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66
作者:悟道娑婆      更新:2023-06-17 12:10      字数:4783
  为师终生为父的言论在先。若是不让国公进去,反倒有些于理不合。我看这样吧,我暂先安置好国公的房舍,待我等沐浴更衣之后,再前往祠堂一行。不知国公意下如何”罗彦先前也只是想试试,哪里想到陆敦义居然如此回答。登时便大喜过望,朝着陆敦义便是一拜。第四百一十一章苏州士林的疯狂不要碧莲的扑街小悟道再次宣传一下寄兴之作龙凤错。好了,继续去养病了。焚香祭拜,虽然说起来非常简单,无非就是将手中那炷香引燃了,很是恭敬地插到香炉里。但做起来其实就没有那么容易了。焚香之前定然要沐浴。严格一些的还需要斋戒数日。更不要说这取香,持香,叩拜,祈祷,都有种种的说法。似罗彦这般事急从权,已经是陆家对罗彦极大的宽待了。一个时辰以后,陆敦义换上一身素服,走到罗彦的房舍中来,这才带着罗彦走到陆家祠堂中。陆家是爬书网,但也未曾有四世三公之类显赫的名望。走进宽阔的祠堂,罗彦一眼看到从上往下摆了共七行灵位。这样的阵势让罗彦一阵咋舌。要知道亡故的七代加上现存的一两代,少说也是传承了两百多年的家族了。像罗彦这种只知道祖上三代的人,委实有些寒酸。陆德明的灵位在倒数第二行,很容易找到。接过陆敦义送来的香,罗彦朝着陆德明的灵位很是恭敬地三拜,将香仔细插到香炉中,这才跪下又磕了三个响头。简简单单的祭拜就这样结束。不过这足够让前来的陆家族人衷心接纳陆德明的这个权势显赫的弟子。罗彦起身之后,很是客气地朝着一脸好奇盯着他看的陆家子弟一拱手,便在陆敦义的带领下,走到了陆府正堂。此时大房的人已经等候了许久。陆敦信赴任的时候没有带走任何内眷,看着眼前一位妇人带着一个年轻的女子,以及两个十来岁的少年,罗彦的心情,不觉有些激动。这四人他并非全然不识。因为其中就有一个,多年前他为之一夜鬓白的人在那里。但养气多年,早已不是当初那个冲动的少年。强自按捺下心中的复杂,这才镇定地朝着那妇人拜道:“罗彦拜见嫂夫人。”到这妇人点头应答,这才略微有些感慨地说道:“莺儿,好久不见。”莺儿早就不是那个鬼精灵的莺儿。如今貌美如花,却平白多了几分清冷和成熟。听闻罗彦这样说,眼神中闪过一道光芒,随即黯淡,这才向罗彦一礼:“许久不见。”虽然仅仅是一声问候,声音却饱含了无尽的颤抖。强忍着内心的怀念,罗彦和陆敦信的夫人叙话之后,便目送四人往内院走去,而他,也怀着一些复杂的心情回到了自己的住处。休息了一夜,早起的罗彦,带着一干仆役到了陆府的正堂。陆敦义早就在这里候着了。昨日罗彦临别前告知他有些礼物要送给陆家,作为东主,陆敦信哪里敢怠慢。何况,以为国公的礼物,想来也不会寒酸太多。首先是十来个大箱子,抬到正堂中央之后,罗彦扫视一眼正堂内的陆家族人,最后盯着陆敦义说道:“先师每每和我闲谈,都会感慨陆家传承数百年而无一藏书楼。今日罗彦带来墨香居出产的书籍五千册,内中就有先师的所有著作,以充陆家藏书之所。”一句话就震慑了所有人。乖乖,那是五千册,不是五千卷。扬州有个吴家,虽然族中无一人出仕,但藏书万卷,名扬江南。当年陆德明都曾去吴家借过书。而如今罗彦一送就是五千册,那绝对上万卷的书啊,陆家这回爬书网算是名正言顺了。但惊喜还远远没有结束。罗彦的第二件礼物,更是让陆家人震惊。“罗彦如今虽然仅仅是个勋爵,但每年也有资格举荐两人直接进入国子学受业。陆家子弟,但有能够通过我考核者,便可以获得这两个名额。”五千册书籍带给陆家的是更为深厚的底蕴,而这两个名额带来的则是家族更加昌盛的希望。陆敦义只想在这个时候,很是恭敬地朝着罗彦一拜。这两份礼物,份量委实有些重。而在正堂的陆家子弟,脸上更是显露出疯狂的喜悦。进入国子学,等同于半步踏入了仕途。