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5
作者:慕容鹉      更新:2023-06-17 14:03      字数:4576
  聪在他父亲唯唯诺诺的样子,他也是八洞明尊之中的尚火游侠,此类明尊最擅长的便是白兵格斗,上了战场也许只能当当侦察兵和弓箭手,但是在狭路相逢的情况下,绝对不弱于同等级的其他明尊。心知不妙的他也不管自己宠爱的枕边人便一跃而起,随手拔出床边的宝剑。他有剑在手胆气壮了几分,这才定下心神游目四顾,发现自己屋里的侍女们全都口吐白沫地晕了过去。而造成这一切的元凶是一只长着婴儿头颅的大怪虫。“蝼婴”看到这样的邪僻之物,饶是成聪是尚火游侠这头皮也有些发麻。他正要高声呼救,却看见蝼婴一点也没有要攻击的意思,反而收回了口中的颚牙,“咕噜”一声从嘴里面吐出了一枚竹简。“呜呜”蝼婴的脸上很人性化地做出了一个天真的笑容,然后把竹简往少司徒聪的方向推了一推,自己反而退开了几步,缩在了阴暗的墙角,表示自己并无敌意。别看少司徒是养尊处优的成氏嫡子,他也是上过战场杀过人的前指挥官,这点子胆量还是有的。他倒持宝剑,上前几步,借着屋内的烛光,看到竹简上面有四个清晰可变的文字。欲入卜庙。果然如此,这些南蛮子还是贼心不死。成聪当然知道楚国黄氏秘密派来的门客并非是来刺杀公子起的,他们是重金贿赂成氏要求得到宋国的一件宝物,白龟之甲。他看中了这些南蛮子当中的两位高手,于是提出了刺杀宋国王子的要求。少司徒聪表示只要公子起一死,一文钱都不要,拱手奉上白龟之甲。不过现在公子起没死,成氏自然不用交出宝物,不杀这些人灭口已经是宽宏大量了。可是如今这些楚国人又厚着脸皮求上门来。果然是不知礼仪的蛮夷少司徒聪心中暗骂一声,却又犯了踌躇,不知道是否要拒绝对方。真是彼其娘之这分明就是要挟如今正是成氏发动的紧要当口,万一这些南蛮给戴氏公室通风报信,岂不是又多生了一番枝节他也是拿得起放得下的人物,转念一想就打定了主意。少司徒聪走到几案之前,拿起一把刻刀在竹简上“唰唰”地刻写了几个字,然后转身就扔在了蝼婴面前。后者叼起那枚竹简吞了下去,然后对着少司徒点点头,攀着柱子爬上了屋顶,硬生生地挤开了芦席和瓦片飞了出去一位长相还算标致身材有些丰腴的锦衣少妇从蝼婴口中接过竹简,她一边宠溺地拍着怪虫的小脑袋,一边用古怪的口音轻声读了出来“三日之后”第十六章 天邑大商“三日之后正是仲秋之日。”锦衣少妇咯咯一笑,随手把竹简抛在了一旁。此女脸上倒是一直带着几分笑意,看着分外可亲。如果不是她从手腕和脖根上隐约可见的狰狞刺青,那真的和一般贵妇毫无区别。“成家郎君选的好日子。”她抱起蝼婴亲了亲它的小脸,然后旁若无人地解开衣襟,露出了自己那一对人头大小的豪ru可惜接下来的场面却不怎么香艳,只听那虫子发出一声欢鸣,几下子就窜进蝼姑的怀中,把脑袋凑上去开始吸吮起其中的奶水。不大的屋中本来还坐着一位年轻女子,她皱了皱眉头,毫不掩饰地露出了厌恶之色,站起身来向外走去。此女看上去二十四五岁,身上穿着本白色的麻衣,腰间配着一尺多长的短剑,头上像男子一般扎着发髻,挽髻的玉簪是她身上唯一的饰品。这位麻衣女子的身形矫捷健美,哪怕是简陋的衣着也不能掩盖身上那股子咄咄逼人的锋锐之气。她其实长得不错,不过一脸冷漠的表情和左眼上带着的黑色眼罩给女子平添了几分阴冷诡异。“阿光,这么晚了还去何处”锦衣少妇拍着怀中的蝼婴,貌似不经意地问道。阿光冷哼一声道:“屋里臭的很,出去透透气”锦衣少妇抿嘴一笑道:“喔唷,这倒是蝼姑我的不是了。不过你不是害羞了吧。”她也不管对方的反应,自顾自地继续说了下去:“我们女子呢,就该好好地侍奉男人。阿光你为主上叛出墨门,连令尊陈巨子都下了追杀令,那就应该呆在他的身边,何必来商丘冒险呢”麻衣女子俏脸抽搐了一下,冷声道:“我孟姚光的事情还轮不到你这个虫姥来管。”