒,却说不出话来。这会儿要是再说点什么,岂不是自己承认了所以只能愤怒的坐下。而罗彦适时补刀:“这位兄台想吃无籽葡萄,却也不是不可能。但是,想要人喂,还是去找自家婢子吧。这天上掉官帽,也得人头伸出去。”那人很是开心地向罗彦一拱手:“久闻诚国公于农桑一道颇有神异,看来不久之后,我等就有口福了。”此时几人全然不管刘昶等人的愤怒,反而津津有味地开始讨论起葡萄的滋味。刘昶这些人是留也不是走也不是,尴尬地坐在那里,向与罗彦隔空谈笑的几人怒目而视。新科进士们原本还想着就此相互攀谈一番,顺带多认识几位朝中重臣,这样以来怎么的也可以让将来的仕途更加顺畅。可是经过刘昶和罗彦这样一闹腾,让他们越发尴尬起来。虽然他们名义上是今天宴会的主角,可是在座的哪个不是他们的前辈。真要熟视无睹,还真是会被士林鄙夷。罗彦最先也不过是顺口回击,如今便宜占尽,发现进士们的尴尬之后,率先停下了谈论。随后感觉自己要是在这里继续待下去,只怕还会让气氛越发尴尬。所以想了想,与交谈的几人告个罪,将孙谦和方志忠等人唤过来,向房杜等人介绍起来。当相互认识之后,趁着他们交谈的时候,向其他地方一拱手,却是悄悄退出了琼林殿。没了他这个主角,撕逼大戏也演不起来。这样一来,就可以让宴会继续下去。真要今晚他和刘昶对喷一晚,只怕将来会被这些进士们给恨死。此时殿外正月上柳梢头,这柳梢头倒是一片光秃秃的,可是照样不影响月光的皎洁。看着那弯弯的月牙,罗彦笑了笑,自己什么时候,将自己放到了一个老夫子的位置。即便是那些中举的士子,年龄都不一定比自己小。可是自己居然会破天荒地替他们着想。摇摇头,罗彦大步朝宫外走去。今夜的酒宴虽然有些短暂,但是倒可以向长乐讲一讲这吃不到葡萄嫌葡萄酸的故事。想来一定会让长乐笑上半天。至于讲故事的时候,时不时吃上一两颗长乐喂在嘴里的葡萄,那就是属于他的乐事了。不提接下来的宴会到底有多热闹,也不说这闺阁之间,罗彦到底是怎样诱骗长乐大萝莉的。一夜过去,长安城倒是越发的热闹了。葡萄作为一种水果,有自汉代从西域带来的葡萄,也有本土产的野葡萄。相比于野葡萄略微的酸涩,如今集市上能够买到的西域葡萄,自然更为甜美。长安人多多少少都吃过葡萄,因此其中滋味,自然也一清二楚。罗彦昨晚的那个形容,一经传开,立刻引起了广泛的传播。原本有些儒生对于刘昶这几人受邀就有些诟病当初吹牛骂人的是他们,如今被打脸还能参加宴会的还是他们。对于不放过半点出名机会的读书人,这本来就不能够让人信服。这不,刘昶在琼林宴上继续被罗彦打脸,还都是自找的,这些人怎么可能不跳出来好生解读一番。原本这嫌葡萄酸的调侃只能意会不能言传,这句话的威力到底有多大,只有昨夜残参加过宴会的人知道。可是如今,许多文人相继为这句话做解读,更有甚者,用了韩非子喷孔子的手法,直接上来便是用寓言故事。说葡萄酸的狐狸这等故事便应运而生。刘昶几人本来就被罗彦打脸够惨,如今打他们脸居然成了一项全民活动,这让他们情何以堪。刘老先生竟是一口老血,倒床不起。而始作俑者罗彦,此时正悠哉悠哉在国子学中与姚思廉老先生交谈。姚老先生着实有些惊讶,因为罗彦提出的事情确实说到了他的心坎上。罗彦讲的,是关于国子学学生在年前后和夏末秋初,外出游学的事情。说白了,就是将如今的假期改换时间和假期时日,更是给学生布置了任务。提议相当新鲜,但是也有姚思廉相当熟悉的事情。姚思廉虽然没有游学过,但是架不住他的父亲少年时节游历过很多地方。姚思廉的家中,甚至就珍藏着他父亲游历天下的手记。如今他虽然被人成为大儒,但是说起来,很多时候反而觉得还不如自己的父亲。因此,罗彦刚刚说出来,姚思廉便不住地点头。