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31
作者:梦回故都      更新:2023-06-17 20:16      字数:4494
  类其心必异,你们番邦之人就算是我们中原王朝的附属,也不能跟我们大永朝的军民享受一样的待遇。纪宁作为新科状元,他的位置是在所有新科进士最前。而在他身前,则是所有正四品以上的京官,按照地位来说,在京城从四品以及以下的官员和将领,是没资格参加这次封禅大典的。至于武将,即便是大将军,也要在众进士之后,这也体现了大永朝重文轻武的治国思想,你们武将地位再高,还是要身处在所有无官无品的新科进士之后,武将想靠前,就只能等获得爵位,如此可以到京城正南门外等候,那也是一种荣耀。而那些往届进士,没有混到正四品以上官职的,也是没资格来参加封禅大典的。皇帝一直到过了辰时才出现。在场的进士和文武百官已经等候过半个时辰。皇帝的銮驾前来,在场的文官是不需要行下跪之礼的,因为在场文官都是进士出身,按照大永朝的文名来说,进士以上的文名,可以见皇帝而不跪,只需要拱手以示尊敬,至于武将,则需要行单膝下跪之礼。此时的赵康政,正坐在銮驾之上,在他身旁骑在马上护送銮驾的,正是当朝太子。而在銮驾之后,还有所有受封在京城,或者尚未受封的成年皇子、公主和驸马,在大永朝,男子十六岁成年,而女子则十五岁成年,所有在这标准之下的公主和皇子,也没资格参加这次的封禅大典。在所有参加封禅大典的皇子和公主中,纪宁看到了太子、四皇子、五皇子和文仁公主四人的身影,除此之外,还有平婉公主赵元旃和驸马刘廷。平婉公主赵元旃并非孝惠皇后的嫡出,而是赵康政在自己王府府邸内跟府中的偏妃所生,平婉公主是大永朝的长公主,她是赵元容的姐姐,早前几年便已经嫁人,因为她并非嫡出,而且她的母妃也比孝惠皇后早几年亡故,以至于平婉公主在朝中没多少势力,所嫁的驸马刘廷,是功勋武将刘贺山的儿子,但也并非是刘贺山的长子。而刘贺山,曾经是十二卫将军之一,但在三年前亡故,连镇守十二卫将军的职位也交给了别人,而没有传给他的子嗣。刘廷在朝中属于没什么本事,在刘家也没什么地位的人,但本身赵元旃很要强,赵元旃一直希望自己能帮自己的丈夫获得十二卫将军的头衔,到现在皇帝也没恩准。纪宁跟赵元旃夫妇并不认识,之前赵元旃夫妇也是在三月中旬才抵达京城,一直住在京城中公主府的府邸,并未公开见客,赵元容在思考能平定惠王叛乱人选的时候,甚至连赵元旃夫妇都没划归到可以帮到她的人行列中。至于四皇子赵元阳,跟平婉公主赵元旃是一母所出,在朝中也没什么地位,而且赵元阳这几年身体不是很好,纪宁老远便能看到赵元阳在掩口咳嗽。在皇帝和皇帝直系的后嗣皇子、公主过去之后,纪宁等人跟随一起出。在这种大典中,原本皇后是要出席的,如今孝惠皇后病逝,大永朝的皇后之位到现在仍旧空缺,即便李贵妃在朝中已经冠绝六宫,但还是没资格陪同皇帝一起出席封禅大典。从皇宫正门到京城正门,距离并不是很远,纪宁跟随在队伍中,走了不远便已经到了正门。此时京城的戒备还是非常完善的,纪宁看不出有丝毫的漏洞。到京城正门门口,惠王、崇王、马恒等人先行过来行礼,跟随他们一起来的,有文庙中人,也有各自王府的皇亲国戚,赵元容、赵元启等人也在其列,随后是公侯伯这三等爵位的人,这些人虽然可以出席,但不能带家眷,只是可以带着世子出席。再其后,是地方到京城述职的官员,这些人也算是封疆之臣,但论地位,他们并不能跟王侯相比,所以要列在最后。这些人一来,文武百官要让出一定的位置。