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30
作者:梦回故都      更新:2023-06-17 20:16      字数:4431
  崇王是心思狡猾之人,在他现赵元容势弱时,他会想利用赵元容,来达到他自己的目的。“皇侄女,你说惠王跟李国舅之间有勾连,他们要谋反,可是有何证据”崇王问道。“我所知的消息,就是惠王、李国舅跟冯先生的关系,而且我还得知,他们想利用国师来给父皇下毒,以我的猜测,很可能是慢性毒药,要等父皇到封禅大典时,毒性才会作,如此父皇出事,他们便可以先推五皇子登基,而后惠王会趁机杀戮在京城中参加封禅大典的皇族成员,连皇叔您都不能幸免”赵元容根据纪宁的话,分析道。崇王皱眉,心想:“如果真有这么好的毒药,可以让赵康政能在封禅大典上倒下,何至于有这么多麻烦现在关键还杀不了太子,就怕事后太子抢得先机,现在看来,太子已经有了防备,现在太子还多了文仁来帮助,可能这次的谋反便不那么好成事。”“文仁,那你准备怎么做”崇王一直在追问赵元容,也是希望从赵元容这里得到一些情况,做到知彼知己。赵元容马上露出警惕的心态,道:“皇叔为何要打探如此多难道这些还不足够定惠王的罪吗李氏兄妹长期在朝中迷惑父皇,让父皇这些年沉迷逸乐,如果不能将他兄妹除去,我看父皇迟早会被他们迷惑到六亲不认的地步,现在他们居然还敢直接阴谋弑君,现在就请皇叔给予帮助”崇王道:“文仁,你先等一下,本王进去先准备一下,看看手头上有多少人能帮你,之后再行跟你商议”赵元容急迫道:“那就请皇叔去回”崇王府后院内,崇王见到自己的谋士。当崇王将大致的情况一说,那谋士自己也感觉到不解:“文仁公主来了”“没错,这丫头上来就请我帮忙,说是找到了惠王跟李国舅勾结谋反的证据,还说国师准备毒杀皇帝。本王怀疑,她知道了不少事情”崇王有些担忧道。谋士脸色很深沉,最后他也点头道:“但料想,文仁公主应该还不清楚王爷也参与到这件事当中来吧”崇王道:“你说的对,这丫头一向耿直,如果知道本王也在谋反之列,她绝对不会上门来。而且,如果她知道本王牵扯其列,她也该知道,上门来就是送死,这么做没太多意义”“可文仁公主现在登门的目的又是什么”谋士对赵元容显得有些看不懂,“即便她要找人帮助,也应该先去问太子,毕竟太子才是此事中受到利益牵扯,而且必然会站在她一边的人,找王爷似乎于理不合”崇王的谋士,想问题很全面,会考虑到事情的起因后果,不会轻易相信赵元容的诚意。“这丫头说,她曾在今日去见过太子,被太子告知来找本王。”崇王道,“现在太子也学的奸诈,不像以前那样看上去软弱,他毕竟身为皇储,本王怀疑,文仁是被太子利用,故意来试探本王的底”崇王的谋士皱眉,踱步道:“还是想不明白,想不通啊”“先生还有何想不通”崇王问道。“文仁公主明知道崇王您手下并无兵马,也无实际带兵的权限,现在还登门来访,说这没目的,王爷您信吗再者说来,文仁公主一向不太理会朝中之事,现在他所知道惠王跟李国舅谋反之事,也只是传闻,她为何会突然如此上心,还亲自来求见王爷呢”谋士问道。崇王思索了一下,道:“她做事的确是有一些蹊跷,但本王这次倒宁愿相信,她来的目的仅仅是病急乱投医,如果她能见到皇帝,也不至于来见本王”谋士问道:“那王爷准备如何打文仁公主莫不是”说着,他做出杀人灭口的手势,却被崇王一抬手给阻止,崇王道:“这丫头如果在明日大典之前遇害,极有可能横生波折,她现在手头上无兵无权,对这次的事情还无法形成太大的威胁,现在太子和文仁都已经做好了反击的准备,太子那边的戒备必然也加强,在惠王和李国舅得手之后,恐怕太子那边不好对付,反倒有可能做了他人嫁衣,让太子登基为帝”谋士道:“莫非崇王爷您想”“嗯”崇王脸上露出冷笑,“难得文仁自己上门来,本王不利用她一下,也对不起皇帝对本王的打压,就当她是为她父亲赎罪了。