和益阳夫人叔赢慈一样,孟不是此女的姓氏,而是长女的意思。她姓姚名光,而她的父亲则氏陈。蝼姑摆出一副语重心长的架势说道:“蝼姑我也是好心。你们北人都说奔则为妾。阿光你连名分都不要了,这点子脸面又有什么放不下的”她这哪里是好心,分明就是直指女子的痛处。“要拴住主上的心靠的是你的身子,不是你的”“玱啷。”孟姚光拔出了腰间的短剑,残余的右眼狠狠地盯着锦衣少妇。“哎,尔等北人女子就是这样,脸皮子薄放不下身段。”蝼姑摇摇头叹了一口气,根本无视对方的威胁,低下头对着怀中的蝼婴温柔地说道,“还是我的外孙女最乖了”日将近午,睡了将近一天一夜的公子起终于觉得脑袋没那么晕了,虽然身子仍然绵软无力,总算是有了点行动能力。于是他一声令下,一大帮子侍者就围在身边为他洗漱穿衣,自己连一个小指头都不用动一下。公子起一边微闭双眼享受着侍者的服务,一边心里想人真是一种容易堕落的生物啊,所以自己自己一定先要把内裤给发明出来虽说他曾经是一只地精,现在是一位王子,但是身为王子居然没有内裤可以穿。所以已经习惯穿裤子的公子起总觉得下面凉飕飕的,某样物事安置得不太妥帖。他现在所穿的“裤子”又叫做胫衣,直译的话就是穿在小腿上的衣服,所以不包括大腿和裆部,难怪公子起有点不习惯来着。连裆裤此时当然也有,不过那是“胡服”。堂堂宋国王子怎么能穿胡服呢,也只有赵国这种北狄林胡才能干出来的事情。其实不骑马的话,连裆裤倒真的不是一种必需品。在布料稀缺的古代,形容一个人很穷,说他连裤子都穿不起,并不是说此人完全光板,一件能蔽体的长衣总归还是有的。而能在这种奢侈品上花心思,穿上用细绢做的裤子,那么也就是公子起这种“纨绔之徒”了。洗完脸,漱完口,梳完头,穿完了不包括内裤的行头,公子起又吃了一顿迟到的早餐。早餐的主食是热气腾腾的大米粥。所谓“食夫稻,衣夫锦”,这个时代能吃上大米和穿上锦缎绝对是妥妥的贵族,不过对宋国公子来说,这种待遇就不算什么了。而且因为气候的关系,此时中原地区和山东都是稻米产区,他喝的大米粥是宋国本地产的。下饭的主菜是鲜肉鲜鱼酿出来的大酱和鱼露,颇为美味。其实这两种食物被称为“醢音海”,就是肉酱的意思。肉做的就是“肉醢”,鱼做的就是“鱼醢”,更高级的还有田螺做的“赢醢”和鹅做的“雁醢”。不要小看这些下饭菜,周礼里面居然还设了一个专门负责做大酱的官职,醢人。配菜是菜菹音租和菜齑音基,前者就是咸菜,后者是焯过水或者干脆就是生的蔬菜,拌上各种醢酱和调料做成的蔬菜沙拉。饭后则是公子起爱吃的蜜渍果脯。这个时代没有蔗糖,但是蜂蜜和饴糖还是有的。所以有这样的甜品并不出奇。吃完饭之后,就到了学习时间。公子起自称“失忆”倒也不是完全地撒谎,他莫名其妙地当了十几年地精,之前十四年的人类贵族教育自然是忘得差不多了,现在需要好好地补一下课。今天给他补课的正是昨日中了昏睡术的徐小史,大概昨天睡得很好,他看上去倒是一副精神抖擞的样子。公子起在心中暗暗庆幸,要不是另一个自己啖母者万尼科夫的法术走了样,这位年轻的历史学家肯定扛不住九级法术“律令:死亡”,真的就会死掉的。徐小史这个氏名中“小史”也不是随便起的,虽然徐国已经灭国了两百余年,但是族中还会挑出专人担任“史官”,负责保存以前遗存下来的典章和法令,实际上就是族谱。周礼春官宗伯司巫神仕里面说的明白,小史这个职务是“掌邦国之志,奠系世、辨昭穆。若有事,则诏王之忌讳。大祭祀,读礼法,史以书叙昭穆之俎篮。大丧、大宾客、大会同、大军旅、佐大史,凡国事之用礼法者,掌其小事。卿大夫之丧,赐谥,读诔。“。就是说小史掌管着王国和王畿内封国的史记,撰定帝系和世本,辨别昭穆父曰昭,子曰穆。的次序。国中有大事的时候当太史的助手,而小事,比如卿大夫死了,他可以直接替君主拟定谥号,代君主参加葬礼宣读诔音累,意哀悼词文。