这样的好事,只引得他们用热切的眼神看着罗彦,内心满是跃跃欲试的想法。但,罗彦的礼物还没有送完。“最后一样,虽然仅仅是一句话,想来二兄听了之后,会更加高兴。我在苏州呆三个月,这段时间会在吴县建起一处墨香居的分号。便由陆家来操持好了。”陆敦义只想晕过去。太特么幸福了。这回,罗彦送给陆家的可是长盛不衰的保证。墨香居是什么东西作为读书人他们都知道。虽然到如今依旧只有长安一家总号,但生意遍布天下那是迟早的事情。不想陆家居然拔得了这个头筹。那代表的不仅仅是大量的财富,还有朝中不少勋贵高官和皇室的庇佑。可谓大唐不亡,陆家不衰。罗彦看着恨不得以身相许的陆敦义,心里也知道这个消息太过震撼。所以停了停,这才又说道:“还请二兄早些去做准备,毕竟,前期要做的事情太多。如果族中有值得托付的人,不妨将一些事情交给他们来做。”说完之后,罗彦拱手一个罗圈揖,便离开了陆家正堂。总要留给这些人一些回神的时间。同时,到底该怎么分配罗彦给予的利益,也需要他们先商量好了。罗彦离开之后,一些陆家子弟便离开了正堂。接下来的商议,也轮不到他们插嘴。但是,这并不妨碍他们内心的极度欣喜。是个人都明白,这回他们陆家只怕要一跃而上,成为江南顶尖的世家了。内心的喜悦,最好的表达方式,莫过于向其他人夸耀。这是罗彦送给陆家的,谁都抢不走。自然也不怕因为这个遭人嫉妒,之后遭到打击什么的。傍上了墨香居这艘大船,陆家的崛起绝对是稳稳的。吴县最大的酒楼。几个陆家子弟相约再次痛饮一番。“哈哈,不想诚国公居然这等重情义,居然将国子学的名额都拿来给了我陆家。”“是啊。虽然我等是没有希望了,但今年正明堂兄他们几个,定然是大有希望。我等好生用功,也许这三四年之内也有机会呢。”“此后只怕谁要是不用功读书,便要彻底成为家族的弃子了。不过更值得高兴的是,墨香居居然会交由我陆家掌持。乖乖,我刚才看到箱子里的书,就觉得如果早用墨香居的书作课本,我如今早就科考中举了。”三五人兴奋地闲聊,却不知道声音早就让其他桌上的客人都听到了。能来这酒楼消遣时光的,自然也不少文人雅士。先前听闻国子学名额的事情,大都不过是淡然一笑。不过是捷径罢了,不值得羡慕。但是当这几个陆家子说起墨香居,顿时让这些人大吃一惊。什么墨香居居然把生意交给了陆家,那岂不是说,墨香居是真的要在苏州开分号了。则还可是了不得的大事情。墨香居的书籍这几年一直是江南炙手可热的东西,从长安运来,不仅价格翻了一番,而且数量还有限。如果这几个小子说的是真的,那么江南的读书人就有福了。有几个文士立刻忍不住走上前来,匆匆告罪,打断了几人的谈话,很是仔细地询问道:“几位小哥,方才你们所说的墨香居,可是长安城中售卖书籍的那个”陆家几个少年原本被人打断了话头还有些不快,扭头一看,来人居然是吴县县学的夫子。虽然陆家出个陆德明,相当了不得,可是正因为如此,陆家子弟在外言行便受到了相当大的辖制。起身匆忙一拜,齐声说道:“当不得夫子告罪。方才我等所言,确实是长安城中的墨香居。”“那不知让陆家掌持墨香居是怎么回事”这夫子继续追问道。“想来夫子也知道,诚国公乃是墨香居的创办之人。而这位正好又是我家故去的大祖父的关门弟子。昨日这位贵人来到陆家,告知要在吴县创立墨香居分号,正是由我陆家代为操持。”反正也没有什么好隐瞒的,不如痛痛快快说出来。而那夫子听了这个消息,顿时大吃一惊:“什么,居然就在吴县你说的么可是真的”知道现在,这位县学的夫子都有些不敢相信。原本以为在苏州州城创立分号,不想这位居然直接放在了吴县。“我等哪里敢欺瞒夫子。如果夫子不信,尽管静候三个月。三月之后,便见分晓。”几个陆家子弟略带些得意,孰不知这位夫子压根就没有注意他们的神色。而是喃喃自语:“居然是真的,居然是真的。”而在一边支棱着耳朵旁听的食客,不少人在陆家子弟再三确认消息无误之后,也顾不得继续吃饭,很是匆忙地往酒楼外头走去。