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15
作者:梦回故都      更新:2023-06-17 20:10      字数:4423
  喜欢柳永的诗词,柳永一生的狂放不羁,甚至对他的人生观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他也希望能跟柳永一样,一生未必跟仕途计较,只要能偎红倚翠,那也是人生之快事。柳永在他所在的时代,诗词影响力极大。“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此话也不是虚言,可以说柳永对后世的诗词形成了很大的影响。写完之后,纪宁本要将自己的名字署上,但随即他意识到一个问题,就是诗词的下半阙,未免有些太过于自嘲,甚至给人一种自暴自弃的感觉。说的好像对科举已经没有什么信心,而且将自己的人生都唱衰,这跟他现在意气风发追求科举的心境有所不同。诗词说的是抒发心意,但纪宁偶尔也只是兴之所至写下来而已,并非是要表达什么观点,他只是觉得柳永对生活的态度也是另一种人生,当一个“白衣卿相”也未必是坏事,但如果有人拿这种诗词来攻讦他,说他对大永朝的科举不满,说他流连花丛,或许会对他的声名有所影响。最后,纪宁没有署名,反正参加这次诗会的人很多,他就算是不写诗词,或者是写了诗词不写名字,别人也很难找到他。写完之后,他也没当回事,放下笔,连纸张都没动,直接走下了台子。唐解等人也在创作自己的诗词,但所写的都很平素,无非是围绕进京城参加科举、一朝为得名扬诸侯这些题材在写,纪宁在旁边看了一会,赵元轩走过来打量他,道:“写完了”纪宁微微摇头,赵元轩撅着嘴道:“没写完下来干嘛”纪宁微笑道:“诗词总要将求意境,写不出来,下来找找灵感不行”“找借口”赵元轩还是有些不满意,“我还正想写一篇诗词呢,你要不要看看”纪宁点头,随赵元轩一起到了书桌前,但见赵元轩拿起笔来,支着头想了半天,身后有人催促道:“喂,写不写,不写的话让我们先来”“催什么催那边也有笔有纸,为什么在这边挤没看到本公子正在沉思吗”赵元轩没好气道。那人也有些不满,但最后为了能早点把自己心所想的诗词记录下来,也就没再去争吵。赵元轩这才拿起笔来,在纸上写道:“京城已是二月天,万家学子共杏园。”写到这,赵元轩抬头看着纪宁,问道:“你看我写的怎么样”纪宁打量了一下,关于赵元轩的这半首诗,他大概意思能懂,但还是有不懂的地方,看的是一头雾水。第423章 补诗词纪宁仔细看过赵元轩所写的诗词,半晌之后,他才问道:“不知,这杏园乃是何处”赵元轩美丽的额头轻蹙了一下,道:“杏园,当然是所有士子汇集的贡院之所,你这都不知道”“赵公子这说法,在下还真是次听闻,不知郡主可有什么依据没有”纪宁实在不敢多恭维赵元轩这样近乎打油诗的诗词。看起来很有道理,京城到了二月天,万家的学子汇聚到贡院参加会试。但问题是“杏园”单纯只是为了押韵,并没有“贡院”这一种解释,说是贡院有些牵强附会,或者说是没有任何依据。赵元轩很坚持道:“都说是杏林杏林,我现在说杏园,为了押韵,难道不可以吗说是杏园,恰好也可以衬托进士们的才名”纪宁听了不由皱眉,这牵强附会到他都难以接受的地步,赵元轩这也是不知者无畏,随便就可以说“杏林”是“杏园”,还说这是贡院的意思。“赵公子,要提醒你一句,杏林说的乃是医术学界之意,怎么就跟贡院扯上关系了”纪宁纠正道。