作为历史学家,他给公子起补得课自然就是历史。对公子起这样的贵族男性来说,不知道自己祖先的历史那就跟文盲差不多。上古结绳记事,后世易以书契,所以书和史很多时候是同义词。“今日下臣要讲的是商宋两朝的国史。”“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宅殷土芒芒。古帝命武汤,正域彼四方”这开头一句诗公子起就觉得耳熟的很呢。当然了,作为商宋王位继承人怎能不知道六百余年殷商的十七世、三十一位君王,还有这七百余年殷宋的二十五世、三十二位国君呢兄终弟及算是一个世代的,所以世代数目少于君王。其实在商和宋之间还有一个殷人的国度邺国,周武王发把商朝首都朝歌河南安阳封给了帝辛之子武庚,是为邺国。不过在周武王死后不久,武庚就联合管叔、蔡叔和霍叔这三位周武王的兄弟,还有徐国这样的忠心小弟,发动了著名的“三监之乱”。因为“三叔”原本都是武庚的监视者,因此而得名。后来周公旦亲率大军把武庚他们给干掉了,邺国也一代而终。两者相加足足绵延了一千三百多年,四十一世注1注1:有人会发现172542,其实这不是计算错误,而是因为殷商末代帝辛和殷宋开国微子启是弟兄,所以他们算是一世的。第十七章 明君帝辛殷人始祖乃是帝喾的妻子简狄吞下玄鸟之卵后生下的契。契这个男娃长大之后,成为了一位相当厉害的通天巫觋。他因为帮助大禹治水有功,就被舜帝分封到了商地为阏音恶,壅塞的意思伯,赐姓子氏。从阏伯这个封号就可以看出,他的分封确实和治水大有关系。然后商部落出了一堆名字里面有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的首领,到了商汤上台的时候,他率领臣服于他的邦国在鸣条之野打败了夏桀从而建立了商朝,所以这场立国战争被称之为鸣条之战。由于殷商之君全都是大觋音喜,意男性巫师。,在汤武革命之后就出现了一个“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先罚而后赏。”的天邑大商。在此之后,商王朝又出了一堆名字里面有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的国王,在距今八百多年前传到了一位叫做帝乙的国王手中。帝乙的儿子们之中有三个同母兄弟,就是微子启,中衍和受德。受德这个老幺年纪比两位哥哥小了很多。后来帝乙想让长子微子启当太子。这个时候太史就跳出来说,他们三位的母亲在生微子启和中衍的时候不是帝乙的正妻,她当了正妻之后才生的受德。所以从礼法上来说,受德才是嫡长子,应当立他为太子。帝乙认为他说得对,于是老幺就成了太子,最后继位成了帝辛。徐小史很肯定地告诉公子起,商朝末代之主帝辛乃是一位大大的明君仁主说到这里这位有良心的年轻历史学家不由得须发皆张,慷慨激昂了起来。虽然帝辛在牧野之战中被夏朝余孽周人击败而身死国灭,但是这并非是他的过错,而是敌人太狡猾太不讲道义。首先,牧野之战前的商王朝没有一点灭亡的末世气象,反而可称得上是政治清明。帝辛既没有沉溺于醇酒妇人之中,也没有把朝堂搞得乌烟瘴气,更没有大杀忠臣苛待下民。至于什么酒池肉林,炮烙虺盆,剖腹判子,断骨验髓什么的更是胡说八道,纯粹是造谣污蔑。帝辛不但是位明君,而他皇后妲己端庄贤淑,根本就半点狐媚子的影子。这完全都是篡逆者的污蔑之词。其次,那个奸诈无耻卑鄙邪恶的小人,嗯,其实就是周武王发和他的狗头军师吕尚氏吕,姓姜,字飞熊。,是采用不名誉的偷袭。事实上,在牧野之战发生之前,帝辛正亲自率领十万大军,战斗在和东夷、淮夷和虎夷的第一线上。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