如果可以利用文仁和太子,跟李国舅和惠王的人正面相斗,本王就可以在旁坐收渔翁之利”谋士有些担心道:“可是王爷,之前都已经跟惠王和李国舅商议好,我们的人,明天都会分批次进城”“暂且先不必了”崇王语色很坚决道,“现在事情有变,文仁和太子知道了惠王和李国舅的阴谋,一旦被皇帝也知道这件事,突然将大典取消的话,那他二人必然是无法再行谋乱,那时如果本王还跟他们一体,就很可能会被皇帝所忌,即便皇帝找不到本王参与谋反的证据,他也会趁机将本王定罪。这皇兄,本王真是太熟悉了”谋士心头仍旧带着担心,他对于崇王的决定,始终抱有疑虑。“崇王,您是否有考虑过,文仁公主上门,其实就是为了让您撤出人马呢”谋士问道。“不可能”崇王道,“她只是一只小猴子,她那点心思,本王绝对会看透,她没这气量和本事”第666章 即将迎来的诗词考校赵元容凭着纪宁教给她的办法,成功引起了崇王的怀疑,但因她并不知崇王是否上当,在她回去跟纪宁商议时还忧心忡忡。天籁2纪宁也没说一定能成功,在纪宁看来,这件事只要有机会成功便可,如果崇王能脱离惠王和李氏兄妹的阵营,对他们来说是极大的好事,即便无法脱离,那也是没什么损失的,至少赵元容平安过来了。来日就是涉及到大永朝皇室正统的一场交锋,这更好像是一场无声的交锋,赵元容对此抱有极大的谨慎,她做事很小心,跟纪宁做事不拘成法的风格大相径庭。虽然当晚赵元容并没什么心情,但她始终跟纪宁是新婚燕尔,她心中也是沉醉于这种有人保护和帮忙的幸福之中。二人恩爱一宿,到第二天早晨很早,二人就要起来各自回去准备,当日的封禅大典二人都是需要参加的。上午辰时,纪宁穿好进士服到朝廷礼部衙门内等候。所有的进士再次齐聚一堂,这些人还带着几分睡眼惺忪,每个人都好像有些困顿,也是这些日子他们在考中进士之后庆典不少,他们各自也是在疲于应付,以至于身心俱疲。在礼部衙门内,当日最受欢迎的人不是纪宁,而是榜眼顾玉明。顾玉明虽然在会试名列第五,但到了殿试高中榜眼,在名次上仅次于纪宁。原本纪宁这个状元更为风光,但可惜在场之人都听说了身为状元的纪宁没选择进翰林院,意思就是本届所有进士中,进入翰林院名次最高的人就成了顾玉明,再加上当天封禅大典上皇帝会考察所有进士诗词歌赋的才能,这会所有人又想起来,原来顾玉明曾经在京城诗会上有极佳的挥,都过去巴结顾玉明,想让自己混个脸熟。唐解见一群人围着顾玉明,有些不屑道:“真是世态炎凉,这群趋炎附势之人,之前对顾玉明还狠狠贬损,现在见顾玉明中了榜眼,个个都过去巴结,也好像都忘了之前论证那篇诗词并非出自顾玉明之手”韩玉笑道:“以前别人是不认为那诗词是顾玉明所写,但到现在,都没人出来承认那诗词是自己写的,谁出了这么大的风头能不出来承认再加上顾玉明现在已经高中榜眼,现在已经没人怀疑那诗词是否顾玉明所写,一个个趋炎附势倒是假的,要看顾玉明在这次封禅大典上写出怎样的诗词,那倒是真的。如果他在这次的封禅大典上写不出好的诗词,那才叫丢人呢”对旁人来说,还在忙着巴结顾玉明,而在纪宁等人心目中,顾玉明挥的好坏已是无关紧要了。唐解和韩玉倒更觉得纪宁在接下来的封禅大典上有更好的挥。几人正在说笑中,许江鸣也过来打了招呼,作为当届殿试的榜眼,许江鸣在众多进士中地位也很高,但许江鸣似乎很希望能跟纪宁做朋友,只是唐解和韩玉对许江鸣不怎么友好,纪宁对这个心高气傲的读书人倒没什么成见。