这个消息委实太过震撼了,如果不能第一时间与自己相熟的朋友分享,简直愧对多年来一起出入秦楼楚馆的友谊啊。就这样,在所有人激动地口口相传之下,不过是短短三四天,整个苏州士林都知道墨香居要在吴县创建分号的消息。同时,那位传说中大名鼎鼎的诚国公,此时也身在苏州。苏州士林,疯狂了。第四百一十二章一封书信动大德江南富庶。虽然如今依然未曾成为天下粮仓,但是因为得天独厚的气候和前些年兴盛起来的海水晒盐,如今江南家家户户日子都不算差。加上前朝皇帝对于江南的看重,以至于此地文风昌盛。或许看不到随便一个樵夫便能吟诗作赋,但你要走在官道上,总能够听到周围有性质忽然的唱和。这番景象,在长安也是少见。但这里就有。苏州不是江南的中心所在,但依旧不差。以是天下文坛,依然有几分重量。在一般人看来,江南文士大都残留着一些魏晋遗风。行事或有乖张,但处事绝对重礼。但近日的苏州士林,却一改多少年来的印象,半点也不重仪表,从四面八方向吴县汇聚而来。墨香居要开分号的消息最先就是从这里传出来的,而且这分号的地址,还就是在吴中。最为重要的是,传说中那位慧眼识英才,还创办了墨香居的诚国公罗彦,此时就在吴县。陆敦义今天的心情很是复杂。此时在陆府正堂中,在一干家族子弟的注视中,这位从前宠辱不惊的主事,慌乱地来来回回踱步。“怎么办,这已经是三天来第一百多封名帖了。诚国公还是拒绝回见任何人,也不让别人透露他的位置。这可怎么办才好啊。这样下去,江南士林的人都得让咱们得罪清了。”虽说将来掌管墨香居分号,能够让他们陆家地位上升好大一截,但现在他们还得罪不起这么多人。先前被罗彦点名过的陆正明,此时也一脸苦笑。这位比自己大四五岁的国公爷,到底想玩什么游戏。连续几天,一直呆在陆德明的坟前,更是让人重新搭了一座草棚。陆正明怎么觉得,他有给陆德明守孝的意思。不是说,这位先前在长安已经守孝一年了么。如果让罗彦知道陆正明心中所想,那他一定会对陆正明更为看好。没错,他正是要在陆德明坟前守孝。当然了,这次可不会有三年那么久。行程匆匆,罗彦拿出来三个月,专门在此。原本陆敦义想咬着牙关硬挺一段时间的。可是接下来一份拜帖,却逼着他必须要做出一个决定。杨说。在北方或许这位压根不出名。可是在南方士林,这位也是举足轻重的人物。无他,此人乃是真正德高望重的老前辈。家世显赫,乃是西蜀杨子云的后人。才华横溢,当年杨广都嫉妒其文采,暗中要找茬置他死地。年高德劭,这些年资助过的士子不计其数。有种种光环在身,偏生这位还很低调。自从被杨广暗害,从此便隐居不出。不想今日居然亲自前来。说起份量,前头上百份名帖,都不如这一份拜帖重。难道真的要将这位老先生拒之门外别说陆敦义不能,他也不敢。真要这么干了,江南士林绝对能够一人一口吐沫将他们陆家上下悉数淹死。咬咬牙,陆敦义终于做出了决定。先前都是他派家族小辈找罗彦询问,这回他得亲自出马了。当他一路隐匿行迹到达陆德明的坟茔之处,只听得草棚中传来阵阵读书的声音。陆敦义虽然不曾出仕为官,但毕竟家学渊源,也知道罗彦读的是什么。让他惊讶的是,不想罗彦居然会这般流利标准的雅言,将一本礼记读得人只想静静听下去。奈何事情着实有些紧急,陆敦义也没有那个耐心继续往下听了。走到草棚前,在罗彦视线所及之处,默默等候着。待一篇古之教者念完,罗彦这才看着陆敦义说道:“二兄为何今日亲自前来,可是家中出了什么事情”听到罗彦的询问,陆敦义有些苦涩。自己一家子在那里着急上火,这位真正的主角反而在这里逍遥自在,这都是什么世道啊。苦涩归苦涩,该说的事情还是得说。“进之,你是不知道啊。今日来了位大人物,想要见你一面。别的人我倒是可以替你拒绝,但是这位我实在拿不定主意,只能前来找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