文庙中人,是跟皇帝并驾齐驱的,他们只是比皇帝的銮驾稍微靠后一点,甚至比皇子和公主的位置还要靠前;王侯自然是要在前面,仅次于皇帝和皇子、公主、驸马的;至于地方文官,则要在京城文官之后,列在众新科进士之前;至于新科进士和武将,还是列在队伍的最后。纪宁对于这安排也没什么不满意的地方,毕竟自己无心在朝堂上去争夺什么,至于列在哪里,也没有太大的意义。倒是纪宁在勋贵的队伍中,见到了秦国公的嫡传孙子,也是袭秦国公爵位的秦茂,之前纪宁曾在天香楼见过此人。虽然秦茂现在还没什么地位,但他是钦定的未来十二卫将军的接班人,等他成年之后,必然有十二卫中的一卫兵马,归他掌管。第668章 封禅上队伍一路要出京城五里左右,沿途会有大批的御林军兵马戍卫,每过一里,还会有一处巡检站,京城之外,从天坛向外延伸十里左右,不允许任何人接近。八一中文网=8京城南门正阳门、崇文门和宣武门也一律封闭,所有百姓要出城,也一律要走别的城门,而且这天朝廷举行封禅大典,京城的城门也只有早晚会开放不到半个时辰,百姓要进出城门也只能趁此时,至于其他时段,只有朝阳门会开放小门,进出京城的消息,也必须要走朝阳门。纪宁在队伍中,也没感觉到多少荣耀,因为在场的人也的确是太多了。对于在场的进士来说,他们只是随同参加的,在考中进士的当年可以参加封禅大典,而后数年之间应该是没机会再来的,一直到能混到正四品的京官,才能再一次出席,这还要必须不能为当日轮值的官员,否则也没机会来。参加一次封禅大典的条件是很苛刻的,所有在场进士都很珍惜,只有纪宁没太把这次的封禅大典当回事,因为他知道,这场大典本身不是今日的重点,而是当日极有可能会生的谋反事件。一直快到中午时,队伍才拖拖拉拉走到了天坛之外,此时天坛周围的营地已经支了起来,包括皇帝临时所住的行在,还有给到场参加封禅大典人员所准备的营帐。到了地方,纪宁抬头看了一眼,远远能看到天坛祭天的露台,在天坛之上,还有众多的祭祀人员,这些祭祀人员中,有文庙派来的,也有朝廷派来的,这些人基本都是掌管祭祀礼节的属官,其中也有往年的进士,其中还有不少太监,乃是宫里内监所派出来的。祭台上,该准备的东西都已经准备齐备,在场参加典礼的人,有四五百人,加上驻守的侍卫和祭祀人员,人数在三千人以上。天坛原本就不是很大,这么多人齐聚在此,也会显得很拥堵,纪宁所处的位置,周围都是进士和文官武将,抬起头能看到祭天的露台,这似乎已经够了,因为他在所有人中,暂且只属于一个参与者,是属于到场观礼的,并没有任何仪式需要他出席。皇帝赵康政登上了祭坛,在赵康政身旁,是当朝太子赵元庚,此时赵元庚显出一脸酒色国度的气色,显得没精打采,他旁边的父亲赵康政也好不到哪里去。番邦使节也逐渐开始上前觐见。这些外国使节虽然不得跟随赵康政一起来,但他们在参加大典时,位置却很靠前,这也跟大永朝一向喜欢崇尚自己是四海来朝有关系。在所有的番邦使节中,主要以西域和北番的国家居多,草原上也有不少的部族派来了使节。突然之间,传报的太监用洪亮的声音道:”车师国使节,觐见陛下”话刚说完,就把在场所有人的目光吸引了过去,因为在场之人都知道,车师国的使节是车师国的公主,而且这位公主是出了名的有美貌在身,同时这位公主还带来一件非常宝贵的礼物,准备在封禅大典上进献给大永朝皇帝。在场之人,也都想知道这件礼物到底是什么。等车师国公主,在几名女婢的护送之下,从天坛营地的侧门进来,所有人都在打量着,但见这位公主身上穿着的是异域风情的服装,即便是在三月天这种天气比较冷的时候,这女子身上也只是一身包住身体的单衣,显得很有风情。就连车师国公主身后的丫鬟,也显得妩媚多姿。纪宁看到这车师国公主的模样,心中却有些诧异,他自己看的也不是很清楚,但却觉得哪里不对。