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4
作者:慕容鹉      更新:2023-06-17 14:03      字数:4664
  恐怖虩,天摇地动。蚩尤。不过即便如此,他真心佩服伯父王偃,换了自己绝对不能“东伐齐,取五城。南败楚,拓地三百余里,西败魏军,取二城,灭滕,有其地。”,让自己国家成为“五千乘之劲宋”。同样的,如今齐燕二十万的联军气势汹汹而来,司城直可没有信心像伯父王偃那样带着五万宋军就能击退来敌。当国君自然是好的,不过亡国之君又有什么好当的。第十四章 门客鸱夷司城直更细更深地再往下想,堂弟公子起这么不明不白地死了,自己和父亲就能顺顺利利地当上宋国国君了以司城直对自己伯父的了解,哪有这么乐观。宋王偃能容忍在司城直掌管商丘的时候,唯一子嗣死在刺客之手,那他也不配成为“桀宋”之君了。至少自己这条命那是别想保住了,毕竟自己父亲可不是只有一个儿子。如果他识相的话,公子起一死就应该立刻自杀谢罪,以免连累家人。既然自己没派人刺杀公子起,而这位宋国王子一直呆在深宫,未成年的他也不可能和别人结怨,那么事情就变得诡异起来了。说不定公子起并不是幕后黑手真正的目标,此獠是要引发宋国公室戴氏的内乱此事不但有关宋国前途,还和自己的身家性命大有关系,容不得司城直不上心,所以他也派出了最为得力的人手负责此事。想到这里司城直也有些得意。作为宋国六卿之一,他还是招揽到不少人才的,其中就有专门为他打探消息的合适人选。此君不但是知水方士,还是鬼谷子门下的高徒,与苏秦张仪这两位同门师兄弟一样,也是“一言可兴邦,一言可灭国。”的纵横家。不过这位纵横家并非贵族,而是出身于市井之间的商贾世家。他们家世代酿酒,不但行销宋国,还买到了国外,乃是陶邑之中首屈一指的大酒商。有这样的资源,他自然是消息灵通,不干情报工作都浪费了。司城直深夜未睡正是等这位门客的汇报,而人也确实来了。来者三旬上下,身高八尺有余,肩宽腿长,形貌昳丽,一副长须又黑又亮,甚至能照见人的影子。就连一身贵气的大司城在此人面前也相形见绌,只能算是土鸡瓦狗之辈。倒是公子起如果不长歪的话,等到成年之后说不定能和他一拼。因为这副相貌体格,此人去女闾都不用给钱,甚至都中还有豪放女子自荐枕席来着,当然这个优点对于情报工作有很大的加成。他一走进来,司城直马上感到正在给自己按摩的几位侍女手上力量足足重了一倍,鼻子里面的呼吸都急促了起来。司城直虽然早就习惯,但是心里还是一阵不痛快,不过最后自我安慰道,也只有我这样虚怀若谷的大人,不然谁会愿意收这么一位看上去比自己还像主上的人来当门客。除了帅掉到渣之外,这位门客的气质也十分出众,姿势优雅潇洒且完全符合礼节地向着戴直行拜礼,用浑厚的男中音中气十足地说道:“在,在,在下鸱,鸱,鸱夷复拜,拜,拜见君上。”人无完人,高又富且帅的鸱夷复有一点小小的缺陷,不然也不会放着好好的外交家不当,投到戴直的门下当了一个情报头子。也不知道那位桃李满天下,教出张仪、苏秦的鬼谷子是怎么想的,居然把自己的纵横术传授给了这位有着严重口吃的大帅哥。据说鬼谷子还曾经对门下诸人说,众弟子之中唯有鸱夷,才是最有可能把纵横术发扬光大。那些弟子深以为然,全都认为当时快一百岁的鬼谷子要么老糊涂了,要么就是坑了鸱夷家一大笔束脩。以这位阴阳兼纵横兼兵法大家的行事作风来看,后者的可能性更大一点。所谓鸱夷,实际上是一种牛皮做的袋子,专门用来乘放酒水。酒商世家用这个氏倒也算是恰如其分。据鸱夷家他们自己说,其先祖就是大名鼎鼎的范蠡范少阳。这位陶朱公不但是楚国的道家高人,更出名的是辅佐越王勾践,灭亡吴国一雪会稽之耻。范蠡功成身退跑到陶邑经商,期间三次成为巨富,又三次散尽家财,时人称之为陶朱公。当时他用了一个鸱夷子皮的化名,所以他后人中的一支继承了酿酒产业,也就以鸱夷为氏。