罗彦见状,很是开心地问道:“那么,这件事情就这样说定了”姚思廉苦笑着:“哪里有这么简单,你以为你的建议好,就一定会被采用么。毕竟这是国子学常例的更改,必须要向陛下请示不说,即便是陛下同意,也需要诸多夫子一起商讨。这样算下来,只怕到时候还是要看情况。”这种扯皮的事情其实不仅是在官场上,越是在这种智商高的人群密集的地方,越容易产生。国子学的夫子何其聪慧,一个个都自命不凡,哪里是轻易能够被人左右决定的。即使罗彦这个提议在姚思廉看来确实很务实,但也许就有夫子会说,这是华而不实。不过,能够获得姚思廉的赞同就已经非常不容易了,罗彦也不贪心。闻言点点头,罗彦笑了笑:“只要姚公能够向陛下上报就行了。”姚思廉指着罗彦笑骂道:“你倒是图省事,我一个老头子往返宫禁,可是非常费力的事情。往后有什么问题,还是你直接找陛下好了。到时候知会我一声便是了。”姚思廉知道,罗彦之所以这样惫懒,完全是顾及自己祭酒的身份。放到别处,这小子早就找李世民商议去了。第三百八十五章国子学的大动作科考的成功,让李世民连日以来都非常开心。每次翻阅今年科考进士的时务策,他都能够发现很多非常有用的建议。国朝养士,不正是为了能够发现时政弊端并加以改正么。如此看来,他这些年大力推崇科举,确实取得了非常大的收获。时至冬日,理政的暖阁中再度架起炭火。即便暖阁外头的天空是一片灰败,寒冷的气息也不会侵入暖阁半分。李世民好不容易将中书省送上来的奏疏都处理完,此时正想着趁这暖和的温度好好睡上一觉。春困秋乏,冬天正好安眠。孰料就在酝酿了一头的睡意,正要在梦里好生畅想那大好山河的时候,忽然间就被内侍给温柔地摇醒了。尚好李世民没有所谓的起床气,所以这内侍还能安然地站在他的身边,略带些惶恐地禀报道:“陛下,姚祭酒来了,此时正在偏房中候着。”听闻是姚思廉前来,李世民倒是将内心的郁闷一扫而空。今年国子学成绩不错,作为官办学校的代表,着实给他李世民挣了不少脸面。如今就算是士林中,他感觉下个诏书什么的也有了一些底气。“快请姚祭酒进来。”接过宫女呈上来的湿热毛巾,在脸上好生擦拭一番,感觉精神了许多,李世民这才端坐在龙床上。姚思廉来的很快,进来之后匆匆参拜,便要向李世民奏事。看着老人家很是着急的样子,李世民也有些感动:“来啊,给姚公送个绣墩过来。姚公也莫要着急,有事慢慢说。今年国子学成绩不错,朕还想着怎么嘉奖呢。”说话间绣墩已经送了上来,姚思廉谢过之后,坐在绣墩上,朝李世民一拱手:“陛下也知道今科科考的玄机。国子学要不是有罗彦在,只怕还要让陛下蒙羞。”“哈哈哈,姚公说的哪里话,能够顶住天下士林的攻讦整整两个月,这份能耐,可不是他罗彦能够有的。”姚思廉道了声惶恐,这才正色向李世民说道:“陛下,微臣今日前来,乃是受罗彦所托,向陛下面陈一事。”李世民被逗乐了:“罗彦这厮,已经有好些时候没有带着长乐回宫了。他有事,便直接让他自己来,何须劳烦姚公。也不体谅一下姚公年迈。”姚思廉苦笑一声。谁说不是呢可是这事儿偏生又关乎国子学的制度,还必须要他这个祭酒亲自处理。“陛下,此事关乎国子学改制,因此我这个做祭酒的也只能亲自前来。想来,罗彦便是不愿落了我这个老朽的面子,所以才告知与我,代为转呈。”李世民这下子来的兴趣,罗彦这小子又要搞什么幺蛾子。所以他做了个请的手势:“愿闻其详。”从袖中掏出一份文书,递给身边的内侍转呈,姚思廉这才说道:“罗彦的提议是在寒暑两季为学生放假一月,让其游学天下,以扩充见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