赵元轩原本也只是觉得顺口,再加上押韵,也就将心中所想写出来了,现在她经过纪宁的提醒,仔细想来,果真是如此,她脸上青红一片,但她仍旧不想服输,咬牙道:“谁说不是了就是杏林说的是医术,杏园说的就是学术,一定是你记错了”跟女人讲道理,就算有理也会变成没理,纪宁也是深刻体会到这一点。他也不想去跟赵元轩争辩什么,因为丝毫意义,他点头,轻叹一句道:“赵公子言之有理,可能是在下记错了吧。否则为何会试放榜,会被称之为杏榜呢想来也是四月杏花开,如此称呼贡院为杏园,也不为过”连纪宁都肯定了自己,赵元轩显得很开心,她从来没在纪宁面前风光过,她心想:“我真是厉害啊,本来我都错了,随便胡诌说两句,就居然是对的我真是个小才女,嘿嘿”赵元轩眉开眼笑道:“你看,就是吧,我说就是如此的。呃下两句怎么写呢”刚得意完,赵元轩都快找不到北了,这会让她再写两句,那真是难比登天。纪宁做出了“请”的手势,赵元轩想了半天后,瞪着纪宁道:“你帮我写”“这好像是赵公子自己要作诗,为何最后轮到在下了”纪宁道。“我们是朋友,现在我做不出来,你帮我,有何不可你快点来,如果能做的好的话,以后我会给你奖励的,随便你想要什么”赵元轩美滋滋说道。纪宁很坚决摇头,让他续赵元轩的诗词,无异于给自己找麻烦,赵元轩写的这也不能称之为诗,根本是学生游戏之作,听起来都会觉得平仄有问题。“为何一定要在下给你续呢”纪宁问道。“如果是你自己作,作的好,那显得你有本事,但也是你题材和开篇定的好。如果是我给你写了开头,或许跟你的立意不同,只要是很好,我会觉得你的诗才很高,怎么样,我说的有道理吧”赵元轩有些得意说道。纪宁无奈摇头,听赵元轩的意思,这小妮子显然觉得自己作的这开头还不错,但她又没能力做出一更好的诗词出来,所以干脆就求助于纪宁。其实在诗会这种地方,即便有诗才的人,也未必能在短时间内作出一不错的诗词,全看临场的挥和表现,纪宁自问要在这种时候挥优良,只有抄诗是最好的,否则就只能做出一中规中矩的诗词。那些成名已久的古诗词,都是那些大文豪在遇到人情物的时候有感而,创作而出,也有一些是即兴创作出来的,很少有被人架在诗会的比试上创作出来的。没有那种环境,也难以创造出符合意境的诗词。纪宁道:“赵公子真的要为难我”“不是在为难你,是在考你”赵元轩道。纪宁这会也想早点结束眼前的事情,他拿起笔来,先读了一下赵元轩的上两句诗词:“京城已是二月天,万家学子共杏园。”随即,他在纸上补写:“半部论语治天下,一卷孟子定江山”七言绝句,纪宁也不会多写,因为他自己也写不出什么更多更好的文章出来,能写成这样在他看来都不容易了,总之是牵强附会,赵元容开篇就开的不好,他自己随便补写两句,算是潦草完成就行了,他也没求有多好。果然,赵元轩不满意道:“什么半部论语治天下,一卷孟子定江山都不押韵,我这边是天和园的韵脚,你能不能负责一些”纪宁摊摊手道:“如果赵公子不满意的话,在下也只能说无能为力了”“哼,你无能为力,算了,就这样吧,其实你这两句读起来也算是琅琅上口的,等一下,我先抄写,回去给兄长看看”赵元轩先把自己和纪宁所共写的一诗誊录下来,在上面写上大大的“赵怀珠”,也是她知道之前前后的笔迹不同,一看就是两个人写的。最后她又誊写了一遍,这才将原来的纸张搓成纸团丢在一边,美滋滋准备拿回去跟赵元启看。纪宁和赵元轩回到众人身边,此时唐解等人也都完成了自己的诗词,这会众人重新聚集在一块,正在商谈之前的题目和自己写出的诗词。“永宁,不知你写出怎样的诗词来不妨让我们学习一下”唐解笑着说道。连赵元启也满怀期待,道:“永宁兄,说来一听”纪宁微笑摇头道:“在下才疏学浅,之前未曾写出什么好的诗词,随便应付了一便交了上去”连纪宁自己都不肯说,别人也不勉强,也都是把彼此当朋友,没有强人所难的。