司城直也挥退了神不守舍的几位侍女,郑重回礼道:“仲重甫深夜前来,却是辛苦了。快请入座吧。”即使作为鸱夷复的君上,司城直也是不能直接称呼对方名字。鸱夷复因此拂袖而去自己炒了自己的鱿鱼,旁人不会说他傲娇,反而还会说他真乃是不畏权贵的守礼君子,不懂规矩的自然就是司城直这位君上了。坐定之后,鸱夷复优雅地从袖中掏出一卷绢帛道:“君,君,君上请看。”他也知道自己嘴皮子不利索,索性就写了一份书面报告,这也是他们家有钱不写在竹简上,而是用了绢帛。其实鸱夷家二儿子投入大司城门下真的不是在意那点子俸禄,而是拉着戴直这面大旗好做生意来着。作为君上,司城直也不亏,不但有了一个得力的情报官,还多了一笔收入,何乐而不为。司城直接过侍者传来的卷轴,展开之后仔细看了起来。而鸱夷复就坐在客座之上,一边气定神闲地坐着喝茶,一边时不时礼貌地向着帷幕后边对他微笑的侍女们点头回礼,得到他注意的美女们都是满脸通红,眼神迷乱,双腿发软一副快要晕过去的样子。看也能看出,说的就是这位老兄吧。“狂妄大胆欺人太甚”司城直把绢帛狠狠地扔在几上,口中高声怒喝。然后他长身而起,转头恶狠狠地向着鸱夷复问道:“仲重甫真有其事”他当然不是为了自己门客和侍女挤眉弄眼的而愤怒,这个时代哪家贵族会在乎这个。鸱夷复真的想要,别说让他睡,就是都给送他司城直也全不当回事。让司城直大怒的自然是绢帛上的三条消息:第一条居然是一个好消息,宋国老仇家楚国南蛮如今正在为了捕捉一条赤蛇忙得不可开交,甚至连相国都惊动了,看来是没工夫来趁火打劫了。第二条就不太妙了,鸱夷复的同门师兄苏秦,这位燕国使臣兼齐国客卿跑到了邯郸,劝说此时主持赵国大政的权臣李兑出兵占领陶邑,作为其个人的封地。让司城直生气的是第三条,国中公族之中有人正在秘密地转移人口和财产,这些人大部分都是大司徒成交的党羽,而且成氏府内传出消息,他似乎有意与赵国李兑联姻。鸱夷复神情严肃地点了点头。司城直压下怒气,先挥手让房中的侍者们退下,等到那些恋恋不舍的侍女们走了之后,他这才压低了声音问道:“仲重甫是如何看公子被刺之事,可与此人有关”鸱夷复知道他说的此人便是大司徒交了,他又从袖中掏出一张绢帛,站起来亲手递给了司城直。后者打开之后只是瞄了几眼,便有些惊讶地说道:“竟然是滕国余孽”他的门客鸱夷复是有点口吃,不过在情报工作上面确实有着一套,益阳夫人送来的消息上说有两个不知名的宫女陷害公子起,虽然不知道她们是怎么陷害的公子起,可是鸱夷复觉得这两个侍女很有可能已经被人灭口了。那天在燎祭上死的侍者人数太多,而且死状极惨都看不出本来面目。拉到宫外烧掉的时候也是混装在车上,随便扔两具尸体进去谁也不会在意。所以他派人到宫中理清了当时死者的名单,果然就看到两个没有被征发的侍女也在其中。再一查她们的底细,这两个都是几年前从滕国虏获而来的女子。当然不能肯定一定是这两个滕国女子捣鬼,不过有那么多巧合必定就不是巧合,总之和滕国脱不开关系。如今的滕国应该被称之为滕地,正是和赵国权臣李兑私下往来的大司徒交的封地第十五章 三日之后送走了鸱夷复的司城直并没有马上就寝,而是一个人在夜色深沉的庭院中散起步来。其实赵国李兑窥伺陶邑并不让他感到意外。陶邑这块大肥肉自然谁都想要,离它最近的自然就是宋国西边的三晋。此三国之祖赵襄子、魏桓子和韩康子三家分晋乃是这大争之世的开端。三晋之中的魏国是列国中最早称霸的诸侯,以“大战七十二,全胜六十四,其余均解不分胜负”的魏武卒称雄于世。不过在五十多年前的马陵之战中,由鬼谷子的学生庞涓为主帅的魏国大军败于同门师弟孙膑所率的齐军。此战庞涓被乱箭射死,魏国更是丧师十万,太子申被俘,其后国势大衰。五、六年之前在伊阙,时任秦国左庶长的白起击败了周韩魏三国联军,之后三国联军二十四万人被这位狠人尽数屠灭。白起不但一战成名,因此大功升任国尉,还从此有了“人屠”这个外号。