“永宁兄,不知你可为本次封禅大典准备了什么诗词”许江鸣突然问了一句。纪宁好奇道:“陛下尚未出题,在下能作何准备”许江鸣道:“这还用特别准备题目吗到时候,陛下所出的题目,十有是让众考生对封禅大典上的情景做诗词,其实跟春日景色有关,永宁兄这两日就未曾出城,到天坛周围去看看”纪宁心想,自己光顾着去应对惠王和崇王等人的谋反去了,压根没时间出城。“在下这几日有些事忙,未曾出城”纪宁坦诚道。许江鸣脸上有几分失望,道:“那就难怪了,不过以永宁兄你的才学,现场写诗词应该也会出类拔萃,到时只等欣赏您的高作了”说完,许江鸣先行往别处去。唐解不屑道:“当日还说要跟永宁你比什么名次,还以一篇祭文为赌注,现在名次既定,他已经输了,这赌注好像就给赖了,见面都只字不提”他的话还没说完,许江鸣突然折返回来,道:“永宁兄,之前输给你一篇祭文,在下还在创作中,等月底差不多就可以写完,到时必定送上府上去,不知可否将阁下如今的住处相告”纪宁道:“在下暂时寄居在友人家中,等搬出来后,必会相告”许江鸣听纪宁连住处都不肯相告,知道纪宁对他防备很深,便不再多说。很快,礼部侍郎林正前来,跟在场之人道:“众位进士,今日乃是三年一次的封禅大典,也是你们第一次以朝官的身份参加朝廷的活动,今日不但陛下会出席,还有众多文武大臣,更有外番使节和各地的藩王,你们在封禅大典上可别乱说话,如果触怒龙颜,可不是你们能担待得起的”这会走出来一人,却是在本次殿试中成绩不太理想的秦枫,秦枫笑道:“林侍郎放心便可,我们知道分寸”看样子,秦枫跟这礼部侍郎林正有些关系,林正似乎对秦枫也很欣赏。礼部安排了人,过来分了一些基本的用具,主要是一块小木牌,是进出城,以及进出城外封禅大典大营的小令牌,当晚这些人会留在城外的大营并不会回城,如果没有令牌的话,在大营中会举步维艰。唐解摸索着小令牌,道:“又不让出大营,给这东西做什么”“主要还是证明身份吧,如果没这东西,或许会被别人混进其中。”纪宁随口说了一句,他还在想当日惠王谋反的一些动向,在试图找到自己在哪些环节上有错漏。正说着,外面来了几名鸿胪寺的官员,这些人是奉旨过来传召众多进士到皇宫门口恭候圣驾的。“走了走了”有人招呼了众多进士,因为人也不少,而且进士方阵比参加此次封禅大典的文臣、武将集团人数都要多,朝廷派来协调的人也不少,主要还是因为众多进士没有参加朝廷典礼的经验,在这方面还是“初哥”。第667章 浩大的队伍纪宁等人在皇宫之外等了不长时间后,文武百官基本也到齐了。除了十二卫将军,以及当日职司衙门的一些官员之外,其余的大臣都是要参加这次封禅大典的,就连文庙也都派了人,之前纪宁所见过的大学士马恒,会亲自带着京城文庙的主要人员,大约有二十多人一起参加这次的圣典。参加这次封禅大典的人,要在不同的地方加入到队伍中来。文武百官和新科进士要在宫门口等,意思说文臣武将以及进士,是朝中之人,等皇帝出来到宫门口,文武百官和众进士在行礼之后,会在大约一千宫廷侍卫的护送之下,一起往城外去。文庙中人、藩王、公侯伯、地方在京述职官员,则要在京城的正南门门口等候,寓意是,这些人乃是大永朝在外镇守河山、宣扬儒家教义之人,或者是皇帝册封在外之臣,要么是文庙的人,他们等皇帝的銮驾到宫门口之后,会与队伍一同前行,往京城正南大约五里之外天坛方向而去。至于番邦使节,则要在天坛之外等候。意思是,你们是要朝拜我们的祭天神坛,就应该先行到天坛来,不能与我们的皇帝同行,非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