赵元轩拉着赵元启到一边,道:“大哥,看我这篇怎样这可是我创作的”赵元启拿过诗词来,看到前两句,他的眉头已经紧锁,没好气道:“小妹,你还是多回去学习一下诗词,或者干脆别出来丢人现眼了”第424章 没有结果的诗会本以为自己创作了一不错诗词的赵元轩,被兄长这么当面讽刺,她自觉脸面有些挂不住,她撅着嘴道:“大哥,是你没什么见识,所以才会觉得我这篇诗文写的不好吧连纪宁都说我写的不错”“永宁兄那多半是在安慰你,就说这杏园,什么意思万千学子不考试,要到杏园去摘杏花等等,半部论语治天下,一卷孟子定江山这倒是有几分意思”赵元启原本还在抨击妹妹的诗词写的不好,但到后面,她现了纪宁给补写的后两句,他到底也算有几分见识之人,看到这两句之后,便也能觉出这其中所蕴藏的学子的豪气。“半部论语治天下,一卷孟子定江山”,这也算不上是什么诗词,只是纪宁临时拿出来糊弄赵元轩,甚至纪宁自己写完都抛诸脑后。赵元轩眯着眼笑道:“怎么样大哥现在觉得不错了”“就全篇而论,这诗词的确是不怎么样,但你这后两句还算有点深度,是你写的”赵元启好奇问道。“什么叫不是我写的”赵元轩瞬间面红耳赤。她最看不惯的就是别人质疑她的才学,尤其还是被身边人所质疑,她原本是想承认这两句诗是由纪宁补写的,但听赵元启的话,她就不想承认了,因为那样会让她很没面子。赵元启安慰道:“兄长只是问你一下,是你写的,也不用这么激动。你后两句既然写的这么好,下次写诗词的时候就多斟酌一点,免得蛇头虎尾,这前后看上去都不像是一个人所写出来的”赵元轩打量着那几句诗,她心里憋屈的要命,打量半天后才暗忖:“我写的真有那么差吗什么是蛇头虎尾我写的明明也很好,只是纪宁这后两句有那么一点深度而已,如果换了我自己补写后两句,一定会写的更好”心里是这么想,但仔细想来却又觉得不太可能了,因为她对自己也失去了最开始那么强大的信心。此时纪宁和唐解等人相谈着走过来,唐解道:“世子殿下,这贡院之地品流复杂,还是先行到一边歇过,看看之后诗会是否会进行第二轮的比试了”纪宁往台子上看一眼,此时从主持人朱迁往下,那些翰林都忙的焦头烂额,也许他们就没料到这么一次小小的诗会会来这么多人,场面有些难以控制,很多士子都要把自己的作品呈交上去,为的是能让台子上的学士和翰林看到。原本京城诗会采用的是报名的机制,眼下看来,这种报名已没什么实际用途,就算是街边的人也可以将自己的作品呈递上去,根本没人管。还有人在趁机偷纸,因为诗会给来现场的学子准备了一些纸张来写诗文,笔墨纸砚毕竟都是值钱的东西,于是乎这诗会现场也就有了“雅贼”。纪宁道:“看来诗会第一天的比试,到现在是结束了,看看明天上午的安排吧”赵元启也点头道:“永宁都如此说,想来不会有什么悬念,走,再到观景楼上,我们品茶饮宴,难得今日跟永宁出来”一行人走在往皇室观景楼的路上,赵元启凑过来提醒道:“永宁,之后便别饮酒了,免得影响夜里参加学术之会”“嗯。”纪宁点头,这才上楼而去。赵元启虽是金陵人,但他毕竟是崇王世子,在京城有其足够的地位,这天下午他为东道主,请几人饮茶。本来说要准备酒水,最后也被推辞,毕竟在文庙和贡院之外喝酒不是什么好事。京城诗会的第一天波澜不惊,甚至显得很混乱,台子上的翰林和文庙学士都显得手忙脚乱,因为他们也没料到会有这么多的诗词涌现,好的坏的一大堆,要从中选拔出相对优秀的诗文很难,如果选拔不周,最后选出来的水平不佳,那会让京城诗会成为笑话。很显然,第一天的这题目,就让诗会的主办方很头疼,所有的诗词只能带回去再行审核,至于孰优孰劣也要等第二天上午才会有定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