仔细一想,是当日车师国公主进城时,那惊鸿一瞥,车师国公主给他也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当时他觉得车师国公主身上有很多异域的风土人情,但在见到眼前这位车师国公主时,他心中这种强烈的感觉便消失了。纪宁心想:“这是怎么回事难道车师国公主,被人给替换了”他自己怎么都想不明白,为什么两次见到车师国公主,会给他不同的感觉,眼前这车师国公主,显然少了当初那公主身上的气质,很显然是个伪装者。但纪宁又觉得这件事说不通,他重新盘算了一下,如果有人假扮车师国公主,目的是为了刺杀赵康政,那基本是没什么机会下手的,如今赵康政身边有众多大内高手保护,这些大内高手对付那些武林高手都是可以应付自如的,更何况是一个来历不明的假冒公主除了假扮车师国公主要刺杀皇帝这一种可能,纪宁暂时还想不到假扮车师国公主有什么好处,别人都在看公主是如何的国色天香,而纪宁则在思考这公主到底是谁。驿馆的人见过车师国公主,模样没变,所以在场之人也没有多少怀疑,都当这就是正牌公主。车师国公主手中捧着一个木匣,跟她当日进城时的模样有些相似,等公主到了祭坛之前,恭敬行礼道:“参见尊贵的陛下”这公主,汉语说的很流利,也跟之前传说中车师国公主的特征很相似,据说这位车师国公主很向往中原的文化,甚至想嫁给中原人,甚至她自己也有可能成为礼物,被送给赵康政。“免礼”赵康政见到车师国公主之后,眼睛都直了,很显然他对这位公主很满意。连纪宁都能感觉到,这位车师国公主,应该是跑不掉了,必然要被赵康政收入到皇宫內苑之中。赵康政也没当场去问关于献礼的事情,后续还有别国的使节,6续又进来十几个国家的使节,很快,在场要参加封禅大典的人都已经到齐,在场号角声起,这是提示准备工作已经完成的信号,这意味着,封禅大典随时都可开始。突然,赵康政将自己的手抬起来,周围的号角声也随之而停,随即是有人敲响了很有节奏的鼓点。这鼓点,也是封禅大典开始的信号。第669章 封禅下封禅大典正式开始。天籁2到此时,整个大典还是平静异常,丝毫看不出有任何的变乱之相,但在这平静的外表之下,很多事都已经在筹备之中。皇帝赵康政会在城外停留一天一夜,到第二天上午才会回去,晚上在天坛之外还有盛大的篝火晚会,礼乐司的人都已经准备好了献艺的节目,在下午,这批人就会从城内被送出来,到场地内准备。至于祭天的仪式,则是封建祭天仪式的一种延续,纪宁身为后现代人,他对这种仪式并感冒。大典开始之后,文庙派来的大学士马恒,先往正祭坛上走过去,他手上所拿的,是一篇大篆的祭文,这篇祭文是马恒亲自所写,当马恒带着祭文走上祭坛时,在场之人其实也都想见识一下这篇祭文到底写的如何,再看看祭文能出如何的文气。“大学士的本事,应该是很高了。”纪宁旁边的许江鸣感慨道,“料想不是紫色的文气,就是青蓝色的文气”其余之人也都有猜测,但这种声音在鼓点之下显得微乎其微,没人会留意。纪宁不关心马恒在文气上的造诣,他一直在观察惠王和崇王一派的动向,从现在看起来,崇王、惠王和李国舅那边,一点都体现不出要谋反的极限,纪宁心想:“如果皇帝现在就能知道这三人谋反,马上出兵将三人捉拿格杀,何至于会自己沦落险地”很快,鼓乐声停了下来,场面非常安静,到了祭天仪式正式开始的时候,先是文庙宣读祭文。马恒先到祭坛上,开始宣读自己的祭文。因为距离很远,到进士这方阵,基本已经听不清祭文的内容,所有的进士只能从马恒祭文所呈现出的颜色来断定这篇祭文的好坏。但在前面那些人听来,祭文的内容还算清晰,在他们听来,这篇祭文辞藻华丽,而且对于大永朝的江山基业,做出了非常真诚的祝愿。没有