现在魏国混得还不如宋国呢。另一家韩国和魏国差不多,当年也是盛极一时。这个韩国最出名的不是整容手术和整过容的偶像天团,而是“天下之强弓劲弩皆从韩出“的弩箭,“陆断牛马,水截鹄雁“、“当敌则斩坚甲铁幕“的宝剑。只是韩国的地理位置实在太差,甚至还不如位于天下之中的宋国。除了北部的魏国和东部的宋国之外,西有“虎狼之国”的秦国、南有“蛮夷之邦”的楚国。被这两家轮流吊打的韩国自然是发展不起来。别看宋国好几次差点被楚国所灭,但是中原诸国都乐见有根硬骨头堵在“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楚国之前,所以不愿意过分地削弱宋国。而宋人也十分自觉实际上作为自认为的“文明人”,殷商后裔连周围的诸姬都看不起,更不要说南边的蛮子了。所以他们宁愿和楚国人死磕,也不愿意向他们投降或者与之结盟,于是现在两家就成了世仇。其实司城直这样的宋国高层心中还是明白这次齐国为什么铁了心要灭亡宋国的原因,就是因为楚国衰落之后,天下局势从三强鼎立变成了齐秦g2争霸,所以觉得自己不再需要宋国这个缓冲区的齐王田氏地才决意吞并宋国来增强自身的实力,同时消灭这个秦国难得的盟友也算是打击了这个对手。当然了,伊阙之战之后的韩国还不如不如宋国的魏国呢。这三家之中也就赵国比较争气,虽然前几年一代雄主赵武灵王很悲催地在沙丘被活活饿死,不过他留下的底子还在。现在掌握赵国大权的李兑对宋国陶邑产生一点想法也是理所当然的。而原本陶丘之主的大司徒成交有所异动也不让司城直感到惊讶。要知道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这几年成氏这么老实才让人惊讶。作为王偃的侄子和戴氏之中的关键人物,司城直可是知道自己那位伯父当年早就准备下了手段以防成氏起兵叛乱。如果成氏不是那么识时务,宋王偃又顾忌朝中大司徒的党羽众多,而成交又很会做人国中人缘不错,成氏早就从公族中除名了。正因为如此,司城直一向以来很注意收集关于成氏的情报,就是为了防备他们作乱。不过呢,成李这两家倒确实是故交,成交曾经出使赵国,和李兑关系不错。联系这位赵国权臣要夺取陶邑的消息,说不定就是为了收服人心,他这才特意为某个儿子求娶成氏女,两家联姻之说未必就是假的。而滕国余孽的消息就让他有些紧张了,这么看起来大司徒交不但勾结赵国权臣,招揽了楚国刺客,还利用了辖下的滕国余孽。当然以目前的证据来看并不足以证明,公子起刺杀之事就一定是大司徒交在捣鬼。而且反过来想,说不定是滕国人和楚国人勾结在了一起嫁祸给成氏,让自己在误判之下逼得他们不得不叛国。但是戴直是大司城不是大侦探,没必要证据确凿才能定别人的罪。实际上杀错了并不要紧,问题是成氏一族虽然被剥夺了陶丘这块富得流油的封地,但是这么多年的积累可不是个小数目,豢养的死士也不见得少了多少,真的要兵戎相见,如今缺乏人手的自己还不一定斗得过对方。还有一个关键之处,那就是大战之时,后勤乃是重中之重。这方面就不得不仰赖掌握宋国经济事务几十年的大司徒交了,而他这次确实也干得相当不错。投鼠忌器,诚哉斯言。司城直甩甩头把对这件事情先抛之脑后,开始思考起高富帅门客临走之前的提议了。嗯,这个提议并没有太大问题就是要花些钱,不过鸱夷复说他们家可以先垫上这笔款子,事后算账不迟。所以不妨姑且一试打定了主意的司城直打了一个哈欠,抬头看了看漆黑的夜色。他决定还是要乘着天亮前小睡一下,不然可没有精力应付明天的公务。公子起是睡不着,司城直是不能睡,而少司徒聪可是被人从熟睡中硬生生地惊醒。他正抱着侍妾睡得正香,鼻中就闻到了一股臭味,耳边又听到婴儿的哭泣之声别看少司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